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0297章︰百姓無假期,哪有幸福可言!

八月二十五日。

三司鹽鐵副使蘇轍將一份名為「大宋錢荒趨勢圖」的曲線圖送到趙頊面前。

此圖乃是根據近五年來大宋銅錢流通的總趨勢推演而成。

最終得出的結果是︰少則三個月,多則半年,大宋必然全境鬧錢荒。

趙頊心中很清楚。

錢荒的直接後果便是導致惡性通貨膨脹,影響商貿發展,甚至還會造成朝廷的信用危機,必須提前預防。

……

大慶殿,眾臣齊聚。

趙頊率先開口道︰「眾卿,那份大宋錢荒趨勢圖,你們也都看了,都說一說吧,如何預防錢荒問題?」

「臣以為,應加大印制交子、茶鈔、鹽鈔量,解決或缺的銅錢問題。」一名三司官員率先開口道。

趙頊搖了搖頭。

「此乃望梅止渴之法,加大印制紙鈔,短期內確實可解決錢荒,但紙鈔將會越來越不值錢,最後百姓都將只認銅錢,導致朝廷失信,以後問題會更嚴重。」

「官家,出現錢荒的主要一條原因,乃是銅錢外流,我們應該重開禁錢之策,與周邊諸國的貿易多以貨與貨的交換,或用紙鈔!」

趙頊繼續搖頭。

「朕曾所說,朝廷不能強制控制商貿流動,商人們都不是傻子,你們以為他們以物易物或用紙鈔能夠交易得動嗎?」

趙頊一連兩個否決,讓眾臣都有些傻眼。

此兩種辦法,乃是朝廷解決錢荒的主要手段,往昔也都是這樣度過難關的。

並且,他們還看出,趙頊的心情並不是很好。

趙頊長呼一口氣,道︰「當下的大宋已經與往昔不一樣了,我們的商貿規模超過以往數十倍,再用以前的舊方法,不但無法根治問題,反而會增添新的問題,朕想要的乃是根治之策。」

這時,韓琦站了出來。

「如果要根治錢荒問題,唯有兩種方法,其一,解決冶煉銅礦的問題,我大宋並不缺少銅礦,只是受困于技術,每年開采的產量太少了;其二,錢荒的另外一個原因是,百姓們富裕後,喜歡藏錢于庫,這些錢若能夠在市場流通,也能解決問題。」

「若要解決銅礦問題,恐怕非三年兩載可行,臣建議重金懸賞,或可加速解決問題。」

趙頊微微點頭,道︰「若能解決問題,可賞十萬貫,賜五品官員待遇。」

臣子們都不由得倒吸一口涼氣。

這幾乎是大宋朝最大力度的一次懸賞了,誰要解決了這個問題,那幾乎是瞬間財富自由,且名留青史。

不過沒人覺得恩賜重。

因為數百年來,還未曾有人解決銅礦的冶煉問題。

韓琦微微一笑,拱手道︰「最靠譜的,還是讓百姓將手中的藏錢流通起來。」

趙頊微微皺眉,這也並不容易。

大宋很多富商家族都有存儲銅幣的習慣,如果家族沒有什麼巨大的危機,存儲數代都有可能,這畢竟是私財,趙頊貴為大宋天子,卻也不能做這種強買強賣的事情。

韓琦看向眾臣問道︰「諸位,可有良計?」

這時候,司馬光站了出來。

「臣有一策,或可一試。」

趙頊不由得來了興致,激動地說道︰「快講!快講!」

「官家,臣曾調查過,富人家族最大的開支,除卻他們已有的宅院店鋪外,基本都是奇珍異寶、文玩字畫、瑪瑙珊瑚、人參靈芝、房車眼鏡、酒水香水之類。以汴京城為例,富人花錢最多的地方,不是勾欄瓦舍、茶館酒樓,而是一品樓。」

「臣建議,由一品樓帶頭對各種稀有物品或高價值商品,進行降價。比如︰一百貫減十貫,三百貫減五十貫,五百貫減八十貫,一千貫減二百貫錢。以這種打折的手段,促進富人消費。我大宋全境,一品樓已有五十四座,此等打折降價手段一出,必然引得大量商人消費。」

「朝廷可為一品樓提供補助,保證他們有利可圖,另外其他商鋪酒樓,也可采用此法,促進百姓消費,各個州府提供補助,必然能夠興起一波購物狂潮。」

「諸位想一想,如果價格向來堅挺的猴兒醉和香水虞美人,突然以七折售價賣出,你們囤不囤?」

此話一出,周圍群臣的眼楮都亮了。

肯定囤呀!

