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正文 第四百三十四章借刀殺人(下)

趙得知個中詳情後也有些哭笑不得,不由想起了歷史上他們後來兩敗元軍的戰績,與這次慘敗一對比,就很快發現了個中癥結所在。蒙元征日的時候,日本打的是防守戰,而且在開戰之前就知道元軍會在那里登陸,因此各領主的軍隊雖然不相統屬,但只要一個蘿卜一個坑地給他們安排好各自的戰斗崗位,便能充分發揮戰斗力。而這次日軍是主動進攻的一方,而且還是形勢多變的野戰,沒有統一的指揮是肯定不行的。尤其是那些領主來到高麗是為了掠取財富和土地,戰爭意志遠不如歷史上抗元時那樣堅決,傷亡一大便會動起保存實力的心思,他們又焉能不敗?

想到這里,趙覺得他必須對自己以前的看法作出一定的修正,「分封制確實利于擴張,但只宜蠶食,不利鯨吞,要想打敗強敵,還是中央集權制好。」

不過趙又很快想起了明朝日本侵朝的事,雖然當時日本戰敗了,但表現比起眼下這一次卻有著天壤之別。趙心想,這也許是因為歷史上明代日本侵朝之前,在其國內戰爭中已經出現過十萬人以上的大規模合戰(猴子指揮的小田原合戰中,光猴子一方的總兵力就有二十萬以上。),對于大兵團作戰已經不像現在這個年代那樣無知了。而且那時日本的武士階層已經成為了日本的統治階層,而目前則才剛剛出頭而已,不管是國家還是地方,軍國主義色彩都不濃重。徹底想明白這個問題後,趙對自己先前的結論又補充了幾句,「分封制(廣義的說法,含聯邦制等由其衍生出來的地方分權制度。)在集中力量上雖然有所不便,但也是有辦法克服的,美國是一個州權大于主權的國家,二戰的時候不也能夠動員出一千二百萬軍隊嗎?人數居然比實行中央集權制的蘇聯還多(注1),可見統治模式的不足在某種程度上也可由恰當的制度或體制予以彌補」

雖然初戰失利,但日本的國力和軍力(指可動員的兵力,而非出動的兵力。)仍在高麗之上,日本上下對高麗的覬覦也不會這麼快就放棄,因此他們很快就再次出兵「進入」高麗。但是,雖然日本軍隊自戰敗後吃一塹長一智,戰術水平有了月兌胎換骨般的提高(至少已經很難看到有哪位日本將領出陣要求和敵將單挑了,可高麗人打敗日本初次侵略後士氣大振,個個充滿了必勝的信心,而且這次他們不再像上次那樣猝不及防,提前從北部(因為高麗人從沒遭到過來自海上的侵略,因此在布防上有著很明顯的「北重南輕」傾向。)調來了十萬大軍。所以這次日本軍隊雖然表現比第一次好了很多,出動的兵力也更雄厚,卻還是沒能佔到多大的便宜,在連續數月的苦戰之後,他們也才攻佔了釜山等幾個沿海城市(因為日軍掌握了制海權,攻擊沿海城市時容易得手,而且佔領後因為有「海軍」{日本的所謂「海軍」,其實是征集起來的商船甚至漁船,反正對馬海峽不是很寬,日本人命又賤得很,冒點風險不算什麼。而高麗人所有稍大一點的船只和造船廠都被大宋的海軍摧毀了,所以即使是日本人拼湊出來的船隊,他們也無法御敵于海上。}的保護,只需要防守一個方向,朝鮮很難將其奪回。但一旦深入內陸,日本人就會馬上遭到激烈的抵抗,甚至還有不少孤軍深入的部隊被包了餃子,卻付出了五萬多人傷亡的慘重代價。

不過高麗人的損失也非常大,畢竟戰爭是在他們的國土上進行的,因此幾個月的激戰下來,兩軍都失去了一開始的銳氣,日軍暫時無力進取,高麗人也無法將日本人一股腦地趕下海去。雖然陷入了騎虎難下的窘境,日本人仍然硬著頭皮不願向大宋求援(按照雙方的協議,誰打下來的土地就算是誰的,所以日本不到萬不得已的時候,是不會請求大宋出兵的。此外,其中也有日本人由于自卑心理,而竭力想要在一向敬畏的中國人面前證明自己的想法,歷史上日本二戰以後經濟剛剛復蘇就急著申辦奧運會,而且幾乎是全民投入,就是基于類似的心理。話說回來,其實二十一世紀初期的中國人,也正在經歷同樣的心理蛻變。),而是進一步窮兵黷武,不顧國內出現饑荒的困境,大肆征發青壯入伍,為擴大戰爭做好準備。

而高麗沒有日本那麼大的戰爭潛力(冷兵器時代日本的戰爭潛力還是很大的,因為古代日本的人口一直都能達到中國的五分之一以上,這已經是一個不小的數量,而且日本民風尚武,尤其是武士階層佔據統治地位以後。雖然比不上中國這種世界性大國,但日本戰國時代末期猴子能一次派出五十萬大軍遠征朝鮮,在同時期的小國之中應該算得上是首屈一指了,歷史上強過它的也就大明、奧斯曼帝國、莫臥兒帝國(這個有一定疑問,人數是沒問題,但印度軍隊向來孬種。)、那個盛極一時卻不長命的帖木兒帝國而已。但進入近代以後,由于日本資源匱乏,戰爭潛力反而成了短板,令日本人變得越來越急功近利,直到二戰慘敗後痛定思痛,才有所轉變。),就只能向他們的盟友金國求援了。因此,金國與高麗結盟,不但沒能獲得足以與大宋對抗的力量,反而受其拖累,不得不與本來毫無瓜葛的日本人糾纏不清起來

注1︰工業**完成以後,那些幅員萬里的大國不得不維持的用于戍守國土的必要駐軍數量大幅度減少,可以用于對外作戰的機動兵力大增,地方分權程度高的國家原來統治成本低的優勢在軍事上不再那麼明顯,反而因為不易協調和集中國家的重要資源而影響了動員能力,因此其他條件相當時,類似于古代分封制的聯邦制國家其可動員兵力反而會少于中央集權制國家。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