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荊州南陽郡宛城

日頭西走, 人影東斜, 申時二刻, 宛城守將徐晃及城內大小偏將文吏聚集在城門口。依照前日送來的消息,雒陽的援軍會在今日到達。

因襄樊阻擋在前, 直至今日, 宛城還未見到過來勢洶洶的蜀軍, 但從南邊傳來不斷的消息,讓宛城人心惶惶。尤其是襄陽城被攻破之後, 陸渾舊民孫狼等人,竟自郟縣舉眾起兵,侵擾洛許,雖是烏合之眾不成氣候, 在徐晃親自帶兵圍剿後, 不到十天就潰不成軍。可這件事還是讓眾人心中又籠上一層陰霾。直到曹操親鎮雒陽,援軍即將到宛城的消息傳來,紛紛擾擾的議論聲才漸漸平息了下來。

「等援軍到了,看它蜀賊還怎得猖狂!」

「有魏王親督軍事, 就算是神兵天助,也必敗無疑!」

曹操的存在,對于幾乎所有人, 都像吃了一顆定心丸。就算荊州的局勢還是那般糟糕, 有曹操在,大多數人也會覺得收復荊州,無非是時間問題。

近申時五刻之時, 遠方傳來愈來愈響的馬蹄聲,城門口的人皆為之一振。

然而,與預想中不同,領兵在前的,不是一身戎裝的將軍,而是揚鞭策馬的文士。待行至城門,眾人定眼一看,卻發現到來的援軍竟不過百余人,一時間,竊竊私語又卷土重來。

徐晃到比其他人淡定。兵多難行,能這麼快趕到宛城,將領所率的必定都是騎兵,且人數不會太多。他上前相迎︰「郭先生一路辛苦。」

「時間緊迫,嘉就不和將軍寒暄了。」郭嘉勒住韁繩,翻身下馬,「煩請將軍把所有送來荊州的情報都送到嘉這里,越快越好。」

子時三刻,陰雲遮月。

已是三更天,除了守夜的侍衛,這個時辰,官署中大多數地方都已漆黑一片,唯獨徐晃要將去的這間屋子還燈火通明。隔窗望去,堆滿竹簡的桌案上,橘黃色的燭火微微搖曳,籠出一片朦朧的暖色,卻還是掩不去人面上的倦意。听隨郭嘉來宛的將士說,這幾天里他們日夜兼程,連馬都跑死了好幾匹,縱使是年輕力壯的兵士,都覺得有些吃不消。可直到現在郭嘉好像現在連口水都沒喝,就一直坐在這屋中看軍報。身在曹營多年,徐晃早听說過郭嘉的行事習慣,卻沒想到親眼所見,竟比听到的那些軼事還要夸張。

他走到門前,輕輕叩響。

「進來吧。」

徐晃依言走到屋中,繞過屏風走到案邊時,剛好瞧見郭嘉闔著雙目,用手輕按著眉心。燈火映在屏風上,在郭嘉背後的牆上映出一片巨大的陰影,好像要將郭嘉吞噬一般。明知道正事為先,也知道自己不該多嘴,可許是因為眼前的景象讓人太過不安,徐晃還是忍不住道︰「先生還是要保重身體,早些休息。」

「嘉恐怕休息不下了。明日一早,嘉就帶兵去樊城。」

徐晃詫異道︰「這麼急?可……」

「別擔心,嘉知道你想說什麼。」郭嘉一邊開口止住徐晃的話,一邊在手中竹簡上勾下一筆,「對了,這里的這些,不是全部吧。」

「是,為節省先生時間,已經將被證實的虛報剔除。」

「那把剩下的也送過來。嘉記得,就算是虛報,官署中也該有備錄。」

依照軍法,軍中信件情報無論大小真偽,都要命文吏謄抄一份留作備用。所以官署中的確還存有備錄。但徐晃十分不解︰「不知先生要那些做什麼?」

「凡事如見其果,必有其因。荊州這次多了這麼多假的情報,將軍有沒有想過其中緣由?看那些假東西,嘉才好了解,他們最想誤導我們,真正在意的是什麼。」俯身在案上寫下些什麼,郭嘉放下手中的竹簡,終于抬起頭看向徐晃,「不過,也有可能不是‘他們’,而是‘他’。」

