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正文 第一百三十四章 比武切磋

平清盛見詹會龍不似作偽,心想唐國就算再怎麼缺乏人才,也不可能讓一個十三歲的少年出使外國,便相信了詹會龍所說的話。但不管如何,十三歲就能被派到這麼遠的地方辦事,而且氣質談吐絕非尋常,平清盛又豈會看不出詹會龍一片光明的前途?所以,即使以他在日本尊貴的身份,也並不敢有半點輕慢之心。

隨後平清盛還設宴為詹會龍等人接風,奈何日本的膳食實在清淡,張子蓋等武人根本提不起食欲,倒是詹會龍因為自小便是按照趙制定的食譜長大的,所以反而較為適應,平清盛不由對其更生好感,還第一次將習慣的「唐國」改稱「宋國」。

筵席之中,平清盛開始旁敲側擊地問起宋國目前的基本狀況,詹會龍自然不會自揭家丑,靖康之恥以及前不久的和議都被略過,只是簡單地談了一下大宋的情況。由于兩國差距實在太大,雖然詹會龍已經夠謙虛了,但平清盛听後還是不自覺地產生了一股深深的無力感。

此時的日本尚無歷史上戰國時期那樣強大的動員能力,十萬之眾就已經差不多是他們的極限了,所以無論哪個方面日本都遠遠不能和大宋相提並論。心有不甘的平清盛不久便瞎掰說按照日本的武士傳統,比武切磋是最能增進雙方友誼的,所以他想讓自己手下的武士與詹會龍的護衛比試一下。

詹會龍身為文人,本想拒絕這一無聊的要求,但這時張子蓋卻對他輕輕地點了點頭,示意要他接受。這時詹會龍突然想起以前趙對日本人的評論,說他們欺軟怕硬,你越是表現得強硬,反而越能得到他們的尊重,于是他就讓更熟悉那幾個士卒武藝的張子蓋挑了三人出來應戰。

三場比斗並不怎麼精彩,詹會龍帶來的雖然都是精銳,但畢竟只是最低層的士卒,而平清盛這次也沒有將家族中最厲害的幾個武士帶來。再加上雙方都不想在宴會上死人,所以比試分為三場,第一場是徒手格斗,第二場是弓箭,第三場是兵器戰。

第一場毫無懸念,此時日本的空手道尚未出現、柔術實戰效果較差且不如劍術受重視;而中國的武術卻正處于巔峰時期,甚至連日本的國術「相撲」都不能與大宋的水平相比。首戰之中兩人差距實在太大,宋兵一個掃堂腿就將那名日本武士搞定了,日方一片死寂

第二場比試雙方均發揮出了很高的水準,都是十發全中,平清盛本想宣布平局,誰知張子蓋卻忍不住叫道,「才五十步有什麼好比的?靶子退到一百步外!」。這下日本人立刻傻了眼,原來他們所用的弓拉力不夠,靶子真擺到一百步遠的話就根本射不進去了。

「不會吧?這麼大的弓居然軟成這樣子?」,張子蓋不信地走上去試著拉了拉,結果沒控制好力氣,將竹制的長弓拉斷了,不由大囧。原來,日本缺乏好的木材,制弓的材料都是竹制,雖然長度比歷史上的英格蘭長弓還要夸張,拉力卻小得可憐。好在日本也沒有重甲,要不然恐怕射箭就不會出現在武士的訓練內容里了,也難怪歷史上日本制造出早期的火繩槍後便很快大面積推廣開來

第二場比試就這樣以鬧劇而結束,詹會龍考慮到這不能怪日本人射術不精,實在是沒有好弓而已,再加上總得給主人點面子,便同意第二局算是平手。平清盛對此心生感激,這是因為他深受漢學影響的緣故,要是其他的日本人,尤其是武士,恐怕就要蹬鼻子上臉了

由于前兩場宋人一勝一平,就算第三場輸了也至少是平局,平清盛為了保住顏面,提出將兵器比試改為兩場,即短兵器和長兵器,生死不論

平清盛此舉大有深意,他現在已經基本確認了宋國相對于日本在各方面都具有壓倒性的優勢,那麼若宋人對日本心存惡意,日本唯一可以指望的,就是宋人太珍惜生命,而不願和日本死拼。所以他便提出這樣一個要求,以看清這一點。

