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正文 第三百三十四章器 量(下)

第三百三十四章器量(下)

雖然遼軍勢如破竹,奈何兵力太少,耶律大石好歹是皇帝之尊,也不可能無止境地冒險,于是在殺傷萬余金兵後收軍進入了太原城。解潛生怕說實話會引起城內人心浮動,便說遼軍是因兩國結盟的緣故仗義來援,耶律大石自然也不會沒事做去戳穿解潛的謊言,那不是自己折騰自己嗎?而且,耶律大石給了解潛極大的信任,甚至遼軍的駐扎地點與耶律大石等遼軍高層的住處都全部交由解潛來全權安排。這種胸襟和器量實在絕非尋常君主所能擁有(其實應該是識人之明難得),解潛投遼一開始只是無奈之舉,但見識到耶律大石的器宇之後,他突然覺得這位傳奇人物雖是異族,卻的確值得自己為之效死(P︰對中國古代的士人來說,人生準則中,「士為知己者死」是最高的,其次才是「孝順」、然後是「忠義」,不成熟的階級意識和民族意識則還要靠後,其中階級意識在大部分時期都要強過民族意識,也許這一價值觀體系正是自古以來漢奸眾多的根本原因吧?

而金軍大營里則像炸開了鍋,氣急敗壞的完顏亮幾乎是逮人就罵,雖然金軍人多,死個幾千人影響似乎不大,但是士氣卻受到了很大的打擊,下面的攻城戰可就不好打了。急于重振士氣的完顏亮次日就命紇石烈志寧率軍到城下邀戰,殊不知遼軍此役獲勝後士氣空前高漲,尤其是其主力部隊的「女真恐懼癥」已經徹底痊愈,戰斗力自然大幅度增強,再加上紇石烈志寧雖然有著成為頂尖名將的潛質,但現在與耶律大石相比還女敕得很,城外戰場(遼軍主力未至,耶律大石精明似鬼,怎麼會帶萬把人就殺到遠處被人包餃子?所以即使出城野戰,地點也肯定離城不遠。)又不夠開闊,雙方都無法投入重兵,金軍的兵力優勢無法充分發揮,結果金軍再次敗績,雖然不過死了幾千人,卻都是本族的精兵,完顏亮自然是心痛得很。

「王爺,那大石林牙果然厲害,末將確實不是他的對」,紇石烈志寧雖然不懂政治,因而對完顏亮一直心悅誠服,但在軍事方面他卻一向自視甚高,想不到這次卻完敗于耶律大石之手,自然是羞愧不已。殊不知耶律大石當年可是連金太祖完顏阿骨打都極為欣賞的人物,即使是女真人才輩出的立國初期,能夠吃定他的也只有當時的天下第一智將完顏婁室而已,而粘罕等其他頂尖名將則無不對其頗為忌憚,又哪是紇石烈志寧這個金國中期的「名將」可以比擬的?何況現在紇石烈志寧還遠未成熟

「哼,大石林牙嗎?果然寶刀未老,不過志寧你還年輕,可不能就此氣餒了。再說,即便現在的你確實還比不上他,咱們也未必就沒辦法對付得了他」,完顏亮冷哼了一聲,安慰了紇石烈志寧幾句。

「志寧愚鈍,請王爺明示。」,紇石烈志寧一心想要挽回面子,立刻急不可耐地問道。

完顏亮不由一陣無語,「我這是場面話你不懂嗎?真是個傻小子」,但現在如果說實話就太沒面子了,完顏亮眼珠一轉,想到了一個拖延的借口,「我軍兵力佔優,遼狗主力沒到之前是不敢與我們決戰的,現在你們要做好大戰的準備,等他們人來齊了,孤王自有破敵之計」

「哪有等敵人兵多了再打的?難道迪古乃(完顏亮的女真名)是要畢其功于一役,將遼軍一網打盡?」,紇石烈志寧雖然有些不解,但也不敢多問,馬上告退了。而完顏亮接下來的幾天里則為了對付耶律大石而絞盡腦汁

