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正文 第一百二十九章 鹿兒島城

「你手下有一萬多人?」,張子蓋听到婢女的翻譯後,一臉不信的樣子,如果真有這麼多人,半三郎又怎麼可能只帶一百多人來送死呢?在張子蓋的追問下,半三郎不得不說出了實話,原來他是管轄一萬多人沒錯,但問題是,只是在收稅時那一萬多人才服管……

因為隼人一族歸附日本已有三百多年,原有的部族結構其實早就剩下一個空架子,半三郎的首領身份早就沒幾個人在意了。而他那所謂的武士身份也對族人毫無威懾力,且不說此時武家勢力還未完全興起,就算是在日本歷史上武士地位最高的戰國時代,一個足輕隊長又有幾個人看得起?

也只有收稅時,半三郎可以「狐假虎威」一下,隼人一族雖然民風尚武,但受日本文化影響了幾百年,他們是不敢反抗天皇的。而此前的戰斗中,半三郎率領的那一百多人就是他拿收稅時截留的好處長期籠絡出來的死黨,想不到一下子就將本全部賠光了。想到這里,半三郎真是欲哭無淚,但現在說什麼都晚了,他只希望能以自己恭順的表現,保住一條小命。

張子蓋也是哭笑不得,這時他突然想起一事,便通過翻譯問道,「你既然是這薩摩隼人一族的首領,那麼這一帶的土地你總該應該有權處置吧?」

半三郎卻苦著臉搖了搖頭,說他只是代管的身份,沒有半點封地。事實上,南九州這塊荒涼的地盤根本沒幾個人感興趣,所以到現在薩摩國還算是朝廷的直領,但由于京都太遠,處置權目前歸于九州太宰府。

雖然早有預料,但張子蓋還是不免有些失望,看到他那不善的眼神,半三郎自覺已無生望,心中微微地嘆了一口氣。誰知就在半三郎陷入絕望地時候,卻听到張子蓋冷冷地用他那蹩腳的日語問道,「你願意為本將軍效力嗎?」

半三郎不由一愣,隨即驚詫地問道,「將軍?您不是商人嗎?」

「我是大宋的將軍張子蓋,怎麼樣,想好了沒有?」,見半三郎東拉西扯,張子蓋不覺有些不耐煩了。

「願為主公效死!」,半三郎立刻條件反射似的朝張子蓋跪拜行禮,心中卻許久不能平靜。他開始以為張子蓋等人是這支船隊的自衛武裝,所以對他們的戰斗力十分吃驚,誰知對方居然是唐國的正規軍,一敗涂地就沒什麼好奇怪的了。話說回來,要早知道的話,他肯定就不敢亂來了。不過,雖然因此無謂地賠上了百余條死黨的性命,但半三郎自己卻沒吃虧,因為他竟然因禍得福,成了一位唐國將軍的家臣

對此時的絕大部分日本人來說,唐國(大宋)的一切都令他們痴迷和瘋狂,唐國商人因此在日本倍受禮遇,除了半三郎這種沒見過市面的土著後裔,沒有誰會蠢到向大宋商人下手。

因為日本的大小領主都很明白,劫掠固然可以短期暴富,但卻是殺雞取卵之舉,只要和唐國商人拉上關系,還怕發不了財嗎?而那些海盜山賊若是干出這樣的惡行,當地的日本領主決不會放過他們,這可是名利雙收、而且還能結好唐國商人的難得機會啊!

半三郎曾經去過太宰府上繳稅款,那里的景象已經令他這個土包子目瞪口呆,可太宰府的武士們與唐國商人一比就如同麻雀見到了鳳凰,人家的一個小廝穿的都比中級武士要好很多,就更別說半三郎這個湊數的了。而且自己的主公還是個將軍,又豈是處于社會中下層的商賈所能比擬的?

