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正文 第二百九十八章奔 逃(下)

而完顏褒不戰而勝後信心大增,縱兵四處作惡,卻得知宋帝雖然逃跑,但拖家帶口嚴重影響了速度,每日只能走上一二十里,馬上當機立斷,以繳獲的戰馬湊出千余輕騎,迅速追上並緊緊咬住趙構一行人。而他的步軍主力則以最快的速度重新集結,除了留下一小部分作為火種引發江南各地的民變外,其余的兩萬人始終再沒分開,就盯準了趙構這條大魚呢。

趙構很快發現金軍追了上來,而且以他們的速度根本不可能甩掉,他立刻意識到沿途各府縣的宋軍根本就沒有擋住甚至是拖住金軍的步伐,不由有些心慌意亂,而隨著鑾駕不斷西行他甚至還發現有些府縣早就人去城空,他的信心更是遭到了沉重的打擊。無奈之下,趙構只得接受母親韋太後以及御林軍主將楊沂中的勸說,厚著臉皮南下向趙尋求庇護。不過,為了面子盡可能地好看一點,趙構並不打算一直逃到衛藩,只要能到廣州,就在左近的趙總不好意思不發救兵吧,在這個年代不孝的罪名可是很重的。就算兒子不發救兵,或者是意圖不軌,他也可以堅守廣州城(這會兒想起守城來了,早干嘛去了?真是不到走投無路不發狠的性格),等待勤王大軍趕到,或者在廣州港下海(這才是他最後的打算)

誰知,還沒進入廣東境內,金軍大隊人馬就追了上來,楊沂中咬咬牙,帶著御林軍就迎了上去。本來雖然金軍數量倍于宋軍,但綜合考慮各方面的情況(士兵素質雙方相當,但金軍是步騎雙能,所以步兵對戰反倒比大宋的御林軍弱些;完顏褒的軍事才能和楊沂中也在伯仲之間,但他更擅長率領騎兵作戰,指揮起步兵來就沒那麼順手了,偏偏如今他手上除了千把輕騎以外全是步兵,戰場指揮上也就佔不到半點便宜,即使算上金軍的兵力優勢和掌握進攻主動權的因素,也不過就勉強打個平手。),楊沂中的這八千多御林軍是完全可以與完顏褒這兩萬精兵一戰的(歷史上楊沂中曾經靠一萬步兵以長刀巨斧陣擊潰過十萬金軍,雖然十萬是「號稱」,但實力還是毋庸置疑的)。

然而,這支金軍自登陸起一路上勢如破竹,前幾年里嚴重受挫的自信心迅速得到恢復,現在的士氣空前高漲,而且他們南下前就都有了戰死的覺悟;而宋軍的情況則恰恰相反,並且忠心護主的楊沂中還分出兩三千人保護那些「貴人」(其實不派也不行,金軍有千余騎兵,完全可以繞開宋軍大隊直取鑾駕,只要擒住趙構,楊沂中還是一個「死」字,還不如冒險分兵,好歹留個忠君的名聲。),本就有些單薄的兵力便愈發捉衿見肘,而且也對士氣產生了一些不利的影響,最後楊沂中率領的大宋御林軍官兵終究沒能敵得過如狼似虎的金軍,只堅持了兩個時辰就全軍覆沒,主將楊沂中也死于亂軍之中。

此時趙構他們早就嚇得丟下一切影響速度的物件,發力向南奔逃,可是人的腳力怎麼比得上奔馬?何況一行人中還有一些身驕肉貴(指趙構那次海上歸來以後新納的妃嬪和宮人宦官,以及部分文官,趙構、吳皇後等揚州舊人都逃過不止一次,有著豐富的經驗,身體素質也都不錯{因為身體素質不好的當年就全死光了},逃起來要快得多),根本沒吃過這種苦,很快就被落在後面,結果保護他們的御林軍便被拉長了隊形,兵力分散的他們愈發無力抵擋金軍輕騎的追擊,不斷有人倒在血泊之中

