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正文 第三百四十九章南亂北治

第三百四十九章南亂北治

對交北民眾來說,一條路是可以拿錢到南邊開始新生活,另一條路則要在軍隊的刀槍下戰戰兢兢地過日子,雖然有當民族英雄的機會,但代價卻是全家人的生命,除了極少數頑固不化之徒,都知道自己該選擇哪條路。而一旦過了紅河,再想回來就沒那麼容易了,好歹紅河也是南洋的一條大河,想游過去可沒那麼容易,而紅河兩岸的碼頭又被孫默派人全部控制住(北岸)或者干脆毀掉(南岸,順便讓海軍陸戰隊演習一下突襲港口的戰法。)了,「偷渡」的成功率實在是低得可憐。

雖然孫默會給南遷的交北人一定補償,但數量也不可能太多,到交中安家立業是夠了,但卻不足以彌補他們拋棄田宅等固定家產的損失。因此,只有那些對于佔領軍十分不滿的人群才會選擇離開,因為雖然「軍管」對待「違法亂紀」的「刁民」,手段相當嚴酷,但對于「奉公守法」的「良民」,孫默主持下的交北總督府還是很客氣的,而交趾好歹也是農耕民族,安土重遷的心理還是很普遍的。

在花費一百多萬貫(趙得知後,不由再次感嘆大宋銅錢在周邊國家的強大購買力,交趾緊挨著大宋,一文錢居然也能當五六文來用,而且交趾人又不算富裕,所以遣散費真TD便宜送走三十多萬對佔領軍不滿的危險分子後,交北總督府不但獲得了大量的「無主」土地(交趾的市民在當初聯軍第一次攻擊交趾的行動以及隨後爆發的大饑荒和瘟疫中死掉了一大半,所以這批人中鄉民的比例較趙的預想為高。),而且管理交北也輕松得多了。原因很簡單,當一百人中有三四十人對當局極度不滿的時候,就像一顆放在火上烘烤的炸彈,隨時可能爆炸,而一旦出現暴*,就很容易迅速蔓延開來;但是若一百人中只有不到十個人對當局極度不滿,而其他的人則都還能忍受的話,就算那些對當局不滿者制造出一些零星的暴*,也難以形成燎原之勢,再加上交北衛軍一直嚴加戒備,留下來的那麼一小撮人又豈能翻得了天?

交北的社會秩序很快穩定下來,孫默便開始推行一系列的利民惠民政策,立刻就獲得了當地百姓的擁戴(其實,老百姓是最好收買的,君不見,當初的土地承包制,而那些權貴豪紳則早被打擊得形不成氣候,就算在這些政策下吃了大虧,也只能無可奈何地接受下來。交北總督府獲得了當地的民心,趙又應孫默的請求,但一年內向交北遷移了十萬多軍民,明顯改變了當地的人口結構。

移民十多萬人,就對整個交北社會產生如此巨大的影響,是因為交北與中國幾百年來長期接壤,以前更是中國的直屬領土,所以在交趾北部,漢人以及有漢人血統的混血漢人本來就佔了很大比例。而現在的交北總共也就只剩一百多萬人口,一下子涌進來十多萬漢民,漢人(含混血的漢人後裔)自然馬上就成為了交北第一大民族(漢人勢強,所以哪怕祖上只有一位是漢人,甚至根本沒有血緣關系的交趾人也紛紛冒充漢人,才是最主要的原因。趙這兩年來雖然一直標榜所有民族一律平等,可是漢人無論在人口數量還是經濟文化上都佔據了統治地位,這本身就是巨大的優勢。而且因為同樣的原因,交北即使是本地人也大多會說漢語,所以清除掉那些不安定因素後,漢化工作進行得非常順利,以致于趙都有些懷疑,歷史上交趾(越南)人那麼多反抗外族侵略的記載是不是編造出來的

到紹興十六年夏收的時候,交北就已經只剩兩個縣仍未擺月兌「軍管」,而孫默見交北大勢已定,便不再有懷柔的耐心,在得到告密者提供的情報,並確認其可靠性之後,立即派出精兵對幾個被反對分子盤踞的村寨進行清剿。那些烏合之眾在事先沒有準備的情況下,又怎麼能夠抵擋得住衛軍一線精兵的進攻?就這樣,孫默以那三千多條生命成就了他在交趾人心中的莫大凶名,也掐滅了交北最後一點反抗衛軍佔領的火種,在紹興十六年底的時候,交北地方財政就已經扭虧為盈,而且還未考慮「沒收」與「征用」的獲利,創造了世界征服史上的一個奇跡

孫默的辦法奏效後,衛藩在很短的時間內就成功地吞並了交趾北部地區,而且衛王府還從中獲取了巨大的經濟與政治利益,可是那幾十萬不安定分子南渡紅河以後,卻對衛藩的「盟友」佔婆造成了很大的困擾,他們帶來的沖擊,甚至是毀滅性的。

交趾人反對外侮的傳統是不分對象的(其實交趾人所謂的反漢傳統,只是因為在交趾獨立以後的大多數時期,中國是其周邊唯一比它他強大的國家,又曾多次與其發生軍事沖突,在交趾人看來,這是漢人以大欺小,交趾人最痛恨這一點,所以這仇就越結越深。盡管交趾人自己也同樣常常以大欺小,侵略那些更小的國家,何況佔婆人與其爭斗了幾百年,又一直被交趾欺負,這次他們居然請來外援以多欺少,還居然將交趾給滅國了,交趾人又怎麼甘心?某種意義上來說,交趾人對于佔婆人的憎恨,甚至要超過漢人(注1)。

而且佔婆人也同樣記著交趾人這幾百年來不斷壓迫欺凌之仇,現在他們好不容易翻身做了主人,自然不會對交中和交南的交趾遺民客氣。何況佔婆人雖然戰爭獲勝,而且疆域大大擴張,可是也背上了沉重的債務,即使只為了還債,佔婆人也不得不對新佔區的交趾人大肆盤剝壓榨,對他們敲骨吸髓,總好過魚肉本族的父老鄉親。就在佔婆新佔地區的民族矛盾空前激化的時候,孫默卻將那幾十萬危險分子全都趕到紅河以南,就好像煙頭扔進了火藥桶,一下子就引爆了

由于交中與交南兩地交趾遺民的民憤實在太大,反抗佔婆人佔領和奴役的復國起義在很短的時間內就形成了燎原之勢。佔婆人打敗交趾,只不過是因為有衛軍替他們啃掉了那些硬骨頭,才能狐假虎威一番,畢竟不是靠著他們自身的力量,因此佔婆人心中的「恐交癥」仍未痊愈,又怎麼是交趾義軍的對手?

何況現在佔婆因為沉重的外債壓力,經濟十分困難,官兵的軍餉和武器裝備都發不齊,又能有多大的戰斗力?如果這次是自衛戰爭,也許佔婆王室和朝廷還能以「保家衛國」為口號鼓舞軍隊的士氣,但恰恰相反,這次暴*只是侵略戰爭的後遺癥,官兵們自然沒什麼士氣。

注1︰這一點上,似乎很像後世中國人對日本人的態度,本來一直不如我們的國家,突然強大起來欺負我們了,所以心里特別火大。因此雖然近代史中沙俄才是對中國傷害最大的,而且西方列強個個都不干淨,但中國人就專盯著日本一家。雖然日本在發動侵華戰爭一事上,沒有認真地道歉,只是不痛不癢地說了幾句;但西方列強則是半個字都沒說,俄羅斯也就列寧表達了歉意,還很快就被斯大林給否定掉了,但恨日本的中國人絕對比恨其他所有國家的加起來還多E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