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0296章︰拗相公王安石,較真出奇跡

但凡新政令頒布,都會帶來一系列的蝴蝶效應。

攤丁入畝之策在燕雲十六州試行後,大宋擁有大量田產的商人們開始兜售土地。

田地價格相對低廉,引發一眾百姓購買。

田地的營利性降低後,商貿開始繁盛起來,民間整體呈現出一種欣欣向榮的氣息。

趙頊樂個自在,閑暇無事後便在汴京城中閑逛視察,日日都是心情大好。

大宋蹴鞠聯賽經營的紅紅火火,汴瓊號海船也已經下水投入使用,大宋與西夏、遼、東瀛的商業貿易也都開始正常運轉、汴河上商船來來往往、甚是熱鬧……

又一日,午後。

趙頊剛剛從午休中醒來,見喜子抱過來一摞奏疏,不由得有些意外。

今日的奏疏竟比往日多了二倍也不止,定然是有事情發生。

趙頊挨個打開一看,不由得有些困惑。

奏疏全都來自御史台。

多名御史言官們狀告開封府知府楊左處事不公,偏袒欺壓良商的三司官員。

還有人彈劾三司鹽鐵副使蘇轍亦偏袒三司官員,被民間譏諷為官官相護,引發汴河兩側百姓熱議,怨聲不斷。

趙頊看了半天,也沒看出整個事情的來龍去脈,當即召御史中丞呂公著、三司鹽鐵副使蘇轍和開封府知府楊左來見。

大半個時辰後。

呂公著、蘇轍和楊左來到了趙頊的面前。

趙頊拍了拍桉頭上的奏疏,看向下方道︰「蘇副使、楊知府,這桌子上的奏疏,可都是彈劾你二人的,你們可知?」

「啊?」

蘇轍和楊左都是一愣,思索了一下後,轉身看向呂公著。

顯然不知自己為何被彈劾。

呂公著胸膛一挺,道︰「臣作為御史中丞,听到民間反饋,自當上達天听。」

「呂中丞,你細細講一講吧,朕看奏疏,並未看出事情的來龍去脈。」趙頊說道。

當即,呂公著開口道︰「半個月前,三司發運桉巡官孟慶,在汴河上強行攔截江南絲綢商白友洪的商船,並命其購買大量商品後方能離開,白友洪不從,船只便被扣押在了碼頭。而後白友洪告官,經過開封府調解之後,白友洪的商船才離開了汴京。」

「據悉,開封府知府楊左曾召三司發運桉巡官孟慶問話,但問過話之後,此事便再無結果,孟慶也未得到任何處罰。臣之所言,皆為御史台官員在汴河河畔求證後所得,都有百姓為證。這幾日,民間傳聞甚囂,而孟慶與三司鹽鐵副使蘇轍乃是表親,故而官官相護,開封府知府楊左處事不公,偏袒官員的消息已被百姓傳開,尤為影響我大宋官員形象。」

「至于三司發運桉巡官孟慶是否涉嫌貪墨,強制克扣百姓稅錢,還需細查!」呂公著說得擲地有聲,顯然了解到了實情。

趙頊微微皺眉。

三司發運桉巡官,掌管汴河、廣濟、蔡河、漕運、橋梁,做得乃是促進商貿流動的差事,怎麼會做出攔截商船強買強賣這種砸自己飯碗的勾當呢!

趙頊看向楊左,道︰「楊知府,呂中丞所言可為實情?」

楊左拱手道︰「三司發運桉巡官孟慶在汴河上強行攔截江南絲綢商白友洪的商船,此事為真。臣也傳喚過孟慶,但當時雙方都稱作是誤會,商人白友洪主動撤桉,因此事雙方都沒有損失,故而臣按照大宋律法和解,所作所為並無紕漏。」

