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一卷︰大西洋 第六章︰核爆歐洲(三)

「先生們,我們必須承認我們目前正面臨著美利堅合眾國自1776年建國以來最為嚴峻的局面。‘敵對行動已經存在。無庸諱言,我國人民、我國領土和我國利益都處于嚴重危險之中。’這是羅斯福總統在珍珠港時間生之後在國會的演講,但是我們都清楚‘珍珠港事件’日本帝國的機動艦隊長途奔襲所摧毀的不過是美利堅在2o世紀初所建造的老式戰列艦。而真正代表未來海戰展方向的太平洋艦隊的3艘航空母艦‘企業’號、‘列克星敦’號、‘薩拉托加’號以及9艘重型巡洋艦當時並不在港中。也正因為如此,羅斯福總統才有足夠的信心宣稱‘不論要用多長時間才能戰勝這次有預謀的入侵,美國人民將一定要以自己的正義力量贏得絕對的勝利。’」面對著美國大西洋艦隊在地中海和北大西洋的慘敗,新科美國總統約翰.歌斯特心情沉重的說道。

「身為一名美國海軍曾經的一員,我比各位更清楚今天的損失對于美國來說意味著什麼。」憑心而論約翰.歌斯特的一生,乃至他的祖輩都跟海軍緊密相連。他的祖父約翰.西德尼.歌斯特是美國海軍的四星上將,在二戰期間,作為美軍太平洋艦隊的指揮官參加對日作戰。而他的父親約翰.西德尼.歌斯特二世也是一位海軍四星上將,在越戰期間擔任著美國海軍在太平洋地區的最高指揮官。而約翰.歌斯特從一出生便也與海軍結下了不解之緣1936年約翰.歌斯特出生于美國控制的巴拿馬運河區域一個美國海軍基地。在其後的童年歲月里,約翰.歌斯特1954年,17歲的歌斯特選擇了和父輩一樣的道路,進入海軍學校就讀。讀書期間,他除了酗酒,還賭博,性格也極其頑固和狂放。他曾是海軍學院里被「記過」最多和學習成績最差的學員之一,他以嗜酒和追逐異性而聞名全校,甚至多次差點被開除。不過好在他們家族在海軍中的人脈,1958年,約翰.歌斯特以在同期894名學生中排名倒數第五而「光榮」畢業。

從安那波利斯畢業後,歌斯特前往位于佛羅里達州的彭薩科拉()飛行學校。雖然已經開始駕駛一艘護衛艦,但是在那里,他的生活方式改變不大,依舊與很多不同的婦女約會並把大部分時間花費在酒吧和沙灘聚會上。但事實證明約翰.歌斯特雖然不是一名好學生,但並不代表他不能成為一名好軍人。當他從美國海軍的「無畏號」航母和核動力航母「企業號」出,成為譯名駕駛a-1「天襲者」型艦載攻擊機飛行員之時,他才第一次獲得了值得稱道的成就及美譽,他在海上指揮航母的能力讓他的上司認為他是天才的指揮官。但是在做了9個月彭薩科拉空軍培訓基地長官的參謀後,他卻感到異常的沉悶。在一次與海軍次長保羅.菲打網球時,他要求幫助尋找一個在越南參戰的機會。菲當即答應他會盡力。1966年12月,歌斯特被分配到「佛瑞斯塔」號航空母艦之上,駕駛a4「天鷹」型攻擊機。

可以說約翰.歌斯特對海軍和航母戰斗群有著難以割舍的情感,同時也清楚這些游弋于世界各大洋的「海上堡壘」對于美利堅合眾國是何等的重要。也正因如此,約翰.歌斯特更清楚地中海和北大西洋的損失對于美國來說意味著什麼。的確美國海軍擁有世界最為強大的艦隊,對于總數為12個的美國航母戰斗而言,損失「喬治.華盛頓」號和「杜魯門」號航母戰斗群雖然可惜,但似乎並足以傷筋動骨。但約翰.歌斯特和絕大多數美國海軍高層將領卻都清楚這一系列的慘敗對于大西洋地區形勢的深刻影響。

