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一百四十八章 鹽價之戰

相對于前兩場的考試,第三場的殿試份量無疑是最重的,面對眾考生的長篇大論,趙平也是耐著心思和陳宮、蔡邕、沮授等人一份一份的審閱著。

約莫花了一天的時間,趙平才將這192份試卷給看完,他們當中有的只選擇一方面去表達,比如一縣治安,一縣的文化,農桑等,但也有答得比較全面的,比如魯肅和龐統的答卷就涉及趙平所提到的幾個方面。

趙平綜合了三科成績,最終將魯肅定為第一名,龐統定為第三名,徐庶定為第四名。

趙平將192名考生全部錄取,分為甲、乙、丙三榜,其中甲榜36名,乙榜72名,丙榜84名。

甲榜將留在晉陽六部學習一段時間政務,而後派官至各地,當然也有例外,比如徐庶、龐統、魯肅等人,趙平親自考察了他們一番,並且同他們談論時局,三人皆對答如流。

最讓龐統高興地是,趙平並沒有因為他長相不好看,就不任用他,相反三人之中,魯肅去了戶部、徐庶去了兵部、只有龐統一人被趙平留在身邊,充任近臣。

乙榜和丙榜的考生,若是願意,都會入朔方學院和晉陽學院學習,待下次舉行科舉的時候在行參加,當然你若是想家也可以回去,自有路費相送。

一眾學子當中還是寒門子弟多,來晉陽也是為了謀個一官半職,因此得知可以免費入書院學習的時候,基本上都留了下來。

于此同時,河東郡的一眾掌握鹽場的世家們,在秦氏層出不窮的商業手段之下,已經瀕臨破產。

原來秦氏先是以7000錢一石的價格出售細鹽,而市面上粗鹽的價格是8000錢一石,所以一眾販賣食鹽的鹽商們自然是選擇質量好且價格低的,所以不出半月,細鹽便銷售了三千石,而且幾乎壟斷了食鹽的市場。

一眾世家們一看,自然是不行的,因此一邊將粗鹽的價格降低至六千錢一石,一邊派人暗中刺探商會鹽廠細鹽的制作方法,但沒想到守衛森嚴,三步一哨,十步一崗,而且鹽廠的工人都不是本地人,因此多番刺探之後依舊是沒有得到什麼有用的價格。

就在他們束手無策的時候,秦氏主動找到他們,並且說商會鹽廠的細鹽每年產量只有兩萬石,如果他們能以一個合適的價格全部吃下,那麼商會鹽廠每年所產的食鹽就由他們負責銷售。

兩萬石細鹽價格不低,單一世家很難吃下,但如果能夠吃下,運到其它地方販賣,是能夠大賺一筆的,因此一眾世家聯合起來,而後選了一個代表去和秦氏談判,最終以五千錢一石的價格,將剩下的兩萬石食鹽全部吃下,並且起草了文書,商會鹽廠每年所產的細鹽由一眾世家負責販賣。

而秦氏也借此得到了價值一億錢的財貨,世家大族們多貪婪,將兩萬石細鹽吃下之後,把細鹽的價格直接提到了九千錢,想著能大賺一筆。

但沒想到三天之後,市面上陡然出現了第三種鹽,這種鹽比他們手中的細鹽要遜色幾分,但比他們手中的粗鹽要好太多,最重要的是一石售價只有一千錢。

雖然世家大族手中的細鹽品質高,但是尋常老百姓壓根就吃不起,只能供上層貴族消費,但眼下出了一種價格極低的精鹽,可以說打破了東漢一百年維持的鹽價。

所以不管鹽商還是普通的百姓,甚至其它做布匹絲綢生意的商人,他們都大肆進購精鹽,要知道將這廉價的精鹽運到缺鹽的巴蜀之地,就算翻三倍賣,依舊是足以搶手的。

只是河東的一眾世家傻眼了,因為他們的現錢大都用來囤積細鹽了,沒有錢再去囤積精鹽,特別是當他們打听到這精鹽也是趙國商會鹽場生產出來的時候,不由得大為惱怒。

因此幾十家參與囤積精鹽的世家前往商會鹽廠,找秦氏討要說法,而秦氏卻是直接將當初的白紙黑字文書拿了出來,揚言道︰「我們當初白紙黑字寫的清清楚楚,細鹽由你們進行販賣銷售,哪里有提及精鹽?而且細鹽一經售出,概不退換。」

一眾世家大族這才知道他們被眼前這個漂亮的寡婦給騙了,本想唆使家丁沖擊鹽廠,但沒想到河東都尉張燕統率一營蒼狼騎陡然出現在解縣,而且隨行還押解著被俘的幾千的山匪。

因此一眾世家皆不敢輕舉妄動,只得吞下這一苦果,但為了盡量減少損失,他們開始降價出售細鹽,由先前的九千直接降到了八千,銷售幾日無果之後,又降了三千,總算是有一點銷量了。

就在河東一眾世家大族只想保本的時候,司隸境內,其它各郡突然出現銷售細鹽的商販,而他們細鹽的價格只有兩千錢一石。

一眾世家大族彷佛找到了借口而後聚眾再次前往商會鹽廠討要說法,只是秦氏等人一口咬定這細鹽不是他們鹽廠所產。

因為這種新出的細鹽有點澹紅色,因此也叫紅鹽,是趙平在朔方一處湖內發現的,也就是後世位于內蒙古阿拉善中部吉蘭泰鎮境內有一個鹽池,也叫吉蘭泰鹽池。

吉蘭泰鹽因為表面混有澹紅色鹽顆粒,所以吉蘭泰鹽又叫」紅鹽「或」吉鹽「。其還有顆粒大,雜質少的優點,是當地人十分喜歡的一種食用鹽。不過在內地消費者群體中,吉蘭泰鹽算是一個比較小眾的食用鹽了。

趙平推出這一種鹽,為的就是讓一眾世家大族手中的細鹽貶值,繼而讓他們的財富在無形之中蒸發,而且對外銷售的名稱也是紅鹽。

如果世家大族將手中的細鹽以2000錢出售,那麼他們一石就會虧損3000錢,要知道很多人可是將大半甚至全部身家都押上了。

而且他們若是今年不銷售,留到明年,明年鹽場新產的細鹽他們吃不下的話,就會自賣,或者販賣給外地鹽商,如此一來,他們手里的鹽價估計會更低,畢竟他們已經不相信秦氏這個蛇蠍美人了。

如果秦氏明年手中細鹽產量更多,那麼價格只會比2000錢更低,那麼他們的損失會更大,所以再三猶豫之後,眾人還是做出了壯士斷腕之舉,紛紛將手里的細鹽價格低價出售。

而秦氏為了最大程度掠奪他們的財富,也降低了精鹽和紅鹽的價格,所以經此一戰之後,河東一眾世家大族大傷元氣,而秦氏也獲得了蛇蠍美人以及黑寡婦之類的稱號。

不過鹽價最終被定為精鹽700錢一石,紅鹽900錢一石,細鹽1200錢一石,經過一兩年的販賣之後,大漢百姓基本上都能吃得上食鹽了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