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二卷 122兄妹同心

可不是麼?信用社旁邊的潛家老屋已經杳無蹤跡。取而代之的。是已經砌了一人高的磚牆。烈日驕陽下,師傅們甩開胳膊,分工協作,正熱火朝天地忙碌著。

潛小麥下了巴士,不可置信地看著眼前的一幕,眼楮急急在人群中搜索自家人的身影。心里疑惑不已,不是說好暑假才開工的嗎?

師傅們馬不停蹄故自忙著手頭的活兒。巴士停下來的時候,只有正在遞磚塊的楊勇頓了一下,眼光掃過來,見是大女兒放暑假回來了,行李包鼓鼓的。招呼一聲,急忙月兌下手套過來提行李。

「爸爸,爸爸,開工多少天了?怎麼已經完成這麼多了呢?」

「師傅們是姑父的工程隊,還是村里的包工隊?」……

見父親過來,潛小麥急忙迎上去,月兌口而出就是 哩啪啦一大串問題。

楊勇灑然一笑,汗濕的臉上滿滿都是喜悅,接過行李,正想回答之際。手臂卻被潛小麥忽地緊緊抓住了︰「爸爸,爸爸。我的收藏品呢?就是樓上貯存室里那些小東西,有沒有幫我收拾起來?」可千萬千萬不能扔了哈。

看著大女兒驚慌失措、急不可耐的樣子,楊勇笑得更歡了,伸出另一只手和藹地拍了拍女兒的頭︰「你的寶貝,能不給你收起來嗎?沒想到,這些年你七七八八、東塞西藏,竟存了這麼多玩意兒,讓你媽好一頓收拾。」

得到了確切的答復,潛小麥也跟著伸手拍了拍呯呯直跳的小心肝,夸張地吁了口氣。

楊勇見了好笑不已︰「那天我跟你媽可高興壞了,你自己收藏了這麼多東西。我看,咱家以後連嫁妝都可以省了,隨便給你添上幾個面桶腳桶,就足足有十八抬嘍。」

潛小麥……瀑布汗……

楊勇帶著女兒向潛家左手屋走去,現在整個右手屋都暫時搬到了這邊。

潛家左手屋的地基面積,與右手屋是一模一樣的。前幾年,潛松玉潛松友兄弟一分為二,各自蓋起了三層的磚瓦房。現在,潛松玉家的堂屋裝飾一新,臨街開起了竹制品工藝店。潛松友夫婦則帶著兒子長年駐守龍泉,家里只留守著老母親與女兒,是以堂屋一直空著。現在,正被各種大小不等的鋁合金門窗擠了個嚴嚴實實。門前屋後的空地上,也滿滿堆著小山般的鋼材水泥。

「爸爸,怎麼一次性就買齊了全部材料?這樣可以打多少折呢?」

楊勇听到女兒的問題,嘴角不由持續上揚,打內心里油然生出一種愉悅的自豪感。說︰「鋁合金門窗。都是你四叔一個人送的。鋼材水泥,則是你爺爺女乃女乃伯伯叔叔姑姑們集體湊錢送的。」

  ,這麼大手筆。潛小麥驚詫不已。父親與羅店的叔叔姑姑們關系親密,她是知道的。但一次性出手這麼大方,幾乎包攬了蓋房子最貴的三樣材料,這大大出了她的意料。

其實,出乎意外的何止潛小麥一個人。

楊勇潛麗琴是。

潛家爺爺女乃女乃是。

潛家的一干親戚是。

南江村的村民也是。

似乎一夜之間,隨著範英俊建築工程隊轟轟烈烈的開到,設施工程有條不紊的展開,以及各項材料源源不斷的運到,南江村的人們仿佛才猛然想起,平時老實寡言的楊勇,他其實並非孤單一人。他的背後,還堅定不移地站著南江村人並不熟識的楊氏一門。

