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策馬而歸的劉備看到等候在城門口的一襲白衣,雙目不禁放柔和了許多。

建安六年時, 他來到了荊州, 投奔劉氏同宗劉表之下,過得並不痛快。劉表雖為皇家宗親, 一無匡扶漢室之志, 二無爭雄天下之心,所求的僅是荊州一境的偏安。因此, 當他勸劉表趁曹操遠征烏桓時出兵北上奉迎獻帝時,反而被劉表認為是居心不良,認為他想要趁此機會染指荊州。到最後, 不僅沒能趁北方空虛的機會痛擊曹操,還加深了他與劉表的間隙。

然劉表終究是一生慕染儒學之人。他雖然忌憚劉備, 但也僅是不允劉備擁有過多的權力兵力,在日常起居方面都將劉備視為貴客大力優待,所吃所用幾乎是與劉表本人相等。按理說,若是常人,能在亂世之中有如此衣食無憂的一隅之地, 已經是心滿意足。

可劉備並不甘心。

他奔波半生, 寸土未據, 手下兵馬不過千人, 漢室復興的大業如天邊浮雲可望不可即。寄人籬下,庸庸碌碌,這樣的一輩子,怎能是他所甘心的?

而或許是上天當真仍舊眷顧于漢家, 就在劉備最苦悶尋不到出路的時候,他遇到了水鏡先生司馬徽,又從司馬徽處,幾經波折見到了諸葛亮。

蕭蕭清風,幽幽篁竹,琴聲時低時昂,低時如蛟龍入淵,昂時如蒼龍嘯空,群鳥為之斂翼,百獸為之噤聲。

彼時草廬前,唯獨栽種的一顆桃花樹開得正茂,人亦是一身白衣,指尖隔著飄落的桃花瓣壓下最後一弦,方才抬眸望向不知第幾次來到此地的自己︰

「玄德公遠道而來,亮有失遠迎,真是失禮。」

多次前往草廬未能見到人的不快在人喚出自己名字的一刻,頃刻化為烏有。清風習習,桃瓣飄在沁人的茶水之上,他听著人溫聲為自己一點點撥散前路迷霧,笑談間道盡天下大勢;看著人望向自己的雙眸中微微閃著的光芒,突然覺得,他畢生所求的仁德之世,其實並不遙遠。

至少這隆中一隅,已是灼灼桃源之鄉。

自此之後,諸葛孔明來到了他的身邊,成為他最為器重的謀士,成為每每念及就不禁讓他唇邊含笑的孔明。直到此刻,他才真切地理解到,為何狡詐多疑曹操,卻會對郭嘉有絕對的信任,即便再凶險的計謀,也肯毫不猶豫的采用。

不是因為那個人永遠不會犯錯,而是因為有那個人在身側,即便犯了錯,也不至于心灰意冷。縱使是窮途末路,有人相陪,也總是少了幾分悲痛,多了幾分豪情。

「主公?」

被諸葛亮輕聲一喚,劉備才從回憶中回過神來。他看到諸葛亮雙眸中狡黠之光,瞬間知曉自己出神時所思所想的內容定已被人猜出了幾分,不禁微露赧色。人已在自己幾年了,自己竟還會似劫後余生一般,慶幸人來到了自己身邊。誠惶誠恐的懼怕下一刻就是黃粱夢醒,他依舊是那庸碌半生一事無成之人。

「備離開這幾日,城中可有不尋常之事?」

「主公放心,城中一切安好。」諸葛亮上馬,跟著劉備身側,「關將軍、張將軍分別在益陽、安鄉與江東兵有過幾次交戰,互有勝負,損傷不大。看來,江東與我們一樣,清楚現在在荊州,什麼才是當務之急。」

劉備點點頭。他當然清楚,諸葛亮所說的當務之急,正是卷土重來的曹軍︰「那孔明接下來有何打算?」

「亮想前往岳陽,親自拜訪周都督。」

「好。」劉備又問道,「何日動身?」

「本是打算在後日動身,不過現在既然主公已經回城,此事宜早不宜遲,亮打算明日就動身前往岳陽。」諸葛亮溫聲道,又見到劉備未加思索便應下,不禁淺笑問道,「主公就不問問亮,前往岳陽拜訪周都督所為何事?」

「孔明已有打算,備又何必多問。」劉備理所應當的回答道。頓了頓,又不放心的叮嚀道,「雖然現在我們與江東利益一致,但孔明一人前去,備終究不能放心。這樣,備讓子龍與孔明共同前往岳陽,有子龍保護孔明,備才能放心。」

