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正文 第四百六十五章摻入日本的沙子(中)

第四百六十五章摻入日本的沙子(中)

當然,農業搞得再好,對張家來說也只是錦上添花、能夠減少一些外購糧食的壓力罷了,張家經濟的支柱還是采礦業和商業。由于張俊遺言中將日本以外的全部財產都分割出去給了其他的妻妾子女,所以張儂手上暫時只有其在日本國內建立的一些商業機構,而且至少幾年內都還是加大銀礦的開采力度來得更為劃算,但從長期來看,即使只是日本國內的生意,也有幾近一千萬人的巨大市場,在精熟此道的張儂打理下,潛在的利潤是十分可觀的

經濟基礎的特殊性,決定了張家的軍隊構成與其他武家的武士——足輕(農兵)二元制結構有所不同,張家建立了以旗本(武士)——備隊(常備軍)——足輕(民兵)體系為核心的全新軍事制度,並在後來的歷次戰斗中表現出其先進性,而得到了日本諸多武家勢力的效仿。

旗本就不必多說了,而備隊則是從石見國的眾多礦工與農民之中挑選出來經過嚴格的軍事訓練後編組而成的常備軍,他們在從軍期間完全月兌產,由張家出錢供養,並為其配備基本的兵器和裝備。加入備隊的青壯可以獲得武士身份,但對其中的大多數人來說,卻只是暫時的。如果退役前他們受封的石高超過400石,那麼他們將有幸成為旗本武士,並將受封的石高與武士身份世代相傳;而如果沒能達到400石就退役了,則其武士身份與其此前受封的石高都將被收回,但只要他們不是因為他們自己主觀上的原因(如違犯了軍法、或是他們主動申請退出軍隊。)而退役,他們的余生及其子女未成年時期的必要生活花費都將由張家負責,不過值得一提的是,日本男子成年的標準是十二歲(其實在日本到底多少歲算成年,存在著多種標準,但張儂為了省錢,自然是選時間最短的那一個。何況以日本當時的傳統,元服最晚的年限也比中土加冠要早得多。),女孩更小

深諳理財之道的張儂明白「時間就是金錢」,所以她做起事來一向是效率至上,到紹興二十六年年底的時候,張家的軍事體系便已經大致完成,張儂主要以石見銀山的礦工(順便補充一句,前文已經說過,工人、尤其是礦工,雖然是比自耕農更好的兵源,但他們只能成為常備軍,卻不適合訓練成民兵,因為農民有農閑時節可以進行軍事訓練,而工人卻是不可能的。)為基干,招募了兩千多名青壯加以訓練,並讓他們隨同家中的旗本武士掃滅石見國內那些尚未向張家表示臣服的「國人眾」(所謂國人眾,即實力較強而又非本家親戚的豪族,轄地不小于一個村,否則就只能算是土豪了。而那些與家族有親戚關系的豪族則被稱為「一門眾」,是大名的依靠力量。張家之所以建立「旗本」這個特殊群體,很大程度上正是因為其缺少「一門眾」這個支柱,只能依靠忠心的家臣。)進行練兵,在增強張家對領地的控制力的同時,也檢驗出這批新兵的實際水準與可靠程度。

最後,張儂留下了一千五百人組建了石見國歷史上的第一支備隊,他們與三百多名武職的旗本武士一起,構成了張家旗下的正規軍體系。而民兵體系則暫時直接由臣服于張家的那些國人眾與鄉間土豪來湊數,這樣既有利于國內的穩定,也可以避免引起周邊那些強大勢力的不安。畢竟在不明內情的外人看來,張家旗下只有不到兩千軍勢,根本不足為懼,而現在各大勢力的主力又都滯留高麗,張家的後台又很硬,所以他們也不會沒事找事對石見國動手,因此各方之間難得地一片和氣。這對本來就只想賺錢,對擴大領地興趣並不是很大的張儂來說,自然是求之不得,而且這也給了她加強對內控制的機會

張家與日本其他武家勢力的顯著差異,還在于兵種和武器裝備。別的日本大名,旗下武士均以倭刀與長弓(就是那種有效射程不到30米的長弓為主戰兵器,除了那些中級以上的武士,基本上都裝備不起鐵甲,能有件竹甲披在身上,就已經很難得了(所以日本那種劣質長弓才能一直沿用了上千年;而足輕則只能使用制作簡單、成本低廉的竹槍,鎧甲就更加不要想了,從兵種方面來說,他們也十分單一,全是步兵。

而張家旗下的武士則一般都配備有有三套兵器,倭刀用于個人戰與巷戰、大槍(注1)用于合戰(集群作戰)中的近戰,遠程方面則全體裝備從大宋進口過來的復合弓,與日本自產的長弓相比,不但輕便得多,而且射力強勁。

注1︰所謂日本大槍,雖然也叫做槍,其實與中國的長槍有很大區別,因為其柄短、刃長,不但可以直刺,也可以拿來劈砍(這一點只要仔細想想日本第一名槍「蜻蜓切」的名字就能明白,這槍是可以用來「切」的,而且很可能還是其主要的殺傷方式,最典型的例子是日本古代三大名槍之一的「日本號」,全長才三米(沒辦法,古代的日本人個子太矮,中國常見的五米長槍他們用起來不方便,槍刃就長達一米五以上,因此現在很多人都認為「日本大槍」其實是唐代陌刀傳入日本後衍生出來的變種。之所以會變成日本大槍那種怪異的造型,也許是因為陌刀太重太長,對于體矮力弱(日本人在很長一段時間內都在遵循禁肉令,對其體質產生了很大的負面影響。)的日本人來說很難運用自如,所以收窄刀刃以減輕重量,縮短刀柄以減小長度,雖然這樣一來大槍的槍刃似乎有些過長,卻正好將倭刀的刀法融入其中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