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六百四十五章 浪靜

張湯是什麼人?他是酷吏啊。

再直白點說就是,天子鷹犬。

只要天子有令,就沒有他們法家鷹犬不敢做的事兒。

僅僅是略作思索,張湯就回應道「大王,王逆如此喪心病狂,行大逆不道之事,其身後必有人暗中支持!」

有個屁的支持,不過是狗急跳牆之下的絕望一搏罷了。

當然了,這等事情自己知道就行。

「嗯。」

李雲澤頷首點頭「你覺得這些支持王逆的人之中,誰是領頭的?」

張湯暗自咋舌,大王的胃口和真大,上來就是這些這是要大干一場的節奏啊。

至于說詢問誰是領頭的,這不明擺著是先來個殺雞儆猴嘛。

他想了想,隨即應聲「大王,臣以為淮南王的嫌疑最大。王逆之前還給淮南王下過詔書,命其領兵前來長安城勤呸,是來謀反!」

「哦?」

听到這個名字,李雲澤勾起了嘴角,轉身囑咐跟在身後的衛青「派人去問問,關東諸王,可有起兵來長安的?」

「喏。」

「張卿,這件事情,就交給你去辦理了。」

听到李雲澤的囑咐,張湯當即行禮「此乃臣份內之事。」

雖說之前被王通緝,廷尉的官職自然也是被擼了。

可現在大王回來了,那他自然還是廷尉。

追查叛逆余黨,當然是廷尉的份內之事。

來到了陽陵,後面的事情自然就是走程序,祭拜了被送入這兒的劉啟。

這也是宣誓自己正統名分的步驟,表明自己靖難成功,將從劉啟這兒繼承大統。

祭拜結束,李雲澤本想再去一趟霸陵,祭拜一下竇太後的。

竇太後是漢文帝劉恆的皇後,‘病逝’之後自然是要跟漢文帝一起合葬。

只是因為天色漸晚,這才先行回城。

回到長安城內,後續的工作依舊是有許多。朝中文武與諸多勛貴們,此時也都是緊緊跟隨在李雲澤的身邊,心頭略顯忐忑的等待著最後的安排。

從理論上來說,他們也是曾經拜過偽帝的。

身份上究竟是個什麼說法,現在還得有李雲澤來做定性。

好在李雲澤也沒有讓眾人多等,正好大家都在,直接就開始做安排。

「梁王劉武」

雖然大家都知道梁王劉武是被當做替罪羊背黑鍋的,謀反叛逆謀害天子,氣死太後的罪名都讓他給扛了,當初程不識等人也是用平定劉武叛亂的罪名調動的兵馬,可他畢竟也是參與了謀逆之事。

所以李雲澤的安排很簡單,直接除國,整個梁國將會收歸朝廷設置郡縣。

至于劉武本人,以大逆不道定罪,從族譜上除名!

這就是典型的肉沒吃上,反倒是惹了一身的味兒,從此之後劉武連個祭祀的資格都沒有了,只能是淪為孤魂野鬼。

「丞相周亞夫」

對于有砍皇帝傳統的老周家,李雲澤的安排是不賞不罰。

賞自然是沒得賞,總不能封異姓王吧。

至于罰,很明顯現在還不是時候。

別的不說,周亞夫肯定不能再繼續做丞相的。

他能做丞相,主要還是因為出將入相的傳統,以及對他功勞的獎賞。

實際上相比起做丞相的平庸來說,周亞夫的能力其實更多的是體現在練兵上。

李雲澤已經有了換丞相的打算,當然了現在還不是時候。

「堂邑侯陳午」

陳午依靠出賣館陶公主求活,在眾人看來乃是小人行徑,心中很是鄙夷的。

雖然中山王大度,讓他們保住了爵位的傳承。

可堂邑侯已經被孤立,沒人會與他們家有什麼聯系,以後但凡是有那麼一丁點的差錯,都必然會落個除爵的下場,而且還是無人會幫忙說話的那種。

不過是苟延殘喘罷了。

「平陽侯曹壽」

曹壽乃王的女婿,按律那是死定了的。

可他反應快,加入到了平叛的行列之中,最重要的是在戰場上戰死了。

這種情況下那就不能有什麼懲罰,還得有獎賞才是。

李雲澤出聲召喚「衛青。」

侍立一旁的衛青,急忙出列行禮「臣在。」

「你擒獲了匈奴左賢王于單,功勛卓著。封你為長平侯,食邑兩千戶,以酬此功。」

衛青大喜過望,連忙行禮「謝大王!」

「這是你應得的。」

四周眾人略顯不解,明明說著平陽侯曹壽的事兒,怎麼又轉到衛青的身上來了。

然後,李雲澤接下來的話給他們解惑「曹壽之功,當抵平陽公主之過。平陽侯之爵,由曹壽之子曹襄繼承。然,曹襄年幼,就由衛青迎娶平陽公主代為照顧。」

這麼一說,大家就明白了。

曹襄這兒孤兒寡母的,還是王逆的親生女兒,偽帝的親姐姐。

不用多說也知道,以後必然是會被人欺辱。

現在將平陽公主嫁給了大王身邊的紅人衛青,那自然是無人敢于找事了。

迎娶寡婦這種事情,在大漢這兒那是稀松平常的很,甚至朝廷還有專門律法,安排寡婦改嫁的。

原因很簡單,就是為了增加人口數量。

衛青這里,已經是直接呆住了。

他是真的沒有想到,自己竟然要迎娶公主?!

