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0294章︰汴京城內,文人互毆辯論事件

汴京城內。

三條計策討論最多的,便是攤丁入畝之策。

因為它更尖銳,對百姓的益處最大,對官商的破壞性更大。

剛開始。

言論一直掌控在一些書生士子的手中。

他們將攤丁入畝之策批評的一無是處,認為是動搖國本,破壞大宋「君王與士大夫共治天下」的根基。

更有一些陰謀論認為,這是為了造成大宋官員與百姓間的對立,破壞了這幾年來的變法成果。

但是沒過幾日,事情便發生了反轉。

而轉折點,便是汴京首富、一品樓大掌櫃蘇文山站出來說話了。

蘇文山力挺攤丁入畝之策。

他認為此乃國之良策,他作為商人,將全力支持,並且將蘇家的田地全部退還于民。

此話,一下子引起了軒然大波。

蘇文山作為商人之首,乃是諸多商人的偶像,他支持攤丁入畝,無異于站在了絕大多數商人的對立面,認為商人們辛苦得來的土地,就應該還給百姓。

一時間,許多士紳商人對蘇文山責罵起來。

「蘇文山這個老匹夫,完全是自己賺錢賺夠了,當下這番言論完全是為了博取名聲。」

「哼,自古以來,土地都是掌控在少數富人手中,天下有窮有富,乃是天數,憑什麼要犧牲我們的利益,老子的地又不是搶的,而是自己辛辛苦苦掙出來的!」

「一品樓就是全天下最大的剝削者,如今卻喊著為民請命,真是虛偽無恥至極!」

「老子從今以後再也不去一品樓了,我要抵制所有一品樓的商品。」

……

一時間,一品樓的銷量下降了許多,但是蘇文山依然沒有改變自己的觀點。

緊接著。

以王安石為偶像,被韓絳的策論所折服的書生也開始下場了。

這類人力挺攤丁入畝。

不過因為勢單力薄,發出的聲音幾乎都被反對者遮蓋。

但是,由于他們的解釋,引發很多有文化有見地的百姓入場了。

百姓們很實在,認為這是朝廷的刮骨療傷之策,乃是為了朝廷的長治久安,是為了大宋江山的綿延鞏固。

士紳商人階層們理應做出犧牲。

此外,朝堂之上。

中書省、三司、御史台、樞密院的官員們也都是吵得不可開交。

大有一言不合便打起來的趨勢。

王安石擼著袖子,幾乎是以一抵十。

不過三日後,朝臣們幾乎都啞火了,因為嗓子全都不行了。

令所有人都沒想到的是,這本是一場為國解決百姓饑饉的討論,而今卻變成了階層的對立。

如今,討論的重點已經變成了︰朝廷的親兒子應該是商人士紳,還是天下的窮苦百姓。

商人士紳們認為大宋江山有如今的這種盛況,他們貢獻最大,理應得到當下的這種待遇。

而窮苦百姓們則認為,是百姓們用性命托起了大宋,朝廷如果不將百姓的利益放在首位,那大宋江山將搖搖欲墜。

至于趙頊,沒有發表任何意見。

他就是靜靜地看著,看著文武百官送來的奏疏,听著汴京城書生士子與百姓們各抒己見。

這一日,清晨。

趙頊剛從林映衣的懷抱中起床,喜子匆匆趕來,報︰昨晚深夜,國子監前發生了嚴重的書生斗毆事件,參與人數達三百余人。

五十余人受重傷,八十余人受輕傷。

除了需要醫治的傷員外,其他人全被關進了開封府的府牢中。

打架的緣由正是攤丁入畝之策。

趙頊微微皺眉,此事很嚴重,非常嚴重。

這些人大多都是明年參加進士考試的書生,即國家未來的棟梁之才,如今竟然在大宋最高學府國子監前斗毆,性質相當惡劣。

片刻後,垂拱殿內。

韓琦與開封府知府楊左來了。

楊左將昨晚的斗毆事件又匯報了一遍。

「官家,臣將這些斗毆者抓到府牢後,他們依舊在辯論,一直吵到天亮,並嚷著吵著希望面見官家,陳述攤丁入畝之策的利弊!」

趙頊看向楊左,問道︰「他們可辯出了一個結果?」

楊左一愣,搖了搖頭道︰「並沒有。」

「韓相,你覺得應該如何懲罰?」

韓琦想了想後說道︰「這些年輕書生,理應作為天下年輕人的典範,但竟然如此胡鬧,臣建議應該重罰。不過……不過明年便是科舉了,他們乃是朝廷未來的棟梁,還是需要留一些面子的。」