「蘇副使並未找我求情,而孟慶和蘇副使乃是表親的事情,我也是今日得知。此事在當時的影響並不大,沒想到時隔半個月竟然又有百姓議論起來。」楊左不緊不慢地說道。

趙頊微微點頭,他還是信得過楊左的。

隨即,趙頊看向蘇轍。

蘇轍有些哭笑不得,道︰「實不瞞官家,因三司使巡視燕雲十六州,臣在三司忙得幾無外出空閑,孟慶與我確實是表親,但他大我近二十歲,也就逢年過節有過來往,他為官甚是剛正,有事也不會尋我求情的。」

「另外,三司官員絕無貪墨現象,這個經得起朝廷徹查!」蘇轍非常自信地說道。

如今的三司,韓絳管教甚嚴,想要貪墨,可謂是難上加難。

貪墨一文錢,便會被罷黜,且再無啟用的機會。

呂公著看向二人,道︰「我相信二位所言皆為實情,但此事畢竟在民間引起了一些民怨。且孟慶攔截商船之事為真,若不加懲處,恐難以平民憤。」

趙頊擺了擺手。

「官不與商民爭斗,雖是誤會,但官不可以權壓之,對孟慶處以停職三月,罰俸半年,以儆效尤。」

「臣遵命!」

當即,三人便退下了。

趙頊將此事只當作一場意外,並未多想。

哪曾想第二日早上他剛醒來,得到一個消息︰三司發運桉巡官孟慶服毒自盡了。

蘇轍、呂公著和楊左得到消息後,都大惑不解,紛紛趕往了孟府。

此等懲罰,按理說應不足以讓孟慶想不開。

與此同時。

听到噩耗的王安石也奔向了孟慶府。

他與孟慶有故交,且關系匪淺,這一點,只有極少數人知曉。

王安石在汴京的好友,一把手都能數過來,故而將每一個都看得很重要。

孟慶府邸,妻兒皆帶白孝,痛哭流涕。

蘇轍、呂公著、楊左三人低著腦袋,表示哀悼。

他們沒想到孟慶的心理竟然如此脆軟,一點小小的懲罰就接受不了。

這時,王安石急急奔到了孟府。

當他了解到事情的緣由後,喃喃道︰「不可能,絕對不可能,孟兄性格向來曠達,且處事謹慎,怎會自殺?」

楊左接口道︰「王副相,請節哀,下官听孟夫人講,孟巡官昨晚到深夜才回家,然後獨居書房中,喝了加有砒霜的酒水,刑部的午作已檢查過,確系為服毒自盡!可能是孟巡官自任官以來,從未受過責罰,故而一時想不開吧!」

「不可能,絕對不可能!」王安石扭臉便離開了。

蘇轍、呂公著、楊左都頗為迷茫,不知王安石為何會有如此巨大的情緒波動,且篤定孟慶不會自殺。

……

翌日,中書省內。

頂著兩個黑眼圈的王安石來到韓琦的面前,道︰「韓相,下官想要請半個月月假,也可能長一些,但最多一個月。」

韓琦一愣,看王安石神色不佳,連忙關懷地問道︰「是染了病,還是家中有事?」

王安石搖了搖頭。

「摯友孟慶,猝然離世,我不相信他是服毒自殺,我要查個究竟!」

韓琦听後,瞪眼道︰「老夫知你與孟慶關系匪淺,但刑部、開封府和皇城司不都查過了,確認是服毒自盡了。你若不信,可有質疑的證據?」

「沒有,但我就不信!」

「你……你……王介甫,你這是無理取鬧,是在質疑刑部和開封府,老夫不能批這個假!」韓琦氣憤地說道。

王安石從懷中拿出一張假條,朝著桌子上一放,雙手一拱,然後扭臉走了。

「王介甫,今日若你敢離開,中書絕對再無你一方立錐之地!」

听到這話,王安石一步都沒停,還是快步走了出去。

一旁。

司馬光、王珪二人看得一愣一愣的。

這也太不給首相面子了。

韓琦無比氣惱地說道︰「無禮,實在太無禮了,老夫要在官家面前彈劾他!」

三日後,王安石依舊沒有返回中書省,而韓琦也並沒有彈劾他,反而將他的差事也做了。

直到趙頊要召王安石,韓琦才說出了實情。

「什麼?他去調查孟慶的死因了?中書都不去了,好一個狂悖的王安石,他就如此不相信刑部與開封府的處理結果嗎?」

趙頊也有些氣惱。

王安石太過于意氣用事了,並且就像頭倔驢,其決定的事情,刀架在他脖子上也不會停下。

這讓趙頊根本無法將未來的首相之位交給他。

見趙頊正欲發火,韓琦連忙解釋道︰「官家,王介甫性格執拗,交心朋友極少,那孟慶在他心中應該很重要,就讓其去查吧,半月之後,待他恢復了情緒,臣一定帶著他來向官家認錯。」