而這時的耶律大石卻樂開了花,看到太原城內糧倉里推積如山的糧食,他再不用為東征大軍的吃飯問題發愁了。想到這些存糧還是向城內居民無限制放糧十一天以後的數量,可想而知解潛在屯田方面確是奇才(屯田方面的才能不光是看種田收成好壞,這一點各人之間差距有限,更重要的是看在收公糧的過程中能夠多大程度地抑制貪污浪費的現象、以及糧食運輸轉運的效率和倉儲糧食的耗損率如何,這些方面差距就要大得多了。),耶律大石不由對其更為看重。

而且,耶律大石看得出來,解潛在移交糧食的時候那種悲傷羞愧的神態發自內心,更加令耶律大石認定他是一個忠義之士,再想想留守西域的那位蕭斡里剌的桀驁不馴,與伊斯蘭教強烈的世俗化趨勢,耶律大石心中突然生出了一個想法。

當然,一切都得等打退金軍再說,要不然解潛根本就不會向他投誠,那什麼都無從談起了。不過對于戰勝金軍,耶律大石現在可以說是充滿了自信,初戰告捷令遼軍士氣空前高漲,而他手里還有秘密武器沒用。就算金軍真有五十萬之眾,也沒什麼好怕的,何況經他估測,金軍最多也不過就三十萬人罷了

當遼軍主力抵達太原城外,與耶律大石親率的先鋒會師後,耶律大石信心大增,正好這時金軍前來挑戰,他自然求之不得,立刻讓解潛打開城門。由于蕭斡里剌從西域派來不少援軍,更有不少穆斯林在伊斯蘭教極端勢力以「聖戰」為口號的反復鼓動下自費東來投到耶律大石的麾下,東征的遼軍總數已經超過了十萬(要不然當初也不至于為了糧食那樣著急,這也怪西遼帝國的疆域太大,又不想中原富庶之地那樣道路通暢,傳遞一下消息往往都要幾個月,所以蕭斡里剌才會在東征大軍缺糧的時候不運糧草,卻反而繼續派送援軍過來。古代的大帝國都不長命,也正是緣此,其中超過八萬大軍都已經在太原城外集結,在耶律大石看來,這一實力已經足以與金軍決戰了。

而完顏亮派人挑戰,自然是想到了辦法,「當年楚漢爭霸的時候,劉邦一方並無一人可以與項羽抗衡,然而最後勝利的卻是劉邦。這是因為項羽只有一人,而漢軍一方則有韓信、彭越、劉邦(劉邦可不只是一個混混流氓,在當時他的軍事才能可以排到天下前五,要不後來匈奴的冒頓單于也沒必要大費周章地示弱誘敵,才將劉邦圍在白登山了。劉邦打不過項羽,不是他弱,而是項羽太強,能夠在亂世打下江山的開國皇帝,沒哪個是廢柴,尤其是在軍事英布等好幾個可以獨當一面的大將。而項羽麾下猛將不少,卻都只能听令行事(韓信也曾經在項羽麾下,但項羽不用他也不能說是大錯,因為要不是有蕭何,劉邦一樣會錯過韓信。其實,韓信的性格大有問題,只有確信他的才能,而且自己處于弱勢,才會不得不用這個討人厭的軍事奇才,所以當時處于優勢地位,而且同樣高傲的項羽,根本就不可能重用韓信,而劉邦勝利之後不還是馬上就對韓信等三員大將「兔死狗烹」了嗎?),與那幾個相比差遠了。可是項羽再厲害,也只能同時對付一支人馬,而其他幾支漢軍則可以騰出手來攻擊楚地的薄弱環節,項羽戰無不勝,卻越打越弱,正是為此。那位大石林牙固然厲害,但他手下再無其他杰出人才,似乎也正與昔日的項羽一般」E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