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三百四十二章 松漠有雨(八)

神都南郊,秋獵野餐,其樂融融。

這次出行,動靜太大,鋪墊也很是堂皇,權策與太平公主等一行人天明時分便出城了,不過個把時辰,消息便傳得沸沸揚揚,不少有錢有閑的神都富貴人家,競相跟隨而來,卻是不虛此行,見了一眾龍子鳳孫策馬馳騁、張弓射獵的英姿,這卻不是最大的收獲,竟有人偶然見到了四位公主殿下團團圍著爐火,洗手作羹湯的畫面,雖然周遭侍女僕婦林立,很多環節都有專人做好,殿下們只是負責些簡單清淨的操作,仍是令人嘖嘖贊嘆不已,誰說李家公主囂張跋扈、不守婦道來著,看這入得廚房的模樣,分明是賢妻良母。

四位公主殿下在郊外山林之地玩兒得很是盡興,難得有興致要做些吃食,權策等人都是子佷一輩,只有拜謝恩典的,吃到嘴里,卻是冷暖自知,端著碗,交換著古怪的眼色,艱難朝肚子里吞咽。

「還是大郎乖巧,來,多吃些」許是權策的演技最是出眾,狼吞虎咽的,取悅了太平公主,她親自捧著金甌過來,又給他加上了一些,權策很感激,眼淚花兒都泛了起來,天可憐見,兩世為人,沒吃過這麼難吃的東西,不只是口舌受罪,還剌嗓子。

直到夜幕四垂,眾人才興盡而歸,打獵的收獲很是不少,摞成了小山一般,大的有鹿,有野豬,還有山羊,足有上百頭,小的野雉野兔更是沒數,公主們指指點點做了些分派,除了在場幾家,還有送入宮中的,早有僕役拿了箱籠收檢好,分門別類放在馬車上。

一行人浩浩蕩蕩回城,才進門沒多久,就被出宮宣旨的上官婉兒堵住了。

「婉兒拜見諸位公主殿下,早听聞今日早間有個大場面,可惜沒得見,殿下們定是風光的……喲,諸位郎君今日也是精神著,都是弓馬嫻熟的好兒郎,瞧這一車車的,收獲可是不小……」上官婉兒仍舊八面玲瓏,與眾人寒暄了許久,眼楮朝權策身上一瞟,又看了看義陽公主,心下有些不忍,強自繃著面孔,盡量委婉著道,「權郎君,請隨婉兒進宮一遭,陛下許是有吩咐」

權策尚未回應,太平公主已然按著義陽公主的手出聲,「本宮正要進宮向母皇進獻些獵物,便與大郎同行」

「如此,甚好」上官婉兒口中荊棘一片,說不出什麼滋味,擠了個笑福了一福,回了車輦上,前行引路。

按捺良久,悄悄掀開簾幕往外看,正對上權策關切的眼神,鼻頭一酸,眼圈通紅,趕忙將簾幕放下,不敢再看,郎君此番入宮,大抵是有一番發作的,若能同行一路,遞上幾句溫軟話,多少可慰藉相思,太平公主斜刺里殺出,卻是讓兩人這點兒相處的機會都沒了,只盼著她能在陛下跟前多多為郎君寬解。

她自己,可以忍,不礙的。

「臣權策,拜見陛下」權策才俯首行禮,一本奏疏就凌空飛了過來,砸在他的肩頭。

「好個浪蕩才子,風流郎君」武後怒氣沖天,幾步走下丹墀,俯身沖著他就是一頓怒罵,「兵凶戰危,朕憂心之際,你卻公器私用,弄得滿城浮華脂粉,該當何罪?」

「臣知罪」權策躬身下拜,不敢辯駁。

「母皇」太平公主趕忙跑了出來,撒嬌地喚了一聲,拉住武後的胳膊一通搖晃,「大郎是為了女兒,事情都在早間,未曾干擾民生,還請您念在他年歲還小,莫要與他計較」

「哼,還小?朕的大將軍,幾番南征北戰,這點兒罪過,還要拖了姨母出來求情不成?」武後冷哼一聲,怒氣倒是降下了不少,「朕本有意令你領兵平滅契丹,也好與你那未婚妻見見面,如今看來,你任性胡為,讓朕如何放心?」

「陛下,臣願立下軍令狀……」權策膝行兩步,信誓旦旦。

「你閉嘴」太平公主厲聲呵斥,轉而纏磨武後,「母皇,女兒也覺得,不當令大郎出征,他已經打了幾場仗了,雖都勝了,換個人,也未必不能,總令他領軍,倒顯得大周朝中無人,那些老臣宿將怕都該有意見了,女兒說得可對,母皇?」

「陛下,臣附議太平殿下,權郎君貴為皇冑,已多有功績,不宜再輕動,且今日所行輕浮,朝野物議沸騰,若委以重任,恐難平悠悠眾口」上官婉兒在旁邊道,她的用詞就要凌厲多了,甚至隱隱有幾分暗示權策功高蓋主的意思。

權策俯首無言,太平公主斜昵了上官婉兒一眼,若不是她听權策親口說破,怕還要被她這番動靜給蒙蔽了去,轉念一想,又磨了磨牙,上官婉兒使出大力阻止權策出征,顯然這才是權策的真心,那今日早上的盛大表演,說不定也在那壞心小賊的算計中。

「哼,自作孽不可活,你請命讓藍纓軍出征,朕允了,你自己,卻還是老實在神都待著,修身養性罷了」武後從善如流,做出了決定。

「臣遵旨」權策臊眉耷眼,失落至極。

「起來,你走開」太平公主心頭不爽利,點著小腳丫輕輕踢他一腳,要讓他退出去,權策苦笑著看了武後一眼,武後邁步過來,將他拉起,幽幽道,「既是折騰這些歌舞花樣有本事,便都使了出來,朕點你個檢校春官侍郎,預儀禮宮宴之事」

「臣謝陛下恩典」權策趕忙拜謝,見好就收,「臣告退」

隱隱听著後頭太平公主開始拿著打獵來的東西獻寶,還在炫耀自己的庖廚手藝,逗得武後時不時開懷大笑。

只盼著這對至尊母女莫要心血來潮,再去下廚,權策滿頭大汗。

長壽二年七月初十,武後下制令,詔命左鷹揚衛大將軍蘇仁師、右金吾衛大將軍張玄遇、右羽林衛大將軍李多祚、左羽林衛將軍野呼利、司農少卿麻仁節等二十八位將領,統兵十數萬北伐,令同鳳閣鸞台平章事、梁王武三思為榆關道安撫大使,督掌糧道,屯兵勝州,作為第二道防線,以備策應。

在制令中,武後不忘發揮她女性的特點,將李盡忠改名為李盡滅,將孫萬榮改名為孫萬斬,先在嘴皮子上出了一口心頭惡氣。

野呼利率領藍纓軍四千人出征,雖有丈人李多祚同在軍中,仍是心頭沒底,出征之前,拜見權策問計,戰局瞬息萬變,李盡忠的動向,權策也無法洞知,只是令他遇事多與鄭重商議,「事出孫萬榮,當無大礙,事出李盡忠,多加提防,沙場對敵,務必奮勇,贊畫綢繆,務須謹慎」

「大將軍放心,末將與藍纓軍定不負大將軍期望」野呼利雙膝跪地,轟然下拜。

權策跪坐在上首,望著他的虎背熊腰,沉默著點了點頭。

旌旗半卷,遠出洛陽,御史中丞葛繪也在同一時間前往河北道,整飭吏治。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