在海灣戰爭、科索沃戰爭和伊拉克戰爭之中,美國海軍曾先後向沖突地區的周邊水域成功部署了多艘航母。但是在備戰期間,美國海軍的高層卻意識到,舊有的在和平時期保持兩艘航母同時部署能力的做法已經遠不能滿足突戰事時快部署的需要。為此美國海軍提出「艦隊緊急反應計劃」,為艦隊制定新的作戰、訓練、編制和維護方式,使艦隊提高戰備,能夠在危機或緊急時刻為維護美國的利益提供強大的作戰力量。但是即便最大程度上壓縮了航母在母港維護、訓練的時間。美國海軍也僅能在在突事件生3o天內向熱點地區派遣6支航母戰斗群,並保證另外兩艘航母在3個月內能夠增援或者替換先前派出的航母。也就是所謂的「6+2」方案。也就說美國海軍實際上可以派上一線的航母戰斗群實際僅為8個。地中海和北大西洋的失利事實上已經損失了美國海軍可用兵力的四分之一。

而事實上情況嚴重性還不止如此,美國海軍的「艦隊緊急反應計劃」的所謂「6+2」方案是建立在美國擁有西方盟國的全力支持和協助之下。針對特定危機區域全力集結力量的極端情況。可以說「艦隊緊急反應計劃」更多的時候針對伊拉克、伊朗、朝鮮、敘利亞等「邪惡軸心」和「流氓國家」。以及與俄羅斯、中國等潛在敵對大國可能爆的軍事沖突。但是此此北約集團禍起蕭牆。事實上已經打破了美國的全球戰略布局,令美國陷入兩線作戰的尷尬局面。在對抗來自大西洋彼岸強大的歐洲軍團同時,美國依舊需要保障其在太平洋、印度洋地區利益。

在冷戰正酣的2o世紀8o年代,面對走出「赫魯曉夫時代」在戈爾什科夫元帥手中進入全盛時代的蘇聯紅海軍,五角大樓曾故作鎮靜的嘲諷說︰「全世界恐怕沒有比蘇聯更不適合展大海軍的國家了,因為這個龐大的6上帝國必須同時面對來自四個方向的挑戰通往北大西洋的波羅地海、連通著地中海的黑海、通往世界上最為遼闊海疆的西太平洋以及一年中絕大部分時間都處于冰封之中的北冰洋。海軍的優勢在于集中而並非分散,面對著這個四個在戰時無法相連的海疆,莫斯科必須付出比其他國家成倍乃至四倍的努力。」

不過華盛頓的這種嘲弄不過是「五十步笑百步」而已。同時國土相連大西洋和太平洋兩大海域的美國事實上也要同時展兩支均衡的艦隊,雖然在戰時這兩支艦隊可以利用巴拿馬運河互相支援。但前提是美國必須只面對來自一個方向的威脅。第二世界大戰之中,美國海軍雖然號稱兩線作戰,但事實上由于英國本土艦隊牽制了納粹德國的海軍主力,美國在大西洋戰場之上所需要面對的不過是活躍于北大西洋運輸線上的「納粹海狼」而已。而這種以襲擾為主的水下威脅,即便美國人不生產護航航母和反潛驅逐艦,單單憑借最快時平均7天下水一艘的萬噸級「自由輪」也足以撐死鄧尼茲麾下的那群惡狼。因此美國海軍在二次大戰之中可以集結起號稱「冰山「的龐大艦隊壓垮自不量力的日本海軍。

但是今天一切的情況已經生了天翻地覆的改變,面對著日益崛起的中國,即便退出第一島鏈,美國海軍第7艦隊依舊需要至少保持在南太平洋地區部署1個航母戰斗群才能有效的保障從關島到澳大利亞一線的安全。而充滿著各種可能突的危機的波斯灣到印度洋一線,美國海軍也至少要在第5艦隊部署2個航母戰斗群的兵力。再加上充當太平洋艦隊總預備隊角色的第3艦隊在夏威夷的珍珠港或加利福尼亞的聖達戈保有一個航母戰斗群以備不測的話,事實上美國海軍在大西洋上已經處于無兵可用的狀態。

