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米澤里」這個姓氏很有意思,和英語的「苦難、不幸」(misery)拼寫相同,與法語、德語的同義詞(mis re, misere)也很相似;在所有女侍中,她的名字是瑪麗第一個記住的。

幸好,米澤里夫人的生活還不算苦難;她的丈夫是維拉耶郵遞服務公司的雇員。

這家公司的服務包括傳遞信件和金錢——像是郵政和郵儲的部分功能;但只為富人服務,郵箱也只設在巴黎。有限的服務範圍雖然提高了成本,但降低了風險,所以身為它的員工,米澤里先生的薪水還算穩定。

自從米澤里夫人被選為王儲妃的女侍,家里頓時殷實起來。夫妻倆已經在盤算搬家了,沒想到宮廷里風雲突變,轉眼間王儲妃就可能離婚;計劃只好擱置;如今他們仍然住在聖安托萬郊區的蒙特勒伊路上。

「您最開始就計劃好了吧?」博伊隊長無奈地說。

他們都已經快到了聖安托萬郊區大街邊上,要還是反對,未免顯得不近人情。

維耶爾神父大笑︰「盧卡,我看就照殿下的意思做吧。她一旦下決心誰也攔不住。」

博伊隊長已經懶得糾正他的稱呼了。

連熱內小姐都有些激動︰她的家底在中產階級中屬于相當良好的,那片傳說中亂哄哄、髒兮兮的工人郊區,她還從來沒有來過。

她說︰「幸好現在已經過了十點。听說九點開始聖安托萬郊區的主路上就堵得水泄不通,到處都是出門工作的人。」

……原來上班高峰期這個時代就有了。

于是,沿著里沃利街,馬車向東駛去。

在路的盡頭,一座巨大的黑色石頭城堡牢牢佔據著視線中心,仿佛一只龐大的怪獸,大喇喇地坐在必經之路上;八座石塔仿佛八雙眼楮,監視嚇阻來往之人。

「這座城堡叫什麼?」瑪麗問。

「巴士底,關押犯人的地方。」

我勒個去。

這就是巴士底獄!

這座大名鼎鼎的監獄在戰亂中完全被摧毀,後世只在原地址建了一座紀念碑和一個廣場;如今她算是真的見證歷史名勝了。

馬車繞過巨大的城堡,瑪麗忍不住抬頭,扒在窗邊,緊緊盯著高高的圍牆,心里滿是好奇。

「鐵面人就曾被關在里面。您知道鐵面人的故事嗎?」

「維耶爾神父!」熱內不贊同地瞪了他一眼。不管鐵面人是誰,這都是王室的秘辛,不適合講給王儲妃听。

當然瑪麗早就知道了——《三個火槍手》的版本。此時大仲馬還沒出生,但鐵面人傳說早就流傳開了,其真實身份也眾說紛紜,不過肯定不是路易十四的雙胞胎兄弟。

巴士底獄兩側的大街都是人來人往的地方,然而靠近這座黑城堡,卻是幾乎沒有什麼生氣。馬萊區和聖安托萬郊區以此為界限,劃清了兩個世界。哪怕是有事需要穿梭在兩區之間的人,也都寧願繞個遠路,仿佛哪怕靠近一點點都有可能被關進去。

一過黑沉沉的監獄,整齊美觀的聯排別墅就再也看不到了。在這個還沒有工業化和高層建築的時代,一眼望過去,連綿不絕的灰蒙蒙的建築群一直延伸到天邊。房子高矮不一、毫無美感地隨意搭建,就好像被胡亂砍伐過的黑色樹林一樣。

馬車仿佛被在導軌上的攝影機,而窗口就是一個鏡頭。摹寫著巴黎下層人民工作生活的膠片緩緩滑過。

嘈雜的聲音比在馬萊區高了一倍,污水橫流,垃圾遍地。主路兩旁雖然修有排水溝,但早已被雜物堵塞。人人都在匆忙地趕往自己的目的地,有的打扮得很體面,戴著假發,用長筒襪子套著小腿;有的則只穿著無套褲——在後世相當普通的裝束,在這個時代是底層民眾的象征。

