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正文 第四百八十七章守 城(上)

第四百八十七章守城(上)

不過,這些只是台面上的原因,但不要忘了,辛棄疾這時才區區十七歲而已,試問一個正常的十七歲少年,能下得了決心讓部下進行這次大屠殺嗎?現在可不是人命如草芥的戰國時期啊因此辛棄疾小小年紀就干出如此「暴行」,除了那些公開的理由之外,其中自然也有著一些不足為外人道的個人原因,事情還要從辛棄疾已經過世的祖父辛贊說起

辛棄疾的祖父辛贊雖然一直都是一個愛國忠君之人,但當年金軍南下之後,他卻因為家人都被金人擒獲而不得不向其屈服當了一個偽官。這自然不是什麼光彩的事,但當時比他更加不堪的比比皆是,而且後來宋軍北伐時辛贊也果斷反正,再加上這個老頭為官清廉,因此他在社會上的評價也還不錯。

但辛棄疾自小性情剛烈,對此一直耿耿于懷,而當他考入中央陸軍學校這座第一流的學府之後,這種情緒就更加強烈。辛棄疾的同學中既有勛貴子弟,也有平民家的孩子,來源十分復雜,但他們的至親長輩當年卻幾乎都是堅定的抗金分子(其實也就是那些南渡的宋人),像辛贊這樣有過變節行為的十分罕見,再加上經常蒞臨指導的趙長期以來的刻意引導,校內的輿論氛圍明顯偏左,對于類似辛贊當年無奈降金的現象(在中國歷史上這種現象十分普遍,否則後世類似馬本齋母親那樣的例子也不會成為英雄事跡了,正是因為反例太少才顯得難得啊而這也是正是中國漢奸輩出的重要原因之一。)也有著極為鮮明的態度,那就是「所謂為了保全家人而投降,不過是自己怯懦賣國的借口。從長遠來看,若每個宋人在家人面臨威脅時都決不妥協,並且多殺敵人為死難者復仇的話,敵人又怎麼敢再拿你的家人來威脅你呢?而且若你的家人真有血性,他們一定寧可死去,也不願因此貽害國家,為了自己的苟活而陷家人于不義,卻口口聲聲說是為了家人才無奈投降,這豈不是荒謬至極?而且如果為了保全家人而投降是有道理的,那麼那些舍小家為大家的英雄人物豈不是反倒變成沒道理的了?這簡直是豈有此理何況無論有什麼樣的理由,投降就是賣國,哪怕沒有倒戈相向,上繳的稅金、所服的勞役,一樣是變相地幫著敵人來殺我們自己人」

年輕的辛棄疾連續四年時間都一直在這樣的氛圍下學習和生活,思想不可避免地變得更加激進,也更加以其祖父昔日的經歷為恥,盡管若非如此,恐怕世界上就不會有他辛棄疾這個人了。有了這樣的心結,趙說過的一句話對辛棄疾產生了特別深刻的影響,「恥辱,只有用血才能洗淨」

因此辛棄疾做夢也想在伐金之戰中立下大功,為此他可以不惜一切手段,而現在他的權位還不高,所能做到的,也只有盡可能地削弱金國的國力了。而要削弱金國的國力,減少它的人口是最徹底的辦法,無論是將其帶走,還是就地消滅

雖然屠城之舉受人詬病,但不可否認的是,「義軍」經過這次施暴,精神面貌立刻就有了月兌胎換骨的變化,也難怪歷史上的農民起義軍幾乎都有過屠城的行徑,對于缺乏訓練的非正規武裝(包括類似三國前期的曹軍、晚清的湘軍這類並不由朝廷出錢養活的特殊「官軍」。),想要在短時間內激發其戰意,要麼依靠精神激勵,要麼就只有喚醒其獸性,但不是每個軍事領袖都擅長演講和忽悠,因此屠城便成了最常用的手段,簡單有效,還能發筆橫財,只是名聲上差點。但那又有什麼關系,歷史都是由勝利者書寫的嘛。

辛棄疾的口才不差,但現在的他卻並沒有那麼多時間,所以才選擇了這把雙刃劍。好在效果真的不錯,而且這次大屠殺以後,三萬多「義軍」將士都已經徹底斷了後路,就算他們主動乞降,金人也不會放過他們的,這就好像是綠林中的「投名狀」一樣

此後辛棄疾對這支已經日益強大起來的「烏合之眾」(和游騎兵比的話,他們恐怕永遠都是烏合之眾)愈發信賴,他甚至玩了一票大的,故意讓人數激增到接近五萬、甚至還有幾十個非女真族胡人加入(身為中央陸軍學校的高材生,統一戰線的道理辛棄疾還是懂的。)的義軍在其攻下的一個縣城里長時間逗留,而將整整一個猛安的金軍吸引了過來。由于此前已經有一個猛安的金軍遭受了重創,下轄的十個謀克折去八個(一共打了八仗,套路還是誘敵——突襲——閃人,而逃進州府的殘兵也基本全數死難,就是義軍屠城的那一次。),猛安本人也戰死了,前後總計損兵七千多人,那個猛安幾乎全被打光了,所以這次金軍吸取了教訓,出兵時謹慎了許多,等到下轄的十大謀克全部來齊了他才帶兵出城。

為了對付一支不知死活地滯留縣城的烏合之眾,這個猛安居然帶上了十個謀克中的八個,僅將實力最弱的兩個留下守備州府,可見他有多麼的慎重。然而,雖然他已經從幾個在游騎兵槍下僥幸逃生的金兵口中得知了這樣一支神秘軍隊的存在,但是他還是低估了游騎兵大隊的實力,也並不十分了解他們那種來去如風卻槍槍見血的作戰方式,這令這支金軍一開始就處在了十分危險的境地。

雖然掌握了制信息權的辛棄疾對勝利充滿信心,但一個猛安的主力不下八千騎兵,實在是游騎兵大隊組建以來前所未遇的大敵,辛棄疾實在是不敢有半點大意。因此他果斷地暫時拋棄了義軍的五萬多人,讓其據城而守,消耗金軍的實力與銳氣,而他的主力游騎兵大隊則離開縣城,潛伏在茫茫的鄉野之中,並在熱氣球與望遠鏡的幫助下牢牢地鎖定金軍的動向,等他們暴露出弱點的時候,再突然殺出,狠狠咬他們一口。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