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正文 第四百六十八章高麗的希望(下)

第四百六十八章高麗的希望(下)

而正是在與遼金兩大強國的多次戰爭中,高麗武人的地位日益提高,不但漸有與文臣分庭抗禮之勢,而且也逐漸月兌離了高麗王的控制,呈現出明顯的軍閥化趨勢。這樣一來,為了保住自己一方的權位,文臣對武將們打壓得越發厲害,文武之間的矛盾也更加激化。但也許是老天也更偏愛武將一方,文臣們好不容易才將武將們的氣焰漸漸打壓下去,倭人卻又在大宋的支持下無故犯境,甚至還擺出一副不滅高麗誓不罷休的姿態來。文官的嘴皮子和道德文章再怎麼厲害,也不能趕走敵人,所以這次武將的得勢已經無法避免。而更令文臣們不安的是,吃過大虧的武將們現在都變狡猾了,他們深知現在高麗離不了他們,便趁著這次難得的機會對文官集團反攻倒算起來。文臣們自然不會坐以待斃,于是便在他們負責的糧餉上大做文章,兩方斗成這個樣子,怎麼可能組織好一次大戰役呢?因此這個大膽的反擊計劃立刻就遭到了高麗王和幾位重臣的否決

相對穩妥一點的思路則是加強警戒,日軍雖然現在優勢明顯,但若說他們能夠頂住高麗人密集的矢石強行渡江,只怕他們自己都不會相信。但這種思路看似中規中矩,其實和等死無異,漢江防線足有幾百里長,高麗軍隊雖然人數不少,卻也只能進行重點防御,而作為進攻一方的日軍則可以在多個適應渡江的地點任選一個,而且他們也完全可以在主力渡江的同時發起佯攻,在他們面前只能被動防御的高麗軍隊怎麼看都有些懸。而且沿江布防還有一個很大的缺陷,那就是一點突破、全線崩潰,高麗僅有的那點家底全堆在漢江北岸了,一旦被日軍殲滅,高麗就將永無翻身之日,所以這一計劃也不太受高麗王的待見,他們高麗人雖然不屈不撓、甚至敢從大國身上割肉,但他們也一直堅持凡事都要留有余地的原則,否則當年遼金兩國早被激怒,很可能不惜魚死網破地發傾國之兵來攻,那高麗早就滅亡了。

就在大家糾結的時候,一向沉默寡言的上將軍鄭仲夫時卻提出了一個令大家意想不到的主意,那就是拋棄盟友金國,主動向大宋降伏,並請求其在戰爭雙方之間進行調停。高麗王對此十分不解,大宋與高麗關系一向不佳,當初若不是大宋逼迫高麗稱臣,而且每年還得上繳那麼多的貢賦,高麗也不會無奈地上了金國的賊船。畢竟高麗雖是小國,但它的高層也不至于連天下大勢也看不出來,那時的大宋與金國相比,顯然要強大得多,發展潛力就更不用說了。以大宋對高麗一直以來的糟糕態度,就算高麗肯主動臣服,他們會同意嗎?畢竟現在高麗已經是危在旦夕了,直接吞掉不是更好嗎?又何必退一步只要高麗人稱臣呢?如果高麗向大宋降伏,他們卻又不肯保全高麗的國體,那豈不是伸出頭去讓人砍嗎?

但鄭仲夫卻認為大宋若真的想要滅亡高麗,當初就該派出更多的軍隊,也不會特別針對金軍下手了。而且若高麗真的被倭人吞並,則日本必然強盛,到時候未必再會像現在這樣對大宋畢恭畢敬,大宋當今君聖臣賢,不可能看不出這一點,所以他們也一定能夠明白,高麗的存在對于大宋更為有利,當然,必須是對宋友好的高麗

高麗的文臣們雖然看武將不順眼,但他們更不想死在日本人手里,所以大家紛紛表示鄭仲夫的想法雖然也有風險,但至少值得一試,高麗王便派出一個能言善辯之士前往大宋,希望可以說服大宋放棄對日本的支持,甚至直接出面阻止日本進兵。當然,這一切都是秘密進行的,以免談和沒能成功,卻反而影響到己方官兵的士氣。

對于高麗使者的到來,趙並未感到意外,但他並沒有答應高麗人調停的請求,對于希望大宋放棄對日本支持的要求他也不置可否。趙嘴上承認日本過分強大對于大宋的確是不利的,但對大宋這樣的「天朝上國」來說,信義才是最大的利益,大宋既然答應支持日軍這次對高麗的戰爭,那就不能反悔,所以大宋在這次戰爭結束之前,不會停止對日軍的支持,如提供海船幫助其運輸糧草之類,至于出面調停就更加不可能了。

說是這麼說,但機敏的高麗使臣還是听出了一些隱藏在字面之下的意思,那就是大宋已經不想繼續支持日本了,只是礙于雙方的協議,不得不繼續為其提供幫助而已。這雖然不是高麗人所期望看到的,但至少以後大宋對于日本的支持力度會有所減小,也算是不幸中的萬幸。另外,大宋的表態中有意無意地提到了「這次戰爭」這個短語,便意味著只要高麗人能夠打退或者哪怕只是逼和日軍,大宋就不會繼續站在日本身後了,這樣的話,仗還有得打。而後來與其詳談的那個詹會龍雖然據說是親日派,但高麗使臣卻從他的口中得知了一個對于高麗極為有利的好消息,日本也早已經到了強弩之末,而且國內已經危機四伏

赴宋密使送回的消息令高麗的上層在失望之余,也略略松了口氣,而且根據密使送回的情報,他們迅速統一了意見,決定放棄沿江防線,繼續向北「轉進」,並將堅壁清野貫徹到底。因為若是宋人沒有說謊,那麼高麗只需要盡量拖延時間,就能獲得最後的勝利,何況以高麗現在已經所剩無多的家底,這樣做本來就是最明智的選擇,日本並不比高麗大多少,他們的國力也是有限的,而大宋更不可能一直無償地支援下去,所以這場戰爭最終鹿死誰手,就看哪個民族更能堅持了,高麗人在自己的土地上,曾經打敗過遼國、金國這兩個當時的天下第一強國,難道現在竟然會亡于區區三島的倭奴嗎?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