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們並不是普通的恐怖分子,想從我們這里獲得的也絕不是只有錢那麼簡單。」在位于亞馬遜叢林深處的法國「努里格」生態研究站之中,站長沃伊內特教授此刻正被反綁在一張椅子上,面對著在自己面前不停徘徊著的那位名為薩拉魯瑪的恐怖分子頭目,他突然微笑著低聲說道。
由于沒有將與自己同行的包括薛佩珧等3名研究者帶回營地生態研究站,憤怒的劫持者迎面給了他一槍托,至今他的口鼻依舊還在留血,但是更為致命的是猛烈的撞擊令這位老人的左眼嚴重收損,如果不得到及時的救治,那麼他很可能會失明。但是顯然比起自己的身體狀況,老人更為關心的是凝結了自己大半生心血的生態研究站。
「當然不是!我們並不是你們口中所謂的恐怖分子,而是為了人類的最終解放而奮斗的革命志士,我們是先驅切.格瓦拉的追隨者,我們的目的當然不是為了得到那些金錢,而是為了贏得整個南美洲人民的獨立和自由。」對于沃伊內特教授的判斷薩拉魯瑪顯得多少有些亢奮,雖然這種亢奮多少有些做作,但是在這個以「搖滾嘻哈」和「追求個性」取代了「探求真理」和「人類解放」的後革命時代里,又有那個自詡為「革命者」的青年不在自己的亢奮之中攙雜對利益的渴望和虛偽做作呢?!
「呵呵!年輕人,難道你以為我沒有見過真正的革命者嗎?!1968年的‘五月風暴’(注1)之中,我和我的同學們曾高呼著‘戴高樂該去養老院’的口號在巴黎大學的門口對抗數以千計的軍警。至今我還記得那些扛著‘3m’的思想旗幟(3m,即馬克思,**,馬爾庫塞),在街頭對著防暴警察高呼著︰‘切!切!切!’的日子。」和很多同年齡的學者一樣,在沃伊內特的青年時代他同樣幾近瘋狂的崇拜過切.格瓦拉。
在那個時代物質繁榮的西方社會已經暗藏精神的危機,二戰之後經濟持續展社會問題卻不斷暴露,種族問題,性解放,現代政治制度正嘗試著用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手段來控制整個社會。但是在互聯網和信息技術開始普及之前,西方社會激進學生已經對大學本身理念以及背後整個資產階級生活方式充滿了質疑,當國家宰制著整個經濟過動與社會運作的時候,文化的反叛成為抵抗權力的一種斗爭方式性解放,吸毒從某種意義上說,是青年用自己身體作為武器的斗爭。而此時那個卡斯特羅的親密戰友、那個犧牲在玻利維亞的阿根廷革命者切.格瓦拉恰如其分的橫空出世,順理成章的成為叛逆的符號。
但是這些看似**澎湃的歲月最終不過是驚鴻一瞥,當1968年5月29日法國**和法國全國總工會舉行特**來宣示力量之時,老練的政客戴高樂卻在親信總理蓬皮杜都懷疑他已經流亡國外的情況下,悄然到達了聯邦德國的法國駐軍基地,爭取到了心月復舊部、法國駐西德部隊司令官雅克.馬絮五星上將和法**隊的全力支持,隨後的事情便順利成章,戴高樂授意政府全面逮捕了包括密特朗再內的大批學生領袖和工運領袖,讓法國左派組織處于癱瘓狀態,然後在無對手情況下大選,最終的結果自然是老牌政治家戴高樂「大獲全勝」。
面對著無情的現實,所謂的群眾運動更已早是強弩之末,激進的左派學生在沃伊內特這樣的理智派不再是更公正、更自由的象征了,他們不過是一群得寸進尺、無法無天的青年叛逆者。他們的種種行徑,無非出于青春期的極度騷動,而不是國家與社會對他們有多不公平。「我見識過那些紅色旗幟遮天蔽日的歲月,自然也能分辨那些是真正的革命者,那些不過是借著革命的名義濫用暴力的惡棍。真正的革命者是不會以我們這些無辜的研究者為目標的。」沃伊內特教授冷笑著說出了自己的結論。