身騎白馬一身銀甲的趙雲听到劉備此話,連忙向劉備和諸葛亮抱拳道︰「主公放心,雲一定會保護好先生,不讓先生有一絲損傷!」

劉備點點頭。趙雲的武藝眾所周知,即便是身陷萬軍,他依舊能殺出一條血路。

「主公這般關心亮的安危,亮真是受寵若驚。」諸葛亮笑著說道,然卻沒有一分如他所說的驚色,只是眸光更亮,攝人心魄,望得反倒讓劉備先是心下一愣,隨即漸漸又被暖意填滿。

「咳。」

趙雲一聲輕咳,才讓劉備回過神,听到諸葛亮繼續說道︰

「以周都督的胸襟氣度,智謀才略,斷不會在此時對亮動手,這一點,主公大可放心。不過,有子龍在,的確會多一重保障。

倒是主公這邊,亮不在的這幾日,還請主公叮囑兩位關、張兩位將軍,處事萬要謹慎,即便曹軍來攻,也最好閉不應戰。」

一切,都等他見過周瑜,再做謀算。

十幾天前,江東還有五萬大軍在長沙郡內與劉備的軍隊交戰,現在卻大部分調往了江夏與南陽郡交界之處,防備卷土重來的曹軍。而在長沙郡內,則由周瑜親自領兵一萬,駐守于岳陽,以確保北敵之患解除後,不至于被劉備先一步佔領長沙。

軍帳內,周瑜身披戎甲,在沙盤上荊州險隘處,插下一面小旗。

他原本如玉的面龐,經過這近十年的風霜早已染滿了殺伐之氣。自孫策死後,扶持孫權定人心,平叛亂,誅逆臣,周公瑾早已不是當初那個能靜下心撫琴雅言的世家公子,而是心思深沉的權臣,是殺伐決斷的主將,是承載著江東命運戰無不勝的大都督。兩個人縱馬天下,平定江山的約定,如今只剩他一人,擔負著一切,不知疲倦,不知苦悲的走下去。

「報!」士兵入帳抱拳行禮,「稟報大都督,轅門有人自稱‘諸葛孔明’,求見大都督。」

「諸葛孔明?」周瑜目色微動,輕喃重復了遍來者的名字。他眸中陡然射出的寒光讓士兵心中一凜,不禁頭低的更低,卻也因此心中生出一分豪情。僅是垂眸抬眼間就有如此氣魄,不愧是受江東所有人敬仰的大都督。

接著,士兵听到周瑜道,「請他進來。」

「諾。」

士兵領命離去。不一會兒,帳簾又被掀開。來人白衣飄飄,手持羽扇,年輕俊秀的面龐上一雙清亮的眸子微微透著狡黠與靈動,正是讓周瑜半是親近,半是頭痛的諸葛孔明。

所謂親近,是因為他雖然大孔明十歲,卻與孔明意氣相投,有知己之情;所謂頭痛,則是因為若不是孔明在劉備軍中,長沙郡當早已被江東佔下,哪還會有今日之煩憂。

在諸葛亮身後跟著走入帳的,是位英俊的銀甲將軍。他神情嚴肅,寸步不離跟在諸葛亮身後,毫不掩飾滿臉的戒備之色,仿佛一旦發現不妥,就要拉著諸葛亮殺出大帳一般。

可即便是在長阪坡七進七出的趙子龍,想靠一身蠻力在他的軍中來去自如,未免也太過自大了。

「孔明與趙將軍一同來見瑜,是信不過瑜嗎?」周瑜看著趙雲,似笑非笑。

「自然不是。只是從武陵到岳陽,一路多有山賊,劉將軍放心不下亮一人前行,方才讓子龍陪亮走這一程。」說著,諸葛亮看向趙雲,仿佛才發現趙雲戒備的模樣,輕聲安撫道,「子龍,亮與大都督是伯牙子期之交,知己之間,只有情誼。你不必如此緊張,反倒讓亮與公瑾之間顯得生疏了。」

「其實,瑜以為,孔明還是不要如此信任瑜的好。」深知諸葛亮「知己」二字是故意說給自己听的,周瑜冷了些眸子,全然不為所動,「瑜一直欣賞孔明的才情,希望孔明留在江東與瑜共事。只可惜上次孔明離開的急,瑜未有機會好好勸說孔明。今日既然孔明主動前來,瑜怎能不多留孔明十天半月?」最好一直留到,他攻下長沙全郡的一刻。

