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二卷 一馬當先 第三十一章 糊涂軍令

河中城里的李守貞,已經提心吊膽一整天了。河東兵敗如山倒,宏圖大業在頃刻間化為泡影。好在及時回撤,最大限度保全了自身實力,謀反這種事開弓沒有回頭箭,朝廷定然誓不罷休,斬草除根。李守貞很清楚,想要保全自己的一畝三分地,就必須早做準備。

河中城牆一再加高加厚,城中的糧草儲備也異常充分,對面還有永興軍,鳳翔軍相互策應。當白文珂、郭從義、常思率領大軍圍城之時,李守貞一點也不擔心,即便這些將領皆非等閑之輩。事情如李守貞期望的那樣,半年時間,面對河中堅城,三位意氣風發的將軍銳氣消磨殆盡。

李守貞笑了,朝廷大軍勞師遠征,自己卻以逸待勞,只要這樣堅持下去,勝利的天平就會向自己傾斜。憑借一座堅城,任憑白文珂如何進攻,李守貞就是死撐著,不出戰,托也要拖死劉承佑。這麼一來,終于將他的老熟人,後漢王朝最後的王牌——郭威給拖來了。

劉承佑將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郭威身上,希望他能扶大廈于將傾,于是十二萬精銳大軍盡數交付郭威。李守貞得知郭威大軍前來,心中多少有點心虛,站在城樓上只見軍營林立,戰雲密布,尤其統帥是郭威這樣的名將。

心虛不假,可不等于害怕,李守貞分析郭威會有兩種做法,第一前來勸降,第二趁兵鋒正盛,一鼓作氣拿下河中城。投降?李守貞絕對不會的,至于攻城,不是想攻就能拿下的。于是河中城內士兵枕戈待旦,唯恐郭威突然襲擊。

兩天之後,李守貞發現自己虛驚一場,但卻沒有絲毫的興奮,因為郭威選擇了第三種他看不懂的做法。郭威四處巡視之後,下達了第一道軍令——即可開始築寨,周圍五縣數萬民夫被征調來修築營寨,披甲的士兵角色轉換為監工。

李守貞完全懵了,郭威打算困死我?河中糧草充足,除非是郭威發燒了,和自己拼消耗?簡直是開玩笑嗎?李守貞不理解,郭威帳下的將領更加不理解。

大軍新到,之前的敗軍收到鼓舞,此時三軍士氣如虹,正是一鼓作氣攻陷河中城的好時機。可郭威的命令卻是築寨,是要堅守嗎?建房子御寒?體恤士兵?要真是這樣該直接攻城,讓三軍進城修正才是、元帥到底哪根筋不對?這不是坐失良機嘛!

李守貞如今已成甕中之鱉,只要全力以赴,即便一時三刻無法破城,但總歸有個勝利的希望吧!可如今呢?和李守貞拼消耗?拼得過嗎?除非是腦袋進水了,否則誰會想出這樣的餿主意。

更讓人崩潰的事遠不止此,僅僅築寨是不夠的,接下來還得築壘,將士們更加崩潰了。全軍一片嘩然,元帥到底想要做什麼?有人大膽向郭威提出質疑,更有人提出反對,可是郭威絲毫不為所動,沉默不語,只要求部下執行命令。不听勸告也就罷了,至少也該給個解釋,郭老頭是要憋死人啊!

于是十多萬的士兵變成了搬運工,當起了泥瓦匠,忿忿不平的將士每日唯一的樂趣就是向河中城上的敵軍呲呲牙,但看到景象卻讓他們更加鬧心。

原本慘不忍睹的河中兵變的悠閑自在,每日在城頭曬太陽,看著下面十多萬演員傾情演繹的搞笑劇,城下的士兵別提有多郁悶,可軍令如山,他們有能奈何。細心的人還發現一個問題,兵法有雲,所謂圍師必缺,可是如今卻是四面圍的水泄不通,這不是逼著李守貞殊死相抗嗎?眼前還是那個英明睿智的郭元帥嗎?怎麼盡是糊涂軍令?