「無辜……你們這些該死的法國殖民者也敢自稱無辜。是你們為了奪取資源和土地,跨越海洋來到這里。你們屠殺了這片雨林真正的主人,奴役了他們的子孫。你們給予了這片土地什麼?又奪走了什麼?我相信你比我更清楚。而最為無恥的是你們竟然還敢用‘努里格’這個詞來命名這片叢林之中的所謂生態研究站。要知道真是你們滅絕了‘努里格’人的文明,而今天你們竟然還敢使用那些勇士的部落來裝點你們的門面。」薩拉魯瑪激動的抓起了沃伊內特教授額前那灰白色的頭,黑色的面罩下那血紅色的瞳孔仿佛燃燒著無窮的憤怒。
應該說努里格不是一個普通名詞,它是多年前生活在這里的印地安部落的名字。自從哥倫布現新大6以來,歐洲的白人便一次又一次侵入這個世界,先是用刀槍和獵狗直接屠殺了大批印地安人,隨後他們傳播的疾病更使得一個個土著部落逐漸地銷聲匿跡,其中就包括努里格人。于是乎不知是為了懷舊的紀念還是出于反省的傷感,生態站被起了這個名字,而生態研究站的成員也戲稱自己為努里格人。
「我想說你的演技很好,但是你無法騙過我這個老人……你們根本不是恐怖分子、也是南美洲的左派游擊隊……你們是國家級的特種兵。」雖然忍受著額頭上傳來的巨大痛苦,但是沃伊內特教授卻依舊堅持著自己的判斷。「你說什麼?!」對于沃伊內特教授的結論,薩拉魯瑪顯然有些鎮靜。他不自覺的放開了緊抓住的沃伊內特教授的頭,轉身在對方的面前坐下。「你是什麼知道的?」他的語氣依舊凶狠卻顯然失去了方才的霸氣。
「這並不難猜,先整個生態站周遍公里範圍的空域都是禁區,為了達到行動的突然性你們也不能借助直升機或跳傘,因此地面滲透是唯一的辦法。而要長途奔襲公里對于普通的恐怖分子來說實在是一件困難的事情我一直堅信成功來自于孜孜以求的毅力,而擁有如此毅力的人是不會去相信投機取巧的恐怖主義的。」沃伊內特教授卻顯得異常的鎮靜,他侃侃而談著仿佛在面對著不是隨時可以奪取自己生命的槍口,而是一個談話類節目攝影機和麥克風。
「左派游擊隊的確是你們最好的偽裝色,但是可惜你們忽略了最為重要的一點。那就是沒有一個左派游擊隊會在沒有任何群眾基礎的地區活動。相對于南美洲的很多國家,法屬圭亞那幾乎是一塘死水。這里的居民多變革毫無興趣,而缺乏信心。作為一名2o世紀6o年代的左派擁護者,我清楚的知道再怎麼激進的左派領導人也不會帶領著自己的手下走入叢林去進行一場沒有希望的斗爭。」顯然1968年在巴黎街頭的斗爭令沃伊內特教授清楚的了解了革命的真正含義。這個世界根本不存在所謂的「不斷革命」,左派革命的目標永遠是奪取政權,因此一場沒有群眾支持的運動注定將是不會成功的。當然並不是左派游擊隊並不可能出現在法屬圭亞那,而是如果他們真的存在也斷然不會擁有如此訓練有素的士兵和精良的裝備。
「你的分析很有道理,我的教授!可是你和我說這些又有什麼意義呢?以你的智慧相信不難想到。如果你裝出懵懂無知來或許你和你的朋友還能保全性命。可是竟然你距離真相如此的接近,那麼我們惟有殺人滅口了。」那個名為薩拉魯瑪的男子站起身來,繞到沃伊內特教授的身後,從自己腰間的槍套中拔出了自己的配槍頂住了這個老人的後腦。
