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兩百四十八章 毒泉

雍沒有想到,孟獲竟然如此命大,幾次三番落到了漢軍手里,都能夠毫發無傷地跑回來。

一時之間,讓雍覺得屬于自己的天命之子落到了孟獲的頭上。

孟獲看著雍不遠千里地趕過來助援,心中感動不已,認為自己當初對雍是錯看了。

一想到雍被漢軍殺的全家敗落,孟獲感同身受,握住了雍的手說道︰「某願傾盡全力,為兄弟報家世之仇!」

然後孟獲又把孟優拉了過來,三人抱頭相哭,訴說著那天殺的諸葛亮實在是太欺負人了。

孟優率先說道︰「我兵屢敗,漢軍屢勝,難以抵當。只可就山陰洞中,退避不出。再等幾個月的夏季到來,漢軍受不過暑氣,自然退矣。」

孟獲問道︰「何處可避?」優

孟優想了想,對孟獲回道︰「此去西南有一洞,名道禿龍洞。洞主朵思大王,與弟甚厚,可投之。」

听聞這話,于是孟獲先讓孟優到禿龍洞,見了朵思大王。

朵思慌引洞兵出迎,孟獲入洞,都是同屬南疆蠻族,孟獲的銀坑山領地在禿龍洞的北面,抵擋了漢軍的攻打,才讓朵思大王得以享受平安。

如今孟獲兵敗,眼瞧著漢軍就要打過來,明白唇亡齒寒的朵思自然是要接應孟獲的。

再者說了,禿龍洞與銀坑山交好久矣,豈能將朋友拒之門外呢。

孟獲氣憤不平地將漢軍屢次羞辱他的仇恨對朵思說了一遍。

聞言,朵思道︰「大王寬心。若漢軍到來,令他一人一騎不得還鄉,與諸葛亮皆死于此處!」

孟獲面露狂喜之色,本想著已然走到了窮途末路,沒有想到朵思竟願意傾力協助他。

但很快孟獲就反應過來,看著朵思,不知道他究竟是有著什麼樣的安排。

看到孟獲臉上流露出的疑惑之色,朵思笑著解開了謎題,道︰「此洞中止有兩條路。東北上一路,就是大王所來之路,地勢平坦,土厚水甜,人馬可行。若以木石壘斷洞口,雖有百萬之眾,不能進也。西北上有一條路,山險嶺惡,道路窄狹;其中雖有小路,多藏毒蛇惡蠍,黃昏時分,煙瘴大起,直至已,午時方收,惟未、申、酉三時,可以往來,水不可飲,人馬難行。」

「此處更有四個毒泉︰一名啞泉,其水頗甜,人若飲之,則不能言,不過旬日必死。二道滅泉,此水與湯無異,人若沐浴,則皮肉皆爛,見骨必死。三道黑泉,其水微清,人若濺之在身,則手足皆黑而死。四道柔泉,其水如冰,人若飲之,咽喉無暖氣,身軀軟弱如綿而死。」

「此處蟲鳥皆無,惟有前漢伏波將軍曾到。自此以後,更無一人到此。今壘斷東北大路,令大王穩居敝洞,若漢軍見東路截斷,必從西路而入。于路無水,若見此四泉,定然飲水,雖百萬之眾,皆無歸矣。何用刀兵耶!」