「公瑾何必這麼嚇唬亮呢?」諸葛亮將周瑜的心思看在眼里,卻仍舊言笑晏晏,「不過,就算公瑾真的想多留亮些時日,總得先給亮上杯茶,否則亮想留下為江東效力,也是口干舌燥心有余而力不足了。」

「孔明當真不擔心?」

「亮眼中的周公瑾,是世間難得的君子。故亮相信若亮以拳拳之心待公瑾,公瑾必將以君子之行回以亮。」

輕搖著羽扇,諸葛亮雙目滿含真誠。但周瑜分明已看到這貌似正氣儒雅的人身後,搖著的那根狐狸尾巴。

分明是吃準了大敵當前,自己不能讓劉備輕易被曹軍擊敗。他卻偏偏要左顧而言他,將一切推給那虛無飄渺的交情。須知,亂世之中,陣營敵對的二人,就算再互相欣賞,也當不成朋友。

然諸葛亮這麼說,即便是佯裝親近,也的確說的讓周瑜覺得悅耳。二人對案落座,趙雲則站在諸葛亮身後,沉默而忠誠的繼續履行著保護他的先生的職責。

「說起來,上次相見時向公瑾討求的琴譜,亮已習得了大半。」輕抿一口士兵端上的茶,諸葛亮四下望了望,沒見到周瑜那把舉世無雙的綠綺琴,不禁有些遺憾,「可惜公瑾領兵在外,未隨身帶有綠綺,否則亮就可以再向公瑾討教一二了。縱然仍是不得要領,曲有誤,周郎顧,能得公瑾回眸蹙眉一二,也是雅趣。」

周瑜目光暗暗低垂。在多年前,即便是在外征伐,他也會不嫌麻煩帶著那把綠綺。因為那時,總有人分明听不懂他的弦中之意,偏偏還要纏著他讓他撫琴。

早已習慣被裹挾入回憶的漩渦,周瑜回過神,並無心思再與諸葛亮這樣左顧而言他下去,「孔明,你此來究竟所為何事?不妨直言。」

「公瑾何時也變成了急性子。」諸葛亮輕笑一聲,轉身向趙雲伸出手。趙雲突然被諸葛亮望住雙眸,面色一紅,半響才反應過來,從貼身小囊中拿出一個精巧的木盒遞給諸葛亮。

諸葛亮將木盒放到案上,打開,丁香花馥郁之氣氤氳于帳中,「前幾日,亮收到了一封來自南陽的信與五斤雞舍香。除了留下的這一盒,其余的雞舍香亮已賣給了走南闖北的香料商販換成了糧草和兵器。至于這封信……信的落款,公瑾猜是何人?」

「曹孟德。」不必思索,周瑜已確定了答案,甚至瞬間已想到了曹操如此做的目的,「但這種挑撥離間的方式,未免太過幼稚了。」

諸葛亮頷首,他與周瑜一樣未將這幼稚的挑撥離間的手法放在心上。

只要,這雞舍香的確只是為了挑撥離間。

「公瑾說得沒錯,僅僅是以五斤雞舍香來挑撥劉將軍與江東的關系,的確太過天真。以曹孟德的智謀,不會不知道有曹軍威脅在北,即便劉將軍與江東過去有再多恩怨,也會先聯手抗曹,再圖謀荊州。所以,亮以為,除此之外,曹孟德應當會有其他的打算,故亮才會親自來到岳陽,與公瑾商議。」

「曹孟德當有其他圖謀,你我心知肚明。但若只是因為此事,孔明本可以僅著人給瑜送信一封提醒瑜警惕曹操挑撥離間就是,無需親跑這一趟。」周瑜緩緩道,將諸葛亮的話信一半,留一半,「孔明若將瑜視為朋友,便不要說僅是想來此會見故人。瑜不相信,臥龍之才,會在大敵當前時,做此無用之功。」

「公瑾果然了解亮的心思,亮還未訴想念之情,公瑾就先替亮說了。不過除此之外,亮卻也為他事。」仍舊不緊不緩搖著羽扇,諸葛亮戲謔玩笑了句,這才終于認真了神色,「亮此來,其實是因為……」

「報!」突然,一個士卒沖進帳中,打斷了諸葛亮的話。他單膝跪地抱拳,聲音急切,「稟報大都督,二十里外發現大隊人馬,探馬回報……」他抬頭看了一眼坐在周瑜對面的諸葛亮,猶豫了下,在看到周瑜微不可察的點頭後,才繼續道,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于有了解決之道,這里下載 huanyuanapp.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探馬回報,他們的打的軍旗是‘劉’,兵甲也與先前交戰的劉備軍隊無異。」

