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正文 第三百二十七章中流砥柱(下)

第三百二十七章中流砥柱(下)

本來,完顏亮打算再堅持一段時間,因為那些活動于他們後方的宋軍騎兵根本沒有可靠的糧草供應渠道,如果自己這邊堅持不下去,他們的處境只會更糟。因為宋軍是不會去搶掠百姓的(純騎兵隊伍運動作戰,糧草只能就地解決,如果是外線作戰,一般來說百姓不會提供多少支持,就只能靠搶了,但趙立一向愛民,做不出這種事來,畢竟河北山東的百姓,不久之前還都是大宋子民。),而宋軍的騎兵既然有那麼強大的機動力,所備的馬匹一定很多,所以除了人的口糧以外,馬匹也需要足夠的糧食供應(注1),這可不容易做到。

但是完顏亮卻並不了解那支騎兵的主將李顯忠,兩宋之交是一個名將輩出的年代,李顯忠並不以奇謀見長,統率力也只能算是不錯,他所以成為南宋初期最出色的將領之一,除了他的傳奇經歷與獨特的個人魅力以外,更是因為他足夠「狠」。

李顯忠夠「狠」,不但是對敵人這樣,他對自己也一樣夠狠。的確,純騎兵深入敵後作戰是十分艱苦的,但李顯忠卻義無反顧地堅持了下來,因為糧道頻遭打擊的三十萬金軍的處境更不妙,「金狗以為我們堅持不下去,那就比一比吧,看看誰更能撐得住?」

為了保持馬力,李顯忠下令將所有搜集到的糧食全部供給馬吃,而他和麾下的士卒則殺瘦馬為食。對騎兵來說,戰馬就好像是他們的兄弟一樣,但為了打敗金軍,大家很多時候都只能含淚殺死自己的愛馬,捏著鼻子將血淋淋的馬肉生咽了下去(為了避免被金軍主力找到自己的所在,大家不敢在一地久待,需要不斷地轉移,很多時候都來不及好好烹飪,不得不吃生的馬肉。雖然大家都或多或少地受過一些野外生存訓練,但這種日子還是極難熬的。

由于李顯忠等人在後方的堅持戰斗,金軍的糧食供應愈來愈緊張,再加上攻城也屢屢受挫,金軍的士氣日益低落,完顏亮最終只得無奈地放棄了海州城收兵北歸。見到金軍撤退,雖然日漸成熟卻依然有些年輕氣盛的岳雲不顧趙立的反對,毅然率軍追擊,結果正如趙立預料的一樣,他們遭到了金軍的伏擊。然而,戰斗的結果卻令趙立和布下伏兵的完顏亮大跌眼鏡,岳雲率領的八千輕騎,面對突然冒出的大隊金軍,卻能臨危不亂、沉著應戰,在一個多時辰的苦戰後將這支三萬多人的金軍精銳徹底打垮,並且斬首萬余,「背傀軍」從此開始以一個獨立建制的形式而威震天下。

不過,這樣的戰績看似 赫無比,其實卻是順理成章的,隨著老一輩名將的故去與老病,岳雲現在毫無疑問是天下首屈一指的猛將,而他麾下的八千背傀騎兵也都是一等一的精兵,縱然遭遇伏擊也能保持鎮定,並及時作出正確的應對,這都是昔日岳飛練兵的成果。伏兵沒能嚇到對方,效果就降低了一半,而以岳雲的突陣之才和「背傀軍」以一當百的精銳程度,擊敗三萬金軍伏兵並不是難事。更關鍵的是,岳雲雖然年輕,戰斗經驗卻已經極其豐富,雖然追擊心切,卻不會犯下歷史上趙括、龐涓(趙括是缺乏軍事常識,龐涓則是倒霉在當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遭到伏擊的小白鼠等人犯下的低級失誤,冒失地進入那些危險地形,而除了那些特殊地形,金軍又難以伏下重兵,三萬人已經是極限了,自然就很難佔到便宜了。