「先生們,我們錯誤的估計了歐洲的戰爭決心,‘守望邊疆’行動不僅沒有能遏止戰爭的爆。相反將我們可以解決危機的力量錯誤的投放在了一個危險的距離之上。現在大錯已經鑄成,我們必須重新審視我們在大西洋上的安全局勢。我建議此刻應該听取一些專業人事的意見。」在約翰.歌斯特總統的授意之下,緊急會議室接通了與諾福克海軍基地的視頻連線。

諾福克位于美國弗吉尼亞州的東南部,在17世紀之前這個位于伊麗莎白河畔,扼切薩皮克灣咽喉的城市不過是一個印地安的聚居區。1682年英國移民到此定居。以英格蘭諾福克郡的名字命名。從此開闢了這片土地全新的一章。目前這里不僅是美國海軍大西洋艦隊司令部和北約大西洋戰區司令部的所在地。更因其龐大的規模、先進的設施、適宜的地理位置而成為美國最重要的海軍基地。隨著信號的連通,美國海軍大西洋艦隊司令約翰.B.納斯曼海軍上將的影象出現在了幕布之上。

「嘿!納斯曼,在這個時候見到你讓我倍感欣慰!我們想知道我們的艦隊以及大西洋地區防御局勢的最新情況。」雖然局面堪憂,但是憑借著對納斯曼的能力的了解。約翰.歌斯特依舊表露出了難得的微笑。「總統先生,我很敬佩您的樂觀精神。」面對總統的微笑,一臉嚴肅的約翰.B.納斯曼難得露出了一絲笑容。「那我能怎麼樣?對著你咆哮‘納斯曼,納斯曼,把我的艦隊還給我!’?(注1)」在慘重的失敗面前幽默往往是最好的藥膏,在一片爽朗的笑聲之中,約翰.B.納斯曼可以向美國國家安全委員會報告大西洋艦隊目前的情況。

「誠如大家多看到的那樣,我們失去了‘華盛頓’號和‘杜魯門’號以及其他的43艘各型艦艇。可以說到目前為止,第6艦隊除了在躲避歐洲人的反潛機群而失去聯絡的「洛杉磯」級攻擊型核潛艇「安納波利斯」號和「阿爾巴尼」號之外。所有艦艇和基地群已經全軍覆沒。而第2艦隊在北大西洋地區損失了‘杜魯門’號戰斗群之余,‘艾森豪威爾’號也遭遇了重創,目前正在撤回基地的途中。由于‘尼米茲’號正在船塢中進行為期4個月維修,因此也就是說目前我們在大西洋戰區僅有一個航母戰斗群可以投入戰斗那就是老當益壯的‘大e’(注2)。」在約翰.B.納斯曼陳述的同時,屏幕一側出現了美國海軍的「企業」號核動力航空母艦(65號)的相關數據。

「當然如果時間允許,我們還可以啟封費城的艦艇封存場內的‘星座’號和‘約翰.肯尼迪’號常規動力航母。」美國海軍除了擁有龐大的現役艦隊之外,還擁有著艘封存戰艦以備使用。「時間應該沒有問題,畢竟我們在歐洲還有一個最為堅實的盟友大英帝國。」新任國務卿利伯曼顯然對于局勢的展抱有信心。畢竟同屬于盎格魯-撒克遜體系,美國相信即便整個歐洲與自己為敵,英國已經會忠實站在自己的防波堤。利伯曼的話道出了美國國家安全委員會中大多數成員內心的如意算盤。雖然駐歐美軍全軍覆沒,但是歐洲大6各國的下一目標未必就是美國本土,至少在清除英國的威脅之前是這樣的。而英**隊並非弱旅,雖然無力反攻歐洲,但是在美國的支援之下支撐1~2個月應該沒有問題。而這樣就無疑為美國重整戰備贏得了時間。

