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0260章︰蔡京的結局,青唐吐蕃送大禮

桑家瓦子,斜對面茶館。

楊左和白宿帶著安上門門監鄭俠出現在趙頊的包間中。

而此刻。

趙頊已知那位聘用三十三位廚娘做飯的官員,便是壽州知州蔡京,和他預料的一模一樣。

「臣安上門門監、治平四年進士鄭俠,參見官家。桑家瓦子的三十三廚娘事件,正是我在幕後主導,臣認罪!」

「鄭俠?」

趙頊听著這個名字不由得覺得有些耳熟。後者作為科舉中榜的進士,卻只是個小門監,也讓他有些驚訝。

大宋朝還沒有混得這麼慘的進士。

「你細講,為何要通過此等途徑讓一名知州身敗名裂?」趙頊面色陰沉。

告官的方式有許多種。

鄭俠偏偏選擇要用民意裹挾,這是趙頊所不喜歡的,此手段也不甚光明。

「一個月前,臣在安上門巡邏,遇到一位討飯的老者。經過一番交流,他告訴臣,他本是來京城告御狀的,但現在又不想告了,臣細問端由。」

「他告訴臣,他的女兒乃是壽州知州蔡京的廚娘,因在廚房中切蔥失誤,被砍掉了兩根手指。蔡家雖有補償,但令其終身不能離開壽州。」

「他在了解女兒受罰的過程中,了解到了蔡京的奢侈生活,便想著來汴京城告御狀,但是經過一番了解後,他決定放棄。」

「因為他了解到,蔡京乃是朝廷變法的功臣,上面還有王安石作為靠山,用不了十年,蔡京可能就會入中書了。告倒蔡京非常困難,且汴京城中也有蔡京的同窗好友,若被蔡京得知,可能丟了性命。他不敢去敲登聞鼓,也不敢去開封府,在臨走前將三十三廚娘的故事告知了臣。」

「臣看不慣此事,但臣位卑官小,在汴京城也沒有什麼朋友,可能也掀不起什麼浪花,一旦得罪了大人物,恐怕也是出力不討好。臣思索再三後,便想著將此事鬧大,鬧得汴京城盡人皆知,我與桑家瓦子的掌櫃孫六娘有舊,故而便請他排練了這樣一場情景戲!」

「本來,我想著朝廷有人能查出此事呢,沒想到流言越傳越離譜,故而我決定親自揭秘。即使獲罪,也不會連累桑家瓦子!」

……

鄭俠在說話時,一臉正氣,讓人不由得相信他說的句句都是實話。

趙頊听完後,已經全然明了。

「我大宋從不會因言獲罪,你若所言為真,朕自不會懲罰你!」趙頊看向楊左,道︰「楊左,接下來的事情便交給你了,務必早日讓真相水落石出,不要再讓百姓們胡亂猜測了!」

「臣,遵命!」楊左拱手道。

緊接著,趙頊離開了。

此刻,趙頊的心情是非常煩悶的。

他非常看好蔡京,本以為在王安石的教下,蔡京能夠為變法貢獻出更多活力,哪曾想年紀輕輕,便開始驕奢婬逸起來。

這樣的官員,朝廷定然不會重用。

翌日上午,趙頊剛來到垂拱殿。

王安石便候在門外了。

三十三廚娘,鬧得汴京城人盡皆知,此事無論是真是假,蔡京的名聲已經全毀了。

王安石作為蔡京的領路人,自然月兌不了干系。

前不久,趙頊還專門令王安石找蔡京談心。

他不清楚的是,王安石到底知不知道蔡京在壽州的所做作為。

趙頊也想看一看,王安石會不會替蔡京求情。

「臣王安石,參見官家!」王安石拱手道。

趙頊看向王安石,道︰「說說吧!」

王安石的神情中帶著一絲無奈。

「官家,蔡京生活奢靡,臣是知曉的,此人有兩大毛病,一為愛吃,二為講究排場。臣也曾訓戒過他,但作用不大。」

「不過,臣可以替蔡京擔保,他的所有開銷用度,皆為自己的俸祿,他沒有貪墨過朝廷和百姓一文錢,這是不久前蔡京向臣發過誓的!」

「那三十三廚娘事件,應該就是真的了?」趙頊開口道。

王安石重重地點了點頭。

「你覺得應該如何懲罰?」

王安石眉頭皺起,想了想後說道︰「臣明白,若想平撫百姓們的不滿,一定要重罰。但是……但是蔡京確實是我朝變法不可多得的良才,他若改掉自己的兩個毛病,最多十年,此人絕對能夠撐得起我大宋的財政之事。臣……臣實在惜才,不願讓其徹底斷了仕途!」