周瑜一愣,若有所思的看了眼似乎對此早有預料的諸葛亮,微一思索,瞬間將一切了然︰「原來,孔明是為此而來。」

諸葛亮早知對周瑜弄懂其中關竅輕而易舉︰「雖說曹操不可能不知道,大敵當前,劉將軍與江東絕不會在此時翻臉。但同時,曹操肯定也清楚,在他只佔有南陽一郡時,想要奪取荊州,唯一的辦法只能是引起孫劉之間的內斗,讓他有機可乘。」否則,一旦曹操攻打江東軍,劉備就會從從南郡攻其後路;一旦曹操攻打劉備,則周瑜必會帶領江東軍攻其後路。月復背受敵,連保全自我都做不到,何談染指荊州其余六郡。

所以,即便挑撥離間成功的可能微乎其微,諸葛亮也清楚,曹操定還是會在此方面下功夫。這也就是為什麼,他會選擇親自來到岳陽。

「亮相信,公瑾肯定清楚,如果劉將軍真的想與公瑾在此時為敵,亮就不會來此自投羅網。」諸葛亮溫聲將當前局勢一點點挑開,「但若是亮不在此,即便以公瑾之睿智,可以分辨出來兵並非主公的兵馬,心中肯定還是會有所懷疑。而但凡孫劉之間有一絲隔閡,便難保不會讓曹操抓到空隙。

當然,最重要的一點還是,亮想念公瑾的琴音了。」說到最後一句,他仍是忍不住開起了玩笑。

剛到而立之年的年輕人,總是比歷經過與一生至交生離死別的人,要清朗的多。

自動忽略了諸葛亮的最後一句話,周瑜手指在小案上有節奏的敲打了一會兒,似是在思考衡量著什麼。半響,方才對諸葛亮道︰「既然如此,那瑜將來敵全部殲滅,孔明也定然不會介意,對嗎?」

「那是自然。」諸葛亮肯定道,「不僅如此,若蒙公瑾不棄,亮還希望能與公瑾共赴戰場,一同將這居心叵測的賊軍殺得片甲不留!」

「好!」周瑜撫掌大呵,吩咐仍跪在地上等候命令的士卒道,「立即從軍中選五千精兵,半個時辰後隨瑜迎敵!」

士卒領命離去,周瑜也起身往帳外走去。諸葛亮搖著羽扇,半是真心實意感慨道︰「未曾想,亮當真有一日可以與公瑾並肩作戰,如此,到應該感謝曹軍的遠到而來了。可惜,我們唯獨給他們的回禮,就是讓他們空手而歸。」邊說著,他邊站起身,正想隨周瑜一同出帳,卻突然雙眼一花,手中羽扇滑落,身體竟是不由自主的向前倒去

趙雲手疾的將諸葛亮扶住,這才不至于讓他栽倒地上。

「立刻叫軍醫來!」突然地變故讓周瑜一驚,卻很快穩住神。先讓士卒去喚了軍醫,才回頭察看諸葛亮的情況,「孔明,你感覺如何?」

被趙雲半扶半抱住,諸葛亮才勉強站穩身體。他輕搖搖頭,「僅是有些頭暈,無什大礙。公瑾先去整軍,亮休息片刻就……」

「孔明既然身體不適,瑜怎好再勞煩于你。」周瑜打斷了諸葛亮的話,「這樣,孔明就先在帳中休息,等軍醫過來為你診治。余下的事,等瑜將殲敵回營,再與孔明商量。」這便是以不容拒絕的口吻婉拒了諸葛亮隨軍的請求。

諸葛亮還想再堅持,卻又是一陣暈眩涌來。

而等他稍微緩過來些時,周瑜早已走出了營帳,不見蹤影。

雞舍香是極為珍惜之物,所以除了王畿之內的人,鮮有人知,這令人滿口生香的寶物有一更奇妙的特點︰但凡含過此香之人,十日之內只要再飲茶,哪怕僅僅是輕抿一口,這氤氳的丁香之氣就會變成安神的妙物,不需一時三刻,便可讓操勞多日的人入眠。

當初文若將此香全部封存,就是因為曾經有一次不知雞舍香有此特點,結果在尚書台處理政務時枕著一堆奏章中睡了過去。若非他那日恰巧去尚書台尋文若有事,及時發現了這件事又順手賣了公達個人情,吩咐?蛸支開尚書台其他人,讓公達將文若抱回屋去休息。還不知有多少仰慕荀令君風華的人,會因此而大跌眼鏡呢。