此時,徐晃才發現,雖然郭嘉面帶倦容,可他的眼眸卻是熒熒流轉,熠熠生粲。對著這一雙清潭澈溪,他忽然有了一種錯覺︰形銷骨立,命有盡時都無妨,誰都不可能將戰勝眼前這個人。

哪怕是泱泱天道。

「徐將軍?徐將軍?莫盯著嘉看了,先說你來找嘉所為何事吧。」

經郭嘉一提,徐晃才意識到自己竟出神的盯著郭嘉看了好久。他面上不由浮現出一絲尷尬。他輕咳一聲,定了定神,正經了神色。

「先生,恕晃直言。依晃之見,此時從宛城出兵營救樊城,並不合適。如今漢水未退,行軍困難,不便大舉用兵。且宛城將士中新兵居多,戰力有限,若一舉救樊不成,晃擔心再蹈于、龐二位將軍的覆轍。」

「你說的不錯。所以在嘉來宛前,魏王命嘉要定再三叮囑將軍︰雒陽已遣徐商、呂建二將率萬人並輜重增援將軍,在他們到宛城之前,將軍切不可動兵。」郭嘉道,「並且,等大軍到宛之後,將軍也最好先進兵駐守偃城,等水勢退卻,再救樊城。」

偃城在樊城之西,因漢水暴漲與樊隔絕。若在蜀軍之前率大軍進駐偃城,則可成犄角之勢,待漢水退卻,表里俱發,必可破賊。魏王最是懂兵之人,怎麼可能會因救樊心切,妄下命令。看來,是他杞人憂天了。

可徐晃突然又意識到哪里不對︰「那先生方才說明日帶兵去樊城是——?」

「送糧。」

送糧?徐晃有些疑惑。樊城被圍多日,城中缺糧是不假,可並未到非去不可的地步,更沒必要勞得郭嘉親自跑此一趟。

「恕晃再直言,谷米沉重,運輸不便,先生若要從宛送糧至樊……不知先生要帶多少人去?」

「除了嘉帶來的那百名騎兵,將軍再調給嘉幾名副將,八百步卒就夠了。」

這麼少的人?徐晃更加疑惑驚訝︰「恕晃再次直言,先生……」

徐晃話還沒說完,郭嘉先笑出了聲︰「別再直言直言的了。嘉知道你想說什麼。樊城雖缺糧但尚能堅持,嘉沒必要這麼著急。況且樊城之外必然布滿了蜀軍,嘉倘若僅僅帶那麼一點人還帶著沉重的糧草,簡直是送上門去給劉備當靶子。」他轉了轉手中的筆,「可如果不下重餌,魚都釣不到,更何況是潛龍。說來,這宛城副將中,將軍有沒有用的不順手的人?」

郭嘉前面說的話,正是徐晃的擔憂。可後面所說,徐晃除了听出些「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的意味外,並沒有听懂。可不等他詢問,下一秒,郭嘉就轉開了話題,他只能揣測著郭嘉的想法,回答道︰「先生放心,晃定會派身邊最得力的副將協助先生。」

「將軍誤會了,嘉不是這個意思。」郭嘉連連搖頭,「得力的人交給嘉就可惜了。嘉只是想知道,這幾個月荊州動蕩不安,叛國降賊者不在少數。那在這宛城里,可有讓將軍憂慮的人?」

徐晃一愣。他忽然,又有些懂了郭嘉的意思︰「荊州刺史胡修,南鄉太守傳芳,被蜀軍攻破城郡之後,逃來宛城,但家眷都為蜀軍所獲。曾有士兵稟報二人對城外私傳消息,然皆無證據。」

「那就將他們二人調給嘉好了,荊州刺史、南鄉太守,留居荊州多年,一定比其他人可靠。」說這話時,郭嘉眼底布滿了狡黠。他向徐晃招招手,示意他上前來︰「此外,還有一事,要勞煩將軍……」

————————————————————

五日後,樊城北十里。

「先生,通過這個峽谷,再走五里路,就到樊城了。」

樊城位于桐柏武當二山之間,原本與宛相通的道路被漢水所封,所以只能走另一條郭嘉並不熟悉的路。好在胡修與傳芳都在荊州呆了多年,本地人知道的路,他們也知道的一清二楚。也多虧了他們一路上盡心盡力,才讓運糧軍幸運的連一個蜀卒都沒有遇到。

