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0262章︰年底閉門會議,趙頊的新想法

十二月二十九日,上午。

天氣晴朗,汴京城內,人流如織,叫賣聲此起彼伏。

一輛輛馬車出現在城南火器營前。

周邊的數條道路更是站著一排排高大威 的禁軍士兵。

今年年底的年終閉門會議,趙頊選擇在火器營召開。

前年的閉門會議,趙頊定下了變法系列的「富民」之策,而今已經初見成效。

去年的閉門會議,趙頊提出了「五年內,收復燕雲十六州;十年內,令大宋再無饑饉之患」的長期計劃,並初步解決了江南和漕運存在的一些問題。

而今年,趙頊明顯有新的想法。

很快。

韓琦、曾公亮、富弼、歐陽修、文彥博、韓絳、王安石、司馬光、王陶、呂公著十位朝堂的中流砥柱全都來到了火器營。

沉括甚是激動,他尤為明白每年的閉門會議有多重要。

雖然他還不夠資格參加,但是官家能將大宋朝每年最重要的閉門會議在火器營舉行,足以看出官家對火器營的重視。

片刻後,火器營大廳內。

趙頊端坐于主位,韓琦等十位大臣分坐兩側。

大廳外。

有徐虎帶領的御前護衛隊看守,其他人絕對無法靠近,更無法探听到一絲消息。

趙頊端起酒杯,笑著說道︰「這一年,辛苦諸位了,朕敬各位一杯!」

眾臣紛紛端起酒杯,同時一飲而盡。

旋即,趙頊環顧兩側,緩緩開口道︰「今年,對咱們大宋而言,算得上是進步非常大的一年,雖然北方經歷了一場嚴重的旱災,但在咱們的群策群力下,還是挺了過來,這一年,朝廷解決了……」

趙頊先總結了這一年的發展情況。

這一說,便是小半個時辰。

韓琦等人最傾佩趙頊的,便是其記憶能力。

往昔,仁宗、英宗也算是勤勉為政,但是像當今官家這般,記憶力之強,幾乎無人能比。

特別是關于數據的部分,官家都是張口就來,且從來都沒有說錯過。

趙頊總結完畢後,便是群臣各自發言,對自己這一年的作為進行總結了。

每個人,至少一刻鐘。

就這樣,很快就到了中午,大家也都總結完畢了。

接下來,就將由趙頊講一講明年朝廷需要努力的主要方向了。

「咳咳……」

趙頊干咳兩聲,說道︰「明年,我們努力的重點,只有兩個字,強兵!」

「如今,國庫已有盈余,該是再次對咱們的軍隊進行強化了。此次強化,朕希望是一次從里到外的蛻變,不但要強化戰斗力,還要強化士兵們的品格與意志!」

「此次強兵,並不完全是因為北方的四國聯盟,他們聯合後,實力定然暴漲,但對我們大宋而言還構不成致命的威脅。」

「朕強兵的目的,不僅是要為大宋建造一支所向披靡的軍隊,還要締造一支讓天下百姓尊重的軍隊。朕希望經過這次強兵圖新之後,我們的百姓能向尊重讀書人那般尊重我們的每一名士兵!」

