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涉及到未來的道路以及設計理念這些,尹麗莎白•妮詩倒是還和林灰聊了很多。
包括但不限于一些尹麗莎白•妮詩職場遭遇以及過往開發經歷的一些趣事。
這些瑣碎而繁雜的小事就不值一提了。
和尹麗莎白•妮詩吃完晚飯之後。
林灰就同尹麗莎白•妮詩互相道別了。
在此之後,林灰收到了胡欣的消息。
胡欣是前幾天《數字青年》采訪林灰的記者的帶隊人員。
胡欣稱她已經寫好和林灰之前采訪有關的初稿了。
不過為了定稿的嚴謹性。
她打算再對林灰進行一下回訪。
額,回訪麼??
盡管林灰覺得沒啥回訪的必要。
不過上次采訪的時候。
胡欣聲音清雅、言談得體。
再加上不錯的顏值以及不俗的氣質。
胡欣給林灰留下了的印象還不錯。
而且《數字青年》終歸也是官媒。
林灰也沒道理對官媒的記者推三阻四。
因此,林灰略作思忖,還是答應了胡欣關于回訪的這一要求。
看到林灰答應了接受回訪。
胡欣心中的一塊大石才悄然落地。
事實上胡欣此前也覺得沒啥回訪的必要。
畢竟她上次對林灰采訪就已然涉及到林灰的學業、事業、家庭等好幾個方面了。
盡管問題涵蓋了方方面面,但對于這些不同方面的問題林灰當時都做了相當詳細地回答。
尤其涉及到學業上的一些容易引發爭議的選擇林灰也做了客觀翔實且具有說服力的陳述。
在這種情況下,可以說上次對于林灰的采訪就已經是相當系統而全面的了。
對于林灰回答的內容,胡欣也通過一些手段側面加以印證了。
在擁有系統且可靠的全面采訪的情況下,想要在此基礎上出報道內容其實並不是很難。
甚至如果是偷懶的話,僅僅是依靠林灰的受訪內容記錄適當編輯就能輕松交差了。
事實也正是如此,胡欣此前幾乎沒怎麼費工夫就輕松搞定了初稿的撰寫。
如果是別的采訪對象的話,在已經搞定初稿的同時。
定稿無非也就是初稿潤潤色就能順利搞定了。
雖然有時候偶爾會因為新獲取的信息,要對初稿進行一定的修改。
但這基本上也會遇到什麼太費勁的事情。
畢竟一般從寫稿到最終定稿也不過才兩三天時間。
兩三天時間能出現什麼變動比較大的新信息?
因此很多時候即便是因為一些新信息要對之前的稿件進行一定的修改也不過是小菜一碟。
但涉及到林灰,情況則完全不一樣了。
在林灰這兩三天時間不但是出現了變動比較大的新信息。
甚至一些新消息還是具有顛覆性。
胡欣也時常在想,為什麼到林灰這情況不一樣了呢?
思來想去,胡欣覺得是因為林灰過于優秀了。
作為中青旗下的一名記者。
胡欣平時的工作少不得要接觸到很多青年受訪者。
在這些青年受訪者中自然也不乏優秀的人。
然而過往的這些杰出青年雖然很優秀。
但胡欣過往接觸的這些青年在經歷的傳奇性這方面跟林灰相比完全是沒法相提並論。
這點此前胡欣就心知肚明。
畢竟林灰過往所取得的一系列頭餃就足夠碾壓很多同齡人了。
甚至于別說是碾壓同齡人了。
就是像胡欣這種長林灰好幾歲的人在林灰面前也常常有一種白活好多年的體驗。
對此胡欣也不至于說是自卑。
畢竟林灰所取得的成績尤其是學術上的成績當初可是幾十個專家教授一致通過的。
能取得這份呢榮譽的又有多少人。
普通人是沒法跟天才去媲美的。
強行去攀比那只能是自取其辱。
林灰就是這樣的天才。
林灰不僅是天才,而且還是通才。
除了學術方面的耀眼成績之外。
林灰在別的領域上過往所取得的一些成績是相當耀眼的。
能在多個領域全面開花。
像林灰這樣的人說是妖孽也不為過。
盡管早就意識到林灰妖孽的一面。
但在撰寫關于林灰的采訪稿的時候。
胡欣才意識到林灰真正妖孽的地方不在于其過往取得了多少多少頭餃。
而在于林灰堪稱恐怖的成長速度上!
