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正文 第四百八十八章守 城(下)

歷史上,在一戰中才出現的大口徑重炮等大殺器在戰場上大規模使用以前,據城而守一直都是弱的軍隊戰勝強敵的殺手 ,如今義軍駐守的縣城雖然又又破、城牆也並不高大堅厚,兵員素質與統帥的能力更是不能與攻城一方相比,但他們畢竟有著差不多六倍于敵的兵力優勢,看上去也未必就沒有守住縣城的希望,但是有一個問題卻無法回避,那就是糧食

雖然收編義軍以後,辛棄疾依靠他們「籌」到了不少糧食,但其中的大部分都給那些西歸大宋的「難民」作為路上的口糧了,而更麻煩的是,這個縣城並不大,就算這並不算多的余糧也無法全部存在城里,可這麼一點糧食卻要滿足幾乎五萬張嘴

雖然他們的幾個首領早就從辛棄疾那里得知了會將他們留下守城的計劃,而早早地將城里城外的牲口全都征集起來宰掉制成體積、耐儲存的干。這樣一來既減了城內糧草的消耗量,也增加了城內的食物存量,而且金軍全是騎兵,不但不利于攻城,糧草消耗也遠比同等數量的步兵大得多,如果游騎兵大隊能夠有效地切斷其糧道,那麼陷入危機的就反而是金軍了。

那個金軍猛安之所以沒帶攻城器械輕裝前來,主要是為了打一個出其不意,再說如果因為攜帶那些笨重的機械而遲滯了行軍速度,那些匪徒聞風逃遁的話,那他可就白忙活一場了。在他們這些「官軍」眼里,流寇的戰斗力是不值一提的,其難以預測的流動x ng和所到之處寸草不生的破壞x ng才是對國家最大的威脅,所以現在那些義軍長期滯留縣城,實在是天賜良機。然而,他卻沒有想到其中的蹊蹺之處,義軍好幾萬人卻一窩蜂地擠在一個原本人口只有幾千人的縣城里,若不是有什麼y n謀,就是他們集體腦子進水了

由此可見,這時的辛棄疾畢竟還太年輕,雖然常有非凡的創意和計謀,但很多時候還是有點n n,好在這次的對手智商也不太高,令人在贊嘆辛棄疾運氣太好的同時,也不得不感嘆金國如今是多麼地將才凋零。否則如果金軍帶了攻城器械,辛棄疾現在就難辦了,棄城的話之前的努力就全白費了,死守的話,的縣城里擠滿了人,金軍的投石機砸起來一定很歡快,義軍又沒多少守城用的大型機械,繳獲的那幾台不但少,而且早就破舊不堪,根本無法使用

金軍猛安原以為城中的都是烏合之眾,一旦發現他的「王師」殺到,肯定會軍心動搖,那時金軍乘勢急攻,這個縣城絕對可以一鼓而下。雖說沒有帶什麼攻城器械過來,但別忘了,女真士卒爬牆頭的本事可是天下第一的,這個縣城又那麼矮,怎麼擋得住他們?

誰知城中的五萬義軍在經過軍官的說明和動員之後,都意識到大家只有擊退金軍才有生路。畢竟義軍可是屠殺過上萬女真軍民的,而以金國上層這些年來對國內漢民的態度,金軍想必也不會耐心地對義軍將士進行甄別,所以降敵只有死路一條;而金軍都是騎兵,又是本土作戰,對這一帶的環境地理十分熟悉,所以逃跑的話也一樣會被追上殺死,即使僥幸能夠逃到渺無人煙的大山深處,情況也好不了多少,那些義軍之中的老前輩們每當提到當年萬余人馬逃入大山後沒過兩年時間就因為餓病和猛獸等可怕的威脅而最終只剩下不到一千人的淒慘往事就忍不住落淚,那些新兵又不是受虐狂,自然不願重蹈覆轍,那麼,就只有打了

雖然雙方軍事素質差距甚大,但一人拼命尚且難當,何況五萬人不惜死命?而且縣城狹,義軍又人數眾多,因此布置防務時做到了面面俱到,以致于攻方可以集中兵力攻擊一點的戰術優勢卻並不明顯,反倒是守方隨時有人補缺的優勢發揮得淋灕盡致。而且自從漸漸消除了心中的奴x ng之後,他們也常常表現出農民特有的那種狡猾。在金軍還未開始攻城的時候,義軍的幾個首領便采納了某個老光棍的主意,在城牆內側豎起了不少削尖的木頭,並以此為木樁拉開了一張張特制的大網。當登上城頭的金軍習慣x ng地跳下後,不是被尖木貫穿、就是陷在了網眼(注1)里,然後在擺月兌困境之前便被義軍的長槍兵用特制的兩丈長槍活活刺死

也多虧那個猛安反應還不算慢,很早便覺著城上的光景不對勁,急忙讓人鳴金收兵,否則折去的就不是三百多人條人命,而是一千乃至更多,因為現在金軍軍法部分恢復了昔日的嚴苛,沒有他的命令,那些攻城的金軍是不敢擅自撤退的。但是現在金軍沒帶攻城器械過來,想要破城最有效的辦法莫過于乘著剛到城下時的那股銳氣急攻,但現在銳氣已失,想再攻下就難了。

金軍次日又強攻了數次,除了總計傷亡五百多人之外一無所獲,反倒令守城的義軍上下收獲了難得的信心,金軍猛安無奈之下只得放棄強攻的打算,轉而采取長期圍困的辦法,畢竟這麼的縣城里面擠了那麼多人,就算每家的糧櫃里都是滿滿的,也堅持不了多久。但他卻沒想到城內早有準備,不但暫時不必擔心糧草,甚至還每天吃吃到想吐

注1︰由于武人普遍力大,一般的網很容易被其掙破扯爛,但這種特制的大網網眼大、網繩粗,絕非短時間內可以輕易破壞。而且三尺的高度也令其既難跨過,也不容易貓下腰從網底鑽過,它們的作用並非是要將敵人徹底網住,只是在短時間內束縛金軍的行動,而這已經足夠了,畢竟義軍的長槍兵們也不會給這些敵人多長的時間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