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212章 裝病(二更)

「啟稟陛下,老奴倒是有幾個合適的人選。」在山南西道安插眼中釘的機會,田令孜怎麼會錯過,「神策都校韓建對陛下忠心耿耿,可為一州刺史,還有……」

「晉國公,恐怕他們是對你忠心耿耿吧?誰不知道韓建是你的義子?」田令孜還未說完,蕭遘便開口懟了回去,「而且韓建本來是天策軍將領,趁著壽王平定鹿晏弘叛亂之際,改換陣營,讓其擔任山南西道的刺史,恐怕壽王會不喜。」

「難道因為壽王不喜就放著有能力的人不用?再說韓建平定楊師立叛亂有功,難道就因為離開天策軍,壽王就不快嗎?

別忘了壽王也是陛下的臣子,難道壽王也想自立為王不成?」

最後一句話,可謂是誅心之語,就差沒明著說李曄有反心了。這也是第一次在這種場合,提到壽王有野心的事。

壽王有野心的事,也不是什麼秘密。裴澈、蕭遘、韋昭度這些大臣知道,李儇這個皇帝也不是傻子,肯定也清楚。

不過知道歸知道,但他們也不可能現在去追究壽王的責任。起碼在表面上,壽王並沒有做違背朝廷的事情,為了表忠心,連三州刺史都讓了出來。

這個時候去追究壽王有野心一事,豈不是自找不快?現在正值回京途中,天策軍就在回京的必經之路上,若是此時逼反壽王,那局面恐怕就無法控制。

就連王徽也建議在回京之後在商量怎麼解決壽王之事,壽王畢竟是親王,現在手握重兵,終究不是好事。

而且田令孜也沒說此時跟壽王開戰。雖然田令孜滅了東川楊師立,但是高仁厚也不是鐵了心跟著陳敬和田令孜。

而且與壽王開戰,在劍州丟失的情況下,很有可能東川不保。自然田令孜現在也不敢過分逼迫壽王,他不開口,其他人自然沒必須要去得罪壽王。

這些大臣連吉王都可以接受,為什麼不能接受壽王?而且有壽王在地方牽制田令孜,他們在朝中的日子也會好過一點。

「阿父說笑了。壽王都把三州刺史的人選交給了朝廷,怎麼可能自立。」李儇其實心里也不知道自己那皇弟怎麼想的,希望對方只是想割據一方,不是圖謀他這個位置。

「陛下,臣倒是有個合適的人選。楊守亮此人或許可為一州刺史,雖然對方之前跟隨鹿晏弘做了些混事,但在平定黃巢之亂中功勞不小,而且也救助了很多士大夫。」裴澈躬身道。

眾人沒想到裴澈會推薦楊守亮,若是不考慮其是楊復光義子這個身份,或許沒什麼。楊守亮此人雖然之前附逆,但在平定黃巢之亂時,立下大功,也救助過不少從長安逃離的士大夫,在朝中倒也有一些名聲。

關鍵其是楊復光的義子,要知道眼前這位權勢滔天的田令孜可是在楊復光死後,就把楊復恭貶為了飛龍使,這個時候提拔楊守亮,恐怕不合適吧。

「這倒是,不過楊守亮附逆也是事實,這樣吧,讓其擔任商州刺史,就別去山南西道了。」李儇猶豫了一會說道。

此時的楊守亮並沒有跟著鹿晏弘去山南東道,而是在之前就分到揚鞭去了商州,自立為商州刺史,李儇這也算是承認了楊守亮的身份。

不過就讓田令孜很不滿。對于這三州刺史,幾位宰相和田令孜、陳敬爭了半天,最後只能從朝中的中立派選了三個人,這樣大家都能接受。

「劉季述。」

在眾人離開後,李儇大喊了一聲。

「奴婢在!」

「你可有心月復之人,可以瞞過田令孜?」李儇沉聲道。

「陛下請吩咐!」劉季述有些驚訝,不知道為什麼對方這麼問,但還是老老實實回答。

「朕寫一封信,你派人交給壽王,別讓田令孜發現。」

「請陛下放心。」……

「殿下,陛下這是什麼意思?想讓殿下跟田令孜火拼?」

看著這封密信,裴榮有些遲疑,然後遞給了一旁的孫燁。

眾人爭相傳遞的密信就是李儇親筆給李曄所寫,然後派人快馬加鞭送來的。

李曄看了信中內容後,也有些拿不定主意,便召集一眾心月復前來商談。

在場的只有裴榮、孫燁和李英旭三人,就連鄭凝績都沒有在。沒辦法,因為鄭畋的緣故,李曄現在對于鄭凝績也不能什麼事都告訴對方。嚴格來說,鄭畋並不算他的心月復,鄭凝績作為鄭畋的長子,李曄也擔心對方把一些秘密之事泄露給鄭畋,徒惹麻煩。

「這或許是個機會。」孫燁看完後忍不住說道,臉上也有些激動。

不過李英旭則是神色凝重,沉聲道,「殿下是怎麼打算的?」

「皇兄的意思很簡單,就是讓本王出兵清君側,伺機除掉田令孜。你們覺得本王是應詔,還是不應詔?」李曄淡淡道,他也沒想到李儇會派人送來這麼一封信。

真假倒不好說,這信是監軍王仲先轉交給他的。信中筆跡也是李儇的,但是李曄也在懷疑這信是不是田令孜設立的一個圈套,或者這信就算是真的是李儇所寫,而是李儇設的圈套。

他現在起兵,先不說能不能除掉田令孜。除掉田令孜之後,李儇會怎麼對他?委以重任,還是過河拆橋?