在胡欣看來,林灰算是各種身體力行真真正正把「士別三日當刮目相看」這句話給詮釋地淋灕盡致。
且不說林灰恐怖的成長速度橫向對比能碾壓多少同齡人了。
就是縱向對比,僅僅著眼于林灰自身。
林灰的成長速度相比于林灰過往平澹的一些經歷來說也是堪稱碾壓的。
成長速度一時半會比較快不算什麼,很快不也會回落麼?
很多人的一生中都有一段順風順水的時期,然而要不了多久也會歸于沉寂。
這也是林灰不同于尋常人之處,林灰的成長速度不但沒有歸于沉寂的趨勢。
反而給胡欣的印象是,林灰的成長還在不斷的迅速加速中。
胡欣覺得,如果成長有加速度的話。
那麼林灰成長的加速度無疑是在逐漸增加的。
作為官媒的人員,胡欣能有很多官方渠道獲取和受訪者有關的信息的。
尤其是像林灰這種被上級指名道姓安排下來的采訪。
胡欣在獲取相關信息上更是幾乎一路綠燈。
在撰寫此前對林灰采訪的報道初稿的時候。
仍然有很多和林灰有關的消息從四面八方的渠道朝著胡欣處匯聚。
在開始的時候胡欣也沒太注意這些消息。
畢竟按照胡欣先前的觀念︰不到兩三天匯集來的消息,能有什麼顛覆性?
但當完成初稿之後,胡欣才注意到這些新信息。
不看不要緊,一看這些消息簡直讓胡欣有種欲哭無淚的感覺。
依靠這些新消息對林灰勾勒出的印象完全是顛覆性的。
說顛覆性並不夸張,雖然不至于顛覆世人對林灰心中的印象。
但至少是顛覆了胡欣基于前段時間對于林灰采訪所敲定的初稿。
就比如說以前胡欣寫林灰不怎麼熱衷于游戲事業也不怎麼熱衷于依托游戲賺錢。
結果最新的消息︰
「林灰同海外游戲公司疑似達成天價轉讓協議,合同總金額在1億美元以上……這是我國迄今為止最高的個人游戲轉讓協議……」
再比如說此前初稿中胡欣還寫呢林灰雖然熱衷于慈善,但只是盡出自己的綿薄之力適可而止。
胡欣對此還評價道林灰這種默默無聞做慈善的行為是值得提倡的。
可是按照最新消息︰
「林灰于……捐獻950萬元給希望工程項目,擬新建19所希望小學,目前相關項目已在緊鑼密鼓籌建中……」
像林灰這樣前前後後投千萬元助力公益事業,雖然這種行為和動輒幾億幾十億那種捐法的人沒法比。
但千萬元的捐款怎麼說也不能算是默默無聞了。
要這樣都算默默無聞的話,低于萬元的善舉豈不成了不值一提?
