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正文 第二百四十七章 保護費(上)

」迂,趙薯現在巳經吸取了當初將攤午鋪得太大導致飛統治體系差點突然崩潰的教,並不急于「反攻大陸」而能耐心地夯實基礎。很明顯,經歷過那次挫折之後,年輕的趙籌成長了許多,他已經明白,如果自己只是想要奪取政權,現在的力量足夠了,但是想要改變中國,那就必須維持新思想在國內的統治地位,所以在衛藩的入籍人口超過兩千萬注,之前,「只能蠶食,不能鯨吞」

在趙籌的領導下,衛藩各方面的建設既有銳意進取的一面,又顯得務實而穩重,令衛藩的各項事業都在短時間取得了長足的進步,並且沒有留下大的隱患。另外,衛王府的財政收入也大幅度增加,紹興十五年,衛王府當年財政收入第一次突破了一千萬元大關,並且這也是南遷後第一次扭虧為盈。其中海外貿易的利潤分成超過五百萬元,而且若非每年都要花大價錢引起西洋駿馬注2,這個數字恐怕還要高上不少,支柱作用母庸置疑。

中國古代的「海上絲綢之路」雖然利潤驚人,但海商上繳的關稅卻一直都不是很多,正常情況下大宋所有市舶司加起來,也很難超過兩百萬貫文,折算一下不過一百多萬元罷了。趙鼻之所以能夠從海外貿易中牲取接近十倍的暴利,自然做法與以往的官府都不一樣,

紹興十三年底,趙籌剛剛抵達廣州,便在廣州市舶司以王府的名義宣布,從來年開始,他會派海軍為大宋及周邊各國的海商護航,但條件是海商們必須交出毛利潤的兩成作為保護費南宋市舶司的關稅只相當于淨利潤的十分之一,而且偷稅漏稅現象十分普遍,兩者相差太大了……除了蔡家等少數一直支持衛王府的海商以外,大部分人都對此嗤之以鼻,就算趙籌還是當朝太子,他們也不舍得如此割肉,何況他當時已經成了一只喪家之犬?

但他們很快就發現趙籌這個瘟神雖然看似無害,卻實在是萬萬不可得罪的,只是一個月不到的時間,那些沒到衛王府登記的商人之中就有很多被抓,罪名則是走私、逃稅甚至勾結海盜。這自然是趙勇的報復,不過到也沒有冤枉了他們,大宋的海商雖然不像歷史上明朝海商那樣同時還干些沒本錢的買賣,卻也大多不是什麼良善之輩,只是以前官府收了他們的好處,又考慮到「法不責眾」才睜一只眼,閉一只眼。可是,現在他們卻遇到趙籌這個故意找碴的,將那些罪行細細追究,他們就算僥幸不死,家產也難保了在趙籌的高壓下,廣州商人內部迅速分化,一部分商人馬上服軟。雖然因此保住了性命,但高額的罰金還是令他們心中滴血,無奈形勢比人強,他們也只能忍了。而那些勢力更大的商人則紛紛北上避難,一些有後台的甚至還去臨安注3告狀。朝廷大員們雖然不把這些商人當回事,但畢竟平日里沒少收他們的孝敬,再加上此事涉及到趙籌,不由得他們不緊張。可是趙籌卻將那些家伙的罪證拿了出來,弄得那些高官很沒面子,但當時趙籌畢竟立足未穩,最後還是在他們的壓力下,放過了大部分不肯交「保護費」的海商,

然而,就在海棄們松一口氣之後,卻很快發現海上的生意似乎越來越不好做了注︰這是趙籌估計的大宋知識階層及其親屬圈子的總人口,只要信奉新思想的人口衛王府長期以來普及教育,移民又有準入限制,紹興十五年時衛藩成年男子的識字率已經超過了九成,遠非本土可比。超過這個數值,就可以依靠各種宣傳手段壓制其影響,即使一口氣席卷中原,也不必再擔心「消化不良」了。說起來,解放戰爭前解放區與國統區的人口對比,差不多也是這個比例,這只是巧合嗎?

注不這里的西洋是宋代概念,指中國以西的沿海國家,優良馬種甚多,天下第一的阿拉伯馬就不再介紹了,印度與北非也有好馬。其中北非路途更遠,只是引進少量以便育種西征蒙古軍的兩次大敗之中一次,就是敗給了騎著北非駿馬的馬穆魯克騎兵。,而印度大馬則由于物美價廉只是相對阿拉伯馬來說,畢竟運費和海上耗損擺在那里。,對衛軍過于昂貴的戰馬構成起到了很好的補充作用。

注系收復失地之後,很多大臣紛紛鼓吹應該還都開封,以顯示大宋的中興氣象。但當時還是太子的趙籌卻認為開封不宜為都,當年太祖皇帝就有遷都之意,只是不想因此擾民才放棄了遷都之念,現在難得在因緣際會下離開了開封,怎麼可以再愚蠢地移回去呢?趙勇當時給出的兩個備選國都分別是洛陽和建康,如果準備建設一個大陸強國,那麼洛陽長安一帶的經濟和生態狀況已經不適合作為首都了,要不然長安才是首選。是首選;如果走海洋立國的路線,則更應該選擇接連江海的建康,而且萬一千百年後大宋國勢再度衰弱下去,建康堅不可摧的防御也是一大優勢。

但是,趙構雖然覺得兒子此話頗有道理,奈何他卻從來都是一個安于現狀之人,遷都可是能令國家傷筋動骨的大事,大宋財政又一直吃緊,趙構可不願為此節衣縮食。何況大宋雖大,又有哪兒的生活條件能與臨安相比呢?臨安本來各方面條件就很突出,又被作為國都建設了十幾年,其他城市確實很難比得知而且燕雲收復之前,趙構總是擔心「靖康之難」重演,他才不敢早早回到那個無險可守的舊都去呢!

于是,這件事就一直拖了下去,而趙籌出事後,群臣又大多支持還都開封,不中趙構之意,他就更加不願遷都了。但趙籌離開後,沒人幫他壓制群臣,最後無奈之下只得想出了一個折衷的方案。那就是先派人修復開封的宮室城牆,以不會大幅度增加朝廷的財政開支為限,避免影響百姓的生活借口而已,趙構巴不得建設越慢越好,等到全部建好之後猴年馬月之後,,朝廷再遷回舊都。這樣一來,群臣滿意了他們本來就只要個形式,趙構則可以繼續在臨安這個人間天堂賴上幾十年,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