此優惠策略,看似朝廷和商家吃虧了,其實是薄利多銷,讓本來根本不會購買某樣物品的人購買了此物品。

「此法可行,司馬君實,朝會之後,你立即撰寫出詳細的策略!」趙頊笑著說道。

「臣遵旨!」司馬光拱手道,臉上滿是春光。

為了此計策,他昨晚一夜未睡,書都翻了大半宿。

他之所以如此努力,是因為王安石將眾臣的光芒都遮掩了。

特別是孟慶之死,有百姓傳言,朝堂之官,無人可比王安石。

這讓司馬光有了一抹爭強好勝的心,他也一向有宰執之心,想著自己才是韓琦的接任者。

這時。

王安石也站了起來。

「官家,臣亦贊同司馬相公之策。不過,隨著我大宋商貿繁榮,此法可能只能救的了一時,而不能長久,臣有一個補充之策。」

「臣建議,朝廷應該鑄造折三錢、折五錢、折十錢等銅錢,以此提高銅錢的購買價值。」

所謂的折三錢,折五錢,折十錢,便是原本一枚銅錢是一文,現在鑄造一種稍微大一些的銅錢,一枚是三文,五文,十文。

即人們常說的大錢小錢。

「此類銅錢雖然也有朝廷佔百姓便宜的嫌疑,但比交子要實在多了,且司馬相公之策里朝廷虧的錢,憑著這幾個特殊幣種,完全可以掙回來。未來,商貿越來越大,朝廷也確實需要鑄造更大面額的銅錢,以此給百姓方便。」