郭嘉看著前方兩旁高山聳立,一條狹路幽幽望不到盡頭,眼中不由浮現出憂色︰「這路看著凶險……可還有其他的路?」

傳芳畢恭畢敬道︰「倒是還有一條路,如果現在繞行,會比原本的路程遲上兩日。」

聞言,郭嘉低頭思索起來。未想到還沒等他做出決斷,身後的胡修卻先開口粗聲粗氣道︰「都走到這里了繞什麼繞!郭先生,你要是害怕,就騎馬走後面。若真遇到敵軍,修幫你砍了就是!」

听著這兩人一人唱紅臉,一人唱白臉,卻是不著痕跡的堵死了改道的可能。郭嘉眼中閃過一絲笑意,面上卻仍是滿滿的猶疑之色,以及些許對胡修的惱怒︰「將軍這話就錯了。如果谷中真有埋伏,這麼多車糧草都被蜀軍奪去,將來魏王治將軍一個資敵之罪,不知道將軍那時還是否有如此驍勇。」

「哼!你不用用魏王壓我!」哪知胡修是個暴脾氣,直接就吵了起來,「這幾天你一再說軍情緊急,必須盡快把糧草送到樊城,我們剛在

驛站喝口水,就得被你催著趕路。現在樊城近在咫尺了,你又要繞道,先治你個怯懦畏戰還差不多!」

傳芳趕忙勸道︰「少倅,你快住嘴!」

「怎得,他膽小還怕修說了?」

「夠了!」郭嘉呵道,「就走這條路。」說完,不等胡修傳芳回應,就重重一甩鞭,一馬當先進了山谷,似乎真的生了大氣。

身後,傳方與胡修對視了一眼,悄聲道︰「你說,他這是真的,還是——?」

「當然是真的。」胡修嘴邊勾起一抹冷笑,「諂媚取容的東西,被修這一激將,還不是乖乖上鉤。走吧,看修一會兒怎麼送他去黃泉路!」

傳方卻還是有些不安。按理說,郭嘉絕不會是因胡修幾句話就能被激將的人。可他又轉念一想,無論是郭嘉真的失了理智還是聰明反被聰明誤,只要進了山谷,郭嘉一介文士,手無縛雞之力,怎麼可能打得過他和胡修兩個人。這麼一想,他頓時安心了不少,一甩鞭子也跟了上去。

山谷間比外面要狹窄許多,兵士不得不改變陣型,魚貫前行。這樣,並排的胡修與傳方二人,沒費什麼力氣,就將郭嘉與其余士兵隔開。看著郭嘉毫不知情的模樣,胡修與傳芳臉上的笑容越來越大,甚至有幾分猙獰。

殺了郭嘉,不僅他們的家人能得救,封侯拜爵,想必更是指日可待。

待走過山谷大半,他們突然看見道路前方有一隊人馬,似乎早已恭候多時。

「沒準是征南將軍派人相迎。」胡修努力壓下語氣中的嘲諷。

「胡刺史是不是還覺得,沒準那人手中的羽扇,還是征南將軍的信物?」郭嘉輕瞟了他一眼,後者噎了一下,動作也不由頓了一下。而這時,郭嘉卻已勒馬上前。對著前方的敵軍領頭之人,他的語氣比對多年未見的摯友還要熟絡。

「孔明兄,別來無恙。」

胡修悻悻的放下剛才已握住劍柄的手,就差一秒。郭嘉晚上前一秒,此刻定已人頭落地。

傳方則警惕的瞟了眼身後,見沒人注意到胡修的舉動,暗舒一口氣︰「還有機會,先靜觀其變。」

前方,諸葛亮見到郭嘉,亦是露出親切的笑容︰「十年未見,奉孝風華依舊。」

「孔明這話,嘉可是會當真的。」話音落下,郭嘉表請漸漸嚴肅起來,「說實話,嘉沒想到你真的會來荊州。」

「奉孝說笑了。如果真沒想到,又何必在此以身涉險?」

「三七之別。」郭嘉道,「三分覺得你會來,是因為嘉想不通,如果你未隨軍,荊州怎會是今日這般局勢;七分覺得你不會來,是因為嘉更想不通,若你隨軍,益州又該怎麼辦。」

諸葛亮撥了撥于扇子上的羽毛︰「益州自有長史掾吏督理事務,奉孝不必為亮憂心。」

「本地豪族、南中蠻夷,還有劉璋之子劉闡……等玄德公折在荊州,孔明真覺得,等你趕回益州一切還來得及?」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