天」「敖兒,別怕,娘會保護你的」,吳皇後柔聲安慰了愛兒幾句,但轉眼間這份柔情就化成了徹骨的寒意。只見她很快就從自己的馬車後面取出一個三尺多長的大包裹,發出一聲輕微的幽嘆,喃喃自語道,「想不到還有用到你們的一

幾乎是一轉眼的工具,原本那個身著宮裝、散發出雍容華貴氣質的一國之後就變成了一個身披鎧甲、腰佩寶刀、肩挎長弓的女戰士。為了保護自己心中最重要的孩子,吳芍芬終于放下了皇後的身份與威嚴,拿去了久違了的殺人凶器,正如十年前她保護丈夫時一樣。而吳芍芬現在英姿颯爽的形象,也牢牢銘刻于在場每個人的心中,受到這位皇後的感染,已經所剩不多的侍衛也終于重新振作起來,連他們那個已經習慣于逃跑的皇帝陛下都抽出了藏在懷中的匕首(不知何故,古代各種史料與作品中,趙構都只用匕首,也許他確實擅長這玩意),「既然逃不掉,那就拼了吧!」

趙敖今年已經五歲了,雖然生得聰明可愛,卻由于有那個一體雙魂的變態大哥的存在,多少顯得有些平庸。文臣對此紛紛彈冠相慶,但身為皇帝和父親的趙構對這個次子卻並不是很滿意,趙放棄太子之位後東宮至今空著,並未像此前大多數人想的那樣傳給次子,也許正是為此,沒辦法,對比太明顯了,心理上不可能沒有落差。不過,在他的眼里,就算這個孩子再丑再笨,他都是世上最好的孩子,為了保護他,即使自己粉身碎骨,也絕不會後悔

然而,當吳芍芬拉開長弓試手的時候,她的心中還是產生了一股從未有過的強烈悔意,如果當初不听那些「誥命夫人」的「讒言」,金人現在恐怕早已滅亡了,兒子又怎麼會遭遇如今的危險呢?不過現在後悔已經晚了,眼看幾名金軍斥候已經追近,吳芍芬輕咬貝齒,奮力拉開了她那張外觀尋常卻連男人都很難拉開的二石硬弓,只听見「嗖」地一聲,利箭離弦而出,不遠處立時響起一聲慘叫

此時趙構身邊已經連一百個護衛都沒有了,那幾名金軍騎

兵急著搶功,也不等後面的大隊人馬,就徑自沖了上來,誰知吳芍芬一介女流,射起箭來卻是又準又狠,只見「刷刷」三箭射出,金軍兩死一傷,最後面的那個見狀再也不敢獨自迫近,連忙策馬退出了弓箭的射程。

那幾個大內侍衛都是新人,還是第一次見到吳皇後展露武藝,臉上無不現出驚訝之色。受到鼓舞的他們士氣大振,又擊退了金軍騎兵其後小隊規模的數次進攻,然而大家的臉色卻愈發凝重起來,因為學乖了的金軍不再各自為戰,而開始耐心地等待後面的大隊人馬。可是有他們不遠不近地跟在後面,趙構他們根本無法擺月兌,敵人騎兵雖然不多,但至少也有幾百號人,對付他們這些老弱婦孺(不是打比方,真的是「老弱婦孺」,四種人一樣不缺)足夠了,而人跑得再快也不可能甩掉輕騎兵啊!何況隊伍里還有不少腳力不濟的

「看來甩不掉啊,只能靠它了,就是不知道還來不來得及」,趙構不禁一陣苦笑,心知現在已經不可能擺月兌金軍的追擊,但好歹現在已經進入廣南東路(現在的廣東就是這樣得名的),便命令大家將馬車圍在外面形成一個大圈,以阻擋騎兵的沖擊,準備死守等待救援,同時小心翼翼地取出一個貼身的皮包,讓大家引火焚燒,不一會的工夫,火堆就冒出了滾滾濃煙,迅速升到高空,經久不散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