趙頊不由得眼前一亮,笑著說道︰「介甫此策,若單獨使用,恐怕不好推行,但有了司馬相公的商貿優惠政策,此策加以輔助,可行可行!」

趙頊的心情不由得變好起來。

他望了一眼司馬光,又望了一眼王安石,道︰「朝臣一心為社稷,乃朕之幸,民之幸,天下之幸也,朕喜歡今日這種獻策氛圍!」

……

兩日後。

司馬光的商貿優惠政策便開始執行,這有些類似當世發放的優惠券,乃是促進商貿發展的攻心妙招。

商人,沒有不想佔便宜的。

此策一出,汴京城的一品樓被圍的水泄不通,從天亮到天黑,熙熙攘攘,日營業額比以往足足高了十倍以上。

而折三錢、折五錢、折十錢也開始煉制。

其中,朝廷的重金懸賞︰誰若研制出高效的煉銅之法,朝廷必重賞,其中最高可達賞錢十萬貫且賜五品官員待遇。

此懸賞,一下子引起了無數工匠的躍躍欲試,紛紛組建團隊,開啟了一輪輪的嘗試。

趙頊懸著的心,漸漸穩定下來。

自古以來。

一個王朝基本都是維持三百年左右,其主要原因,一則是因為土地兼並,二則便是因為錢荒。

如今,土地兼並已經靠攤丁入畝之策慢慢緩解,錢荒問題,也沒有一味地依靠發行交子解決,而是采取了更加妥當的辦法。

如此一來,大宋基本不可能有什麼潛在的內患了。

……

九月九,重陽日。

天氣晴朗,不冷不熱,正是出郊望遠的好節氣。

汴京的富人們各個都是駕著房車,攜家帶口,前往城外游玩。

趙頊並沒有湊這個熱鬧。

因為他很清楚,此日出城,就是去數人頭的,什麼美景都欣賞不到,整不好到天黑也不一定能回宮。

近午時。

趙頊批閱完奏疏後,選擇去皇宮外轉一轉。

如今的汴京城,足足有兩百多萬人口。

趙頊從這些人的臉上,從他們正在做的事情上,便能看到大宋的興衰,看到百姓的喜怒哀樂。

午時。

二人在豐樂樓吃了玉灌肺、五香糕、酥骨魚,還各自喝了一碗鮮到舌頭都打結的蛤蜊米脯粥。

隨後,趙頊在走到距離太史局很近的一道巷子時,忽然看到巷子下面坐著一排人。

這些人手里舉著一個條幅,條幅上寫著十六個大字。

「不知雞鳴,不曉月升,砸缸相公,壓榨百姓。」

砸缸相公,自然指的是司馬光。

趙頊觀察到,這十六個大字,極為娟秀,宛若印刷體一般。

而巷子下的這排人,共有八人,皆年約三十歲,各個衣著干淨,看著並不像貧苦百姓。

「司馬君實向來以君子自稱,民間少有貶斥他的說辭,而今卻有人在太史局的後門旁,如此詆毀他的名聲,定然是有冤屈,咱們去看看!」趙頊說道。

當即,趙頊和徐虎來到了八人的面前。

八人也都打量著趙頊。

趙頊看著條幅,說道︰「諸位,你們與司馬相公也有矛盾?」

趙頊故意將「也」字咬的非常重。

八人中一個白面清瘦的漢子有些興奮地說道︰「公子也是從後門堵司馬光的?」

趙頊尷尬一笑,點了點頭,道︰「對,對,他欠我一本古籍,其管家說好上月歸還的,至今還未歸還,去其府邸又是大門緊閉,無人理我,我只能到這里來討要了!」

借書未還這個借口,非常符合司馬光的性格,在他眼里,天下唯有好書最貴。

那漢子不由得大喜。

「小兄弟,那咱們一塊等他吧!」

「嗯嗯。」趙頊和徐虎也不由得站在了一邊。

趙頊忍不住問道︰「諸位老哥,你們連條幅都拉上了,還罵司馬相公壓榨百姓,他可是欠了你們錢?」

清瘦漢子無奈地嘆了一口氣。

「我們怎會和堂堂的朝廷相公產生金錢交易關系,那司馬光根本不認識我們,我們如此說,乃是要向他反饋一件事情,因為他,我們幾個都要和妻子絕婚了!」

「啊,司馬光還有生活作風為題?」

趙頊滿臉不解。

在他的了解中,司馬光甚是懼妻,且沒有任何強搶人妻或沾花惹草的傳聞。

並且——

司馬光一下子就搶了八個人的老婆,這也太離譜了吧!

依照他的身份,什麼樣的姑娘找不來,沒必要找人妻,這不是自絕仕途嘛!

那漢子看到趙頊的表情,便知道後者理解錯了。

「公子,你理解錯了。我們幾個乃是太史局的書工、刻工、印工、裝訂工。從今年年初便開始忙碌,因司馬光主管太史局,他制定的任務我們根本就干不完。從年後到現在,我們八人一直都沒有回家,整日里都是從天不亮干到天黑,我們實在經受不住了!我們要罷工,要回家,但上司不批,我們只能在這里候著司馬光了……」

「女乃女乃個腿,我再不回去,我兒子可能就不認得我是他老子了!」

「唉,你這個算什麼,我媳婦前不久寫信,嚷嚷著要改嫁,在太史局,錢倒是不少掙,但沒時間花有什麼用,一天除了睡覺就是印書,這破日子有什麼盼頭?」

「我听說司馬光和王安石這兩個相公,都爭著當首相呢,所以特別拼。但他們可以沒日沒夜地拼,我們又沒有什麼大目標,以前窮,但那也是老婆孩子熱炕頭,現在有錢了,卻只能睡大通鋪,越過越回去了!」

「去年年底,崇文院的刻工老劉,因勞累過度,不到四十歲就離世了,他媳婦帶著他的錢,他的閨女,剛改嫁了,听說找了個不到三十歲的壯漢子,你說他活得憋屈不憋屈!」

……

打開話頭後,八個漢子都忍不住抱怨起來。

趙頊也都听明白了。

工人們是在抱怨加班太嚴重了!

其實,大宋的節日假待遇還不錯。

中元節、元宵節、寒食節、天慶節和冬至,各有七日假期。還有二十四節氣,也可各休一天。

另外,每個月還有三天的休沐。

林林總總,大宋官員們的假期,每年有一百一十天,且探親假、婚假、喪假都沒有算入其中。

不過,這都是針對官員的。

百姓沒有固定的假期,富人能游山玩水,窮人們除了有事有病,基本都是全年無休。

窮時,也就不敢奢望假期了。

但是現在百姓們都能吃飽肚子了,故而也想多歇一歇,這是人之常理。

而這些太史局的書工、刻工、印工、裝訂工,月錢非常高。

他們自然不願意日日加班,廢寢忘食地忙碌,完全沒有家庭生活。

怎奈韓琦、司馬光、王安石等人都是工作狂,布置任務向來雷厲風行,故而導致他們的生活毫無幸福可言。

趙頊面帶愧疚,喃喃道︰「百姓無假期,便無幸福可言,朝廷絕不能為富國,將這一代百姓都當作牛馬,該休息還是要休息!」

一旁的徐虎听到此話,也連連點頭,因為這些相公們的夙夜加班,他們的護衛巡邏時間也被拉長了許多。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