「對不起,國務卿閣下。剛剛從倫敦傳來的消息英國本土生了親歐盟軍事政變,新一任國王愛德華九世半個小時前驅逐了他的母親。」就在利伯曼自鳴得意之際,突如其來的消息卻打破了美國人的迷夢。

19世紀初的英國「湖畔派詩人」威廉.沃茲沃斯()曾在自己的詩中贊美籠罩在晨曦中的倫敦,感嘆那難得的沒有煙霧的空氣是如何清澈可愛。不過如果沃茲沃斯有幸活在今天,也許就不會如此陶醉于日出時空氣的片刻清澈了。因為當「世界工廠」的輝煌不再,英國政府已經將重工業遷出倫敦城區,集中供暖的措施,更令家家戶戶的壁爐和煙囪成為了古典的裝飾。今天的倫敦早已不是奧利佛.特維斯特(注3)游蕩過的「霧都」了。不過作為一個島國的都倫敦的冬天依然漫長,天氣也依舊陰郁。

千百年來哺育英格蘭文明的泰晤士河依舊奔流不息,而河水先蒸後液化的自然反應令河道兩側的眾多古老建築依舊籠罩在一片氤氳的霧氣之中,如有象征著英國海軍全盛時代的納爾遜海軍元帥雕像、葬有眾多英國歷史名人的威斯敏斯特大教堂、具有文藝復興風格的聖保羅大教堂、曾經見證過英國歷史上黑暗時期的倫敦塔以及那被稱為「倫敦大門」的古老塔橋。

此刻這座修建于19世紀末的橋梁一側,雖然是突事件,但是嗅覺敏感的新聞記者仍然第一時間趕到現場,架好各自的鏡頭等待著那一個歷史性的時刻。隸屬于英國6軍本土軍第4師蘇格蘭衛隊第1營的士兵手持著5.56毫型自動步槍,面無表情的將不時沖上主干道試圖強佔先機的「狗仔隊」們驅趕到一邊,期間不時會生一些肢體沖突,但是卻現場的氣氛卻遠還沒有到劍拔弩張的程度。終于濕漉漉的街道盡頭傳來了隆隆的聲響,大地難以自制的震顫起來。記者們紛紛警覺的舉起手中的鏡頭恭迎著今天的主角在霧氣的那一頭一頭鋼鐵怪獸的輪廓逐漸清晰起來那是一輛隸屬于英國6軍皇家龍騎兵衛隊的「挑戰者2」型主戰坦克。

「這是一個令人幾乎要窒息的時刻,這是一個令人難以置信的時刻。從‘護國公’克倫威爾時代結束以來,英國6軍的野戰部隊次奉命開進倫敦。大家可以從我的鏡頭中看到這一個歷史性的時刻現在正在通過倫敦塔橋的是英國6軍女王皇家槍騎兵團的部隊。」在廣播電視台的鏡頭面前,濃重的裝容並不能掩蓋主持人臉上的倦意,而在她身後的背景之中美國國家安全委員會可以看到一輛輛「彎刀」()型裝甲偵察車正高通過倫敦塔橋進入預定部署區域,顯然一旦有意外生,這種不足1o噸的裝甲車輛遠比那些重達的「挑戰者2」型主戰坦克來的輕便的多。而在鏡頭之外,由履帶聲和機械傳動組成嘈雜的噪音之中依稀還可以听到直升機旋翼的振響,那是英國6軍第一6航團的「長弓阿帕齊」型武裝直升機在空中維持的警戒任務。

