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正文 第四百三十五章進軍大理(上)

第四百三十五章進軍大理(上)

趙則只是坐山觀虎斗,暫時還沒有插一杠子的打算,因為他在大理的布局已經到了收官階段,是時候將其納入大宋的版圖了

大理國在元豐三年(公元080年)曾經爆發過一次內亂(就是金庸小說《天龍八部》里段延慶變成殘廢的那一次),雖然最終平定,但滇東烏蠻一族的領袖高升泰卻借此機會奪取了政權。高升泰只當了兩年國王就病死了,臨死前自度段氏在大理國內仍有相當數量的支持者,高氏子孫中又沒有像自己這樣厲害的梟雄,所以便在遺命中將皇位還給了段正淳,從此大理王位便復歸段氏。但朝政大權此後仍然被高氏牢牢掌握,段氏國王只是一個傀儡

比起完全成為高氏應聲蟲的父親,一年前過世的段正嚴算得上是一代明君,他在盡量不觸怒高氏的前提下,努力干好自己所能參與的每項政事,並在外交和民生上頗有建樹,多少恢復了一點國王的權威,只是此時高家根基已固,個人之力終究不能力挽狂瀾(其實也是段正嚴能力不夠,他雖然有些才能,但畢竟不是天才。)。意識到這一點後,段正嚴不禁心灰意懶,終于還是走上了出家避世的老路。不過只要他還活著,段氏與高氏的矛盾總歸不至于激化,雙方也都能顧全大局,不給外人空子可鑽。

但段正嚴終究還是死了,他的兒子段正興是個才能平庸的人,本來還算听話,相國高興政很可能與其將舊有體制繼續延續下去,但趙知道段正嚴的死訊後,知道機不可失,馬上命令那些早就潛入大理國的內衛從中搗鬼,結果原來雙方尚能容忍的矛盾很快就激化了。

沒過多久,高興政悍然廢黜了段正興的王位,自己登基稱王,可他繼任相國之位還不到三年時間,連高氏族內的領袖之位都不穩當,又如何能夠讓全國臣民信服呢?也許是因為發現反對者越來越多,段正興最終听取了某些別有用心之人的教唆,認為只有將段氏斬盡殺絕,讓那些前朝遺老們沒了念想,自己的王位才能坐穩。誰知段氏在大理雖然早已經日薄西山,但他們這麼多年來畢竟一直都是大理的王族,無論朝野都多少有些支持者,尤其是當他們慘遭滅門之後,大理百姓普遍對他們生出了同情,而對于高氏的暴行則暗自月復誹。

更嚴重的是,段氏與擺夷人(即後世傣族的祖先)代代聯姻,高興政的瘋狂行徑一下子就將數十萬擺夷人推到了自己的對立面。擺夷人可是大理國的主要族群之一,他們的反亂很快就演變成燎原之火,令整個大理國陷入了混亂與殺戮之中。也許是受到他們的鼓舞,原本畏懼高氏威而不敢發難的白族(段氏是白族)人也加入了叛軍的陣營,令大理國內的局勢進一步惡化。(注)

高氏在大理掌權已經有大半個世紀了,勢力早已盤根錯節,而且烏蠻一族本來就是大理國最主要的族群,因此縱然百姓普遍同情慘遭滅門的段氏王族、厭棄殘暴不仁的烏蠻高氏,他們依然漸漸佔據了優勢,即使白族與擺夷人聯手,也難以與之抗衡。就在擺夷人迫于生存壓力,準備向高氏屈服,並打算接受高興政的要求,將其大酋長美貌絕倫的小女兒刀氏嫁與這個糟老頭子做妾(擺夷人是一夫一妻制,不到萬不得已,是不會讓自己的女兒受這麼大委屈的。)的時候,一直坐山觀虎斗的大宋卻突然跳出來要盡一下宗主國的義務了

大理國雖然面積不小,但因為地理和水土的原因,人口還不如高麗多,因此軍力自然有限,即使在其極盛時期,總兵力也從未超過十萬。而宋軍出兵時機選得又剛剛好,還有著「討逆」的大義名分和宗主國的威勢,雖然宋軍此役只出動了兩個師三萬人,但卻引起了大理國內局勢的逆轉,眾多的騎牆派聞風而動、加入了反對高氏的陣營,一時間牆倒眾人推,原本勝利在望的高氏在不到一個月的時間內就喪失了一切希望。

注︰白族與烏蠻最初都是外來者,他們結盟後征服了廣闊的土地,並以此為基礎建立了大理國,因此高氏作為烏蠻領袖,權勢一直遠在其他家族之上。而擺夷則是大理一帶的土著,被征服後通過與白族大量通婚而提高了自己的地位,白族則因此在當地扎下根來。白族、烏蠻與擺夷三族是大理國的三大主要民族(漢人的數量其實也不少,但一來流動人口比例較高,二來界定相對困難,因為大部分漢人都會入鄉隨俗,而漢人又是不以血統作為主要判定標準的文化民族,三來漢人大一統觀念較重,很難對大理這個外邦產生多大的認同感,因此他們無論有多少人口,始終只是客居的身份。這一狀況歷史上直到明朝時期中國第一次對雲貴高原建立起直接統治以後,才得以改變。),其中烏蠻最強,擺夷次之,白族雖然有王族身份,實力相對那兩個民族而言卻是最弱的,因此聯合擺夷人以平衡烏蠻的勢力成為了大理段氏自從當初立國稱王以來一直堅持的原則。而高氏獨大以後,兩族即使只為了自保,也必須更加團結。

歷史上,元軍南征大理的過程中,烏蠻一族損失最大,失去了原有的地位(元朝對大理只是間接控制,段氏還能繼續統治大理國,只是換了個名稱罷了,大理段氏政權真正滅亡,是明朝建立以後。),並分裂成諸多較小的少數民族(烏蠻有三十七個族群分支),其中彝族人口最多;而明初征服大理的過程中,白族人又遭了殃,因此後來由擺夷人衍變而成的傣族,成為了三族中人口最多的一個(二十一世紀全世界傣族人口總數超過六千萬,是白族和彝族人口之和的六倍還多,不過絕大部分都已不在中國境內。)。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