林灰的此舉簡直是啪啪啪啪啪地打臉胡欣先前搞得那個初稿了。
除此之外還有很多類似的例子。
總之,給胡欣的感覺是,他此前對于林灰的訪問算是采訪了個寂寞。
其實此前胡欣采訪林灰的時候,就听林灰說過有加大慈善投入以及將游戲出讓的考慮。
但當時胡欣並沒有太放在心上。
胡欣從未想過林灰的動作居然這麼快。
尤其是在慈善方面的投入,除了一些明哲保身的人之外,多數搞點慈善都跟割肉一樣。
胡欣實在是搞不懂林灰為什麼會突然不遺余力在慈善方面加大投入。
還是說,林灰此前早就有了這方面的規劃。
之前之所以沒有施為只是為了不想在媒體面前張揚而已。
如果誠然如此的話,倒也符合林灰過往比較低調的風格。
林灰或許初衷沒想搞什麼高調的事情。
但事情的客觀結果就是胡欣著實讓林灰給驚到了。
林灰這恐怖的成長速度胡欣簡直不知道說什麼好。
或許只有再次詳細細致的回訪一下林灰是很有必要的。
總之,胡欣是覺得有必要再進行一下回訪的。
無論是出于工作,還是僅僅出于她個人對于林灰此人的好奇。
林灰不知道胡欣關于回訪還有那麼多的考慮。
雖然在初次接受官媒采訪的時候林灰多多少少也是有點緊張的。
但正所謂一回生二回熟,關于胡欣提出的這次回訪林灰可沒想太多。
看到胡欣從微信上發來的回訪問題大綱,林灰感覺回訪中涉及到的一些問題也不算太深奧。
因此林灰干脆將接受回訪的時間約定在了明天上午8點,亦即6月29號上午8點。
林灰和尹麗莎白•妮詩的交接是約在了明天下午,上午時段和林灰的日程並不沖突。
至于接受回訪的地方依然約定在上次接受采訪的老地方。
對于林灰提出的時間和地點,胡欣並沒有表示異議。
關于回訪這事基本已經敲定了。
……
在這之後,林灰也沒有直接回住處,而是將此前所獲得的420萬(150萬+270萬)元獎金一並存入銀行。
雖然這個時間正常來說已經是銀行下班時間了,但無所謂。
財富積聚到一定程度之後雖然依然不能無視法律,但已經足可以無視很多傳統意義上的規則了。
像林灰這種財神爺想在銀行辦點什麼業務基本就全天候暢通無阻一路綠燈那種的。
甚至于像林灰此前經常存款的銀行還為林灰預備了專屬服務人員的。
很多林灰要辦理的業務還可以特事特辦。
似乎也確實是特事特辦的,林灰記得百萬以上面值支票的支取或轉存一般是要提前預約的。
但這次轉存在專屬服務人員的介入下,林灰這次也並沒有進行提前預約之類的。
一切進行的很順利,而且有些過于順利了,在辦理相關業務的時候林灰還順帶著加了幾個超級熱情的銀行女職員的微信。
對于勞動這些工作人員在下班之後還要為其效勞林灰還是有些不好意思的,因此加好友這樣的請求林灰也不好拒絕。
雖然加了好友,不過對于這些人提出的進一步的邀約林灰還是婉言拒絕了。
盡管這些女職員身材姣好顏值也算得上80分以上,話說得也好听。
但林灰哪里不知道這些人是神馬主意。
林灰知道,只要他招招手,這些女職員大概率會夾道相迎。
對,就是那種你懂的夾道相迎。
盡管林灰對于這里面的門道心知肚明同時林灰也不是柳下惠式的人物,但林灰志不在此。
至少短時間內志不在此,在人生的急劇上升期林灰可沒啥興趣去澆灌這些野花。
世界上最復雜的動物就是人,人里面最復雜的要數女人。
盡管林灰前世女人緣不錯也有過不少女朋友。
但林灰依然覺得女人很復雜。
反正們心自問,林灰某些時候雖然很懂女人,但是大多數時候他並不是很懂女人。
或許一個單獨的個體也沒那麼復雜。
但每個個體背後的人際關系網絡卻不可謂不復雜。
尤其是像這些主動的女職員,歸根到底無非是些泛泛之交罷了。
這些人涉及到社會背景之類的東西更完全是未知數,而未知意味著風險。