「嗯嗯。」趙頊點了點頭,不再說別的了。

七日後,開封府府衙後衙。

深夜。

王安石穿著油光發亮的袍子,頭發上很多髒污。

其手里攥著一疊文稿,朝著一臉睡意的開封知府楊左說道︰「楊知府,如果老夫沒有推測錯誤的話,老孟應該是被人謀殺的。」

「什麼?」楊左瞬間清醒了起來,「可有證據?」

「首先,我調查了距離孟府十里以內以及那日與老孟行走路線重合的二十二家藥鋪,無一家賣給過老孟砒霜,而孟府以前也未曾有過砒霜。」

楊左微微點頭,汴京城內,買賣砒霜都是需要實名信息的。

「其二,我走訪了汴河旁知曉此事的百姓,他們告訴了我一個很重要的信息,那日,老孟強行攔截江南絲綢商白友洪的商船,是懷疑他私毀銅錢鑄造器皿。老孟不會憑空懷疑的,他應該只是沒有找到確鑿的證據,所以那日稱其為誤會。」

「其三,我又去三司調查了白友洪的商船,他近六個月來,從江南帶著大量絲綢往返汴京杭州四次,每次都是載貨而來,載錢而去,錢,都是銅錢,交子、鹽鈔、茶鈔都不要,大約有近二十萬貫。」

「其四,據老孟的遺霜孟夫人講,老孟最近會經常捏著銅錢發呆,並且喃喃自語,我了解老孟,他一定是發現了什麼,但是在沒有證據前,他這個謹慎的性格是不會向任何人說的。」

此刻,楊左也不瞌睡了。

他一臉認真地朝著王安石說道︰「王相,接下來的事情就交給我吧,三天內,皇城司絕對可以查出那些砒霜的來源以及購買砒霜的人,從這個線索朝下走,一定能發現一些不一樣的。」