楊勇替女兒把行李拿到潛小芬的房間,交待了兩句,便匆匆回了施工現場。

潛小麥放下書包,也不多作停留,三兩步走進廚房。母親潛麗琴和大舅媽黃雪萍正在灶頭汗流滿面地團團忙碌著,煤氣灶、蜂窩煤、土灶齊齊開火,三四口鍋滋滋發響,已然飄出陣陣菜香。表姐潛小芬也不顧七月里炎熱的天氣。坐在灶後幫忙揀菜燒火。

三人見潛小麥進來,都如釋重負地笑了。

潛小麥二話不說穿上圍裙,走過去按潛麗琴的指示,快速幫忙煎煮烹炸起來。邊說邊做,一番口頭交流下來,才知道最近家里是忙翻了天。

原來,上個月潛小麥回學校的第二天,楊勇就按計劃去了華陽,和楊家爺爺女乃女乃關起門做了很長時間的交談。沒有人知道三人具體談了些什麼,楊家小輩們只記得那天女乃女乃的眼楮一直都是紅通通的。

楊家爺爺失望之余,倒也覺得楊勇建百貨店式新房的構想是可行的,于是一起打車去了小女婿範英俊家。翁婿幾個對照著建築日程表一陣商量,當下拍板立馬開工,並爭取一個月內完工,好調出人手參加八月份新的項目。因為範英俊手里還同時進行著兩個項目,能擠出的人手非常有限,于是干脆向同行多借了幾位技術熟稔的師傅,決定加班加點加工資,爭取早日結束工程。

于是,夏至日這一天,整理一空的潛家右手屋,在鏟土機轟隆隆的工作下,瞬間夷為平地。

為了不耽誤妹夫的工程,楊勇回家後,立馬在南江雇了一批身強力壯的小工。開工後,兩方人馬互相協作,速度便翻了一番。

潛家這種高效率的蓋房舉措,在南江村引起了巨大的反響。

每天公路上一溜煙兒跑得飛快的材料運載機,轟隆隆高效率大容量的泥沙攪拌機。夕陽西下晚間仍在挑燈夜戰的施工隊,等等等等,均引得南江村人頻頻側目。

晚上閑來無事,人們紛紛聚集橋頭乘涼,近對著潛家飛快的砌磚速度,無不嘖嘖驚詫。

據說,前兩年南江首富孫紅梅家蓋別墅,所用的泥沙石子也只是雇小工從溪邊一點一點往家里挑,師傅也單單只請了三五個,前後工程急趕猛趕也進行了大半年。人們想不通,一直低調的潛家突然這般高調蓋房,憑的是什麼?听說施工隊是從華陽城里請來的,听說新房是經過專人設計的,听說單是樓層的高度就是普通民房的1.5倍,听說所有的貴重材料都是楊氏一門親戚饋贈的……

一時之間,南江村人對潛家的一磚一瓦,都有了前所未有的好奇……

但潛家人卻顧不得這些,每人每天都忙得腳不沾地,連駐足應酬各類恭喜言辭的時間都顯得份外奢侈。

粗粗打包搬到左手屋後,楊勇每天早出晚歸,事無巨靡,全面接手了蓋房事宜;潛麗琴負責一天三餐,外加點心宵夜。每次足足都要備上三十個人的份量,光是做飯一項,就忙得她恨不得再生出個三頭六臂;就連教書開店多年,並不擅農活的潛家爺爺,這陣子也趕著羊到上山巡視起了天麻莊稼;潛家女乃女乃有心下來廚房幫忙,但遭到了所有人的一致阻攔,老人家即使閑閑呆在房里,也會挖空心思幫著剝上一點蠶豆。