明年乃是三年大考之期,如果被選中的進士都有入獄杖刑的處罰,那這些人的前途就徹底完了。

趙頊不由得笑了,韓琦作為讀書人的典範,向來都是護著讀書人。

「朕若重罰他們,他們恐怕也不會服氣,但若罰的輕了,他們出去後,估計還會再次發生斗毆。」

「這樣吧,明日上午,在宣德樓前,設辯論場,讓這些人辨一辨攤丁入畝的利弊,朕看過太多朝臣的意見了,大多千篇一律,完全沒有新意,也想听一听年輕人的想法。」

「臣遵旨!」韓琦與楊左同時拱手。

這時候。

趙頊又看向楊左,補充道︰「楊知府,在明日辯論前,朕不希望有朝堂官員和這些人有接觸,你可要看得牢了。」

楊左一愣,看了一眼韓琦,旋即拱手道︰「請官家放心。」

趙頊站起身來,又說道︰「另外,在辯論後,該收押的還是要收押,至少讓他們吃三天牢飯長長記性。不然現在都敢在國子監前打架,那做官後,豈不是要在大慶殿打架了?」

說罷,趙頊便離開了。

楊左有些發愣,總感覺官家有所隱喻。

片刻後。

韓琦和楊左走出了垂拱殿。

楊左疑惑地問道︰「韓相爺,您說官家設置辯論場到底是何意,再辯論下去,不還是反對攤丁入畝的人多嗎?」

韓琦搖了搖頭。

「非也。朝堂之上,反對攤丁入畝者佔據多數,但是在宣德樓前,百姓圍觀起來,誰佔據優勢便不一定了!」韓琦捋了捋胡子,若有所思。

「韓相的意思是,官家是支持攤丁入畝的?」

韓琦迅速後退兩步,與楊左拉開距離,然後瞪眼道︰「老夫可沒這個意思!」

韓琦白了楊左一眼︰「剛才,官家說不希望朝堂官員和那些書生接觸,你看老夫作甚?老夫豈會做那種勾當!」

說罷,韓琦便甩袖離開了。

楊左無奈地攤了攤手,道︰「唉,朝堂之中,這群老臣的心眼真多,什麼話都不說透,真是累人!」

……

翌日,天大亮。

宣德樓前,百姓們圍了一圈又一圈。

最前方的帳篷中,坐著趙頊,兩側的帳篷中坐著文武百官。

而最前方則是有一方高台。

高台左側,大概有近三百人,右側則有五十多人。

這些人正是昨晚斗毆的書生們。

大多都是鼻青臉腫,有坐在輪椅上的,有躺在擔架上的,還有的拄著拐杖,腦袋、手臂上纏著紗布。

人少者,便是支持攤丁入畝之策的。

在大宋,無論是官員還是百姓,都尤為喜歡辯論。

趙頊他爹執政那四年,幾乎整個朝廷都在圍繞濮儀之爭辯論,辯論了三年多都沒有辯出結果。

這時,開封府知府楊左站了出來,他乃是這個辯論場的主負責人。

「咳咳……」

「本府再解釋一遍辯論規則,高台之上,只能站兩人,反方一名,正方一名。說話者登高台,高台之下,所有人噤聲。另外,不可有肢體接觸,不可有污言穢語,辯論只討論攤丁入畝之策,不可揭人長短……」

很快,兩名書生便站在了高台上。

首先,一名身材消瘦,年約三十歲左右的書生環顧四周,朝著趙頊拱手後,說道︰「在下以為,攤丁入畝之策乃誤國之策也。我大宋,向來都是君王與士大夫共治天下,有什麼樣的官員,才能培養出什麼樣的百姓。官員是百姓們的精神領袖,而商人們則是給予了百姓生計。如今,卻要損官員商人之利,而饋百姓,實屬于本末顛倒,若失了官員商人之心,則朝廷即失天下也!」

「好!」有人叫好道。

此番話,其實就是大多數人的認知。

他們覺得官員和商人對朝廷貢獻最大,若行變法之策,二者都是主力軍,如今卻要損害他們的利益,無異于過河拆橋,非常不當。

這時候,對面另一名嬰兒肥的書生睥睨地望了對方一眼。

「諸位還是沒有理解攤丁入畝的深意啊!今日我許久一便為諸位解讀一番。」

「攤丁入畝,並非為損官員商人利益,乃是為了天下公平。」

「諸位試想一下,你們的後代一直都能為官為商嗎?你們的後代一直都能保持著擁有百畝良田嗎?如果有一日,你的兒孫只是一個普通的百姓,他該如何有尊嚴地活下去?」

「若無攤丁入畝,他只能去做佃農、去做有錢人的家僕,他的家庭經不起任何災禍,他不敢生兒育女,因為交不起人丁稅,他只有兩個選擇,其一,毫無尊嚴地活著,直到因某種災禍而死去。其二,便是造反,成為一個暴民。」

