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一百六十六章儲君臨淮

揚州碼頭,寒風肅蕭。

平北侯馬巍,淮南經略使劉景明為首,數十位文官武將親迎。

放眼望去,一片稚尾金蟬、雲鳳錦授,視野中充塞著黃、綠、赤、紫等諸多貴色,令人眼花繚亂。

在外圍,還有一圈的大 、旌旗、黃扇、金瓜構成的儀仗隊伍,偌大的揚州碼頭更是被護衛大軍圍了個水泄不通。

這樣的場面,自然是為了迎接天下兵馬大元帥太子殿下趙元檀,以及一眾東宮僚屬和大元帥府的屬官。

「臣等拜見太子殿下。」

「諸位請起。」

身穿赤黃色像龍蟒袍,頭戴三梁遠游冠,在一眾僚屬的擁簇之下,皇太子趙元檀走下了座船。

「武安侯何在?」

「回殿下,武安侯出師未歸。不過廬州、六安、廬江、霍山等城業已光復。正在回城的路上。」

趙元檀听後不置可否的點了點頭,然後登上了巨大的馬車。

「平北侯、武康侯、劉經略、傅賓客與孤同乘。」

馬巍、程錦堂、劉景明以及傅淮川四人一起登上了馬車。

「坐。」

「謝殿下。」

四人分作兩側,左側的是傅淮川和程錦堂,右側的是馬巍和劉景明。

趙元檀先是問道︰「江州如何了?」

平北侯馬巍道︰「回殿下,楚王听說襄州作亂,立即就率橫野軍六千余部以及山南軍五千余部,共萬余人回轉襄州,現在還沒有消息傳回,郭都督率洪州都督府和安州都督府余部兩萬人守御江州。而廬州壽州的亂匪,大部被武安侯殲滅在廬州城下,余部南下蘄州,應該是要與黃州的方虯所部匯合。此外蜀中和襄州的亂匪也有合流之勢。」

趙元檀听過之後半晌不言,原本吳王叛亂就已經夠讓人頭疼了,而現在突然冒出的紅蓮道亂黨,涉及了十余州,光是數萬人的大股亂軍就已經有四支。

其余數千乃至于萬人的亂匪更是數之不盡,還有乘勢作亂的盜匪,這些人佔據州縣,燒殺搶掠,已經席卷西南半壁,與東南作亂的吳王遙相呼應。

甚至河北、青徐、京畿也有些亂匪作亂,不過旋即被朝廷掃平。畢竟朝廷對于北方的控制,是明顯強于南方諸道。

上京城的禁軍在不堪戰,剿滅不成氣候的亂匪也是輕而易舉。

而東南和西南的亂局,現在就是一團亂麻。

「那江州可能守住?」

「回殿下,應該無虞。」

趙元檀听到之後,卻不見任何的喜色,繼續問道。

「朝廷平亂,是該先東南,還是先西南?」

四人听聞一時間都不說話,因為這不光是要從軍事角度考慮問題。先東南還是先西南。

按理說大軍已經到了淮南,本應該立即渡江光復東京建鄴,擊敗吳逆叛軍。

但若要說是為禍之烈,其實西南的紅蓮道叛軍要遠勝東南的吳王之亂。

吳王好歹是大晉宗親,又在江南經營多年,起事之後東南雖遭兵亂,但吳王為了聲望一直嚴格約束叛軍,以至于江南百姓對吳王感恩戴德,江南士紳更是對吳王襄助許多。

紅蓮道就不一樣了,這幫人四處劫掠,過境如蝗,裹挾良民。對于地方的破壞程度遠大于吳王之亂。

但吳王每存在一天,就是對上京的莫大的威脅。

紅蓮道雖然為禍之烈,但在坐的卻沒有一個認為這些靠著江湖把戲和教義蠱惑人心的江湖組織能夠真的成事。

但吳王是大晉宗室啊,並且背後可是有不少江南士族在支持他。

所以難易、先後如何抉擇,的確是需要仔細斟酌的。

趙元檀見眾人猶豫,繼續道︰「孤不甚知兵,忝為元帥,受國家重任,此種亂局,自開國以來,還未有也,國朝百年,遭逢此大劫,孤欲平亂安邦,卻不知從何下手,還請諸位力同心,盡忠竭智。」

