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正文 第三百三十七章傳奇的終結(上)

第三百三十七章傳奇的終結(上)

畢竟突厥系穆斯林的兵馬雖然驍勇善戰,但是他們之中那種狂熱的宗教氣氛也實在是一柄雙刃劍,至少在雖然眅依了伊斯蘭教、卻依然十分厭惡天方等地那種政教合一統治模式的耶律大石看來,他們不在了,也許反而是一件好事

對于如今本族兵馬已經超過五萬的西遼(東歸以後其實已經不能稱為西遼了,以後都統一叫做遼國。)來說,死傷萬把人還是承受得起的,尤其是考慮到此戰之後遼軍聲勢大振,金國境內的同族肯定會蜂擁來投,遼軍的兵力只會越來越多,就更是一本萬利(在政治家的眼中,人命本就與商品無異)。但是,這次大戰之後,遼國的高層雖然個個滿面喜色,但眉宇之間卻又無不帶有一點憂色

原來,由于兵力眾寡懸殊,縱有「聖戰者」敢死隊沖鋒在前,但當金軍兩翼精兵首尾夾攻的時候,遼軍的情勢一度還是相當危險,連耶律大石這個大遼皇帝都親自上陣激勵士氣,遼軍最後才得以全身而退。但是刀槍無眼,在激烈的戰斗中,耶律大石這樣萬眾矚目的人物自然是金軍各種遠近兵器招呼的首選目標,雖然護衛們拼死保護,耶律大石還是不可避免地受傷了。縱然其身披的重鎧很好地保護了耶律大石,那無數的冷箭卻只造成了一些皮肉之傷,可是耶律大石現在已經年近六十,身體的抵抗力遠不能和壯年時相比,這個年代又沒有抗生素,結果傷口很快便發炎化膿了

不過,宋代是中醫最興盛的年代,即使沒有抗生素,也未必就沒有能夠治療傷口感染的「神醫」。然而,中醫治療已經嚴重到化膿的惡性傷口感染雖然方法很多,卻無一不要求患者要安心靜養,尤忌發怒,偏偏這時耶律大石卻得知了一個令他氣得七竅生煙的壞消息。原來,他那個留在河套的寶貝女兒居然連個招呼都沒跟他打,就自己回嶺南去了

雖然耶律大石能夠想到,女兒這樣做是擔心自己回去後會阻攔,可是跟老爹他玩這種心計,也著實是太不孝了,而那個勾引他女兒的臭小子,就更是不可原諒于是,本來心里已經對趙迎娶自己這個寶貝女兒予以默許的耶律大石,心中再次生出別的念頭來,這次勝利之後遼軍聲勢大振,焉知就一定不能逐鹿中原?這主動權,還是掌握在自己手里,比較放心啊

但是,耶律大石現在的病情最忌諱情緒的大幅度波動,結果耶律大石的不老雄心才剛剛萌發,他的病情就急遽惡化了,沒過多少天就到了水米不進的地步。就這樣,在戰場上屢敗屢戰、從不放棄的一代梟雄耶律大石,卻終究還是在命運的玩弄下,倒在了他人生的最高點上

耶律大石當然不甘心,大遼復興在即,他卻看不到那一天了,而且,隨著他這個主心骨的故去,遼國將來能否成功復興,尚未可知。可一個人再怎麼能耐,在死神的面前也一樣是毫無辦法,耶律大石所能做的,只是將後事安排妥當,並將希望交托給後來者。

丈夫病倒以後,聞訊趕來的皇後蕭塔不煙不禁為自己擅自將女兒放走後悔不已,可是這種意外又有誰會想得到呢?其實,耶律普速完急著回去,確實是有如他老爹想的那種原因,卻也是因為看到父親身子康健,想來日後還有再見之日,留下來陪父親的念頭就沒那麼堅決。而因為耶律大石擔心她的安全、不肯帶她一起去太原,耶律普速完這些天也實在是無所事事,所以才在母親同意後,快馬加鞭趕回了嶺南。想必當她得知父親病逝的噩耗後,也會十分後悔吧?身為母親,蕭塔不煙比丈夫更了解自己的女兒,耶律普速完只是不擅于表達自己的情感,卻並非真是一個那麼不孝的女兒