「看來,奉孝不僅關心亮,還十分關心主公。奉孝放心,主公身體康健,無疾無病,必能收復荊州,大勝而歸。」

「若是真的康健,玄德公現在又身在何處,怎不同孔明一起前來,與嘉敘敘舊情?孔明別是在誆嘉。」

「或是克偃,或是駐襄,或者在這不遠處的樊城城外,又或者亮就是在誆奉孝。奉孝與主公相識比亮早許多年,相信不必問亮,奉孝也猜得到主公在哪。」

一番來回,諸葛亮慢慢搖著羽扇,眉眼含笑間未見有絲毫的波動,這淡定自若的模樣真是和十年前一模一樣,儼然一只成了精的狐狸,滴水不漏的讓人束手無策。按理說話既已說到此,尋常人都該知難而退。可郭嘉偏就能視他們二人身後劍拔弩張的將士為浮雲,繼續悠哉游哉的與諸葛亮討價還價︰

「看在往日的情份上,孔明給嘉個提示如何?」

「那這樣,看在往日的情份,奉孝現在來亮陣中,亮這就帶奉孝去見主公。」

「……」

話未說完,郭嘉忽然見諸葛亮臉色一變。下一瞬,疾風掠過,鋒刃在距郭嘉不過三寸之處,被扇子將將擋住。

看到扇柄上被劍砍去的一塊漆,郭嘉陡然沒了面對諸葛亮時的和顏悅色。那眼中突然涌起的殺意,竟駭的胡修不由自主的退了好幾步。直到片刻之後,他才回過神來,頓覺羞憤異常。他連忙給傳方使了個眼色,想著二人合力斬殺郭嘉。卻未曾想那廂傳方還未拔出劍,竟先從馬上摔了下去。胡修大驚,忽覺自己胸中亦是疼痛難忍,口中血腥味越來越濃。未幾,只見劍「吧嗒」一聲掉落在地,人也跟著栽下了馬。

變故發生的突然,平息的更加突然。等士兵趕上來時,胡修與傳方二人已七竅流血,沒了生息。眾人驚詫之中,唯獨郭嘉一人,神色自若地拭去扇柄上不小心濺到的一滴血,而後小心翼翼地把扇子收回了袖中。顯然,除了傷到了扇子,一切都在他的預料之中。

可似乎,並不在諸葛亮的預料之中。

想到諸葛亮剛才那一瞬的失色,郭嘉眼底滑過一絲了然。他望著諸葛亮復雜的表請,好心的為他解釋道︰

「離開上個驛站時,嘉請他們二人喝了杯茶。」也就是說在二人做出背叛的舉動之前,就已先被宣告了死期。

「……如果是你算錯了呢?」

「那嘉會很遺憾。」

諸葛亮目光更暗了。他眉眼間仍舊含著笑意,只是已然失了溫度。眼前之人,聰明狡黠,顧盼飛揚,十年的歲月沒磨去人絲毫的神采。可同樣未變的,還有自己與人之間的分歧。是是非非,王道霸道,這都不是幾句狀似親切的寒暄就可掩蓋的。相反,當寒暄與殘忍之語都由同樣溫柔的,帶著笑意的語調說出來時,強烈的對比猶如一柄斧子,劈出一道深不見底的溝塹,容不得踏過一步。

出于莫名的默契,郭嘉與諸葛亮對望了許久,卻沒有再說一句話。半響過去,他們各自退回到己方的軍陣中。本就是涇渭分明,各為其主,此時兩軍對峙,多說無益,必只能兵戈相交,造場殺戮。

山谷從幽靜被廝殺填滿也不過一瞬。真交上手,諸葛亮才明白,為何在兵力上處于劣勢,郭嘉還敢寧可錯殺,不可放過。跟在郭嘉身後的那些騎兵,各個武藝高強,以一當十,尋常士兵完全不是其對手。不一會兒,山谷間就遍布蜀軍的尸體,郭嘉這邊的戰損卻寥寥無幾。這麼下去,想要突破包圍,無非是時間問題。

可諸葛亮的殺陣,怎會這麼簡單。

變故來自身後。埋伏多時的敵軍從隊伍後方包抄而來,馬蹄聲烈,大地震顫,負責運糧的步卒還未來得及看清楚來人,就已命喪黃泉。郭嘉本是為了安全退到了騎兵之後,現在反而變成了自投羅網。听著身後廝殺聲距離自己越來越近,郭嘉雙眉緊蹙,臉色漸漸難看起來。現在喊騎兵回援,他倒是可保安全,可後面這幾十車的糧草又該怎麼辦?!