勝利是勝利了,但岳雲他們畢竟是中了伏擊,而且金軍在人數上也有明顯優勢,所以他們也付出了沉重的代價,在時間不長的戰斗中,「背傀軍」就有一千多人戰死,受傷的更是佔了全軍人數的一大半,岳雲見狀只得放棄繼續追擊的打算,收軍返回海州修整。

比起岳雲他們,李顯忠的三個騎兵師境況更慘,金軍北歸一方面是糧草難以為繼,另一方面則是為了集中力量清除他們這一後方的隱患。雖然純騎兵隊伍機動力很強,想要找到並消滅他們並不容易,但是收兵北歸的金軍有十幾倍的兵力優勢,只需采取步步為營的戰術,不斷擠壓敵人的活動範圍,逮住這些討厭的家伙只是時間問題。好在李顯忠及時地察覺了危險,在金軍的包圍網尚未收緊之前,將三個師的兵力集中起來,一舉突出重圍順利南返。

但是一路上經歷了不少苦戰的他們損失相當大,而且在敵後作戰的過程中掉隊與死傷的人數也著實不少,而馬匹的損失則比士卒更大。當李顯忠他們回到海州城的時候,出征前的兩萬多人已經只剩下一萬出頭,但是他們在孤立無援的艱難處境下向金軍的薄弱環節發起了無數次迅捷而犀利的進攻,殺死殺傷了數萬金軍,並成功迫使金軍主力北退,稱他們為海州之戰的最大功臣也不為過。

雖然海州一戰金軍被迫撤軍,令他們掀起的絕地風暴為之一頓,但金軍的主力還在,海州守軍不過區區幾萬人,能夠守住海州,並利用金軍收縮的機會收復鄰近的五六個個州郡就不錯了,暫時也無力大舉反攻。本來趙立還寄希望于朝廷派來援軍,誰知南方的局勢竟然惡化到了那種地步,現在大部分可能來援的友軍都被迫南下勤王,而緊鄰海州的河南倒是有一支能戰的大軍,不過趙密與趙立雖然都姓趙,但關系卻極為惡劣(趙密是心術不正的小人,而趙立是胸懷坦蕩的君子,兩人關系能好才怪了。這樣安排防務自然是朝廷的意思,相鄰的大將關系不睦,便不容易勾結起來對抗朝廷,他們才能放心。當然,與強敵相鄰的邊疆地區是不能這樣干的,可是由于金軍大舉南下,河南與淮北這樣的月復地也變成了邊疆,問題就一下子暴露了出來。),指望他來救援,還不如指望天上下火雨將金軍全部燒死,來得更為實際一點。

海州三大將無力進取,而完顏亮現在的日子也不好過,身為金國的頭號權臣,完顏亮對電~腦訪手打}}金國的現狀了若指掌,他心里明白,現在的金軍雖然好像一下子恢復了靖康年間的威勢,卻並不是真的有那麼強大。金軍現在的強勢,是因為在亡國滅種的強烈危機感下,金國的統治階層空前團結,將最後一點國力都壓榨了出來,投入到軍事上,金軍才能短時間強大起來,就好像是一個年邁的老頭突然吃了一大堆壯陽藥而重振雄風

所以,金軍現在的強勢是有時效性的,五十萬大軍所需的巨額軍費絕非金國那脆弱的經濟可以支撐,即使能夠鞏固這次南下「收復」的燕雲與河北,也還是差得遠,而山東的經濟被趙立的「堅壁清野」嚴重損害,難打不說,就算打下來,以金國目前嚴峻的財政狀況,恐怕也等不到山東兩路成為「正領土」的一天。

注1︰即使是最耐粗飼料的蒙古矮種馬,如果只吃青草的話,也難以支撐長期作戰,必須以糧食喂養才能不掉膘,更別說是衛軍騎兵師的良馬了。像李顯忠他們這樣深入敵後,得不到可靠的糧食供應,馬匹只得就地吃草充饑,馬力下降的速度是非常快的,用不了多少時間這支強大的騎兵就會喪失大半的戰斗力。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