衛青的腦海之中,瞬間浮起了當年在平陽侯府內為奴時候的場景,那個時候他甚至連公主的面都不敢多看一眼。

可現在,竟然能有機會搗鼓咳咳。

「嗯?」

看著衛青發呆,李雲澤笑言「可是不願?若是不願的話」

「願意,願意!」

衛青再度行禮「臣願從命,照顧侯爺遺孤。」

「不止是照顧曹襄。」李雲澤囑咐他「曹壽的遺霜也要好生照顧。」

「喏~~~」

可惜曹壽死前衛青不在場,要不然的話來上一句‘汝妻子吾養之’那就更完美了。

不過不管怎麼說,平陽侯的爵位保住了,還能繼續傳下去,曹壽也不算是白死。

然而接下來,倒霉的人就多了。

最先被帶上來的,是被關押起來的李廣。

「李廣,你身為未央宮尉,卻是未能抵御叛逆以至天子遭逢不測。」李雲澤看著面容憔悴的李廣,慢悠悠的說道「你可知罪?」

眼淚縱橫的李廣連連叩首「臣有罪,臣當死也!」

依大漢律,李廣這種失職大罪可不僅僅是砍他自己,還得帶上他全家。

「擼奪官職爵位,發配邊關為戍卒。」

听到李雲澤寬恕自己,李廣老淚縱橫連連行禮「謝大王恩典,謝大王~~~」

之後陸陸續續有二十余家勛貴,數十朝臣被牽扯到了王逆之中,定了王逆余孽的罪名。

基本上都是由張湯的廷尉衙門去處理。

這些人不好說真的追隨了王等人,可他們沒能在關鍵時刻跳出來反正,卻是選擇了做牆頭草觀望局勢進展,自然是要倒霉的。

這並非是結束,實際上當李雲澤開口表示,關東各地還有與王等逆賊呼應者的時候,大家就都知道了,這位大王是要借著這次的機會,狠狠洗一遍關東的諸王。

七王之亂後,朝廷削藩干掉了好幾個封國。

可大漢的封國實在是太多了,哪怕干掉了七個還有幾十個封國。

至于封侯的侯國領地,那就更多了。

對于天子來說,削藩是天然的政治正確,是必須要做的事情。

此時正好有這麼個借口理由,當然是要做了。

周亞夫出列,帶著眾人向李雲澤表態支持,說關東諸王必然有王逆有聯絡,必須得處置他們。

安排好了這些事兒,接下來就是所有人都關心的封賞了。

在這方面,李雲澤也不會吝嗇。

首先就是在出兵擊敗軍臣單于王庭的戰役之中立功的,除了衛青直封徹侯之外,鄉侯亭侯也有好幾位。

錢帛賞賜,自然不會缺少。

對了,斬了程不識的公孫敖也是憑借此公得以封侯,雖說只是個食邑數百戶的亭侯,可那也是侯爵。

然後是朝中空出來的位置,李雲澤也是將身邊的一眾幕僚們都給安排了進去。

先是之前早就想好的,將自己的親衛隊進行擴編,招攬良家子擴編後更名羽林軍,由衛青來統領成為禁衛軍。

至于原先的南軍,全部調出城外與北軍主力混編,重組為全新的大漢帝國野戰軍團。

南北二軍這個稱呼,就此被終結。

這支主力軍團,暫且由魏其侯竇嬰統帥。

而竇嬰也進太尉掌管武事,秩俸萬石,且授金印紫綬。

丞相暫時還是周亞夫,只不過聰明人都知道,他這個丞相做不了太久。

身為李雲澤謀主的主父偃,直接一飛沖天成為了三公之一的御史大夫,秩俸二千石,授銀印青綬。

俸祿什麼的不重要,重要的地方在于,所謂御史大夫其實就是副丞相,也就是丞相的接班人。

在周亞夫做不了太久丞相的前提下,主父偃的一飛沖天,自然是引來眾人紛紛側目。

至于說公孫弘等人,更是羨慕的眼楮都紅了。

李雲澤知曉主父偃是有真本事的,比那什麼東方朔強的太多了。

九卿之一的太常,是留給正忙著從盧奴趕過來的太傅石奮的。

石奮的能力基本上沒什麼能力,完全就是靠資歷與忠誠之心,那就安排個最吃資歷的閑職。

同樣從中山國趕來的張歐,則是有著少府令在等著他做,也就是大漢天子的私人管家。

太僕是周仁的兒子周球,明面上是管理馬車牲畜諸事,實際上就是皇帝的車夫。

大行令為汲暗,所謂大行令就是大鴻臚,以後的鴻臚寺,管外交的。

安排給汲暗,就是要看看這位歷史上主張與匈奴和親的人,還會不會在如今的局面下,依舊堅持自己的觀點。

真要是那樣的話,李雲澤會安排他去長城為一戍邊軍士,這輩子都別回來了。

宗正通常由宗室出任,李雲澤現在沒什麼好的人選,暫且放下不提。

大司農掌管天下錢糧賦稅,這方面依舊是交給以清正廉潔著稱的顏異去做。

致都為衛尉,重建宮衛軍。

公孫弘為光祿勛,擔任秘書職責。

此外一眾人等皆有安排賞賜,可謂是皆大歡喜。

安排好這些,眾人依舊沒有散去,而是急匆匆的開始推動登基事宜。

畢竟大王不登基的話,那所有的一切依舊是名不正而言不順!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