這種人手短缺的情況,隨著前兩天潛小茉、潛小海考完試,稍稍得到了緩解。如今,辦事更為老練沉著的大女兒潛小麥歸來。不能不說是一個急時雨。

就在潛家所有人為新房高興地奔波忙碌著,為材料的獲贈與工程的受助欣喜不已時,除了楊勇,沒有人知道,楊氏一門在送出這些東西時的酸澀心理。

那一天,在範英俊家商量停當各項事宜,楊勇趕著末班車急急回了南江。楊家爺爺回到家後,和紅著眼的楊家女乃女乃相顧無言。老兩口遲遲用了飯,輾轉反側,一夜都沒睡好。

第二天一大早,楊家爺爺就撥通了去羅店的電話。于是,中午吃飯時間,幾位兒子媳婦女兒女婿就齊齊聚在了華陽的餐桌上。

和歷來所有的家庭會議一樣,仍舊是楊家爺爺做的開幕詞。

「昨天,老2來華陽了。說是暫時沒能力在城里買房,想先把南江的房子拆了重建。盡管不樂意,但我們也只能同意。今天把大家叫來,是想跟你們商量個事兒。你們一眾兄妹中,唯有對老2,我沒有做到盡心盡責。他是你們爺爺最疼寵的孫子,到頭來卻世事弄人流落到了外頭。于老2,于你們爺爺,我和你母親都有愧啊……」

楊氏兄妹听了唏噓不已。楊家老2就是楊家老爺子的心頭疤,平時不覺得,但敏感的時候隨便踫上一踫,就是傷心一大把。是以,大伙兒都不知道該怎麼開口勸說,只得靜靜听著老人家繼續說下去。

「我和你母親昨晚一宿沒睡好,想著老2既然下了決心在南江蓋新房,那我們老兩口怎麼說都得支持一點。這些年,把老龍灣的大水塘租出去,我們也攢下了幾個錢。老2他沒要羅店的東西,我和你母親也早就琢磨著另外補點。現在我們有意把那點錢交給老2家,蓋房子出份力,留給小海也是個念想。不知道你們有沒有意見?」

楊氏兄妹听了恍然大悟,都長長松了口氣。餐桌上的氣氛頓時明朗起來,大家漫不經心。齊齊動手,埋頭就是大快朵頤。該吃菜的吃菜,該喝酒的喝酒,就是不置一詞。楊家媳婦也都是聰明人,眼珠子滴溜溜一轉,馬上就明白楊家老兩口為的是顧及她們的心情。對自家兒子女兒說話,他們從來都是「聖旨口」,哪用得著這麼拐彎抹角。

作為長媳長嫂,楊家大媳婦很識時務,忙堆著笑說︰「老爹老娘你們的錢,自己作主就行,哪用得著過問我們。我們長房雖然不富,但日子還過得去,現在哪會吧唧你們那點錢……說起來,我們也是佔了幾位兄弟的便宜,二弟、四弟、五弟都沒要羅店的東西,房子、山和田地現在都讓我們和老三家接了。這幾年我們家種瓜種水果批發著賣,錢賺得還可以,雖然比不上城里的幾位,但比二弟家輕松多了。蓋房子是大事,我們家理應也該支持一份。」

「可不是麼?我們羅店蓋房子的時候,二哥回來可沒少出力。現在該輪到我們幫他們家一把了。」老三媳婦也是笑吟吟地跟進。

老五媳婦季麗芳比較靦腆,不似兩位嫂子能說會道,只輕輕說了句︰「我家的事向來都是楊順作主,他說好就行,我沒意見。」

楊家老兩口听了欣慰不已,滿口稱贊媳婦們體貼入微,尤其是對大媳婦,更是滿意得不得了︰「弓劍他娘,你這麼顧大局識大體,為底下兄弟姐妹們考慮,是我們楊家之福啊。把羅店老家交給你我們很放心。都說長嫂如母,你們以後凡事都要听听你們大嫂的意見,知道嗎?」。

「知道了。」楊氏兄妹滿口應下,繼續向一盤盤美味佳肴進攻。

普普通通一句夸獎的話,羞得楊家大媳婦紅雲滿面,直擺手︰「不敢當,不敢當。咱們自家人互相幫忙是應該的。現在是咱們幫二弟,以後二弟生活好了,我若想在城里給弓劍買房的話,他也一定會上前幫忙的。大家齊心,互相幫助,才好辦事情嘛。」