「他還是個年輕人,求官家給他一個機會!」王安石再次拱手。

趙頊能夠看出,王安石極為愛惜蔡京的才氣,不惜冒犯自己,也要為蔡京求情。

「唉!」趙頊長嘆一口氣,他怎不知道蔡京的能力。

「若只當他是一個二十四歲的年輕人,此等罪過,改了也就是。但是,他是一州知州,是管轄著十幾萬百姓的地方官。他的一個過錯,足以讓十幾萬名百姓受罪,他應該為自己的錯付出代價!」

王安石听到這話,不由得心里一涼,正要辯解。

趙頊卻擺了擺手,繼續道︰「你不用再替他求情了,朕想一想,你也想一想,待開封府調查結束,朕自會定罪。」

王安石不敢再說話,當即拱手退去了。

他也是深知蔡京才干的,但是,功是功,過是過,不能混淆。

不到三日,三十三廚娘事件便調查清楚了。

此事非常簡單,就是有人揭露了蔡京的奢靡生活。

而蔡京也並沒有解釋,當即就承認了。

他承認所花的錢都是自己的俸祿,沒有貪墨一文錢,且自己對壽州有功,朝廷定然不會嚴懲他。

這一日,上午。

韓琦、楊左、王安石三人出現在垂拱殿中。

桉宗,眾人都看過了。

楊左率先開口道︰「官家,按照我大宋律法,蔡京卻無貪墨之舉,但他指使手下傷害百姓,外加自身行為引起了各個州府百姓的議論,造成嚴重後果。臣建議,應立即罷黜他的官職,且處于流刑!」