將士們急,有一個人更急,那就是後漢隱帝劉承佑。西北叛亂讓他的帝國搖搖欲墜,危急之時,顧命大臣郭威是他的唯一指望,期望他能力挽狂瀾,安定社稷。

自從大軍開拔的那一天開始,劉承佑就日夜期盼捷報送來,那樣他就可以睡個好覺了。很可以,秋水望穿,沒有等到只言片語的好消息。送回的只有郭威築寨、築壘的軍報。他不理解,也不同意,可是此時他敢怒不敢言,後漢精銳盡數掌握在郭威手中,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他能說什麼呢?只能在汴京的皇宮里火急火燎,不幾日便滿嘴火皰,想罵都罵不出聲……

趙匡胤一直很淡定,默默地不折不扣執行郭威的命令,他雖然不能完全理解郭威的用意,但他篤定一點郭威這樣做必有深意,作為忠實不下,全力支持即可。

林旭和趙匡胤的想法大致相同,當然他是有絕對依據了,那就是郭威和趙匡胤都做皇帝了,所以這場戰肯定能贏。當然林旭不會這麼教條主義,行軍布陣他只是幼兒園水平,,可是戰略思維,戰爭案例有誰比他懂的更多呢?

完全不知道對手的意圖,絕對是人生的一大悲哀,如今李守貞就面臨這樣的境遇。郭威十余萬大軍全部住進了新建的營寨中,是打算在這過年嗎?連續兩個月李守貞每日心事重重,須發幾乎白了一半,太他瑪難受了,必須得做點什麼?至少該試探試探郭威的意圖,他不知道在這樣下去自己會不會發瘋……

于是一個夜晚,城門打開,河中軍突然襲擊,郭威大軍猝不及防,不得已放棄千辛萬苦修建的堡壘,退守營寨。盡管取得久違的勝利,在不知虛實的情況下,李守貞不敢追擊,見好就收,匆匆撤回城中,繼續做他的縮頭烏龜。

等到各個將領重整隊伍,準備迎頭還擊的時候,哪還有河中軍的鬼影子,只留下滿地殘破的堡壘,讓全軍將士怒不可遏。壓抑、憤怒、激動,一群氣血旺盛的大頭兵,有人破口大罵,有人哭笑不得……

可問題是他們到底該恨殺千刀的李守貞,還是中軍大帳里穩如泰山的郭威呢?

當郭威的第二道軍令下達的時候,全軍將士直接崩潰了——重現築壘。這不是坑爹嗎?于是咒罵越來越多,幾乎到了嘩變的邊緣,但是郭威依舊沉默,將士們都不敢再多言。嚴令之下,將軍們都心領神會,牢牢控制住自己的屬下,漸漸地,士兵們滿腔的憤怒便轉到了李守貞身上。

工匠們被招了回來。從此就沒有離開軍營。河中城下上演了一幕奇怪的現象,城頭的河中軍只要一見到堡壘推進到一定限度,就會毫不留情,閃電出擊加以破壞。而郭威軍似乎河中軍杠上了,你拆的快,我就修的快,這樣的情景一幕幕上演,一次次重復。士兵們怨聲載道、勞累不已,郭大元帥卻很悠閑,每日坐在中軍大帳中喝茶,偶爾陰沉著一張臉出來巡視一圈。

相比郭威的悠閑,李守貞卻十分忙碌,他已經形成了慣性思維他每日必定出現在城頭,唯一的事情就是目測郭威後漢建築隊的工程進度,只要達到一定限度,觸及他心中的底線,他就如坐針氈,毫不猶疑帶兵突擊破壞,絲毫不計較其中損失。

一場圍城大戰轉變城堡壘拉鋸爭奪戰,贏了便贏得士氣,李守貞很開心,他的忐忑的心靈得到了極大的滿足。而郭威手下的北漢士兵,在人為引導下,對李守貞的滿腔怒火已經達到頂點,火山即將爆發……

兩個月的時間,林旭暗中觀察,他已經完全明白了郭威的意圖,也愈發地佩服這位統帥。運籌帷幄之中,決勝于半里之外,高明的統帥就是這樣的。林旭呵呵一笑,心道︰「第三道軍令差不多該下達了吧?」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