韓琦等人基本都听明白了,但卻都皺起了眉頭。

古語有雲︰好男不當兵。

大宋曾經將此話發揚到了極點。

雖然現在大宋的軍事力量變強了許多,士兵的名聲也都好了許多。

但是所有男兒的第一選擇,基本都不會是當兵。

唯有在仕途不成,商路不通,甚至手中無地的情況下,才有可能入軍營。

而要想讓百姓像尊重讀書人那般尊重士兵,更是難上加難。

當然,預備將軍營的士兵除外。

他們不算兵,而是大宋未來的將。但想要進入大宋現在的預備將軍營,成為八千人中的一員,其難度不亞于科舉考試。

「樞密使,此事由你牽頭,務必制定出詳細的強兵策略,朕在一月月底之前,要看到詳盡的策略!」

「是,官家!」文彥博拱手道。

趙頊見幾位臣子都微微皺眉,不由得笑問道︰「怎麼?大家都沒有信心?咱們這三年來可是已做過很多本來以為不可能的事情了!」

此話,一下子將眾臣的興奮勁提了起來。

「有,有信心!」韓琦率先開口道。

其他人也都攥著拳頭,一臉自信。

「那就好,主要的事情咱們都說完了,也到中午了,今天咱們不吃別的,嘗一嘗火器營獨有的大鍋菜!」

趙頊朝著門外喊道︰「上飯!」

徐虎听到後,便立即讓廚師們準備了。

片刻後,大廳中。

一方大鍋出現在眾人的面前,鍋內,有豬肉、兔肉、鵝肉、魚肉還有各類的蔬菜,簡直就是大雜燴。

趙頊坐在最前方,說道︰「來來來,咱們圍起來,圍著這個鍋吃,每人至少吃兩個饅頭哈,不能浪費……」

君臣吃著大鍋菜,有說有笑。

這頓飯對大家而言,比在家吃得任何一頓飯都要香。

這要讓別國的臣子看見,估計能羨慕得牙根癢癢。

君臣之間,如此和諧,當真是一段佳話。

大半個時辰後,飯畢。

眾臣喝過飯後茶,便陸續離開了。

趙頊將富弼、曾公亮、歐陽修三人留了下來。

留下此三人的原因,乃是因為三人在昨日幾乎同時都向趙頊呈遞了一份辭呈。

三人,都要告老還鄉。

理由基本一致,位高權重但心有余而力不足,故而請辭,以免耽誤朝廷的變法大業。

趙頊笑著看向三人,道︰「真的要走?」

富弼長嘆一聲,道︰「官家,說實話,臣是舍不得當下的官位的。但當下朝廷正處于變法的重要階段,而臣經常腰酸背痛,看幾份文書便感到疲累了,身體實在是不行了,不得已請辭!」

歐陽修也拱手道︰「官家,臣確實老了,真的有些干不動了!」

一旁,曾公亮扯了扯胡子。

「官家,您是知道我老曾的脾氣的,若是能繼續為朝廷出力,我是絕不可能請辭的,只是現在,確實是吃不消了,老臣已經年過古稀,該給年輕人讓路了。老臣向來爭強好勝,但不得不承認王安石、司馬光、王陶三人若在老臣的位置上,一定比老臣要做的好!」

三人所言,句句肺腑。

其實,趙頊從三人呈遞出的奏疏和平時的說話,也感受出來了。

三人,確實是有心無力了。

今年,曾公亮70歲,富弼65歲,歐陽修62歲。

算是老臣了!

前朝很多臣子基本在六十歲後,也就告老還鄉了。

不過,也看身體。

韓琦也就比歐陽修小一歲,但走路依舊帶風,能騎馬便不坐轎。

文彥博還比歐陽修大一歲,但由于其養生有道,整日跑步,身體極佳,在空閑時還能拉上幾張重弓呢!

