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現代*武俠 48、時無英雄,使豎子成名

時無英雄,使豎子成名——

言出西晉名士阮籍

(從這句話上看出做者花了心思認真在寫)

此話可用在黃易身上。黃易命好。

他出道時,幾個大俠已隱去。愛武俠的人沒書看了,湊和看黃易。而黃也不是扶不起的阿斗。

(說的很對,並且對黃易做了一些肯定,和那些為了表明觀點斷章取義的文章決對不同)

他出道後,INTERNET大興,傳播更易;一些網站為了吸引人,提供黃易的小說,並有意無意往高處吹。當新卷出版時,為了證明網站的高效、齊全,為了多些點擊,便紛紛COPY,造成人氣很旺的假象。

(這是事實無可辯駁)

INTERNET使凡人也可以面向公眾發言,話語權利分散。等待造成距離,距離產生好感。肥皂劇也是同理,只不過還不如黃易的書好看罷了。

(又對黃易做了肯定,不過我覺得當時黃易外好的東西有很多,只是和黃易不沖突罷了)

據我所知,他的書在大陸不是很好賣,收藏的人很少。

(我印象中也是這樣可能和網絡傳播有關系.但是缺乏具體有力的證據)

黃易的書象角色扮演類GAME,又如戰國GAME,吸引了偏好GAME的少年。喜歡黃易書的多半是1975年以後生的都市人。這些年輕人多數不愛文學,不關心過多的文化、文學水平問題,愛熱鬧,也讀個熱鬧。將黃當成時髦了。讀之一如《風雲》、《仙劍》。

(這個我不太同意,說的有點過了.黃易的讀者中雖然有很大一部分這樣的人,但是不能說全部.不過不愛文學,不關心過多文化,歷史知識少,是我對‘大部分‘黃易讀者的印象)

即︰黃迎合了部分品味不太差、求新的新人類。

(作者說的不錯,但是有點過)

黃易的大唐歷史背景,新人類們不熟,便有「賣點」。其實,隋唐演義等書早有描述。隋唐本身便很有意思。

(實話實說不喜歡黃易可能就是因為喜歡隋唐,並且觀點和黃易實在無法相容,黃易還是有一些歷史知識的,但是絕對不會很高zako這樣的半文盲都能輕易看出很多歷史錯誤)

附︰給黃易打分

(雖然前面說黃易讀者的那段有點過分,但是後面的打分還是比較中肯的)

(共10項,單項10分)

1、語言︰流暢、生動,文可達意。缺少韻味與創新,不少人物的語言缺個性。沒用心挖掘漢語言的潛力。7分

(人物語言貧乏缺少個性,是黃易的主要缺點。文可達意是最基本的,但是很多寫武俠的人都沒做到,這使黃易輕易就超過他們了。缺少韻味確實,語言創新還是有很多的,不過有一些很失敗。也有成功的。)

2、人物︰主人公頗有個性,塑造有力。缺少深刻、復雜的心理變化。小人物不鮮明,有千人一面之嫌。7分

(優點和缺點說的都很對,小人物不鮮明是很多小說的缺點,不只是武俠,這也是巴爾扎克成功的原因)

3、情節︰能吸引人。但少根筋,少懸念,少大局觀下的轉承。如打游戲過關,又如鑽山洞,很長,頗為曲折,但不夠大氣,到不了新洞天。6分

(情節只能吸引部分人,看《尋秦記》一看主人公姓我就猜到項羽的出現故事就結束了,黃易的作品改游戲基本上不用花什麼功夫比喻的很好)

4、愛情︰不值一評。5分

(完全同意5分都多)

5、立意︰大唐的優點是——政治讓人異化。7分

(就是提出些非主流的觀點而已,黃易或者其他二流武俠小說作者在遇到歷史問題的時候通常都是這樣處理的)

6、結構︰脆、碎,細長而非寬厚深沉。6分

(我也是這種感覺,另外很多情節缺乏聯系。應該在加個「散」字)

7、文學成就︰無創新。(與20世紀各流派新小說相比)6分

(確實沒什麼創新,只是和主流有些不同而已,其實他的很多東西在20年代就有很多人嘗試過了)

8、武功︰有若干創新,尚未自成一派。7分

(不是沒有自成一派。主要是沒有特點。)

9、想象力︰套用歷史,扣除科幻,還剩多少?7分

(7分多了,不只是缺乏想象,根本就是限制住了讀者的想象)

10︰知識面︰可能比古龍略強,只在這一點比古龍強。7分

(那也未必,古龍知識沒寫而已。不能說黃易知道古人上廁所用過竹簽就是有歷史知識)

總計︰得分65分。

人氣附加分(總分5分)3分。創新分(共5分)因黃易的科幻成就,加2分。

最後得分︰70分

評語︰缺點少,優點也少。特點是「長」、「眩」、「閥」。我對他的閱讀興趣不大,但聊勝于無。喜歡他的人也不少,但得不到更高層次精英的欣賞。

(這個總結寫的很好)

附︰金庸95分;古龍85分;溫瑞安75分;梁羽生70分。

(沒具體說明不好比較)

打個比喻,金庸如大海,古龍如高山,溫瑞安如半島,梁羽生則如湖泊。那麼,黃易呢,他如假山噴泉。

(後面三位沒有作者說的這麼不堪)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