孟獲大喜,以手加額道︰「今日方有容身之地!」

听見了朵思大王的長篇大論後,孟獲信心百倍,又望北指道︰「任諸葛神機妙算,難以施設!四泉之水,足以報敗兵之恨也!」

自此,孟獲、孟優終日與朵思大王延宴。

……

……

漢軍出征南疆已經數月有余,眼瞧著到了三月份。

不同于中原他地的春風和煦,這南疆的群山之中暑氣漸生。

先前大軍南征,是佔了天時的便宜,十萬大軍和數十萬輔兵進入南疆,連冬衣都不需要帶,一路高歌 進,屢次擊敗南疆蠻軍,南進千余里深入南疆月復地。

但隨著春日復歸,南疆的糟糕天氣又再度歸來了。

暑熱一生,蚊蟲四起,百病悄然而至。

最可怕的是,今歲南疆出現了可怕的春旱。

大軍行進千余里,竟沒有踫到什麼連綿雨季,瀘水和西洱河的水位都降低了不少,漢軍才能僅憑建造竹筏木橋輕易渡過。

孟獲退軍半月後,周圍數百里再無蠻軍蹤跡。

全軍度過西洱河,向西南奔發數百里的漢軍一路暢通無阻,但後勤卻已經告急。

南中諸郡準備的糧草充足,眼下的當務之急乃是水源。

南疆的水是絕對不能亂飲用的,這一點衛弘在出兵永昌的時候,就上報了諸葛丞相散與全軍知曉。

如今漢軍全部的飲水都是由張毣負責的伙頭營負責,找到安全的水源之後,他們還會燒開進行消毒,然後再供給全軍飲用。

如今漢軍之中,用越嶲郡旄牛皮和山羊皮制成的水囊,乃是人手一份,不至于讓尋常士卒在野外見到不明水源,就一擁而上地搶著去喝。

南疆大旱水源告急,好在現在歸附漢軍的當地蠻族有不少人,他們能尋到一些安全的泉眼溪流。

只不過相比于數量多達數十萬的漢軍士卒,這幾眼汪泉只是杯水車薪罷了,好在聊勝于無,眼下調度得當,並沒有出現什麼大差錯。

諸葛丞相得知這件事後,便決定分兵行進,減少漢軍聚集到一起對當地水源造成的壓力。

于是諸葛丞相親自帶著漢軍精銳,長驅直入南疆月復地。

諸葛丞相統領大軍,正行之際,忽哨馬飛報︰「孟獲退往禿龍洞中不出,將洞口要路壘斷,內有兵把守,山惡嶺峻,不能前進。」

諸葛丞相派人將衛弘和呂凱兩人招來,細問此事。

衛弘搖了搖頭,表示自己對這件事並不清楚,將目光看向呂凱。

呂凱想了想,似乎在記憶深處找到了些許線索︰「末將曾聞此洞有條路,只不過此地與永昌相隔上千里,末將實不知詳細。」

在一旁侍立的蔣琬見狀,站出來對諸葛亮說道︰「孟獲四次遭擒,既已喪膽,安敢再出?況今天氣炎熱,軍馬疲乏,征之無益,不如班師回國。」

諸葛丞相搖了搖頭,否了蔣琬的提議道︰「若如此,正中孟獲之計也。吾軍一退,彼必乘勢追之。今已到此,安有復回之理!」

諸葛丞相于是令衛弘領本部人馬為前部,讓新降蠻兵引路,終于尋西北小徑而入。

得知漢軍終于找到了一條小路,諸葛丞相大喜,遂自駕小車,引數十人前來看時,見一潭清水,深不見底,水氣凜凜。

漢軍當中有明令禁止飲用野生水源的軍令,故而這汪泉水近在眼前,卻沒有一名漢卒上前飲用。

反倒是幾名新歸附的蠻族土人,走了這麼久的山路,早就饑餓難耐,直接飲用了眼前這泉水,如今正在地上打滾,滿頭大汗,嗷嗷叫痛。

看到這樣的情況,諸葛丞相自然是知道了這些人是中毒了。

「果如衛弘所言,這南疆蠱毒寄生于水域,飲之則中毒也!」

諸葛丞相先前在永昌的時候,還覺得衛弘新建伙頭營乃是浪費軍力之舉。

但隨著深入南疆月復地後,無論是將士們的吃食用度,還是軍中的傷亡病痛,伙頭營都做了極為出色的工作。

諸葛丞相毫不夸張地確認,如今漢軍高歌 進的強大士氣,首功者莫過于伙頭營!

諸葛丞相下車,登高望之,四壁峰嶺,鳥雀不聞,心中大疑。

忽望見遠遠山崗之上,有一古廟,山路已經被雜草覆蓋,只能遠遠看著這座古廟的殘垣斷壁。

諸葛丞相當年也是在隆中耕田做活的,攀藤附葛穿過了山中的斷頭路,抵達山崗上的破舊古廟。

諸葛亮見一石屋之中,塑一將軍端坐,旁有石碑,乃漢伏波將軍馬援之廟,碑上還有文字︰因平蠻到此,土人立廟祀之。

伏波將軍馬援,曾追隨光武帝重塑漢室河山的重要功臣,一生戎馬,戰績輝煌,最終落得馬革裹尸還的結局。

大概是感懷于馬援的平生事跡,諸葛丞相對其石像拜道︰「亮受先帝托孤之重,今承聖旨,到此平蠻。欲待蠻方既平,然後伐魏吞吳,重安漢室。今軍士不識地理,前有毒水阻擋漢軍行進。萬望尊神,念本朝恩義,通靈顯聖,護佑三軍!」

祈禱已畢,石像早就已經年久失修,豈會給出諸葛亮答桉呢?

