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正文 第一百三十章 成本控制

說實話,要不是怕日本兵太多不好彈壓,張子蓋還真想一下子招募幾千人……這並不是睜眼說瞎話,南九州實在太窮了,張子蓋給普通士卒開出每月一貫軍餉的待遇,便足以將整個南九州的精壯全都吸引過來。可惜張子蓋只能留下一千人,很多遠道而來的青年為此大失所望,不少人甚至表示寧願不要軍餉,管飽就行

最後還是詹會龍發話了,不要錢好啊,軍隊里塞不下,暫時就當民夫用吧,反正鹿兒島城的修築正缺人手,他還準備建一個小水泥廠呢。而被任命為千夫長的半三郎這段時間也成了大紅人,不但禮包拿得手軟,主動送上妻女只為求一個缺額的也不在少數。半三郎這時才第一次真切感覺到了權勢的好處,從此對張子蓋愈發死心塌地

不過歡喜之中也有隱憂,薩摩兵勇則勇矣,猛卻未必,就算不考慮身材低矮的因素,他們的武技也普遍糟糕透頂。不知道是日本朝廷為了防範隼人一族崛起而有意加以限制;還是南九州實在太過荒涼,那些日本名劍客根本不願來到這里傳藝,日本引以為傲的倭刀與其相應的刀法這時都還沒有傳到南九州來。

不過說實話,就算傳過來,以優質日本刀那高昂的價格,現在窮得連褲子都穿不起的隼人一族也沒誰用得起,而劣質的日本刀嘛,既不鋒利又容易損毀,還不如拿把鋤頭更實在些。所以以前薩摩人打架時基本上都是拿把農具就當兵器了,至于鎧甲嘛,下輩子再說

其實就算真有什麼日本名劍客來到這里,張子蓋也未必會將他當回事。畢竟南宋初年是中華武術的幾大巔峰時期之一,而日本刀雖然已經漸露崢嶸,但與之配套的東洋刀法卻還處于萌芽階段(注1),在久經戰陣的張子蓋看來不過是些小兒科而已。

出于省錢的目的,張子蓋只給他的日本兵配備了非常便宜的竹甲,擋箭尚可,近身戰就不夠看了。在這種情況下,如果按照宋軍的傳統方法訓練這批軍隊,到時候也只能當當炮灰,這可不是張子蓋想要看到的。可如果也給這些日本兵配上重甲,張子蓋沒那麼多錢不說,就算真有那個財力,又何必用在這些外國人身上?

不過沒有好兵器好甲冑也未必就打不好仗,關鍵是要找到最合適這些日本士卒的戰法。張子蓋雖然不笨,但這種分析推理的工作顯然並非其所長,于是他又習慣性地找到詹會龍求助。

見到大哥過來,詹會龍連忙將正在為自己按摩太陽**的白川姐妹倆屏退,畢竟他們兄弟對日本可沒安什麼好心,還是暫時對那兩個日本女子保密的好。听完張子蓋的敘述,詹會龍稍想了一會,便不緊不慢地分析起來︰「昔日愚弟同太子殿下讀書時,他曾經說過,如果要與敵爭斗,那麼必須要分析我方有何優勢,有何不足,然後努力做到揚長避短,就沒有什麼敵人是不可戰勝的。而若能再將這一思路用在敵人身上,利用其短處、限制其長處,就更加是無往而不利了。」

張子蓋若有所悟,輕輕地點了點頭,回道,「如何對敵,需要臨機決斷,兄弟你只說說這批日本兵該怎麼做就好了。」

「那好,首先來看他們的長處,那就是不怕死、不怕苦、听話和便宜。」,詹會龍伸出手指在頭上撓了撓,然後繼續分析道,「再來看他們的缺陷,武藝差、配合差、經驗不足,簡單來說就是軍事素養差,不過這些都是可以通過訓練克服的。難以克服的,是他們先天的身高和臂長不足,裝備差是價格便宜的衍生品,基本上也是難以克服的,但可以通過繳獲敵人的裝備來部分彌補。」

