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261章︰四國聯盟,來自大宋的三千枚炮彈

汴京城,外城。

青唐吐蕃特使潘羅爾切帶著使團,在一眾禁軍士兵的護衛下,行進在寬敞的街道上。

使團中間有九輛超大型號的馬車,每輛馬車上都有一方大鼎。

在徐虎的示意下,馬車上的披布已被撤掉,九方大鼎完全呈現在汴京百姓的眼前。

此九鼎,最重者為帝鼎,高約兩丈,皆由青銅鑄造。其余八鼎,高約一丈五,代表著八個方向。

九鼎代表的是什麼,見多識廣的汴京百姓自然知曉。

故而在使團巡游時,汴京百姓紛紛招手示好,表達了熱烈的歡迎。

潘羅爾切坐在馬上,將胸膛挺得高高的,一臉笑容。

這是他這輩子的最高光時刻。

青唐吐蕃使團在汴京城街道上足足轉到了黃昏,方才進了禮部。

明日,他們將前往皇宮向趙頊正式敬獻九鼎。

翌日,天大亮。

禮部侍郎王珪收到消息,要禮部以王侯之禮接待青唐吐蕃使臣。

往昔,大宋接待青唐吐蕃都是以臣子之禮去做的。

而今卻突然升了一個級別。

王珪頓時恍然,當即以王侯之禮對待青唐吐蕃的使團,將他們迎到了汴京皇宮。

潘羅爾切對大宋的禮節非常清楚。

後者突然以王侯禮節迎接,他不由得明白了什麼,心情甚是激動。

片刻後。

潘羅爾切帶領使團在王珪的引領下,來到了大慶殿。

「青唐吐蕃特使潘羅爾切參見大宋皇帝陛下,臣代表我家首領向您表達最崇高的敬意。青唐敬獻九鼎,一願大宋早日收復燕雲十六州;二願大宋與青唐吐蕃的友誼長存;三願大宋國運昌盛,鑄就如夏之大禹那般宏圖偉業……