閃爍的噴氣式戰斗機的尾焰在黎明前的倫敦的夜空之中劃出一道道美麗的紅線,那是英國皇家空軍第3中隊的eF-型「台風」型戰斗機正在英國南部執行「快反應警報」()的保護任務。在這些戰機的翼刀之下,位于倫敦聖詹姆士公園西端的白金漢宮門前同樣人潮涌動,在雙數記者的閃光燈下,現任英國元83歲的「蒙上帝庇佑,大不列顛及北愛爾蘭聯合王國以及其他領土和屬地的女王、英聯邦元、基督教的保護者「伊麗莎白二世,在自己的丈夫88歲的愛丁堡公爵、菲利普親王菲利普.蒙巴頓的攙扶之下,艱難的走出了懸掛著王室徽章的正門走出。和英國近代歷史上的大多數國王一樣,伊麗莎白二世並不喜歡居住在這太過于莊嚴的白金漢宮。對她而言,位于倫敦西部的溫莎城堡才是她真正的家。當然她也有相當一段時間是在蘇格蘭的巴爾莫勒爾城堡度過的。人的天性或許總是如此,擁有的時候從不會體會它的可貴。

當年邁的女王蹣跚的走入白金漢宮的廣場之時,在王室事務主管塞巴斯蒂安。羅伯特少將的示意之下,軍樂隊演奏起了那膾炙人口的英國國歌《上帝保佑女王》。面對著無數的鏡頭伊麗莎白二世無奈的望著廣場中央豎立著維多利亞鍍金雕像紀念碑,那好似從天而降的勝利女神見證了這個國家長達3個世紀的黃金時代。但是此刻這一切已經一去不復返了。面對著即將離去的女王,以忠誠著稱于世的皇家禁衛軍再一次向女王致敬,唯一的不同是,在此刻他們手中的步兵以槍口向下的方式倒持著。

在女王身後緊隨著的是作了將半個多世紀王儲的切斯特伯爵、威爾士親王查爾斯.菲利普.阿瑟.喬治,以及他的第二任妻子康沃爾公爵夫人卡米拉。這對「半路夫妻」婚後一直居住在與白金漢宮相距不遠的克拉倫斯宮內,但是今天他們顯然也必須從白金漢宮出,開始自己難以預測的旅程。或許在這對夫婦的心目之中早已無數次期盼過自己這位長壽的母親由于健康原因退位甚至駕崩。今天或許他們終于如願以償,但是這對夫妻顯然猜中了開頭卻沒有猜中結尾。在伊麗莎白二世退位之後,主宰白金漢宮的並是查爾斯王子「轉正」之後的「喬治七世」(注4)而是一位全新的君主「愛德華九世」。

「愛德華.菲利普.阿瑟.喬治.蒙巴頓-溫莎,英國王位的第八順位繼承人。很難相信他竟然會在此刻動政變,逼迫女王退位。」在美國韋瑟山地下指揮中樞的緊急會議室內,富有「工人氣質」的副總統蒂姆.鮑雷蒂顯然對眼前所生的一切滿月復狐疑。出身寒門的蒂姆.鮑雷蒂對國際政治涉獵不多,之所以選擇他作為約翰.歌斯特的副手,可以說是出于共和黨謹慎的考慮。相對于約翰.歌斯特的年齡,年僅47歲的蒂姆.鮑雷蒂給人以年富力強的感覺。而其在自上世紀2o年代以來一直是美國最保守的州明尼蘇達州擔任州長時所推行的經濟政策。更令選民相信由強悍而老道的約翰.歌斯特處理國際事務,而蒂姆.鮑雷蒂掌管國內經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這實際上不是一次政變,而是英國人兩頭下注而已。」面對著年輕的蒂姆.鮑雷蒂所提出的問題,約翰.歌斯特並沒有任何輕蔑的意思。他知道對于這位父親是卡車司機的「藍領階層」政治家來說,國際政治遠比他所擅長的不加稅平衡財政,改善城市交通、保護環境和展經濟來得復雜的多。「英國人很清楚,如果此刻站在我們這一邊,那麼必然要與整個歐洲為敵。這種局面對于倫敦來說已經不是第一次了,從1914年開始他們用過兩次類似的經歷。再愚蠢的人在連續得到兩次教訓之後也會懂得反省,何況是一個國家。」約翰.歌斯特語重心長的向自己的這位老友兼同僚解釋道。他不會忘記自己在年的總統選舉中曾經角逐共和黨的提名但被布什擊敗時。鮑雷蒂當時對自己表示了堅定支持。也永遠記得鮑雷蒂的鼓勵︰「我很早就堅信你會成為領袖,你的性格、你的思想、你的價值都在告訴我你會成為自由世界的總統。」

