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正文 第三百二十六章中流砥柱(中)

第三百二十六章中流砥柱(中)

在趙立的嚴令下(注1),所有願意南遷(趙立用了一點強硬的退金軍後會給予一定的補償,要不然以漢人安土重遷的傳統,說服工作可不輕松。)的百姓全部南渡淮河,而那些距離太遠、時間上來不及或是寧死不搬的家伙則讓他們進山躲避,然後將能帶得走的糧食都帶走,帶不走的全都燒掉,一粒也不留給金軍。

不過趙立倒是很「厚道」地沒有污染水源,這樣做雖然會增強「堅壁清野」的效果,可是將來反攻擊退金軍後,善後工作就麻煩了。而且如果沒有可用的水源,金軍很可能會直接退兵,實力半點未損,反倒是大宋因為「堅壁清野」而損失慘重,實在是太不劃算了。在趙立看來,他付出了那麼大代價,不讓金軍月兌層皮,心理怎麼能平衡呢?

盡管趙立解釋得很清楚,但他的部屬在得知其一仗沒打就要幾乎放棄所有的防區後,還是普遍表示了不解(只是不解,沒人敢沖著這位老大咆哮,他可是連自己的叔叔都敢殺的)。但趙立這樣做也是無奈之舉,在他看來,金軍此來幾乎是傾國而出,氣勢洶洶、軍力強大,以山東兩路的兵力,是根本無法與其正面對抗的,唯一勝利的可能只有倚仗城防固守,金軍人數眾多,糧食消耗巨大,哪怕只是堅持一兩個月,對國力不濟的金軍來說,也是沉重的打擊。

但是,山東的地形實在太不利于堅守了,除非趙立帶兵進山打游擊,但那並非他的專長,所以趙立不得不放棄山東,率部一口氣南撤到淮北的海州,在那里集中他手上的所有力量,阻住金軍南下的去路。畢竟海州雖然不是什麼堅城,但是東面背靠大海、南邊就是淮河,不但可以通過水運獲得源源不斷的糧草供應與兵力增援,金軍也只能從兩個方向進攻,防守的難度無疑會大大降低。

後來的情況也確實印證了趙立的想法,但是他的思慮之中還是有所疏漏,金軍足有三十余萬兵力(由于完顏亮的大軍勢如破竹,所以一些本來留守的金軍也跑過來喝湯了),完全可以分出一部分來看住海州宋軍,主力則南渡淮河,進攻淮南富庶之地(西行百余里、渡過黃河進攻河南也是一種選擇,但是河南地區的油水不如趙曾長期經營的淮南兩路充足,而且相比因韓世忠部遭到重創而顯得異常空虛的淮南,河南有小狐狸趙密的坐鎮,無疑要難啃得多。而且奪取淮南會使海州變為一座孤城,對海州宋軍的心理打擊也更大,完顏亮在軍事與政治上都有相當的水準,自然會選擇更有利的進攻路線。)。但是,完顏亮的如意算盤卻沒那麼容易得逞,即使是在淮北平原這塊小地方,足以威脅到他這支大軍的,也不止趙立所部這一支力量而已

岳雲利用金軍突襲,殲滅張俊所部大半的機會擺月兌張俊的挾制後,就馬上率軍抵達淮北與李顯忠等人指揮的衛軍三個騎兵師取得了聯系。雖然岳雲曾經月兌離衛軍,但他和那些因為利誘離開的叛徒不同,確實是有情可原,即使是趙都沒記恨,更別說其他人了。而且岳雲的勇武善戰聞名天下,對衛軍將士(尤其是老兵)來說更是如雷貫耳,現在淮北衛軍雖然有兩萬余騎,但與傳說中的幾十萬金軍一比還是顯得十分單薄,這時岳雲帶著近萬精騎與他們匯合,無疑是雪中送炭,李顯忠等衛軍將領自然是求之不得。