「為了活命,想必大多數窮苦百姓都會選擇造反,這是誰逼的,這是千年來的這種人丁稅逼的,是大量財富集中在少數的官員與富商手里逼的……」

「反觀若開展攤丁入畝之策,那些擁有大量田地的官員、商人,他們會餓死嗎?會面對天災沒有一絲辦法嗎?他們會因吃不飽飯而選擇造反嗎?」

「不會!因為他們依然能舒舒服服地活著!」

「此法策,不是劫富濟貧,而是在未來二十年、五十年後,讓那些越來越窮的百姓有一條路可走,生而為人,誰想一直貧窮,但總有人貧窮。為了減少這世間的慘劇,我們必須支持攤丁入畝之策!」

……

嬰兒肥書生,辯論能力極佳,這番話說得有理有據。

趙頊不由得很好奇地望向他,覺得此人竟與王安石還有些相像。

一旁的喜子低頭道︰「官家,此人在應天書院上過課,乃是範文正的弟子,也較為崇拜王介甫。」

「怪不得如此優秀呢,原來是範仲淹的弟子!」趙頊喃喃道。

不遠處,王安石挺了挺胸膛,臉上露出一抹得意的笑容。

接下來,又有書生登台了。

「簡直是一派胡言!如今我大宋國泰民安,何時逼得百姓不能生活,我大宋百官日日所思所想,不就是為了百姓們安居樂業嗎?」

「如你所言,犧牲了官員商人的利益,就能免于百姓暴亂造反嗎?古往今來,哪個造反者不是因為貪圖權貴?」

……

很快,對方開始用車輪戰去攻擊書生許久一。

雖然後者越戰越勇,所言邏輯極為清晰,但說久了也就有些詞窮了,只能換人。

而一換人,漸漸落了下風。

就在這時。

一個身材挺拔、甚是俊朗,不過臉上有兩塊青紫的男子走了上去。

此男子一副高傲的模樣,環顧四周後,直接爆出了一句驚人之語。

「在本人眼里,朝廷興亡,根本不是百姓能夠決定的。就依照許久一所言,三十年後,我大宋九成的田產和財富都在官員和富商的手里,那又如何?」

「那些窮苦百姓有造反的實力嗎?他們最多也就是拿著鋤頭棍子揮舞,輕而易舉便可鎮壓。」

古往今來的歷史教訓告訴我們︰「根本不需要讓百姓吃太飽,吃太飽,他們會生出更多,他們更會造反。這個世界,官員與商人本來就是管理者,而窮苦百姓,不過是豬狗牛羊罷了,養肥了,我們吃一茬,然後再養一茬即可,天下最不缺的便是底層百姓,對他們太好,沒有意義……」

此番話說完,周圍瞬間安靜下來。

在很多暴虐的統治者眼里,此話算是實話,但即使他們是暴君,也不會說這種話。

甚至于,當下很多官員士子依舊是這種想法,他們認為自己才是大宋的主人,而百姓都是奴隸。

但心中可能如此想,卻絕對不敢這樣說。

拿百姓當豬狗牛羊,還要百姓效忠你,這怎麼可能!

周圍的百姓們都冷眼望著那書生,眼神里滿是殺意。

那書生感覺到有些異樣,笑著說道︰「當然,我只是打個比方,並不是罵天下百姓都是牲畜,我……」

就在這時,只听得「砰」的一聲。

趙頊將桌子掀翻,大步離去。

緊接著,韓琦、王安石、司馬光等人也都紛紛離去了。

說出這種話的人,簡直就是個大傻子。

就連反對攤丁入畝的士子書生們都躲開那書生,若百姓以為此人的話語代表的就是反對攤丁入畝者,那眾人的仕途就徹底完蛋了。

很多時候,事情或許可以那樣做,但話絕對不能這樣說。

這下子,百姓要恨死這個青年書生了。

楊左環顧四周,他明顯感覺到,只要此青年一下台,周圍的所有人都會揍他。

「昨日在國子監參與斗毆的人速速集合,跟隨本府前往州府!」楊左高聲說道。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