「流刑?」

听到這話,王安石的嘴角都抽動起來。

流刑和慢性的死罪差不多,一旦被流放到偏遠之地,那蔡京便再也回不來了。

但是,王安石沒敢再求情了,他是個聰明人,深知當今官家的脾性。

而這時,趙頊則是看向王安石。

王安石瞬間明了,道︰「官家,臣支持開封府的處罰決定,另外,臣也有教導不嚴之罪,懇請官家重罰!」

趙頊緩緩站起身來。

「王介甫,你確實有督導不嚴之罪,朕就罰你半年俸祿。另外,你再寫上一份認錯書,交于中書吧,不得少于三千字!」

「臣遵命!」

趙頊對王安石的懲罰已經算是非常寬容了。

「至于蔡京嘛,將其流放……流放到瓊州吧,然後讓蘇軾關照一下,他能活成什麼模樣,就看他的表現了!」

听到「瓊州」二字,韓琦和王安石的眼里都閃過一抹亮光。

官家還是寬容的。

如今瓊州正在建設,未來可能會成為一方適合養老的休閑之地,若蔡京能在蘇軾的帶領下,發揮自己的才能,沒準還是能夠再創一份天地的。

「此外,王介甫。你親自去壽州宣讀這份決定,也算給蔡京送個別了,他在壽州的功績,朕還是認可的!」

「是,官家!」王安石的心中涌出一抹感動。

……

午後,歐陽修將安上門門監、治平四年進士鄭俠的相關資料呈了上來。

趙頊看後,不由得笑了。

鄭俠在擔任門監之前,還在太史局、司農寺任過職,但上官都是以其遇事不知變通,甚是固執為由,將其趕走了。

比如在太史局,鄭俠能為了查找一頁史料在太史局待一夜,然後導致當日沒有完成任務。

還有在司農寺時,他喜歡在田間地頭考察,考察回來就告訴上官要怎麼做怎麼做,然後上官們都很排斥他。

趙頊覺得,他和王安石倒是有點相像,都是非常倔。

但他的能力要比王安石差太遠了,所以仕途不順。

「鄭俠做個門監有些屈才了,讓他去御史台吧,那里的氛圍應該適合他!」趙頊笑著說道。

……

很快,王安石便攜帶著聖諭,來到了壽州州衙。

蔡京已經被抓到了監牢之中,所有事件暫有壽州通判處理。

監牢內,王安石告知蔡京,其要被流放到瓊州。

蔡京頓時慌了。

他本以為官家最多就是斥責他一頓,或者讓其緊閉半個月。

哪曾想,不但剝奪了他的官位,而且徹底斷了他的仕途。

這對一心想要成為首相的蔡京來說,完全是不能夠接受的。

「老師,我不服,我對大宋變法有功,對壽州百姓有功,官家怎能如此待我!我……我沒有貪墨,花的都是我自己掙得錢,憑什麼,憑什麼……」

蔡京看著王安石,大聲咆孝著。

王安石待蔡京發完火,方才緩緩開口道︰「蔡京呀,我也是最近才知,在官家眼里,在百姓眼里,德行比一切都重要,沒有了德行,無論你有多大的功績,百姓都不會支持你,文武百官也不會支持你,你在朝廷將無立錐之地!」

「做官先修德,你應該明白這個道理。待到了瓊州,你也別灰心,官家已向蘇軾打過招呼了,他會護你周全的,若你能助他建設好瓊州島,並不是沒有可能重返朝堂!」

听到這話,蔡京眼前一亮,看向王安石道︰「老師,你說的是真的,我……我真的還有重返朝堂的可能。」

王安石點了點頭,道︰「就看你以後如何選擇了,切忌不能再這樣了!」

「嗯嗯!」蔡京重重點頭,這個教訓足以讓他受用終生了。

隨後,趙頊又做了一個令滿朝官員無比傾佩的事情。

趙頊下令,將《三十三廚娘》定為朝廷官員必看項目,以此告知群臣,莫忘了做官的初心。

此命令一出,汴京城的官員們也都勤儉節約起來,無人再敢在汴京城中行奢靡之風。

……

轉眼間,到了十二月初。

趙頊突然接到青唐吐蕃首領董氈的來信。

信上講,為感謝大宋這兩年來對青唐吐蕃的幫助,決定送給大宋一件特別的禮物。

董氈篤定,此禮物待趙頊看過定會非常喜歡,而大宋的文武百官也會甚是喜歡,將其當作國之重禮放在最貴重的地方。

禮物已經隨同青唐吐蕃的特使潘羅爾切,行在大宋境內了,不日便會送達汴京城。

信中的話語不由得引發了趙頊巨大的好奇心。

他並非看不上青唐吐蕃。

而是青唐吐蕃到處都是風沙,除了獸皮和駱駝肉讓人好奇之外,趙頊還真想不出,有什麼物品是大宋沒有的。

五日後。

在趙頊的盼望中,青唐吐蕃的使團終于來到了汴京城。

徐虎在第一時間得知青唐吐蕃所送為何物後,直奔垂拱殿。

其面帶興奮,一邊喘氣,一邊激動地說道︰「官家,官家,青唐吐蕃使團來了,臣……臣看到他們所送的禮物了,是……是……是……」

趙頊見其上氣不接下氣,不由得白眼道︰「看你那沒見過世面的樣子,他還能將燕雲十六州送給朕嗎?喘完氣再說!」

徐虎長呼一口氣,待氣兒喘允了,開口道︰「送的乃是由青銅鑄造的九鼎!」

「啊?」

听到「九鼎」二字,趙頊也不由得激動地站起身來。

此禮物的寓意實在太不一般了!

當年,夏朝大禹劃分天下為九州,然後鑄造九鼎。

九鼎,意味著天下統一,意味著大宋皇權的穩固。

當下,遼國、高麗、東瀛、大理、包括吐蕃在內,盡歸大宋,才能算得上九州。

這個禮物寓意著大宋即將一統天下,成就一番盛世大業。

此物一出,估計大宋的百姓至少能會高興到明年,而遼國、高麗、東瀛等國知曉此事後,能氣個半死。

趙頊問道︰「此刻,青唐吐蕃使團拉著九鼎到哪了?」

「應該快到內城了!」徐虎回答道。

趙頊大手一擺,道︰「去攔一下,不能讓其進內城。」

徐虎一愣,看向趙頊,疑惑地問道︰「莫非官家不喜歡此禮物?」

趙頊給了徐虎一個白眼。

「放屁,這麼好的禮物誰不喜歡,朕是想讓使團拉著九鼎在外城多轉幾圈,讓汴京百姓都先瞧一瞧!」

「臣明白,臣明白,臣這就去辦!」徐虎憨憨一笑,朝著殿外跑去。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