也許是因為夫妻情分,也許是因為妻子的義務,也或許是為了彌補自己的過失,蕭塔不煙趕到太原後一直竭盡所能地服侍好丈夫,幾乎是衣不解帶、夜不沾床,希望能有奇跡發生。可是耶律大石的病情還是日益沉重,他自己大概也意識到這一劫恐怕是躲不過去了,便決定將有些話提前跟皇後說了,以防臨死前無暇細說

看到妻子原本美麗的面龐,這些天來卻因為憂心與勞累而開始顯出老態,耶律大石心中那少許的怨念也迅即消散了,多年以來相濡以沫的深情充滿了心胸。在這種情緒下,耶律大石自己並沒察覺,他安排後事的語氣竟然柔和得仿佛與熟人嘮嗑一樣

「皇後,看來我是熬不過去了,但這樣也好,這些年來,朕一直為了復興大遼而殫精竭慮,實在是太累了」,耶律大石那憔悴蒼白的臉上露出一絲苦笑,「夷列還太小,以後這副重擔就得拜托你了,等到夷列長大成人以後,你再轉交給他.」

「陛下都怪臣妾不好,要不然」,蕭塔不煙撲倒在丈夫身上泣不成聲,心中充滿了自責,這時屋內的下人都被遠遠地打發了出去,倒不用擔心這樣一幕景象被人看到。

「這都是天意,朕又怎麼會怪你?何況‘人生七十古來稀’,朕活了六十歲,而且是那樣地豐富多彩,不虧了(比歷史上多活了好幾年,還完成了東歸的宏願,當然不虧)」,耶律大石努力地想要抬起手來,替妻子擦拭臉上的淚痕,卻怎麼也舉不到那麼高,雖然面上仍帶笑容,心中卻不由感到一陣悲涼,「這就是英雄落寞的感覺嗎?」

蕭塔不煙的心中都被悲傷填滿,並沒有注意到丈夫的這點小動作,只是流著淚繼續傾听丈夫對身後事的安排。但是,沒听多久蕭塔不煙的那對娥眉就像打了結一樣,原來耶律大石說得最多的,居然是要她約束境內穆斯林的行為,並小心西方伊斯蘭極端勢力的滲透。耶律大石很清楚,妻子蕭塔不煙雖然也有不俗的政治才能,完全有能力打理好自己一手締造的大帝國,可是在軍事上她卻要比自己差遠了,不可能做到將那些「聖戰者」們當消耗品來用,他們還無法抵觸,因此為了安全起見,還是直接予以限制的好。耶律大石的想法沒錯,可是蕭塔不煙卻早已經是一個虔誠的穆斯林,自然有些難以理解。

不過耶律大石倒也並不特別擔心,等到蕭塔不煙掌權之後,她自然會明白的,因為對任何一個統治者來說,都不會願意看到教權凌駕于世俗政權之上的。蕭塔不煙有成為一個卓越政治家的潛質,只要她坐到那個位子上,自然就會意識到自己的錯誤,耶律大石現在所做的,只是提前提醒她一下,讓她日後少走一些彎路而已。

但是,有一點耶律大石卻一直堅持不肯松口,擺出一副妻子不答應他便會死不瞑目的架勢,那就是關于他那僅存的獨子耶律夷列的教育問題。在習練武藝騎射以鍛煉身體方面,夫妻倆沒有什麼分歧,可在文化教育上,兩人卻各執己見。耶律大石希望兒子接受的(不光是儒學)為主,而蕭塔不煙則一直希望從天方請幾位德高望重、學識淵博的穆斯林學者擔任兒子的老師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