可以說,在李儇還健在的情況,他起兵造反,即便是成功,也會失去很多。起碼在道義上,他就得位不正,很有可能那些山東(這里是崤山以東)軍閥會以‘清君側’的名義出兵。

到時候李曄就會很尷尬。

何況田令孜手握五萬神策軍,若是打草驚蛇,加上東西二川的兵力,李曄可能會陷入絕境。

所以他也在考慮這件事的得失。

「殿下,在下覺得可以應詔。這是一個除掉田令孜的機會,現在田賊把控朝廷,導致天下大亂,民不聊生。若是能除掉田令孜,勢必會讓殿下的聲望大增。」孫燁忍耐不住內心的激動,率先勸道。

「在下覺得殿下應該不應詔。」李英旭說道,見孫燁眼神有些不善,他也只能硬著頭皮繼續,「殿下,我們先不考慮壞的結果。就算是真的剪除了田令孜以及羽翼,殿下如何自處?

現在殿下還在韜光養晦之中,但剪除田令孜後,如日中天的殿下怎麼處理跟聖上的關系?或者說聖上會容忍一個會威脅其地位的親王存在?

田令孜肯定要除掉,但是現在卻不是合適的時機。現在除掉田令孜只會讓殿下處于一個尷尬的境地,所以下官認為殿下最好不要應詔。」

孫燁開始本想反駁,不過听完李英旭的話後,態度也開始動搖。

「裴司馬是什麼看法?」李曄看向一旁思考的裴榮。

「殿下心中應該有所決斷。不過李少尹說的有些道理,殿下剛剛統一山南西道,根基尚且不穩,就像無根的浮萍。此時跟田令孜開戰,實屬不明智。

下官認為殿下應不應詔,然後謀取東川。

東川之地雖然道路險要,但不像山東、關中之地,飽受戰亂之苦。若是殿下取蜀地,以蜀地為後方,未嘗不能學漢高祖。」

听完裴榮的話,李曄不禁點了點頭。漢高祖劉邦就是以漢中和蜀地為根基,跟項羽爭奪天下。

而且蜀地險要,易守難攻,加上蜀地富裕。若是他真的能佔據蜀地和漢中,到時候坐看外面風雲變幻,只要時機成熟,便可入關中,問鼎中樞。

這也是李曄一直設想的。

「裴司馬可曾想過,若是殿下拒絕應詔,聖上那里怎麼辦?若是聖上也對殿下不滿,事情可就麻煩了。」孫燁擔憂道。

「這個簡單,從今天開始,本王就生病了。」

沒錯,李曄就是裝病。當然,太假了肯定也瞞不住,所以李曄當天在節度使府旁邊的湖游玩的時候,就掉進了湖里。

然後就感冒了!……

等李儇得知李曄生病了的時候,返京隊伍已經到了西縣,本來對李曄寄予厚望的他,听到這個消息也有些意外。要不是從裴榮的口中得知這個消息,他可能還蒙在鼓里。

「這個壽王是怎麼回事?怎麼會突然生病了,他是不是裝病?」李儇怒不可遏道。

他在信中說地好好的,等返京隊伍到了興元府,他制造機會讓李曄有機會對田令孜動手。對于這個阿父,他已經無法忍受了,

誰想到,眼看就要到興元府了,突然李曄病了。

他之前還納悶李曄為什麼沒有來親自到利州迎接他,搞半天是這麼回事。不過李曄早不病,晚不病,這個時候生病,李儇自然懷疑李曄是裝病。

「回稟陛下,壽王是真的生病了。」作為監督李曄的王仲先在李曄生病的第二天就去探望,那不像是裝出來的。

「真的?他怎麼會這個時候生病?」李儇顯然不信。

「據說是壽王游湖時,不幸掉入湖中,得了風寒,現在還臥床躺著。奴婢也去探望過,不像是裝的,而且壽王墜湖一事在興元府也傳開了。」

「劉季述,這壽王是不是故意的?他就這麼不想幫朕嗎?難道他真的有反心?」李儇大怒道。

這讓劉季述和王仲先也面面相覷,這怎麼回答?回答不好,可能就是死路一條,與其回答錯誤,還不如裝傻。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