半三郎頓覺腰桿硬了很多,而在得知張子蓋在大宋統兵萬人之後,半三郎更是對其崇拜得五體投地。那可是一萬正規軍啊!在日本最大的領主也沒有這麼多軍隊,半三郎比劃了一下,這樣來看,自己現在至少也算是個中級武士了,而且還是唐國的

作為一只合格的忠犬,半三郎不僅僅滿足于整天跟在主人後面拍馬屁,他還意外地提出了一個頗有建設性的意見。半三郎指出,船上裝載的貨物並不一定要運到日本其他地區販賣,雖然薩摩人十分貧窮,拿不出那麼多錢來購買,但是船隊可以以物易物,甚至以物易人。

詹會龍並沒有完全采納半三郎的建議,畢竟身為宋人的他對人口販子始終心存厭惡。但他卻從中受到啟發,想得更為深遠,「只要有一部分貨物從這里流散出去,遠處的商人便會像逐臭的蒼蠅一樣雲集而來,不但省去了一些運費,而且還可以利用他們免費替我們開發薩摩,這可是一本萬利啊!」

這樣的話,探險隊就需要在薩摩建立一個堅固可靠的據點,經過詹會龍的實地勘測,他最終決定在鹿兒島建城。雖然缺乏實戰經驗,但詹會龍得到過虞允文、吳璘、陳規等卓越將才的悉心指點,軍事方面的基本功十分扎實,從他選定鹿兒島就可見一斑。

鹿兒島灣被九州南部的兩大半島包在當中,三面都是陸地,只有一個很小的出海口,是適宜避風的天然良港,完全符合詹會龍心目中港城的選址要求。而鹿兒島則位于鹿兒島灣中,四面環海(後來因櫻島火山爆發,與大陸相連而成為半島。)而又有潔淨的淡水資源,一旦築起城來,只要存糧充足,就算敵軍再強也很難攻克。

不過張子蓋卻根據他多年的戰爭經驗提出了異議,「在這里建城,的確是易守難攻,但若我們要出城反擊的話,豈不是也很麻煩?」

詹會龍卻笑著搖了搖頭,「只需制海權掌握在我們手中,還怕出不去嗎?」,此時他終于完全理解趙為何一直對水師那麼重視了,在沿海地區,制海權就像是內陸平原中的騎兵一樣重要,不,也許是更加重要才對,因為掌握制海權對物資運輸也有極大的意義,而並非僅僅有利于兵力的投送。

張子蓋一想確實有理,不由對自己這個小兄弟愈加佩服,神童就是神童,果然名不虛傳啊!

鹿兒島城與當初的泗州城一樣,也是先建港後建城。因為日本軍隊遠比金軍弱得多,也因為船隊目前物資有限,建設中的鹿兒島城規模並不算大,若是擺在中土,充其量也就是一個縣城的大小。不過,由于日本的集鎮都在城外,所以城池的規模遠不能和中土相比,鹿兒島城若是建成,在日本也算得上是前幾位的大城了。

雖然半三郎的建議很有道理,但詹會龍在交換到一些物資之後,還是決定率大部分船只北上太宰府。一來是為了多賺些錢,二來也是為了與日本的統治階層接觸一下,以進一步促進兩國貿易的發展。如果能夠和平解決鹿兒島的問題就更好了,雖說船隊的實力不弱,但畢竟人數太少,而且遠道而來,能不動用武力還是不要動用的好。

但不管怎麼說,兩手準備是很有必要的,張子蓋利用船隊在鹿兒島逗留的這段時間,讓半三郎從薩摩隼人一族中征集了一千多青壯進行訓練。不得不承認,薩摩隼人真是天生的士兵,服從性好,勇敢剽悍,更重要的是,還特別便宜。薩摩士兵只需要大宋士卒十分之一的軍餉,而且還能忍受更差的伙食、更艱苦的訓練(參照的對象是張俊的部隊),並且只要軍官不退,他們就能一直向前奮勇沖殺,至死方休。

16977小游戲每天更新好玩的小游戲,等你來發現!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