听到這話,趙頊和朝廷百官自然開心。

「董氈有心了,有心了!」

趙頊笑著說道,「青唐吐蕃如此用心,我大宋向來講究禮尚往來,朕也有禮物要贈予青唐吐蕃。」

「朕決定,賜封青唐吐蕃首領為吐蕃王,賜銀五萬兩、絹一萬匹、茶一萬斤、水泥一萬袋、玻璃鏡三千面。」

听到此話,潘羅爾切高興得幾乎呆住了。

大宋賜封青唐吐蕃首領為吐蕃王,那就意味著在吐蕃多個政權中,大宋只承認青唐吐蕃這個屬國。

即使青唐吐蕃沒有將其他的部落消滅,在大宋承認其是吐蕃王後,青唐吐蕃就是吐蕃的老大,誰敢反對青唐吐蕃,誰就是反對大宋。

誰若敢對青唐吐蕃出手,大宋絕對會出手相助。

這個回禮非常貴重。

「謝……謝陛下!」潘羅爾切聲音顫抖,其身後的使團成員們各個眼含熱淚,有的甚至跪在了地上。

自此以後,沒有任何勢力能再欺負他們。

即使西夏也會退避三舍。

因為,從即日起,他們就是和大宋同脈相連的關系了。

青唐吐蕃鑄造九鼎,本意並非是求大宋恩賜,

而是由衷地感謝這近一年來,大宋在各種生活補給上對青唐吐蕃的資助。

他們根本沒想到,大宋竟然回了如此貴重的禮物。

殿下的韓琦等人,皆是滿臉笑意。

此獎賞,乃是中午時,趙頊與幾位相公定下來的。

當下的大宋,有這個實力,也是為了在年關時,讓西夏、高麗、東瀛、遼國四國因此事再焦慮一些。

一日之間。

大宋厚賞青唐吐蕃,冊封青唐吐蕃首領董氈為吐蕃王的事情便傳播了出去。在大宋百姓心中,這意味著從此以後,青唐吐蕃和大宋算得上是一家人了。

……

很快,此消息便傳到了西夏。

梁太後非常不開心。

當年,上上任國主李元昊也享受過大宋的封賞,後來強行稱帝,放棄了作為大宋屬國的機會。

而今西夏即使想要再做回大宋的小弟,大宋恐怕也不屑于與其為伍了。

梁太後甚是焦躁,心中也開始思索著在年關之際,是不是要送一些禮物給大宋,以此緩和一下雙方的關系。

如今的大宋,之所以沒有滅掉西夏。

一方面是沒有理由,另一方面是因為西夏太窮了,大宋還有些不屑于這樣做。

西夏焦慮的同時,高麗和東瀛也非常羨慕青唐吐蕃。

他們也都希望能夠成為大宋的親密盟友,但現在已經晚了。

這讓他們生出一種濃烈的危機感,覺得在不久的將來,可能就要亡國了。

而此刻,遼國國都。

耶律洪基听到青唐吐蕃給大宋送九鼎的消息後,氣得直接將桌子掀翻了。

「該死!若放在三年前,這九鼎定然要送給我大遼。可惡的宋國,他還真以為很快就能將我大遼滅了嗎?」

耶律洪基攥著拳頭,心情極度憤怒,他始終不願承認大宋已經取代遼國,成為了周邊諸國的最強國。

這時。

一名謀臣走出來說道︰「陛下,我們必須要有所行動了,不然我們真有可能會被大宋慢慢蠶食!」

「如何行動,你告訴我,應該如何行動?我們的騎兵敢和宋國開戰嗎?誰又能向朕保證,帶兵出征定然能殺到汴京城,並順利凱旋!」耶律洪基黑著臉說道。

當下的情況,大家都很清楚。

遼國確實已經不是大宋的對手,無論從哪個方面來講,都是如此。

那謀臣想了想,道︰「陛下,臣有一計,沒準兒能使大宋不敢開戰,留給我們更多的時間提高軍事力量。」

「講!」

「大宋在年關如此重賞青唐吐蕃,受傷害最大的定然是西夏。現在的青唐吐蕃已經不是西夏想欺負就欺負的小部落了。他們此刻更憎恨大宋,且雙方本就有很大的仇恨!」

「然後,所有人都知曉,大宋官家甚是厭惡高麗和東瀛。這二國面對大宋也都是自身難保。」

「臣建議,我們立即聯合高麗、西夏、東瀛,成立四國聯盟,共生共榮,如此以來,大宋若敢戰,將會在北方四處樹敵。我相信,此刻另外三國的國主也會同意這個計劃的。我們四國,若聯合,還有生的機會,若各自為戰,恐怕不出三年,都將滅亡!」

耶律洪基听完後,微微點頭,喃喃道︰「此計可行,可以成立四國聯盟,不過談論的地點,絕不能在我大遼,而應該在高麗的國都!另外,此事必須宣揚出去,讓大宋知曉!如此以來,我們與其他三國就綁在了一條船上,誰也不可能叛逃!」