一想到陳長文那張時刻嚴肅無比的臉上露出驚詫的不可思議之色,郭嘉就不由笑出了聲。明明文若枕著奏章睡著的模樣可愛得多,世人卻只慕于那被重重衣冠綁得矜持不苟的荀令君,而刻意忘記縱使是聖人亦有三情六欲,真是可笑至極。

將裝著雞舍香的盒子打開,拿出了片香片把玩片刻,突然靈光一閃,想到了個極為有趣的法子。半響過後,才將注意力又集中在了眼前的地圖之上。

南陽郡與長沙郡並不接壤,能夠避開孫劉情報派去的不過幾千人。這麼一點軍隊,自不是為了攻城略地,只會是最好的餌子。

北進的餌子。

岳陽以北,雲夢大澤也。

「明公來得正好,」抬眸望向回到帳中的曹操,郭嘉將還騰著熱氣的藥碗端起,「軍醫剛把藥送來,明公快喝吧。」

曹操的好心情瞬間敗得一干二淨,連看向那藥碗的目光都帶著痛苦。他走到郭嘉身邊坐下,商量道︰「不如,孤先與奉孝談談……」

「喝藥。」郭嘉毫不客氣的打斷了曹操的話,把藥碗遞到曹操嘴邊,「之前明公都是怎麼和嘉說得?良藥苦口,身體為重,怎麼現在換到明公要天天喝藥,明公就把那些大道理全忘了?」

曹操暗暗深呼吸幾次,才忍住和郭嘉理論一番的沖動。當年郭嘉喝的藥,雖然同樣苦澀,但都是攸關性命的藥,非飲不可。而他卻不過是幾天前和郭嘉看戰報睡晚了些,晨起時喊了聲頭疼,就被郭嘉急急忙忙把軍醫叫來診了大半個上午。就連軍醫都說他這僅是頭風的老毛病,並無關大礙,郭嘉偏是不依,硬拉著軍醫開了一堆可有可無的方子,這才有每天這讓曹操一想到就更加頭痛的湯藥。

其實,曹操作為一軍之帥,在軍醫寫藥方時,是可以直接命令軍醫停筆退下的。然而,當時郭嘉難得緊蹙著眉滿目憂色的模樣,實在是比任何方法都有效的讓曹操所有的話卡在了喉嚨中。

被郭嘉這般緊張關心,的確讓曹操心中瞬間被暖意填滿,感動不已,以至于覺得若是能讓郭嘉放心,別說是一碗湯藥,就是一碗黃連,他都會喝的沒有半分怨言。

于是,這一感動造成後果就是,等軍醫把第一日的藥煮好送來時,他很痛快的就將藥一飲而盡,然後被方子中的那幾兩黃連苦得欲哭無淚。

上敢斥君王,下敢蔑諸侯的曹孟德卻在這里心甘情願的依著郭嘉做這些無用功。看來,他真是在郭嘉這里,輸得一敗涂地。

藥碗近在咫尺,避無可避,曹操只能順著郭嘉的動作將藥汁一飲而盡,一如既往,苦得咋舌。而當他苦著臉看向郭嘉,果不其然看到郭嘉笑眯起的雙眸中,寫滿了「天道好輪回」的幸災樂禍。

曹操現在深刻懷疑,那讓他感動不已的關心,或許只是他的一廂情願。郭嘉之所以定要讓軍醫為他開方子,只是對于當年被他壓迫著喝藥的「君子報仇,十年不晚」。

「明公不要那麼看著嘉,嘉是真的關心明公身體,絕對沒有一絲幸災樂禍。」郭嘉十分十分真誠的說道,為了增強可信度,他還煞有其事的重重點了點頭。

「不過,嘉剛才靈光一動,想到了一個法子,讓明公覺得藥沒那麼苦。」

說完,他從案上的盒子中拿了片雞舍香扔到口中,勾著曹操的脖子直接吻了下去。

在最初,還是郭嘉佔據著主導權,以口中清香之氣將苦澀的味道化為甜蜜。但很快,就被曹操反客為主,攻城略地直搗黃龍,乃至等他將郭嘉松開時,郭嘉已經衣襟半散,氣喘連連,滿口盡是苦澀的藥味。

「唇齒交融,同甘共苦,奉孝這個法子,果真不錯。」曹操滿意的看著他懷里徹底老實下來的「戰俘」,突然覺得這些無妄而來的湯藥也沒有那麼讓人不快,

「千苦萬苦,相思最苦。以後,孤每次喝藥,奉孝都如此為孤解相思之苦,可好?」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