無奈之下,諸葛丞相只得悻悻退出這座古廟,出廟後派遣身邊漢卒,區尋土人問有沒有破局之策。

忽然間,諸葛丞相隱隱望見對山一老叟扶杖而來,形容甚異,一副仙風道骨的模樣,像極了中原的隱士作派。

諸葛丞相請老叟入廟,對坐于石上。

諸葛丞相問道︰「丈者高姓?」

老叟回道︰「老夫久聞大國丞相隆名,幸得拜見。蠻方之人,多蒙丞相活命,皆感恩不淺。」

諸葛丞相問泉水之故,老叟答道︰「軍所飲水,乃啞泉之水也,飲之難言,數日而死。此泉之外,又有三泉。」

「東南有一泉,其水至冷,人若飲水,咽喉無暖氣,身軀軟弱而死,名道柔泉。」

「正南有一泉,人若濺之在身,手足皆黑而死,名道黑泉。」

「西南有一泉,沸如熱湯,人若浴之,皮肉盡月兌而死,名道滅泉。」

「敝處有此四泉,毒氣所聚,無藥可治,又煙瘴甚起,惟未、申、酉三個時辰可往來,余者時辰,皆瘴氣密布,觸之即死。」

聞言,諸葛丞相臉色悲天憫人地嘆息道︰「如此則蠻方不可平矣。蠻方不平,安能並吞吳、魏,再興漢室?有負先帝托孤之重,生不如死也!」

見到諸葛丞相這副模樣,老叟笑著開解道︰「丞相勿憂。老夫指引一處,可以解之。」

諸葛丞相聞言,趕忙請教道︰「老丈有何高見,望乞指教。」

老叟道︰「此去正西數里,有一山谷,入內行二十里,有一溪名道萬安溪。上有一高士,號為萬安隱者。此人不出溪有數十余年矣。其草庵後有一泉,名安樂泉。人若中毒,汲其水飲之即愈。有人或生疥癩,或感瘴氣,于萬安溪內浴之,自然無事,更兼庵前有一等草,名道薤葉芸香。人若口含一葉,則瘴氣不染。丞相可速往求之。」

諸葛丞相拜謝,問道︰「承丈者如此活命之德,感刻不勝。願聞高姓。」

老叟入廟道︰「吾乃當年追隨伏波將軍南征軍隊的後人,近日听聞又有漢家朝廷的軍馬前來南疆,特來指引。」

老叟言畢,指著山神廟的後方說道︰「老者就住在廟後不遠處,有幾十戶人家,皆乃當年漢家征南軍之後,世代都口口相傳一句話,吾等生來就要為漢室守疆護土!」

諸葛丞相聞言,內心激蕩不已,站起來對廟神一拜,後又對老叟揖拜道︰「先生高義,亮感觸不已,待平蠻後,必奏請漢帝,為先生及先祖立碑修文!」

老叟搖了搖頭,拿起拐杖搖了搖頭說道︰「荒山老朽,豈能再費丞相的心思。族中尚有些許青壯,深識周圍地理,可遣為丞相所用。」

諸葛亮聞言再拜,邊派衛弘送老叟回家,再收攬村中的青壯。

……

……

次日,諸葛丞相備信香、禮物,引衛弘一部人馬及那些受傷的蠻族降兵,連夜望荒山老叟所言去處,迤邐而進。

不多時,眾人入山谷小徑,約行二十余里,但見長松大柏,茂竹奇花,環繞一莊。

籬落之中,有數間茅屋,聞得馨香噴鼻。

諸葛丞相大喜,到莊前扣戶,有一小童出。

諸葛丞相方欲通報姓名,早有一人,竹冠草履,白袍皂絛,碧眼黃發,猩然出道︰「來者莫非漢丞相否?」

諸葛丞相笑道︰「高士何以知之?」

那隱者回道︰「久聞丞相大 南征,安得不知!」

于是這隱者邀請諸葛丞相入草堂,令莊子內的童子擺開席位,對諸葛亮作禮之後,便邀請入席安坐。

諸葛丞相告道︰「亮受昭烈皇帝托孤之重,今承嗣君聖旨,領大軍至此,欲服蠻邦,使歸王化。不期孟獲潛入洞中,麾下軍士誤飲啞泉之水。夜來蒙伏波將軍顯聖,言高士有藥泉,可以治之。望乞矜念,賜神水以救眾兵殘生。」

隱者回道︰「量老夫山野廢人,何勞丞相枉駕,此泉就在庵後,丞相可令人盡情取用。」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