而這三人,養尊處優慣了,體型也早已發福。

曾公亮也算是經常運動,但其畢竟已經七十歲了,整體都有些句僂了。

這幾年來。

在趙頊身邊當相公,也確實不容易。

工作量比在仁宗朝和英宗朝時,要重多了。

趙頊再阻攔,其實意義不大。

他也很清楚,三人為年輕人讓路,對當下的大宋而言,乃是大有裨益的。

「朕明白你們的想法,朕準了!」趙頊繼續說道︰「不過,朕再給你們一個選擇。」

「朕昨晚思索一番後,準備在中書衙門旁再成立一個衙門,名為民意院,其職責便是傾听民意,然後向朕反應。此崗位事務較少,你們也可以將其當作養老的地方,可有興趣?」

「有……有……有,臣願意!」曾公亮率先忍不住說道。

很明顯,這是官家專門為他們三人設立的衙門。如此厚恩,自然不能辜負。

富弼和歐陽修互視一眼後,也紛紛拱手。

他們想要隱退的主要原因,是因為他們干不動了,而今趙頊給了他們一個可以繼續為朝廷發光發熱的機會,他們自然不會放棄。

「那好,咱們就說定了,可不能反悔哈!」趙頊笑著說道。

「不反悔!絕對不反悔!」三位老臣的腦袋搖的就像撥浪鼓一般。

……

熙寧四年,元日。

一年一屆的大朝會如期召開。

缺少了遼國、西夏、高麗和東瀛,大宋的元日大朝會依然盛大紅火。

除了官員們各個笑容滿面外,百姓們也舉行了盛大的狂歡。

日子越過越好,百姓們慶賀新年的花樣也都多了起來。

租房車外出郊游的、乘大船前往南方準備游江南的,還有找了一個戲班子回到家里連唱三天的……

正月初七。

中書省正式宣布,免除富弼、曾公亮、歐陽修三人現有職位,入職新衙門,民意院。

民意院並無太多朝廷安排的職責在身,也不歸中書統管。

不過想入這個衙門,甚是苛刻,首先,年齡要在六十歲及以上,至少要是朝廷三品以上的官員。

其次,唯有民意院的所有人都同意,新來者才能入民意院。

民意院可直接向官家上奏,匯報民情。

眾臣都知曉,這是官家為有功的老臣專門設置的衙門,乃是個養老的所在,即可以為朝廷效力,又可以輕松養老,算是老臣的福利。

韓琦、文彥博、韓絳等老臣都甚是開心。

年邁之後,入民意院可比告老還鄉或者去做個閑散知州舒服多了。

唯一不開心的人,就是王安石了。

王安石覺得,待他老了,可能民意院的所有人都不會同意他入民意院,因為他自知說話難听,喜歡辯論,人緣太差,樹敵太多。

但又細細一想,他又想通了。

待到不能為朝廷效力了,他就回江寧老家,著書立說,去做自己的聖人了。

一想到自己的境界比眾臣要高一些,王安石瞬間變得愉悅起來。

緊接著。

趙頊擢升王安石為參知政事、王陶為翰林待詔,禮部侍郎王珪入中書,擔任參知政事,禮部員外郎耿春和升為禮部侍郎。

自此,大宋的首相依舊為韓琦。

參知政事,即副相就變成了司馬光、王安石和王珪三人。

王珪多年來主營禮部,其實並不是參知政事的最佳人選,因為此人太過于遵循禮制,且脾氣也太好了。

但是因為另外兩個副相為司馬光和王安石,需要有人在里面中和,調停。

故而,整體而言,情商頗高的王珪反而是最佳人選。

……

自初七後,大臣們在樞密使文彥博的帶動下,便開始忙碌起來。

官家給樞密院出了一個大難題。

「如何讓百姓們像尊重讀書人般尊重每一位士兵?」

這個問題讓整個樞密院的官員都一愣一愣的。

在很多武官的認知中,他們是因為不擅于讀書,才選擇習武當兵的。

大多士兵的特點都是︰粗魯、沒文化、說話不好听、喜歡用拳頭解決問題,還經常出現一腔熱血干壞事的情況……

百姓們看到士兵,都會心生一種畏懼感。

並且有人非常厭惡士兵們,感覺他們與土匪差不多。

想要改變這種刻板印象已經很難,更別提還讓百姓尊重士兵了。

文彥博向來是個慢性子,但在大年初七,便急匆匆地將一群臣子都聚集了起來。

想不出來策略,誰都不能走。

如果真能解決這個問題,他必定青史留名,成為大宋最好的一任樞密使。

而此刻。

遼國、西夏、東瀛、高麗四國也沒有閑著。

四國聯盟並不是說說而已。

過完年,東瀛便將戰甲兵器的鑄造方式全都共享給了其他三國。

西夏也拿出一批西夏戰馬和青白鹽送給了其他三國。

遼國則是拿出一大批生活物質贈予三國。

至于高麗,也將全國的兵力與遼國聯合起來,其水軍也開始與東瀛水軍一起操練起來。

四國聯盟,最終目的就是瓜分大宋。

當下,大宋在他們眼里就是金山銀山,若能搶掠一番大宋,足夠他們少奮斗十年。

特別是西夏,基本已經放棄了自我建設。

因為梁太後發現,無論如此發展國內的商業、畜牧業、工業等,都不可能攆上大宋。

甚至在兩三年後,會被曾經比西夏還窮的青唐吐蕃徹底反超。

唯一的方式,就是滅掉大宋,享用大宋變法的成果。

趙頊知曉了北方四國開展的聯盟事宜後,只是澹澹一笑,且並沒有關閉邊境互市,為對方造成一些麻煩。

相反,他很開心。

北方四國展現出來的侵略性,無疑會讓大宋的官員們更具上進心和凝聚力。如此以來,大宋將會發展的更快更好。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