「臣等明白,殿下但有所命,臣等赴湯蹈火,在所不辭。」

話是如此說,但說道具體方略,卻還是沒法力同心。

平北侯馬巍認為要先結江州之圍,以防兩股叛軍合流。

武康侯程錦堂的意見是,渡江,江州之圍自解,而後先平吳王,在順江而上,平滅紅蓮逆匪。

經略使劉景明則認為要先行消滅江北的紅蓮亂匪,以防這些逆黨合流,北上唐鄧威脅京畿道。

太子賓客傅淮川沒有出言,只是默默沉思。

趙元檀听了這麼多的意見,反而更亂了。來到下榻的元帥府,也就是原揚州刺史府之後,謝絕了宴飲,以舟車勞頓有些乏累,去休息了。

而傅津川在接到令他回揚州的軍令之後,把軍務交給賀拔旭,並任命雷勃署理靖南軍軍使,

隨後只帶著三百牙兵,星夜兼程的趕奔揚州。

等他回到揚州的時候,已經是趙元檀駕臨的第三日了。

傅津川一路疾馳,回到都督府後水米未進,立即沐浴更衣,換上一身圓領服,就立馬趕去了元帥府。

「臣揚州大都督歸德大將軍武安侯傅津川拜見太子殿下。」

「免禮。」

趙元檀看著比起上京時候有些消瘦,但仍舊精神奕奕的傅津川,終于是露出了久違的笑容,「三郎一路勞頓,可用過午飯了?」

「尚未。」

「正好,那就在這用吧。來人準備飯食,孤要跟武安侯一起用膳。」

這幾日趙元檀因為心思太重,用的飯食也少。但廚下依舊是每頓的都準備著,並且都在蒸籠里備著,一旦太子殿下要是想用餐了就立馬端上來。

正好也是便宜了傅三郎。

傅三郎跟趙元檀那是絲毫不客氣,加上也確實有些餓了,吃起東西了跟他打仗時候的風卷殘雲也不相上下。

趙元檀見到傅津川的吃的興起,飯量也比平日里大多了,還破例多添了半碗米飯。

至于傅津川,他吃米飯要按盆來算的。

「廬州和壽州之賊大體已經肅清,數萬賊眾在廬州被史萬年和馬山保所部騎軍擊潰,斬首過萬,俘敵萬余人,這些從賊之人卻是不好處置,殺了有傷天和,可就這麼放了恐再生事端,這事還得元帥府拿個主意,此外賀拔旭此刻已經攻下了天柱山谷口,不過那地方太過險要,不利大軍通行,此時賊眾余部應該已經過了蘄州,跟黃州之賊部和合流,我估模著下一部這些賊匪應該是要去打荊州」

傅津川吃飽了飯,一邊喝著湯一邊跟趙元檀介紹了一下前線的戰局。

作為剛從前線下來的大將,又是親信,傅津川的意見顯然在趙元檀這里更為重要。

趙元檀听過之後,皺著眉頭問道︰「那三郎依你之見,東南的吳王之亂,和西南的紅蓮之亂,應該先從何處著手?」

傅津川聞言略一思索,然後道︰「吳王不過冢中枯骨,早晚必擒之,而紅蓮逆匪過境如蝗,所過之處,燒殺劫掠,裹挾良善為亂,切不可讓其做大。而黃州壽州兩部亂匪聚眾之後已經數萬之眾,若是在跟襄州亂匪合流,就能得到十余萬眾,到時候進可北上唐鄧,威脅京畿。退可入川楚之地,此地山多林密,剿之難以。」

「三郎的意思先滅紅蓮亂匪?」

「不,雙管齊下。」

「此時可令隴右、關中駐軍進蜀中,命禁軍一部南下唐鄧,另遣一大將率軍自淮南向東,令荊州都督死守江陵,先破叛軍主力,在以團練清剿殘余,各村結寨自保,而江南吳逆,只需上將一員數萬精兵,即可翦滅之。」

趙元檀听後,思慮良久道︰「三郎說的上將一員就是你自己吧?」

傅津川笑道︰「未嘗不可。」

趙元檀聞言也笑了笑,「三郎豪言壯志,我自知曉,但茲事體大,還需從長計議。」

傅津川正色道︰「正該如此,兵者國之大事,不可不慎。且料敵從寬,是兵家正理。」

趙元檀听後卻贊許道︰「我往日只知三郎勇武,如今卻是軍略、廟算無一不精。」

傅津川聞言大笑道︰「檀哥兒既要做千古明君,怎能沒有名將相左?」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