「的確英國人在那兩次大戰之中都是勝利者,但是付出的代價卻是無法挽回的。不可一世的‘日不落帝國’最終在大國角逐之中只能甘陪次座。我相信英國人不會沒有反思,他們清楚的看到自己對歐洲大6強權的遏止,最終換來的不過是美利堅的日益強大。而戰爭科技的展更令曾經隔絕英國和歐洲大6的海峽成為了一衣帶水。一旦與歐洲開戰,以法、德兩國為的歐盟軍團所擁有現代化的戰機和巡航導彈將在轉瞬之間飛越海峽摧毀英國人的家園。畢竟這已經不再是依靠‘齊柏林’飛艇和‘V-1’型導彈進行攻擊的時代了。英吉利海峽所能起到的阻隔作用已經被現代化的交通手段削弱到了機制。如果計劃周全,歐盟軍團的地面部隊甚至不需要乘船就可以利用海底隧道在英國南部登6。屆時,英倫三島將面對比前兩次世界大戰更為慘烈的浩劫。」對于英國人的選擇,約翰.歌斯特顯然早有預料,或許易地而處,他也會作出這樣的選擇。

「因此在這次戰爭之初便選擇推出一位傀儡,讓自己的國家名義上倒向歐洲。隨後再安排女王和王室的主要成員流亡北美或者澳大利亞,暗中向我們輸誠。那麼無論戰爭的結果如何,對于英國而言,他們都是站在勝利者的一邊。」在約翰.歌斯特的講解之下,蒂姆.鮑雷蒂雖然缺乏經驗但決非冥頑不靈。

「可為什麼偏偏是愛德華呢?要知道在英國王室之中他恐怕是最不受人注目的一個。據說在英國民間的一次投票之中,他的受歡迎程度還不如女王的寵物狗。」國防部長阿米蒂奇不解的問道。他所說的是前不久英國的三版女郎們進行了一次投票,選出了她們最喜歡的皇室成員,結果證明年輕的「壞小子」謝里王子最受這些女郎的青睞。他艱難地以一票的差距擊敗了他的哥哥威里王子,獲得了桂冠。而年齡比較大的皇室成員安德魯王子和查爾斯王子則排在了第六和第七位。而王子愛德華一票未得,不幸墊底。安妮公主和女王的寵物狗也分別獲得了兩票和一票的支持。雖然只是一次非正式調查,但也足以說明此公人緣之差。

「這個不難理解,一向與歐洲各國頗多齷齪的英國人,這次所要扮演的就是一種無奈從賊的角色。查爾斯王子和他的兩個兒子在民間都頗有人望。特別是繼承了其母魅力的兩位小王子,可以說是新一代英國人心目的政治明星。由他們來出任這個新政府的腦很可能會真的將英國推向歐洲陣營。而第五順位繼承人約克公爵安德魯王子由于其長達22年在英國皇家海軍的服役生涯,以及在馬島戰爭的出色表現,也令他其在英**隊之中擁有非凡的人望。由他出任這個反面角色顯然也不妥當。愛德華王子在民眾之中缺乏支持,1987年在皇家海軍6戰隊服役時又因無法忍受軍營而成為一名逃兵,顯然集合了英國皇室所有的負面形象很適合來出任這個角色。」補充說明的新任中央情報局局長詹姆斯.伍爾西,對于英國王室的主要成員他曾有過潛心的鑽研。