這樣一來,大宋在淮北就有了三萬多騎兵,而且全是天下一等一的精銳,即使用于正面作戰,也足以匹敵十萬女真精兵。而且日漸成熟並親眼見識過金軍戰斗力的岳雲並沒有一味地好勇斗狠,企圖與金軍的優勢兵力決戰,而是提出了「避實擊虛」的策略,並得到了徐州衛三個騎兵師大部分高級軍官的支持

衛軍的絕大部分騎兵都留在淮北一事天下皆知,完顏亮自然不敢小覷他們,可是宋軍的這三萬多騎兵卻兵分四路,避免與金軍的主力正面交戰(注2),而四處機動游弋,尋求在運動戰中殲滅小股金軍的機會。其中,李顯忠等人率領的衛軍三大騎兵師,仗著他們馬力上的明顯優勢,一下子穿越到了金軍背後,嚴重威脅了金軍的糧道。而岳雲和他指揮的「背傀軍」則進入海州城,協助趙立堅守,趙立的守城能力是天下有名的,但如果沒有能力出城反擊,一味被動挨打的話,未必能夠頂得住那麼多金軍圍攻,而岳雲他們的到來,正解了趙立的燃眉之急。

三十多萬軍隊人吃馬嚼,每天消耗的糧草絕對不是一個小數目,再加上足有兩萬多敵騎活動于他們的後方,致使金軍的糧道頻頻遭襲,這糧草供應的壓力更是與日俱增。在這種不利的局勢下,金軍最穩妥的做法,是分兵保護糧道,可是宋軍足有兩萬多人,還都是精銳騎兵,不分出去十幾萬人,是根本保護不了糧道的,但那樣一來,金軍就沒有足夠的力量攻城了。

畢竟趙立善守,岳雲擅攻,有這兩個人在,金軍一開始嘗試的幾次攻城不但沒有佔到半點便宜,反而被「背傀軍」的鐵騎抓住幾次機會殺出城去鑽了好幾次空子,死傷的金軍數以萬計,令完顏亮氣得七竅生煙。所以,如果貿然分兵,恐怕金軍糧草還沒耗盡,圍城的大軍就已經被海州守軍打退了。

而且李顯忠雖然在歷史上名氣不如岳雲,卻也是南宋前期的杰出將才,又有多達三個師的精銳騎兵听他指揮,實力其實相當強大。有這樣雄厚的本錢,李顯忠還在難以就地解決糧草的情況下冒險深入敵後,目標可不僅僅是要令金軍糧盡退兵而已。衛軍的這三個騎兵師都是滿員的,也即是說各有八千戰士,而且是一人三馬,這已經是一直強大的突擊力量,豈是那些金軍運糧的隊伍可以抵擋的?因此李顯忠不但要毀糧,他還要殺人

在短短十幾天的時間里,金軍押運糧草的隊伍就受到了幾十次迅疾而猛烈的襲擊,不但損失了十多萬石糧食和數倍于斯的草料,而且押運糧草的金軍也死傷三萬余人,若不是李顯忠他們看到運糧的民夫都是由于家人的緣故而無奈從賊,因此對他們網開一面的話(李顯忠也有過類似經歷,所以感同身受。),金軍強征過來運送糧草的民夫恐怕會損失殆盡,再考慮到燕雲地區現在人口已然不足,而河北「光復」未久等諸多不利因素,完顏亮留在燕京負責運送糧草的部下恐怕會很快發現,自己將既沒有足夠的軍隊押送糧草,也很難再找到足夠的民夫去運糧了

注1︰趙立在百姓中的支持度是很高的,一方面他清廉如水,所以士卒百姓便也不怕吃苦;另一方面則下手狠辣,敢于違令的立斬不饒,所以就算對他不滿的也只能乖乖听話,這樣的人品與性格,簡直就是為了兩宋之交這樣的亂世而生的。

注2︰衛軍的騎兵在戰馬方面優于金軍,所以即使不小心遭遇,也完全可以憑借速度上的優勢擺月兌他們。金軍縱然兵力雄厚,放在這麼大一片平原上,卻還是顯得非常空曠,三個騎兵師想要找到空隙北上,也並不是一件多麼困難的事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