不過片刻猶豫,敵軍已殺至身後。耳邊聞疾風呼嘯,郭嘉匆忙躲閃,卻還是被銀槍刺穿了衣擺。眼前這白馬銀槍,殺氣騰騰的敵將可不是胡修傳方之流,一舉一動皆是殺招。要不是一名騎兵即時趕回代郭嘉擋了一下,郭嘉早要被那桿銀槍刺個對穿。

「先生,快走!」

「可——」郭嘉又猶豫的回頭看了眼,卻沒想到這麼短的功夫,那幾十車糧草除了前面的幾車,一大多半都已落在敵軍手里。木已成舟,糾結無益,郭嘉只得心一橫,高聲下令︰「先進樊城!」

「糧草為重。」幾乎同時,諸葛亮也下了命令。

舍棄掉沉重的運糧車,再加上敵軍的注意力似乎也被糧草吸引,一群騎兵護著郭嘉,很快就從前方的包圍撕出一個口子,快馬加鞭沖出了山谷。趙雲剛想帶兵去追,諸葛亮卻抬手止住了他。

「軍師,單靠樊城外的防守,雲擔心攔不住他們。」

「無妨。」望著郭嘉遠去的背影,諸葛亮微眯起眼,「他進了樊城,亮才放心。」

「雲不明白。」

「若你是郭嘉,你覺得要解荊州的困局,最關鍵的是什麼?」

趙雲把槍背到身後,沉吟片刻,不確定道︰「兵將亦或天時?」

「不對。」諸葛亮搖搖頭,「官渡以少勝多,烏桓違逆天時,這二者雖有影響,但不足絆住郭嘉。對荊州而言,最重要的,是情報。」

若兵力少于敵方,尚可以鬼謀百出以奇制勝;若天時不順,或許也可憑借人力使天時為己所用,獨獨在情報一事上,倘若送來的情報不足或者錯誤太多,決策者便連荊州真實的情況都模不準,遑論運籌帷幄,救回荊州。

自打圍住樊城,諸葛亮下的第一個命令就是徹底斷絕城內外的書信往來。至于那些送往鄴城的、宛城的軍報,或是他命人九分真一分假仿寫,或是有意泄露假的情報讓曹軍的探子听去。雖然改動都不大,但戰場之上,差之毫厘,謬以千里,于禁與龐德未及交戰,就已先敗,亦是有這個原因。

「可郭嘉既來了樊城,是否說明,曹軍已經發現了軍報中的問題?」

「當然。」諸葛亮道,「想來,郭嘉在宛城看過那些軍報後,更加懷疑是亮在其中籌謀,所以他才一定要親自來樊城。身在局中,親臨戰場,自然就不會再為情報掣肘。」

「那為何先生還要讓他進樊城?」

「子龍,」諸葛亮微笑望向趙雲,「你覺得,是蟄伏在暗處盲蛇危險,還是關在籠中的老鷹危險?斷了郭嘉與外界的聯系,主公與益州,才能得安。」

就在這時,諸葛亮與趙雲忽听到身後一陣喧嘩。他們轉身去查看,發現士兵將運糧車圍了一圈,正一個麻袋一個麻袋的打開檢查。卻沒想到,除了幾個麻袋中裝的是糧食,剩余所有運梁車上運的,竟都是成袋成袋的沙子!

「想佔他些便宜,可真是一如既往的困難。」諸葛亮笑嘆了口氣。他倒沒有多氣惱,只是想到郭嘉方才對這些「糧草」依依不舍,最後迫于無奈才不得不壯士斷腕的模樣,心里充滿了無奈與……一絲不安。

「帶上那幾袋糧食,整軍回營。」

樊城這盤棋,他和郭嘉,恐怕還要下很久。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