「臣這就去聯系高麗、西夏、東瀛三國!」

……

十二月二十一日,天氣干冷干冷的。

汴京城內人流如織,過年的氛圍越來越濃郁。

汴京城百姓應該屬于全世界最幸福的一群百姓了。

所有的新事物都是由他們首個嘗鮮,所有的新法、發明、新聞也都是他們最先知曉。

而他們也是最先富裕起來的。

臨近年關,家家戶戶的年貨都置辦的甚是齊全。

入夜,禮部衙門內。

禮部侍郎王珪和禮部員外郎耿春和來回踱步。

「莫非……那四國是不打算來了?」王珪疑惑地說道。

耿春和面帶不屑,道︰「遼國可能有這個膽量、西夏、高麗和東瀛敢這樣嗎?」

往年,一般在臘月十五之前,各國的使臣都到齊了。

但是今年,遲遲不見遼國、西夏、東瀛、高麗的身影,並且也沒有帶來一句話。

「無妨,有他們無他們,我們照樣過年!沒準兒明年的現在,遼國、西夏、東瀛、高麗便已經成為我們大宋的領土了!」王珪笑著說道。

「有可能,極有可能!」

頓時,二人都忍不住笑出聲來。

就在這時,一份情報送到了王珪的手中。

「十二月二十八日,遼國、西夏、東瀛、高麗四國將在高麗國都開京舉行四國同盟會,屆時,四國國主都會出現,共商聯盟大業!四國甚是高調,已將聯盟之事告知了各國百姓!」

王珪眯著眼楮,喃喃道︰「這是找死,純粹在找死!想著給我大宋一個下馬威,真是幼稚!員外郎,你速將此事匯報給官家和中書省!」

「是。」耿春和迅速離開了禮部。

一個時辰後。

關于四國同盟的情報出現在垂拱殿中。

韓琦、文彥博和韓絳三人出現在趙頊的面前。

「官家,此四國聯盟明顯是針對我大宋而設,當下他們的結盟還並未深入,咱們需不需要主動出擊?」韓琦率先說道。

待四國真的互通有無,將軍事力量整合起來,大宋並非不能敵。

但打起來,損耗明顯會更高。

「或者,我們關閉邊境所有互市場所,且軟禁所有來我大宋經商的四國商人,先給他們一個下馬威!」

趙頊搖了搖頭。

對大宋而言,當下並非打仗的最佳時機,而取消互市也是一損俱損的下策。

趙頊思索了片刻,道︰「那四國不是要在高麗的開京舉辦四國聯盟會嘛,咱們也去參與一番!」

「樞密使,你立即命火器營運送三百門突火炮前往登州,外帶三千枚炮彈。」

「朕的要求是,二十八日中午時分,在臨近開京的海域,將三千枚炮彈全部放完,可以不傷人,但必須讓高麗人听得清清楚楚!」

登州位于渤海之側,從登州的戰船可直達高麗國,而高麗國的都城開京又臨近海域。

三千枚炮彈,足以讓高麗的開京人听得清清楚楚了。

韓琦、文彥博、韓絳三人不由得都樂了,還是官家的主意夠壞呀!

你們隨便結盟,我大宋擁有突火炮,便完全不懼。

如今的大宋,絕對不能弱了氣勢。

……

十二月二十八日,高麗國,國都開京。

高麗國國主、東瀛島天皇、遼國皇帝、西夏梁太後,齊聚開京。

這對四國來說,都是百年難得一見的聚會,而他們聚集的目的只有一個。

抗宋!

這一次,四國甚是高調,皆舉國宣揚聯盟之事,意圖組建起一個前所未有的強大聯盟。

片刻後,一方大殿中。

遼國皇帝耶律洪基徑直坐在最上方的主位上,絲毫沒有考慮高麗國主東道主的地位。

西夏梁太後與東瀛島天皇坐于右下側,高麗國國主無可奈何地坐于左下側。

國與國之間,拳頭大就是硬道理。

高麗與遼國接壤,遼國滅高麗也並不費事。

故而即使來到了高麗的地盤,高麗國主也不敢和耶律洪基大聲說話。

「咳咳……」

耶律洪基干咳兩聲,待其他三人都看向他,方才開口道︰「今日,咱們四國齊聚,注定能夠載入史冊,咱們的目標只有一個,那就是聯合兵力,共同抗宋!」

說罷,耶律洪基大手一揮,三份聯盟協議書放在了其他三人的面前。

當即,三人都認真看起了此聯盟書。

里面的內容並不復雜,核心內容便是——

「無論大宋進攻哪國,其他三國必須傾力相助,無論大宋采取什麼樣的策略,四國必須保持一致意見,絕對不向大宋妥協,若違此誓,國亡民反,不得好死!」

「三位若沒有意見,我們便簽了吧,以後咱們有困難一起抗,只要咱們齊心協力,一定可以將大宋瓜分!」耶律洪基說道,在其他三國面前,他自然要擺出一副完全不懼大宋的模樣。

其他三人听到這話,也不由得興奮起來,若真能將大宋瓜分,那各國的國力都將會大幅度提升。

就在四人提筆準備簽名時,忽然听到外面傳來一道巨響。

「砰!」

東瀛國天皇率先鑽到了桌子下面。

「是……是……是大宋的火炮!」

在其話落的瞬間,高麗國國主也迅速鑽到了桌子下面。

耶律洪基听到此話,面色鐵青,但依然端坐在自己的位置上,他並非不怕,而是更要臉。

這時,西夏的梁太後一臉平靜,說道︰「听聲音,距我們至少還有很十一里,有什麼好怕的!」

砰!砰!砰!

砰!砰!砰!

緊接著,就是一連串炮火聲。

「稟陛下,是……是大宋的火炮在西方海域發射火炮,不過,他們並沒有攻擊我們,而是在朝著一堆礁石開炮!」一名士兵跑來匯報道。

砰!砰!砰!

炮火足足響了大半個時辰,才慢慢停了下來。

而這時,幾乎整個開京的百姓都听到了。

耶律洪基望著鑽到桌子下面的高麗國主和東瀛天皇,鄙視地說道︰「二位,還不打算站出來嗎?大宋不過是來恐嚇而已,並沒有真正開火。你們再不簽字,咱們誰都活不了!」

當即,四人才簽訂了結盟書。

簽下之後,東瀛島天皇和西夏梁太後迅速離開了高麗,而高麗國主則是被嚇出病來,直接臥床了。

憤怒的耶律洪基也只好打道回府。

他本想著以四國聯盟造造勢,殺一殺大宋的銳氣,沒想到四國聯盟剛剛涌起一點斗志,就直接被大宋的炮火打散了!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