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現代*武俠 47、從產品角度來說,黃易或高于金庸

從產品角度來說,黃易或高于金庸

——一個資深市場分析師的觀點

武俠小說其實也是種產品,使產品就需要符合市場需求,就要迎合消費者口味。目前,由黃易武俠制作公司出產的產品,在市場覆蓋率和消費者接受度上,都要略高于金庸武俠制作公司的產品,所以,以產品的角度看,目前黃易高于金庸,他生產出了更符合新興消費者需求的產品。而購買金庸產品的,從年齡結構上來看,總體上偏大,在武俠市場上,越是年輕的消費者越被視為市場主力,他們的消費熱情和頻率在各年齡層次中是最高的,對他們進行的宣傳成本通常也更低,比如,一部小說只要貼上「黃易牌」就能立刻受到大範圍追捧。而中高年齡消費者則屬于次級消費群體,他們雖然消費能力出眾,但不會輕易為了一部通俗小說體現自己的支付力,所以不被市場分析人士看好。

現在,可以分析一下目前武俠市場的消費熱點,即什麼是最受市場歡迎的武俠產品。

由于當代社會節奏明快,人們沒有太多的時間去體味表象下的事物,于是表象本身即成為最受關注的目標,這也就是我們說的注意力時代,誰捕獲了注意力,誰就贏得了市場先入權。那些能一下引起他人注意的事物,總能先入人心,這一現象在有這個時代本身培養起來的年輕一代上最為明顯。于是,商家便據此調整了自己的經營理念——好看就行。

反映在武俠市場上,細水長流娓娓道來式的敘述方式已經被市場擯棄。作為替代的是︰緊張而扣人心弦的情節、能力超群的偶像型的主角和風騷迷人的女性。市場分析家發現,新一代武俠消費群體在評價一部武俠作品的優劣時,總會提到情節,情節是否奇峰突起、變幻多端,場面是否浩大,是否澎湃起伏成為他們最多的話題。至于情節是否合理,是否緊扣主題,是否符合人物性格等因素,雖然都是評價文學作品的基本要素,但已漸不為市場所認可。武俠制作商本身不是文學產品的生產商,所以自然更不必在乎基本文學的要素,他們只需去過根據市場需求生產產品即可,所以他們開始追求情節的復雜多變、匪夷所思。至于人物刻畫、文學結構等都成了次要追求目標。

其次,一個隱而未露的市場現象是,武俠等通俗小說閱讀者,都喜歡將自己融入到書中,把書中的主角想象成自己,然後再去體會由故事情節給他帶來的心理感受,並從中獲得種種體會。這一隱秘心理成為閱讀通俗小說的最大快感來源。一個成功的武俠制作商,往往會緊緊抓住這一獨特的市場特征,圍繞他設計產品。為此,他們總去設計那些外貌出眾,且能力超群的主角,使讀者更樂意將自己想象成主角。同時,既然是超人式的人物,他們必能每每化險為夷,創造種種奇跡,並無論在何處都能引人關注。無論是男是女,都是萬人迷。此時,因為讀者已經讓自己進入了角色,就會因故事主角獲得的種種成就,而是自己產生一次次的成就感。從而最大限度滿足他們的YY心理。由此造成的武俠產品特點是,主角幾乎都是男性(因女性讀者偏少),且必風liu瀟灑,總會有許多艷遇,總會被無數美女環繞周圍。遭遇中,總能化險為夷,總能絕境逢生,總會有許多奇遇或者好運,結局總比較完美,並獲得無數光環。或成天下第一,或為了不起的大英雄,或抱得美人歸,或更親鳥生下了天下第一霸王。令無數讀者高潮迭起。

反觀金庸武俠制作公司生產的產品,如韋小寶雖艷福過人,但卻是個無賴;如郭靖雖被譽為俠之大者,但卻是個傻蛋;如張無忌,雖貴為明教教主,卻生性優柔寡斷,連自己的婢女都保不住。再看情節,總是抬拘泥于文學要素,要根據人物性格發展情節,要盡可能減少巧合,要符合事實邏輯發展規律,要圍繞中心,緊扣主線,不能過于發散。這樣一來,精彩的情節自然偏少了,因為現實社會哪有這麼多巧合?

不管白貓黑貓,能掌握市場就是好貓。

事實證明,黃易武俠制作公司通過準確地市場定位,抓住了市場,贏得了主力消費群體,而金庸武俠制作公司經營思路過于老套,不能順應市場潮流,已漸漸被排斥于市場一角。在這場新世紀的武俠市場爭奪戰中,處于明顯下風。這種處境不得不引起廣大企業經營者深深思考。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