見張子蓋似乎陷入了沉思,詹會龍開始說出他自己的想法,語氣冷酷得根本不像一個十三歲的孩子,「戰爭的勝負受到很多因素影響,但就軍隊本身而言,只需考慮雙方傷亡對比的問題就夠了。舉例來說,如果是我們衛軍與金軍對戰,各死一萬人,那麼其實我們是吃了虧的,因為衛軍士卒的成本要比金軍士卒更高。但如果是你的日本兵與金軍交戰,三條命換人家一條都是大賺,因為他們裝備便宜、人命也不值錢。對不起,我畢竟沒有正兒八經打過仗,也只能說到這里,剩下的就得靠大哥你自己去想了。」

張子蓋此時已經有了明確的思路,他起身拍了拍詹會龍的肩膀,嘆息道,「才十三歲的孩子,怎麼會把死人看得像算算術一樣?」

「任誰在幾歲大的時候全家死光,都會變成這樣子的」,詹會龍神色淡漠地說道。

「我知道」,張子蓋心中一酸,他比詹會龍的情況稍好一點,至少還有個叔叔在。說起來詹會龍要不是神童也許還會更幸福些,因為那樣的話家破人亡的痛苦就沒有那麼大的沖擊,而身為神童的他卻必須在稚齡直接面對血淋淋的事實,其實詹會龍已經很堅強了

「首先要做的事,是繼續降低成本」,張子蓋隨即給那一千名日本士卒全部裝備了最為便宜的長槍,並且還不是宋軍槍兵的標配白蠟桿,而是長槍中最便宜的竹槍。不過竹槍也有一個好處,那就是直來直去,容易訓練,這其實也變相地節約了成本。本來還有一個好處,那就是被利刃削斷後仍有鋒銳,但因為金軍喜用重兵器,基本上很少出現這種情況。

竹槍竹甲已經夠便宜了,張子蓋還利用那些免費的民夫來砍伐竹子並加工制作,事實上他除了給了點飯錢啥都沒出。饒是如此,窮慣了的薩摩人還是對其感激萬分,因為他們以往種的稻子基本都被當作租稅征光了,哪能像現在這樣經常(不是每天)吃到香噴噴的大米飯?

裝備「齊全」之後,就需要進行相應的武技訓練了,張子蓋所教的槍法與眾不同,一般的武藝都是追求「殺傷敵人、保存自己」,而他教給那些日本兵的,只有「殺死敵人」,而自己的性命則不必考慮。

雖說薩摩隼人悍不畏死,但畢竟不是每個人都把生命當兒戲,張子蓋的槍法剛剛演示完畢,就有一個士兵質疑道,「大人,既不防御也不躲閃,這樣做不是送死嗎?」

「是嗎?那你出來和本將軍演示一下。」,張子蓋很隨意地笑了笑,「看看是不是送死」

那個叫做豬三郎的青年本來死活不敢應戰,但張子蓋將兩支竹槍的槍頭去掉,說這樣便死不了,然後又威脅他說如果拒絕出戰就將他逐出軍隊,豬三郎迫于生計只能咬咬牙拿起了竹槍。

注1︰日本劍道是唐朝時從中國傳入,但由于倭刀在唐刀的基礎上有了相當大的變化,所以彼此之間並不十分合拍。歷史上是到了源義經之後,日本人才開始找到適合倭刀的打法,即以追求速度為優先,幾百年後在「劍聖」上泉信綱手中達到了個人成就的巔峰。不過更為實用的劍術則是稍晚一點的拔刀術與薩摩示顯流,前者適合高手一對一,後者適合戰陣。而南宋時期日本的刀法連花架子都算不上,根本無法與當時猛將如雲的中國相比,隨便找個人出來就可以橫掃日本所謂的劍術高手了

16977小游戲每天更新好玩的小游戲,等你來發現!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