總之,采擷野花或許會收獲一時的刺激,但很容易牽扯到不必要的因果。
林灰可不想因為一些因為多巴胺分泌帶來的快樂而為尚且處于萌新階段的自己帶來一些不必要的麻煩。
林灰是始終堅信的低級的通過放縱便可得到。
高級的卻要通過自律才可獲得。
……
辦理完業務之後,林灰兜兜轉轉了幾圈之後才回到了自己的別墅。
想到了之前積攢的很多郵件,林灰例行公事般地進行了郵件回復。
雖然是積攢了差不多兩天的郵件,不過林灰大致看了一下,並沒有什麼太重要的事情。
涉及到商業合作方面的郵件,林灰看到了谷/歌方面發來的另一封郵件︰
谷/歌方面就生成式摘要算法相關專利的海外授權擬開出兩百萬美元/月的授權費用。
林灰知道這應該不是谷/歌方面的底線,如果繼續談的話談到兩百五十萬每月的授權費用也不是沒可能。
而如果按250萬美元/月這個價格換算成年專利授權的話也算是約合3000萬美元/年的專利授權費用了。
看起來似乎是很多,不過也僅僅是看起來而已。
商業上的事情,按月結算和按年結算明顯是兩個不同的概念。
按月謀求專利授權明顯是谷/歌方面覺得只需要用不了幾個月就能對林灰的技術實現技術反超了,屆時就干脆把林灰踢到一邊就可以了。
其實谷/歌如果是抱著這個目的的話,只要在合同涉及到的付費方式和違約金金額方面多做一些文章的話即便是選擇按年授權也可以實現跟按月授權差不多的效果的。
谷/歌方面不可能不知道可以這般操作,至于為什麼對其意圖毫不加以掩飾。
要麼交涉人員是蠢蛋,要麼單純是傲慢。
能進入谷/歌這樣公司的人林灰相信不是蠢蛋,那就只能是傲慢了。
谷/歌似乎也有底氣傲慢,畢竟可不是所有的科技巨頭都能像谷/歌一樣牛比哄哄地搞個Google Search這樣的研究機構。
盡管這類企業的研究機構水分總是有的,但有一說一,完爆某些企業吹噓的DAMO院。
谷/歌有理由傲慢,但對于這樣的行為林灰只想引用《三體》里面的一句話︰
——弱小和無知從來不是生存的障礙,傲慢才是。
盡管這封郵件讓林灰覺得不舒服,不過林灰也沒啥噴回去的興趣。
林灰沒義務去讓谷/歌方面頭腦清醒。
姑且留待谷/歌慢慢去攻堅克難吧!
反正生成式文本摘要相關的專利林灰是牢牢佔據法理和技術方面的雙重制高點的。
主動權完全掌握在林灰手上。
即便是和谷/歌方面達不成交易,林灰也不用擔心有別的合作伙伴。
谷/歌想要謀求生成式摘要算法相關專利授權的消息肯定會傳到外界。
谷/歌感興趣的技術相信很多科技巨頭也一樣會感興趣。
遲早有一天國際頂尖的科技大廠注意到谷/歌在對林灰搞得專利謀求授權這事了。
一眾敏感的互聯網巨頭很難無視這樣的吸金巨獸。
就算一時半會注意不到其實也無所謂,短時間林灰也不算特別缺錢。
除卻谷/歌發來的郵件之外,還有很多商業上的郵件。
商業上的郵件雖然不少,不過基本都是沒啥誠意的。
甚至于還有不少發個極其粗糙的游戲demo打著請林灰指教的旗號空手套白狼的。
林灰但凡發表個只言片語,大概率會被扯著虎皮做大旗。
雖然常言道人之患在好為人師,但對于這類無趣郵件。
林灰是完全沒啥回復的興致。
商業合作之外的郵件。
林灰又一次看到了希/望工程方面發來的回函。
回函中稱林灰後來捐獻的19所希/望小學有5所將不日正式開建,另外14所也在籌建選址中。
回函中還表示會實時向林灰先生通稟相關進度的。
進度什麼的倒不是很著急,安全第一。
小小善舉能生根發芽就已經讓林灰很高興了。
畢竟這意味著林灰在悄然間改變這個世界的面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