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三百零七章 何處浮生(中)

權策食言了。

外藩相繼離開神都,執失部和突騎施部都如願拿到了大周出售的制式兵器,于各地折沖府武庫收上來大批積壓庫存,移交給這兩個突厥大部落,換得無數牛羊馬匹進入太僕寺牧場和飛龍廄,執失力和烏質勒喜翻了心,連價都不還,任憑宰割,私下還饋贈了權策不少財貨,權策稍作推辭,也就笑納了,待兩大部落急匆匆先後離去之後,權策向地官衙門捐輸錢帛百萬貫,地官尚書陸象先受驚不小,入宮請旨之後,一頭霧水將其入庫。

唯有契丹大賀氏部落聯盟沒有得到兵器,李盡忠惱怒萬分,接連去鴻臚寺拜訪鴻臚寺卿鄧懷玉,要求大周做出解釋,連上幾份奏疏彈劾權策私心用事,不誠不信,破壞朝廷威望,寒了藩屬臣服之心。

奏疏遞到武後案前的時候,權策正在長生殿伴駕,殿內侍從俱無,只有他二人。

武後才沐浴完畢,披散著一頭青絲,慵懶踞坐,「這瑜伽真是功效不凡,每每練完,總會心曠神怡,經絡俱通,權策,這都是你的功勞啊」

「臣不敢,陛下春秋鼎盛,青春永在,臣不敢居功」權策跪坐一旁,低垂著頭,眼楮沒有地方放,雖說已經開春,天氣猶自寒冷,武後只著紗衣,大片雪白肌膚露在外頭,淡然不覺。

「你去北衙,有段時日了,怎的沒有動靜,朕可是盼著,你將朕的禁衛軍練成鐵血雄師呢」武後懶散地翻閱著奏疏,間或題寫幾個字,多數卻是推往一旁,不予理會。

「北衙規制已經完備,左、右羽林衛和萬騎、焰火軍都是精銳之軍,足可橫行天下,李多祚大將軍在任已久,經驗豐富,拓跋司余將軍雖是新任,卻頗有銳氣,臣年輕,正該多多請益」權策俯首低聲道,重出朝堂,他有意蟄伏一段時日,度過這段震蕩期,以免太過引人注目。

武後呵呵笑了一聲,站起身來到權策身側,撫了撫他的臉頰,嘆息著道,「朕早說過,下玉養兒,謹慎太過,養得你好好一個有才華有謀略的少年郎,成了謹小慎微的小家子氣,沒有點兒少年家的銳意上進,整日里想的,怕就是避嫌、避諱、避禍這些瑣屑東西,如何能成大事?想那三法司,便是你一人掌握,又有何妨?何苦平地起風波?」

「陛下容稟,臣素無大志,僥幸邀名,其實難副,願從陛下鳳尾,做一听差護衛,于願足矣」權策心中砰砰作響,趕忙剖白心意。

「你呀」武後跪坐在他身旁,紗衣隨料峭寒風浮動,一角飛落在權策脖頸旁邊,馨香馥郁,聲音卻是淒清,「你要追隨朕,卻是可以,只是,朕,終究也會老的,或者說,已經老了……朕還指望著,有朝一日,能靠一靠你……」

權策驚愕萬分,如遭雷擊,伏地下拜,「陛下……」

「休要說那千秋萬歲的鬼話」武後冷哼一聲,雙目凌厲如刀,「朕,要听你的心里話」

權策仰起臉,看著武後,她是真的有些老態了,眼角唇邊,生出密密的細紋,皮膚也有幾分松弛,只是精神還健旺,看著這個寵他信他,也害他迫他的帝王,權策鼻頭微酸,不知不覺間淚水淋灕而下,他放棄了場面上的說辭,直白道,「陛下,臣久蒙陛下深恩,粉身碎骨難報,拋開是非議論,陛下勵精圖治,接續貞觀之治,文治武功洋洋大觀,于天下萬民有大恩德,于這江山社稷有大功勞,不可抹殺,倘若真有不可挽回之時,生不可言之事,臣願跨玉逍遙,單槍匹馬,與天下人為敵」

