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正文 第三百三十三章器 量(中)

第三百三十三章器量(中)

不過,這種緊張的情緒還是對兩人初步的談判產生了一定的影響,本來還算思路靈活、口齒伶俐的阿合木對于解潛提出的要求,統統只有一個回答,那就是要回去請示耶律大石。這樣一來,解潛縱然沒有意識到這個使者有問題,也肯定覺得遼人的誠意太差了,因此他原定的方案立刻作出了更改。解潛決定,在遼軍趕到並擊退金軍之前,城內的各大糧倉繼續無限制地向居民敞開放糧,如果金軍開始全力攻城,而遼軍依然未到、或者是到了卻作壁上觀,那麼解潛的親信立即開始焚燒糧草。當然,是分批次的,要不然太原城內的宋軍官兵就得餓死了。雖然取勝無望,但城內的宋軍每多堅持一天,就算多殺不了幾個金兵,也能多消耗他們一點糧草和其他軍需物資

這些話解潛都明白地告訴了阿合木,他不是不知道這樣做必然會觸怒耶律大石,可是比起他投遼後的所謂待遇問題,他更希望能逼得遼軍盡早與金賊火並,因為只有出現這種情況,大宋的利益才能實現最大化,也才能不辜負他那些必然要背上的罵名。阿合木這些年一直隨侍耶律大石左右,耳濡目染下多少也有了一點軍事與政治的眼光,很快就想通了解潛的用意,不由暗自叫苦。但他這種沒有決定權的小人物現在所能做的,也只有盡快趕回去,將情況告知他的主人耶律大石,由他來決定該怎麼辦了

「真是一個忠臣啊」,耶律大石看完解潛的獻城條件,不由贊嘆道,他的部屬們聞之無不愕然,都準備投降的人了,怎麼還能稱為忠臣呢?對此耶律大石並沒有予以解釋,身為皇帝有時還是需要保持一點神秘感的,要讓臣子覺得他「高深莫測」,他的統治才會穩固。而且,在同僚們的猜疑下,解潛便會愈發感念耶律大石的「知遇之恩」。

對每個思維正常的皇帝來說,最好的大臣無疑是那種既能絕對听話,又能做好事情,而且還能甘心情願為皇帝背黑鍋的,而耶律大石雖然之前對解潛了解不多,但只從這次解潛的做法他就可以看出,這是一個可以為了國家(對耶律大石這樣的明君來說,國家利益與其個人利益是一致的,昏君則不然)犧牲自己名節的真正忠臣,再加上他那聞名遐邇的屯田專長又正是目前遼軍最急需的,也難怪耶律大石會如此看重解潛的投效了。而且遼金之仇不共戴天,耶律大石是決不會坐視金軍獲得太原的存糧而一飛沖天的,所以出兵救援的事很快就定了下來。

不過,考慮到金軍在兵力上確有巨大的優勢,而且作為遼軍主力的契丹人與奚人對于女真精兵仍有幾分忌憚,所以耶律大石也不得不謀定而後動,等到準備充分後再出兵河東,解潛再不濟也是一員宿將,不會連十天半個月都堅持不下來吧?至于必然會被解潛分發出去以及可能會被解潛燒掉的糧食,耶律大石自然有些舍不得,但總好過急吼吼地跑過去,仗卻打輸了,反而便宜了金人

由于金軍實力強大,即使是耶律大石也不敢有半點輕敵之心,但當他決定傾其所有,集中幾乎全部的東征大軍與金軍決戰後,他的部下還是提出了不少質疑。耶律大石的部下之中雖然沒幾個杰出人才,但畢竟都曾身經百戰,基本的軍事常識還是有的,他們心中都很清楚,遼軍遠道而來,金軍又空前強大,如果不能集中全部的力量奮力一擊,獲勝的機會實在渺茫,只是遼軍在不久前剛剛差點與宋軍打起來,而且到現在還一直佔著從他們那里奪來的河套平原,萬一遼軍與金軍激戰正酣的時候,精銳的陝西宋軍突然跑來插一杠子怎麼辦?這時吳璘出山的消息已經傳到了河套,陝西宋軍本就精銳,如今又有了他這位當今世上的第一流名將統率,就更不好對付了,論實力與東征遼軍相較可謂是五五之數,若是被他佔了便宜,到時候可就不好辦了

當然,即使是耶律大石的部屬,也不認為吳璘會直接派兵到河東參戰,那樣做風險太大,不符合其一貫的作風。可是,萬一陝西宋軍趁著遼金激戰的時候,突然出兵河套,將這塊土地拿回去,那時遼軍後路被斷,日子可就難過了

部下的擔心不無道理,可是耶律大石卻只是置之一笑,他解釋說大遼與大宋不同,草原上的牧場才是根本,農耕只是補充,因此縱深要廣闊得多,就算真的河套丟了,他們也可以退入漠北,目前河套還未充分開發,丟了就丟了,不會對大遼造成致命的打擊。

而且,如果宋軍在遼金兩軍交戰前動手,他們便完全來得及抽身北遁,到時候宋軍不但錯失了借刀殺人的好機會,也沒對遼軍的實力造成任何實質性的損傷,反而再次與大遼結下仇怨,以吳璘的智慧,應該不會如此愚蠢短視。

而如果吳璘等到遼金兩軍分出勝負後才出手,那就更是不必特別擔心了。如果金軍取勝,他們的勢力必然進一步擴展,而完顏亮也可以借此機會收編那些搖擺不定的北地豪強與大漠諸蕃,那時金軍的實力也勢必進一步增強,到時候北方的宋軍只有與遼軍殘部同心協力才能抵擋得住金軍咄咄逼人的氣勢,又怎麼敢落井下石、而自尋死路呢?畢竟與遼人一樣,宋人的生死大敵同樣是那些女真韃子啊

如果遼軍獲勝,即使不考慮解潛投效的因素,光是會跟風倒向大遼的大漠諸蕃(因為同宗的關系,遼國想要征服大漠,比金國容易得多,基本上幾次大勝之後恩威並施一下就能搞定了,而且耶律大石在政治上可比完顏亮要老辣得多。),就足以令遼軍的實力成倍地增強,如果考慮到信心恢復的因素,就更加難以估量了。到那時,宋軍只會主動派人結好,又怎麼敢趁火打劫,激怒他們大遼呢?

遼軍眾將一向對耶律大石奉若神明,听他這麼一說,便都放下心來,某人還諂笑道,「那他們宋人豈不是怎麼選擇都吃虧?」

「是啊,這就是我們大遼在地緣上的優勢」,耶律大石說了幾句卻發現沒人能夠理解,便馬上不再說了,心內則暗自嘆息,「如果不是這樣,恐怕漢人早已遍布草原了吧?」。而這也正是耶律大石復興大遼的信心之源,因為女真人雖然也是胡人,卻無法充分利用大漠的地緣優勢,發展潛力遠不能與大遼相比,雖然目前來看,確實是他們更強一些

完顏亮雖然有著出眾的軍事才能,但畢竟還是太年輕了,他雖然預料到可能會有敵軍趕來增援太原,卻沒有想到來的居然是耶律大石這個大遼皇帝,更沒想到他居然會空國來攻。因此,金軍在布置營寨的時候更側重于防備西南方向,對于東北方面則有些準備不足,結果遼軍殺到的時候,金軍根本無法在短時間內集中兵力應戰。

耶律大石何等厲害,他看到這個千載難逢的良機,立即不顧部下的勸諫,不等大隊人馬趕到,便親率八千精兵奮力殺進金營,短短兩個時辰就連破金軍十多個營寨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