這時,肚子墊了五分飽的楊順放下了筷子,環視了一圈說︰「其實二哥家並不缺錢。我更想做的是表達一份心意,我上高中時家里困難,兄弟姐妹多開支也大,學費大部分都是二哥幫我付的。二哥這份情,我領了!小麥的事我會全力以赴幫她辦好。二哥蓋房子我也會出一份力,為的是告訴南江的人,二哥背後有咱們頂著,誰都甭想動他一根毛。」說到激動之處,嗓門不由提得老高。

楊水蓮拍了拍旁邊小哥激動的肩,也柔柔地開口了︰「二哥若知道你這麼想,會很高興的。我也一樣,小時候,二哥給了我不少零花錢呢。早在二哥委托我家幫忙時,我就打電話跟四哥、姐姐商量過了。四哥出大頭,我和姐姐在後面跟進。」

「你們家不是出人力了嗎?那錢就甭出了,總不能由你老ど撐大頭,我們長房跟尾吧。」楊家老大道。

他的問題立馬得到了範英俊的解釋︰「我們其實沒幫多少。人手大部分從其他工頭那里借的,機器工具也只是空著的時候拉下去用一用,二哥堅持要按市場價算給我們費用。他請我們幫忙,為的是工程質量多份保障。」

「能理解。」楊順微微點了點頭,對自家二哥的 脾氣再清楚不過。從不肯佔自家兄妹一分便宜,自尊心強烈到固執的地步,對道理原則的堅持都可以作示範上教科書了。在如今這個熙熙攘攘名利紛爭的社會,這樣的性格,真不知道是福是禍。好比當年和老爹的關系,明明是沒有隔夜仇的親父子,攤上了他那幾近執拗的牛脾氣,竟搞出了離家出走的事情。盡管隨著年紀閱歷的增長,為人處事都成熟圓滑了很多,但骨子里的那份執拗還是一點都沒變。

「你們看這樣行不?以二哥的脾氣,給他錢,他以後肯定還會勒緊褲帶,攢了還回來。要不,趁現在還沒開工,咱們直接送材料好了。把錢都交給水蓮夫妻,他們熟悉情況,找個好的供貨商,直接給南江發材料。」

楊順的提議,立馬得到了眾人的一致稱好。

看到兒女們這麼團結互助,楊家女乃女乃欣慰地笑了,眼里不知不覺卻又噙滿了淚花︰「這蓋了新房啊,你們二哥的根算是一輩子都要落在南江了……」

「不會的。二哥不是說了嗎?先把小佷子小佷女培養出來,以後賺了錢會第一時間在華陽買房的。小麥以後肯定會到華陽來,二哥買房是遲早的事,我們兄妹一定會聚到一起的。」楊順寬慰著老母親。

「是啊。娘,你看你,這華陽到南江,公路越造越好,兩個小時就到了。二哥會常常帶小海來看你的,你身體吃得消,也可以隨時坐車過去看他們。很容易的事。就這麼點距離你就舍不得,小心老四吃醋。他們大老遠的隔著半個地球,三個小孫子常年不見,都沒見你這般舍不得……」楊家老三還是一如既往地嘻皮笑臉,吃飽喝足,閑閑打趣起了老母親。

楊家女乃女乃破顏為笑,小聲地嘟囔著︰「我也沒日沒夜地想他們呢。」

楊家的午餐時間飛逝而過,眾人都還得趕回去上班上工,見事情商量得有眉目了,楊家爺爺醒了醒嗓子,老規矩地做起了總結陳述︰「今天你們大家能這麼說,我們老兩口很高興。不管是老2,還是你們之中的誰,以後有了困難,就都要像現在這樣相親相愛有商有量。老祖宗的話是不會有錯的︰‘兄妹齊心,其利斷金’。只要你們七兄妹團結友愛,勤勞努力,日子一定會越過越火的。做兄妹,有今生,沒來世。這份情,你們一定要好好珍惜,知道嗎?」。

「知道了。」嘎嘎,一群中年男女在精神矍爍白發蒼蒼的楊家爺爺面前,被訓得宛若小學生一樣。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