詹會龍心想這次只是和日本的上層人物接觸一下,沒必要弄出人命來,萬一因此結怨就不好了,可那些士卒們卻紛紛請戰,即使是那些來自張俊部下的也不例外。詹會龍深為他們的愛國熱情所感動,便挑了兩個出戰,誰知事後這些家伙說出的理由根本就沒有那麼高尚,「打架還不用負責,這種機會哪兒找去?(PS︰戰爭和打架是兩碼事。)」

出場的宋兵本來是江湖中人,一對一正是他的強項,所以大家對他都很有信心。誰知看上去身材矮小的日本武士好歹是完全月兌產整天練武的,並不是那麼好對付,才一合似乎勝負就分了出來。那名日本武士手執少見的「野太刀」(注1)用力下劈,宋兵習慣性地舉起左手的蠻牌格擋,右手的腰刀則趁機刺出,對方現在渾身都是破綻,贏定了

可是只听「喀喇」一聲,他那塊連長兵器也很難刺穿的蠻牌竟被對方的長刀一下子劈成了兩半,好在它多少也起到了一點保護的作用,宋兵的左臂雖然血流如注,但終歸沒有斷掉。但是失去了蠻牌,刀牌一體的戰法便產生了巨大的空隙,而且宋兵的左臂還在持續不斷地流血,勝負似乎已經定下來了。不過,臉色好轉一點的平清盛並沒有馬上叫停,他實在很想看到宋人自己認輸。

詹會龍正有此意,卻見張子蓋搖了搖頭,「這只是一次失誤,沒想到倭人的刀會這麼鋒利。不過,那家伙肯定被氣壞了,他發起瘋來我都攔不住,是不會認輸的」

此時場中的形勢已經完全逆轉過來,那名日本武士將手中的長刀揮舞得虎虎生風,而宋兵的衣服則又有多處破損,雖說幸運地沒有受傷,但這樣下去只怕撐不了多久。可就在詹會龍想要叫停認輸的時候,那名宋兵的臉上卻露出了頗為怪異的笑容,「我都看清楚了,原來你就會一招,我他媽的居然會被一個廢物砍傷」

說時遲、那時快,只見那名宋兵突然欺身上前,踏入日本武士的刀光之中。就在詹會龍差點叫出來的時候,卻見宋兵一側身避開了足以將他變成兩半的那一記力劈,而這時局勢再度反轉過來,由于大太刀足有四尺多長,那名日本武士被宋兵近身後根本無法施展

此時卻見那名宋兵的右拳狠狠地打向日本武士的鼻梁,那廝下意識地後仰避開,卻露出了他的咽喉。誰知宋兵的這一拳乃是虛招,迅即往回一收,亮出藏于袖中的匕首,在那日本武士的脖子一抹

這下無論是詹會龍還是平清盛的臉色都變了,張子蓋倒是沒有覺得事情有多嚴重,還笑呵呵地對詹會龍解釋道,「你別看那廝只是個小兵,那是因為他整天不干好事,又老是和上司頂牛,如果只看戰功,他怎麼也得是個團練使了。說實話,就算是我,也不一定能夠贏他。」

「既然說了生死不論,那麼也只能怪堪五郎學藝不精」,就在尷尬之際,平清盛畢竟比詹會龍年長得多,率先控制住了情緒,很快為此事定了性。不過平清盛也不無諷刺地說道,「這位武士既然帶著匕首,為什麼一開始不拿出來呢?」

注1︰野太刀也稱大太刀,長度至少也有三尺,最長的有兩米多,而日本人身矮臂短,所以能夠用好的人並不多,歷史上戰國時代的名劍客佐佐木小次郎算是其中較為有名的一位,其愛刀「物干竿」長三尺二寸有余。由于野太刀又長又重,所以雖然殺傷力極大,甚至可以斬斷奔馬,但對體力的消耗也是極大的,一旦力氣沒了就只能任人宰割了

16977小游戲每天更新好玩的小游戲,等你來發現!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