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正文 第三百一十章動蕩的天下(六)

以南宋極限的最大運輸能力,最多也只能從全國各地運來兩百萬人的口糧(只是維持他們不餓死而已,如果都要吃飽的話,一百萬人都未必能夠支持,要不然歷史上的那些大戰也不會幾十萬人的規模就頂天了,都是糧草運輸損耗太大給害的。),所以缺口至少也有一百萬人(不考慮「人相食」會節省口糧這一因素,也沒有哪個人會去計算這個因素。這麼龐大的人群面臨既將餓死的命運,是很可怕的一件事,一旦被某些野心家煽動起來,就算不能改朝換代,再來一次黃巢或者方臘那樣的大亂也是有可能的。現在大宋雖然號稱「中興」,但張俊等明白人心里都清楚,其實和大唐貞觀年間類似,只是外表強盛而已,底子還是很虛的。

貞觀年間大唐之所以厲害,與其能人輩出有很大關系,再加上幾個勁敵運氣都不太好,不是天災就是人禍,這使得唐軍能以較少的兵力打敗甚至征服突厥等草原強權。而無論是納稅人口(中國歷朝歷代都有一些人群是免稅的,另外還有永遠不會絕跡的逃稅人群,這些人口的存在對于國家沒有半點好處,反而會增加負擔,所以只有納稅人口多,對國力才有正面影響。)、常備兵力(中國古代沒有常備軍概念,這里的常備軍是指對外用兵時可以長期維持的最大兵力。以貞觀年間的大唐為例,初期這個數值只有五到十萬人,後期遠征高麗,應該可以達到二十萬左右。)還是財政收支狀況,貞觀時期都遠未達到隋朝開皇年間的水準,而國庫存糧與金銀等硬通貨更是嚴重不足,說明積累還遠遠不夠,只要那些奇才死掉幾個,情況就會變得很糟糕。

南宋目前的情況與當時很像,表面上來看似乎很強大,西夏和燕雲都拿回來了,可是全國人口不過五千多萬,只有北宋極盛時期的一半,而財政方面更是窘迫,不但國庫空空如也,收支狀況也很淒慘,為了彌補虧空,朝廷的稅收已經提前收到五年以後了,這不是外強中干是什麼?本來如果戰爭能夠結束,大宋休養生息十年,經濟民生將會有明顯的改觀,誰知金人臨死之前殊死一搏,竟然又死灰復燃了。這樣一來,大宋朝廷的日子就更不好過了,又哪兒去弄那麼多的錢糧來賑災呢?

在這樣險惡的形勢面前,張俊作出了他一生中最有價值、卻反而最為後世譴責的決定,他暫時中止南下勤王的計劃,先集中力量將江南地區既將失控的匪患鎮壓下來,以免將來無法收拾。這本來無可厚非,即使是最愚忠的人也不會因此責怪張俊,畢竟在儒學大興的宋代,「民貴君輕」(不過這里的「民」指的是一個群體,個體的小民士大夫們是不管的,這種群體概念的運用與對個體的忽視在中國幾千年的歷史上一直長期存在,可能是因為中國災害頻發,個人力量顯得太過渺小所致,而朝鮮、日本等國則應該是受了中國古文化的影響的思想早已深入人心。何況事實上張俊就算想不管也不行,他現在手下總共就兩萬多人,盜匪一旦蜂起,他得分出多少軍隊去保護糧道?沒有糧食或者兵力不足,張俊又靠什麼南下勤王呢?

張俊真正被當時的輿論和後世的史家所強烈抨擊的,是他處理匪患和潛在匪患的方法。對于那些到處搶糧的流民和盜匪,張俊的態度只有三個字——「殺無赦」,根本就不考慮大宋長期以來的傳統——「招安」,甚至對于那些畏懼官軍、不戰而降的人,張俊也毫不寬赦。看起來十分殘忍,但這也是沒辦法的事情,糧食供應那麼大的缺口明擺著,要想解決就只有兩條路,而糧食根本不可能憑空多出來,所以就只能減少需求了。張俊沒本事勸江南百姓節約糧食,何況就算再節約也省不出那麼多,所以要減少需求,就只能殺人了。而為了避免「雪球」越滾越大,就必須在一開始就盡快將其搞定,所以張俊才不得不急著下手,連表示同情的時間都沒有

如果是現在殺掉一個人,可以剩下一年的口糧,意味著可以讓一個原本至少會禍害他人一年的匪徒可以回到自己的土地上重新開始耕作,將避免來年至少七八個人可以填飽肚子而不必鋌而走險。雪球在剛滾起來的時候就被掏掉了一大半,便不一定能滾起來了,即使滾起來,危害也會小很多。如果因為婦人之仁而不忍殺人,那麼現在放過一條人命,將來就會多死七八條甚至更多的人命。甚至即使是晚殺一點,也很可能因為省不出那麼多口糧,而無法阻止雪球效應的出現。這是一個正常人很難完成的任務,但也許是大宋氣數未盡,偏偏是張俊這個以殘暴著稱的大將來執行,那就什麼問題都沒有了

不過,現在盜匪數量還不太多,張俊這樣做的直接效果並不明顯,而等到那兩百萬人(應該說是至少兩百萬人,從歷史上方臘之亂的破壞力就可見一斑了。方臘之亂中江南死了幾百萬人,這次金軍是有意為之,危害只會更大,而宋室南渡後江南得到進一步的開發,北方移民也大量涌入,人口比北宋時期更稠密,所以饑荒時境況會更加淒慘。)全都因為饑餓而作亂的時候,僅靠張俊這麼點人是很難完全鎮壓下來的。張俊之所以這麼早就大開殺戒,其實只是為了震懾住那些饑民,以免局勢過快失控罷了。可是雖然他們暫時安分了下來,但隨著饑餓程度的不斷增加,武力的威懾力會越來越弱,張俊肯定還得將剩下的那些人也除掉。

不過,雖然心中殺意高漲,但張俊部下不過兩萬多人,還未必都肯揮動屠刀,怎麼可能解決得了兩百萬人呢?(打是能打得過的,但張俊還得阻止他們逃跑,以免匪亂蔓延開來,這就太難了。)而如果逼得他們與金軍合流反宋,那麼張俊一味依靠殺人來減少一年內江南地區糧食需求的做法就更是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了。為了減小執行的難度,張俊決定對那兩百萬人分化瓦解,多管齊下予以解決。而且,除掉的意思,是讓那些人不再由大宋養活,卻並非一定要殺光他們。

張俊首先以「管飽」為誘餌,將兩百萬饑民(其中包含存糧不夠吃到來年五六月份的潛在饑民)中年輕力壯膽大的、有特殊才能的(尤其是那些武藝精通的練家子)、以及在鄉鄰中有一定號召力、或是領導能力較強的「群眾領袖」(這些人能量最大,張俊也沒把握全都控制住,因此一開始只說有本事就給飯吃,等他們進入軍營再進行簡單的甄別,听話的留下,不听話的全部秘秘密處死收為己用。沒了這些潛在的反抗軍骨干,那些饑民就算鬧起來,威脅也會小很多。張俊可是土匪出身,對造反者的心理再熟悉不過了

搞定了這些饑民們可能的「頭目」,短時間內再爆發大規模民變的可能性已經不大了,而秦檜得知張俊遇到的困難後,也立刻明白了其中的凶險,連忙催促後方的官吏緊急運來二十萬石糧食供張俊使用,並承諾還會盡量再多籌集一些糧食運來。而張俊也難得地大公無私了一次,從自己家里拿出了十萬石陳米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