在路過菜市場時,腐臭味簡直連天上的鳥都要燻下來。熱內趕忙從小包里掏出一瓶香水,先在瑪麗身上灑了一些,然後是自己。

「我也來點。」神父說。熱內絲毫不以為怪。

但香氣的保護只持續了片刻,很快花瓣和花蜜的甜香味就被馬車外的騷臭味、魚干味、血腥味侵犯,混合成讓人眩暈的怪異味道。瑪麗不由得想起了陰暗詭譎的《香水︰一個謀殺犯的故事》——它描繪的正是此時的巴黎。

嬉鬧和起哄的人群聚集的地方,是有人在酒館門前打架;挺著啤酒肚的酒館老板涎著笑臉勸架,聲音徒勞地被口哨和髒話淹沒。

「那是……abc caf !?」

維耶爾不知道王儲妃為什麼一臉驚喜︰「如果您想要喝咖啡的話,我推薦新橋附近的埃勒普咖啡館……」

馬拉貨車時常被他們更輕快的馬車超過;當瑪麗問貨車上那些大大的木桶是不是酒時,得到了一個搖頭。那是水。因為沒有自來水系統,將干淨的水從塞納河邊運到千家萬戶,也是一項有固定收入的事業。

「不過賣水人之間常常因為地盤的問題產生糾紛。他們有自己的幫派,警察也不敢多管閑事。」

畢竟這個行當沒什麼成本、幾乎穩賺不賠,人人都擠破頭想進入;沒有法律和政府維護秩序,那麼他們就會自個兒制定「秩序」了。

還有木匠、鐵匠、建築工、油漆工、屠夫、漁販,一個個在窗框的視野里向後退去。形形色色的人們或者不耐煩的大喊大叫,或者肆無忌憚地大笑。鈴鐺聲、錘擊聲、磨刀聲、叫賣聲……不絕于耳。

「我好像听到了擴音筒的聲音?還有鼓聲?」

「那是市政廳的人。他們在宣讀市長的指示。大概是從哈貝碼頭傳過來的。」

【鑒于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盡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 】

瑪麗仔細听了幾句,似乎是在提醒市民防範小偷。

擴音喇叭的粗糙的聲音才停了不久,吉普賽人的樂器又響了起來。

熱內忍不住抱怨︰「天啊,這里的吵鬧一刻也停不下來。」

瑪麗卻適應良好。比起安靜雅致的貴族區,她甚至覺得這才是巴黎的心髒,這些聲響就像強有力的脈搏。這里的人打扮樸素,好像撲著一層灰,但面色是真實的紅潤,眼楮里是勃勃的生機。他們依靠雙手勞作,而不是靠著祖輩積攢的權勢和財富,整天無所事事地打牌、閑聊。

——貴族們的這副德行,不是因為他們可以這麼做,而是因為他們認為「應該」這麼做。一位真正的紳士是不能從事任何職業的。他可以培養自己的一項或幾項愛好,在國王的朝廷里有幾位朋友,可以為領土、為榮譽、為國王而戰,然而他絕不能具體地「工作」。那是下等人才干的事。

在戰火紛飛的中世紀,作為民眾的保護者,他們還能獲得一定程度的尊重;但在17、18世紀,□□的出現使得貴族在戰爭中作用降低,軍費成日益增長,持續已久的戰爭使得國家債台高築,為填補赤字各種征派持續不斷,貴族也越來越顯得像不事生產的寄生蟲。

難怪攻陷巴士底獄成了封建□□的象征——除了因為這里關押著國王的犯人,又何嘗不是因為它是底層民眾與上層貴族之間涇渭分明的界碑呢?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