陳旭被領入安常司衙,踏進正堂即看見安常大人坐在上座,面無表情地看著自己。他不屑一顧地瞅了一眼高坐堂上的人,竟沒有行禮。
安常大人臉上倒松緩了些,開口說︰「你是公主府公子,玉體矜貴,不必跪著受審了。」
陳旭听到受審兩個字,微睜大了雙眼,隨即哼一聲,就勢在椅子上坐下了。
「你吃茶麼?」安常大人問道。陳旭不明白眼前安常大人是什麼意思,絲毫不能從他臉上看出好壞來。他仗著家世顯赫,自然不怕此劫,料這個安常大人也不能拿他怎麼樣。可是,這個玉面陰沉的人隱隱地讓他感到一種喘不過氣的疑懼。
「大人有什麼話問就問吧,何必弄這些虛禮。」
安常大人莫名笑了笑,自顧端起茶盞慢慢吃了一口,說︰「想必今日這場審問,在你心里也是虛禮罷。」他在上面扶額一笑,繼續道,「陳大人有話說麼?」
「沒有。」
「我問你,方鈞山在地方上大肆收刮百姓,你巡察期間听沒听過?」
「南三省魚米之鄉,一派安居樂業之象,根本沒听人說什麼貪官污吏之事。」
「是麼,陳大人,你出了皇城,就不耳聰目明了。」
陳旭厭煩地甩甩袖子,說︰「我實話實說,看見什麼自然說什麼。」
「正該如此,希望景珽世子如陳大人一樣品格清高,有什麼說什麼。」
陳旭看堂上的安常大人一臉虛無縹緲的笑意,眼楮明亮得讓他如有芒刺在背。
這個妖孽。
陳旭心中痛斥了一句。
安常大人不再發問,靠在那兒,右手有一下沒一下地翻著案上的書籍。陳旭漸漸坐不住了,想自己何曾受過這樣的氣,堂堂國舅爺讓人如此威脅不是奇恥大辱麼。
他在心中把安常大人罵了上千次,倏然听到堂上人的聲音︰「陳大人,知子莫若父,在我看來非常正確。」
陳旭疑惑不解地抬頭,臉上帶著怒氣,安常大人正色道︰「令尊大人對你寄予厚望,在朝堂上他是以性命賭誓保你清白,這個你不知道吧。陳大人是當朝最受重視的人才,皇上與令尊都對你寄予厚望,這次你做得很好,很好,我很相信陳大人。」他說罷,讓奇善交給陳旭一紙文書。陳旭沒看完即臉色發青,滿頭盜汗。他抬眼,看見的是一張在燈霧里邪魅虛幻的臉。
「敢不敢和我打個賭啊,陳大人?」
三省政司一案在朝堂上下翻覆近一個月即審結了,包括三省政司和司祿大臣在內的七個重臣受大衡律法裁決,令人唏噓,難以相信安常司衙處案如此果斷,可見宮中授予的權利非常之大。其中利害關系,無非就是元統帝借此拔去三省政司的勢力以及南三省一帶混亂蠻大的組織關系。如果不是很早就開始謀劃,難說會有今日的局面。這也算安常大人復職後出的第一手牌,相當震人。
涉案的人里面唯有公主府的公子陳旭全身而退,連景珽世子都被撤了官職,發到西漠做參軍。
「司祿大臣之位空缺,不知道聖上會指哪一位有賢之士任職呢。」散朝的時候文正大人林侃堯對著身前的瑞親王笑道,瑞親王抹抹下顎修葺漂亮的胡子,說︰「聖上自有明鑒。」
「為朝廷效力吶,還須自清。」戰將軍揚聲插進話頭,一邊佩戴下屬遞上來的大刀,一邊冷笑地逡巡四周,遇上他目光的人都躬下了身子。「可不能再讓心有不軌的人攪渾水了。」
寶嘉郡王就在廣場另一頭預備上馬車,耳中听到這樣的話,氣得面色發青。這場劫難中,屬寶嘉郡王府犧牲最重。
沒人接話茬,戰將軍的話向來有使人自斷舌頭的功效。大家唯紛紛以最快的速度離開。
「哈哈。」安常大人從紫英場上走下來,看上去是被戰將軍逗笑了,「將軍大人這話說得極好啊——您這佩刀,是跕金場才鍛煉出來的玉虎刀吧,只有您合得上氣勢。」
戰將軍睨視他一眼,難掩高興地哼一聲,「你還算有眼色。」
安常大人道︰「有心的話,哪里看不出。要說眼色,還屬文正大人厲害,今日卻沒看出將軍大人的佩刀不同之處麼?」
文正大人左瞧瞧安常大人右看看戰將軍,一時不知道和誰開口為好,安常大人卻在那冷笑道︰「文正大人,你說這個司祿大臣之位,由忠君賢德的將軍大人公子擔當好不呢?」說吧笑著上馬車走了。文正大人尷尬地站在那里,想朝戰將軍說話,戰將軍不理會,哼一聲翻身上馬,氣勢洶涌地離去。
寶嘉郡王回到府中,向病中的郡王妃細說了明日景珽世子出發西行的事。景珽世子遭此橫禍,出乎天下人的意料,而今遠離家鄉,赴荒涼艱苦的西漠,成為一個與貴廷公子身份完全不符的衛兵,不知年月,是寶嘉郡王府落沒的警示。三省政司案終審之日,元統帝在旁听審,陳旭突然翻供,後來的的矛頭都指向景珽世子。
寶嘉郡王府混亂一片,寶嘉郡王立即打起精神去公主府拜訪戰將軍,商請救策。戰將軍斥責景珽不爭氣,口中應允會出手幫助郡王府,可是景珽世子被打入陽京府大牢,他都沒動靜。
寶嘉郡王四處奔走,殫精竭慮,終于感到這些年來除了與戰將軍一流交好外,其他真的蕭敗不堪,彼此講起話來好似隔山隔江,沒有情誼。
「王爺。」第三日寶嘉郡王在南城門遇上太使大人的馬駕,太使大人章立新從馬上下來,穩穩當當地行禮。
「王爺風塵僕僕,是從城外來?」
寶嘉郡王頷首,眉目郁結,有氣無力地說︰「天氣嚴酷啊。」
太使大人用手絹抹著脖子上的汗,連連稱是,「這伏天才剛剛起呢,還有兩個月的日子在眼前,王爺是在城里過這個炎夏麼?」
「嗯。章大人是從哪來的?」
「我是才在白鳶園听了戲,預備家去。今天的戲精彩,王爺一定知道。」
「是麼。」寶嘉郡王以手勢指示隨從預備起身,太使大人呵呵一笑,興致頗高地說︰「講的是西漢初年,蕭丞相辭封邑獻家財的典故,王爺怎麼看這一段?」
寶嘉郡王隨口道︰「文終侯千古人才,心為天下心為百姓,如此做,正和賢名。」
「哈哈,這都是戲里唱的詞,哄人開心的,其實如何,王爺與下臣心里都有數嘛。」
寶嘉郡王怔然,凝視眼前笑眯眯的太使大人,突然心中一空,故作笑意到︰「章大人今日看戲,大概只看種瓜人召平罷?」
太使大人抹著臉上的汗,張嘴哈哈大笑,「王爺既然知道召平,想必也明白高祖的心思了。這毒日底下久站,王爺金軀,還望保重。」
寶嘉郡王目無表情,勉強露出一絲笑意,說︰「章大人善品戲,改日有時間,一定來本王府上,教本王如何細細品鑒。」
太使大人躬身行禮,「一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