「難道我們表現出懵懂和無知,你們就真的會放過我和我的隊員嗎?!看在上帝的份上,別欺騙我這位老人家了。如果你們真的是恐怖分子或者左派游擊隊的話,或許我和我的隊員還有一線生機。但是你們不是,你們是一個國家最為精銳的特種部隊,你們就是死神在人間的代言。我相信早在你們出之前便已經接到了將我們全部滅口的命令。」雖然可以感覺到那腦後致命的涼意,但是沃伊內特教授依舊保持著自己的從容和淡定。
「您真的很睿智,應該是我見過的最為睿智的法國人。但是竟然你早已預見到了結局,卻為什麼還要回到營地中來,你大可以和你放走的那些動物學家一樣關掉定位裝置,混入叢林逃往一個安全的地方。這對于你來說並不難。」早已殺人無算的薩拉魯瑪第一次感到自己的手指在扳機上微微的顫抖著,而這種反應並不是出于恐懼或者緊張,僅僅是一絲不舍而已。畢竟如此精密的人類智慧之源就如此被一顆僅有幾克重的子彈擊碎的話,多少總是令人有所惋惜的。
「我記得我曾到過那個東方儒派哲學家孔子的故鄉,在雲南的叢林里我們尋找著那些香格里拉的精靈滇金絲猴的足跡。在那里我最終理解了孔子的那句名言‘朝聞道,夕死可以’的真正含義。與大自然相比,人類的生命僅僅只是短暫的一瞬間。因此我們生命的意義往往就在與那些所能追求的真理乃至真相的過程。雖然我可以遁入叢林保全生命,但是比以後日子的悔恨和猜疑相比,我還是寧願冒險選擇去探尋我們的生態研究站被毀滅的真相。」沃伊內特教授冷笑的回答道。他同樣可以感覺到對方槍口的顫抖。
「好吧!我給你一個機會……。」薩拉魯瑪收起自己的配槍,拖著反綁著沃伊內特教授的椅子,走進了沃伊內特教授原先的屋子站長辦公室。,現代化的技術設備為「努里格」生態站的工作提供了巨大的幫助,除了為每個人配備了步話機和射器,以便于相互聯絡和尋找丟失者之外;營地中心還安裝了太陽能電設備,科研人員不僅可以直接與世界各地通電話和傳真,還可以借助衛星連通到互聯網上去。此刻在這間沃伊內特教授曾經的辦公室內,早已找不到一絲一毫學術研究的氛圍了。三名同樣頭戴著黑色面罩的男子正利用手中的軍用筆記本電腦和小型衛星接受裝置,在使用一個沃伊內特教授從未見過的網絡。在那些閃爍著的電腦屏幕之上,沃伊內特教授可以看到整個法屬圭亞那的衛星圖片和電子沙盤。此刻8個代表著軍用直升機的符號正高從羅尚波法國6軍基地起飛,向著「努里格」生態站飛來。
「領,一切都按照我們計劃在進行著,法國人的‘美洲豹’中隊第3外籍步兵團已經順利被引出了巢**,此刻正朝著我們的陷阱而來。」薩拉魯瑪幾乎無視沃伊內特教授的存在,自顧自的打開視頻系統向遠在數千公里之外組織腦報告著最新的情況進展。「你作的很好,目前從庫魯航天射中心傳來的消息顯示我們的突擊隊也已經順利的進入了航天中心的預定攻擊位置。在全殲了法國人的‘美洲豹’中隊之後,你們掃蕩‘努里格’之後就可以撤出戰場了……等一下,你身後的那個老頭是誰?」屏幕上那個號司令的組織腦的面容模糊,但是沃伊內特教授卻依舊清楚在屏幕的一角現自己所要尋找的東西那是一只右爪持著希望和平的橄欖枝,左爪握著決心自衛的利箭的白頭鷹,任何稍有常識的人都會知道那是美國的象征。
8架法制型「級美洲豹」軍用直升機低空高飛行在亞馬遜雨林的上空,在每架直升機的座艙之中二十多名法國外籍軍團的精銳士兵都正躊躇滿志的等待著一場暢快凌厲的戰斗。但是他們並不知道就在自己下方的雨林深處,數十名獵手正仰望著長空,肩上長長的射管中銳利的毒刺正呼之欲出。
注1︰法國「五月風暴」1968年56月在法國爆的一場學生罷課、工人罷工的群眾運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