武後看著他堅挺頎長的脊背,嘴角笑意莫名,俯子,輕輕撫模,從脖頸一直到腰肢,再倒回來,如是反復,「昔日李昭德曾言,不曾有佷子為姑母立廟祭祀的,只有兒子為母親祭祀的,朕一生天縱,行事從不留余地,如今四顧,兒子,佷子,怕都畏懼朕,勝過親愛朕,朕曾剛強,並不以為意,許是年歲大了,漸漸傷懷……昨夜夢中見高宗皇帝,問朕可曾善待培育後嗣,朕結舌良久,可提及的,竟只有你一人,便是你這一人,也只是命大而已……」

武後聲音漸消,似是陷入沉思,權策沉默著等待,不敢再多言多說。

良久,武後站起身,跪坐回去,拍拍身邊,讓他起來,兩人並肩,「權策啊,你對朕說過,令胡人自相夷戮,于大周有利,安戎城你驅使西羌,西塞你驅使阿史那斛瑟羅,為何不與契丹兵器,驅使其與默啜為敵?」

「陛下,臣因由有三,一者契丹久不服王化,二者契丹離大周太近,作亂即在遼東肘腋,三者,臣奉旨與後突厥和親,迎娶雲曦公主,後突厥與契丹有仇,臣此舉可昭告世人,臣之誠意」權策大大方方。

「哈哈哈」武後大笑,腰肢難以挺直,佯怒道,「你卻是個厚臉皮,假公濟私習慣了不成?」

「臣不敢」權策並沒有畏懼之意,他前段時日行事雖孟浪了些,卻從沒有真正意義上的假公濟私,無論打馬球還是賣兵器,都是為公,為了武後的和親安排順利實現,也為了鉗制默啜的野心,如虎添翼的執失部和突騎施部,想必不會安生。

「唔,你們琴瑟和諧,朕所樂見,只是默啜有言在先,先許婚約,兩年後成婚,你卻不可太著急」武後果然也不責怪,將李盡忠的奏疏悉數丟在一邊,置之不理,後面一句,卻帶著點兒戲謔打趣的意味。

「臣,臣不急」權策恰到好處面紅耳赤,極大取悅了武後,朗聲大笑,良久不歇。

長壽二年正月二十,外藩使團相繼離京。

為使團送行,又是一樁極為體現政治地位的政務,鴻臚寺卿鄧懷玉連續上了八封奏疏,安排送行名單,一一被駁回,鄧懷玉無奈之下向權策求助,權策看了他的安排,八封都是讓他給後突厥送行的,不由苦笑。

改動極小,鄧懷玉第九封奏疏上呈,卻極快獲準。

輪台侯權竺與九曲侯王暉為後突厥送行,他們帶去了一支禮樂隊,在安喜門外,舞姬翩翩起舞,奏響了一闕鵲橋仙,賺得雲曦公主淚流滿面,解下隨身玉佩,令權竺轉交權策,「二弟轉告婆母,奴奴生而為突厥公主,享盡榮華,且再盡兩載人女之責,再來婆母膝下盡孝」

雲曦公主在歌舞與淚水中無盡回望,「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的詞句,卻掀起了永豐里新一輪的萬家齊唱,邀請權策進入勾欄,是每一個頭牌紅倌人夢中的夢。

權策為吐蕃大相論欽陵和浪穹詔土王傍時昔送行。

傍時昔是老熟人,昔日內附,還鬧出不小的風波,權策執手與他寒暄,噓寒問暖,關切備至,說了足有大半個時辰,將論欽陵晾在一邊不理,感動得傍時昔老淚縱橫。

鴻臚寺的官差滿頭大汗,大周禮儀之邦,從未听過有迎送使者給外藩甩臉子看的,還是個虎視眈眈的大藩。

再三提醒之後,權策才好整以暇,轉身與論欽陵對面,對上他那愁苦的臉,滿面如霜。

論欽陵卻也不是善茬,不耐煩看臉色,一擺手,「大將軍,再會」

權策眼見他要拂袖而去,上前一步拉住,若有深意地道,「大相,來而不往非禮也,你來了神都,邏些城我定是要去的,只不過,你要與我再會,還須仔細體會君臣之道」

四目相對,火光四濺,眼底卻也有一絲絲難堪的同病相憐。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