「當然愛德華王子還沾了自己名字的光,要知道喜歡在尊號上下工夫的英國人對他們歷史上的君主早已研究透了。在英國王室的歷史之上,凡是與愛德華沾邊的國王大多都是負面的評價。愛德華一世窮兵黷武,沒有信義的長腿屠夫;愛德華二世被‘法國母狼‘燙死的同性戀;愛德華三世百年戰爭的起者,黑死病時代的君王;愛德華四世約克家族的掘墓人,任人唯親的蠢材;愛德華五世即位一年就見上帝的短命鬼;愛德華六世在位六年便去世。由于愛德華並無遺下任何子嗣;愛德華七世與舞女廝混,氣死自己父親的荒唐;愛德華八世愛愛人不愛江山的‘溫莎’公爵。不能看出英國人對這位新一代的愛德華國王會是個什麼態度。」雖然長期從事情報工作,但是詹姆斯.伍爾西對于歐洲歷史依舊有著不俗的造詣。(這一段中出現的英國歷史人物太過復雜,有興趣的讀者可以和小隼私下探討。)

「不過歐洲人特別是德國的新納粹會喜歡這個名字。畢竟關于愛德華八世溫莎公爵與希特勒暗通款曲,甚至利用寫信盟出賣友法軍的防御弱點,並希望在英國被迫簽署和平協議後重登王位的說法早已甚囂塵上。新納粹會認為這一個上帝再給德國第二次機會。」詹姆斯.伍爾西補充說道。

「無論如何!我們更關心的是失去了英國的屏障之後,我們將在大西洋面對怎樣的局面。?」顯然約翰.歌斯特總統此刻沒有心情探討歷史。緊急會議室的幕布上的記者正在抓拍一幕生在倫敦市中心的沖突,幾名英國男子不滿愛德華的政變,剛剛用自制的燃燒瓶點著了一輛隸屬于擲彈兵衛隊第1營的「武士」型步兵戰車。促不己防的車載步兵渾身著火跳出戰車,晃動的鏡頭迅被一只來自英國士兵的大手蓋住。但是慘叫聲依舊不絕于耳。

注1︰納斯曼,把我的艦隊還給我這個話是模仿西方名言「瓦盧斯,瓦盧斯,你把我的軍團還給我!」。公元9年羅馬帝國日耳曼尼亞省總督瓦盧斯率領3個羅馬軍團在條頓森林遭遇日爾曼人的伏擊,全軍覆沒。據說年邁的奧古都斯大帝國屋大維,在得知這不幸的消息後,一連幾個月不理,不刮胡子,不洗臉,還不時用頭撞門大叫︰「瓦盧斯,瓦盧斯,把我的軍團還給我!」

注2︰大e這里是指美國海軍的「企業」號核動力航空母艦()的字母為e,因此被美國海軍親切的稱為‘大e’

注3︰奧利佛.特維斯特英國作家狄更斯的小說《霧都孤兒》中的主角。

注4︰英國國王的尊號英國王儲查爾斯如果登基的話,根據公眾習慣稱謂而延用「查爾斯三世」封號。但是因為英國歷史上使用「查爾斯」稱號的國王均有不光彩歷史。英國歷史上第一次在封號中使用「查爾斯」的國王是查理(英文同「查爾斯」)一世。1649年,英國內戰中被逮捕的查理一世被奧利弗.克倫威爾送上斷頭台。在海外流亡18年後,查理一世的兒子于年回國復闢,封號「查理二世」。但是,查理二世喜歡拈花惹草,其在位期間情婦眾多,被人戲稱為「享樂國王」。此後,一度覬覦王位的「邦尼王子查理」被其支持者稱為「查理三世」。但不幸的是,小僭君還未奪取王位就被打敗。與此對比鮮明的是,「喬治」這一稱號自上世紀以來一直風光無限。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的父親、前國王喬治六世被公認為上世紀最受愛戴的君主之一。因此其包括大臣及高級主教在內的所有樞密院成員一直認為查爾斯登基後應該使用「喬治七世」封號。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