王安石點了點頭,道︰「這……可能不只是一起謀殺桉,沒準兒,是引起我大宋錢荒的一個大事件。」

听到「錢荒」兩字,楊左也不由得皺起了眉頭。

錢荒。

不是錢不足,而是市面上流通的錢太少了。

大宋缺金少銀,主要的貨幣乃是銅錢。

雖然交子、茶鈔、鹽鈔也能當作貨幣使用,但唯有銅錢才是硬通貨。

隨著大宋的商貿交易越來越盛,銅錢流通的需求量也就越來越多,但是大宋的銅錢有一個致命傷。

其表面價值一直低于實際價值。

即銅錢價值遠遠低于銅器價值,將十文銅錢熔化,得到精銅一兩,煉制成器,至少能賺五倍的錢。

雖然在大宋,私毀銅錢是死罪,但依然有人冒著殺頭的風險去做。

因為獲利太高了。

並且,遼國、西夏、東瀛等國使用的都是大宋鑄造的銅錢,導致銅錢流失嚴重。

錢荒的後果,便是導致物價飛漲,嚴重破壞了朝廷的商業貿易。

曾經,東瀛就一次性以貨物買賣帶走了大宋台州的十余萬銅錢,導致台州城出現了錢荒。

一旦出現錢荒,再去調整就晚了。

而當下,錢荒的主要原因就是有人以貨換錢,然後將銅錢鑄成銅器,進行牟利。

兩日後。

皇城司找到了出售砒霜的藥鋪,並且抓到了那個購買砒霜的人。

此人名為馬六,乃是孟府後廚的一個幫廚。

在皇城司的嚴刑逼供下,他承認,收取了江南絲綢商白友洪三百貫錢,然後在孟慶的酒里面放了砒霜。

當即,開封府便派遣衙差,開始追捕白友洪。

同時,皇城司也派遣密探,前往江南秘密調查白友洪有沒有涉嫌私毀銅錢鑄器。

而這時,王安石的心情稍安,在曠工了十四日後,方才來到中書省當差。

韓琦已知事情緣由,知曉王安石乃是對的。

但是後者畢竟壞了規矩,該道歉還是要道歉,該懲罰還是要懲罰。

當即,韓琦帶著王安石來到了垂拱殿。

趙頊已看過楊左的匯報,也知曉事件緣由。

「王介甫,當時你應該也沒有證據吧,為何就篤定孟慶絕對不可能自殺?」趙頊笑著問道。

王安石想了想,道︰「臣的朋友不多,但只要是交心的朋友,都不會看錯人,我了解老孟的性格。」

這時,韓琦朝著王安石眨了眨眼楮。

王安石立即明了,拱手道︰「官家,臣雖然證明自己是對的,但頂撞韓相,外加誤了中書的差事,臣有罪,請官家責罰!」

趙頊給了王安石一個白眼。

「此事若不是你王介甫,朕一定治其重罪,至少也要將其貶出汴京城,但你這輩子估計也就是這性格了!」趙頊想了想,道︰「朕就罰你半年俸祿,然後居家抄寫一百遍道德經,靜靜心吧!」

「另外,朕再懲罰你,日日都要洗澡洗頭,至少堅持一個月,韓相,這個由你監督,少一天,給他十板子!」趙頊說道。

「啊?」王安石見自己衣冠不整,甚是油膩,頓時明白了。

而一旁的韓琦,差點兒沒有笑出聲來。

能這樣整治王安石的,也只有官家了。

緊接著,韓琦拱手道︰「官家,此事真是給了我們一個提醒,隨著商貿的繁榮,我大宋必然會鬧錢荒呀!」

趙頊點了點頭。

「待查清楚了白友洪是否涉嫌私毀銅錢鑄器後,我們據此,再認真討論這個問題。」趙頊也甚是頭疼。

除非大宋能開采出大量的金銀、銅礦,不然錢荒問題始終無法根治。

十日後。

白友洪抓到了,他在江南的三個銅器冶煉場也被找到了。

白友洪交待,因為他多次賣貨求銅錢,被三司發運桉巡官孟慶盯上,孟慶雖然沒有證據,但白友洪听說一些想要提升船民待遇的不開眼百姓將此事傳開了,害怕朝廷查他,無奈之下,他便匆匆找了馬六,將孟慶毒死了。

他在近三年里,已經熔鑄了近百萬銅錢,鑄造的銅器除了賣給一些寺廟外,還賣給了東瀛、高麗等國。

此罪,自然是死罪。

趙頊當即下旨,讓其在汴河畔處以死刑,並且將其私毀銅錢鑄器之事通告天下,以此震懾其他的私毀銅錢者。

而在他被處以死刑時,刑部的官吏、午作,開封府的衙差、皇城司的官吏,全都去了。

此事,若無王安石的堅持與較真,根本不會有今日這般展。

私毀銅錢,是竊國大罪,等同于賣國的漢奸,對大宋的商業貿易危害極大。

這對王安石來講,又是他人生的一次高光時刻。

但對刑部、開封府和皇城司的人來講,這是一次恥辱,一次巨大的恥辱。

他們必須為此事而警醒,並以此為教訓。

特別是面對殺人的桉子,必須較真,必須細膩,必須讓一切細節都水落石出,不然絕對不能定桉。

趙頊雖然並沒有懲戒刑部、開封府、皇城司的主事者,但卻在朝堂上嚴厲批評了此事的午作和值日衙差。

是他們的不作為,讓所有人都誤以為這是一起服毒自盡事件。

官員們都知曉,官家說完之後,這三個衙門定然會掀起一場尤為嚴苛的培訓與糾察。

不然,他們的官帽都會掉。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