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節
四周全是敵人,靠里一邊,現在有五個手執長槍的士兵,這些人功夫雖較他不及,但五個人手執長槍組成個槍陣,現在跳過去等同于送死。而其左右兩邊又被兩個將領填滿,無奈之下,他只得順勢一跳,重新上了城牆,逼開了對方一掌。
人剛跳上,身後有人叫道︰「下去吧。」一股掌力攜排山倒海之勢而來。廖熊生一驚,正待做出應變,那知左首這人突地變拉為送,吐氣開聲中,猛的一把推出。
城牆上本就不好借力,廖熊生功夫再高,面對兩大高手的圍攻,此時也無可奈何。措手不及之下,已然中了一掌,人也倒飛而出,從城牆上直直摔落。
城上城下再次發出呼叫,不過這次歡呼的是城上,驚叫的則變成了城下了。
從廖熊生爬上城牆,再到跌落城下,來來去去也就十幾個呼吸的時間。節奏的變換簡直讓人眼花繚亂,眼見廖熊生跌落城牆,攻方氣勢為之一頓。好在下方到處都是人尸,廖熊生正好跌在了人堆中,他滿頭血污的爬了起來,人也搖搖晃晃,但嘴巴卻不饒人,紅著眼珠子叫道︰「沖,沖,沖。殺死這些王八羔子。」
眼見廖熊生無恙,指揮台上的吳明放下了千里望,同時舒了口氣。鄧格叛亂被粉碎後,廖熊生也有了解甲歸田的想法,在傷稍微好些後,就主動向軍部辭行,那一次,還是吳明騎著南望,追擊了好幾里路才把廖熊生給追回來。雖說戰場上刀槍無眼,但若廖熊生有個好歹,吳明肯定會內疚一輩子的。
商羽坤稍微上前了些,在吳明身後半個身子處站住了,輕聲道︰「京都城的防御,果然厲害。不但城高牆厚,連守衛力量也是精益求精。」
紅豐事件之後,雖然兩人嘴上都沒說什麼,但商羽坤去也清楚,吳明對他所作所為,已是大為不滿,否則,以他仁厚的性子,是斷不會讓司徒來告發自己的。不過他卻沒有多少愧疚之意,正如太後自己說的那樣,以陶子謙和槐英的貪婪,就算沒有商家去買戰馬,他們也會通過各種渠道販賣的,以達到中飽私囊的目的。
吳明看了商羽坤一眼,面上也看不出喜怒,淡淡的道︰「這是自然,京都京都,不但是北漢都城,更是原東漢首府。不說雙山關的前鋒營,就是京都里的禁衛,也是藏龍臥虎。「
商羽坤搖了搖頭,「嗤「了一聲笑道︰」京都禁衛,也就名頭大些罷了。那些王公國戚,誰不努力將自家子弟往里面塞,以期謀個一官半職。真要打起仗來,他們又有幾人能上前線?中看不中用而已。所以呀,禁衛早就被一大幫蛀蟲填滿,只剩個空殼子罷了。「
吳明卻搖了搖頭,雖然他眼楮盯著遠方戰事,嘴上卻道︰「那也不一定,雖然禁衛中良莠不齊,但不可否認的是,里面不乏高手,就比如逼退廖將軍這兩人,不但身著明光鎧,而且身手也是不凡,肯定在禁衛中擔任要職。「
商羽坤微微躬了躬身子,垂頭低聲道︰「是。」嘴角卻露出了一絲笑意。自從打定向朝廷進購戰馬之時起,他就做好了應對上司的打算。太師太仁厚了,以他對吳明的了解,只要不犯什麼原則性打錯,絕不會真把自己怎麼樣的,現在看來,果不其然。
吳明卻把注意力又放到了前方,笑著道︰「廖將軍果然是一員虎將,看現在的情形,破甕城的防御也是彈指間事。」
商羽坤听他一說,連忙將目光投向了遠處。廖雄生雖被逼下了城牆,但他一番折騰,也非毫無建樹,敵方城頭好一陣亂,趁著這個間歇,三輛攻城車沖到了甕城那巨大的城門下,毫無道理的一通蠻撞。
「轟隆隆……」
地動山搖的響聲響徹整個戰場,似乎連戰場上的吶喊聲也蓋過了。京都城的甕城門,是由兩扇寬五米,高十幾米的大門組成,由厚厚的鐵皮包制,隨著撞擊聲,可以看到兩扇大門正中,出現一個巨大的凹坑,即使隔的老遠,也清楚可見。與此同時,兩扇大門也變得搖搖欲墜。
「轟」的一聲,正中那輛攻城車耗時最長,大概不堪重負,只听「砰」的一聲,攻城車一下裂成兩半。吳明心頭也是一沉,正有些焦灼,中西士兵卻發出了歡呼「破了,破了,城破了。」隨著喊聲,那巨大的甕城門從中裂開了,然後緩緩倒下。幾個是士兵不顧城頭落下的箭雨,奮力將兩扇大門推開。
「轟隆隆」隨著兩扇大門倒地,甕城門全面洞開。無數南漢士兵吶喊著,如同潰堤的潮水一般,踏過破損的甕城門,蜂擁而進。可等他們沖進城內時,不由大吃一驚,出現在面前的,根本不是城內的花花世界,而是又一道高高的城牆。站在遠方城樓上的李鐵獰笑一聲,喝道︰「放閘,關門打狗。」
隨著他一聲令下,洞開的城門洞內,一扇巨大的閘門猛地落下,將攻進甕城內的南漢士兵隔離開來。城牆內外,頓時響起山呼海嘯般的叫聲,攻城士兵的歡呼變成了絕望。在一片驚恐的叫聲中,趙無能適時獻上馬屁︰「太尉大人真是妙算,這一手甕中捉鱉,名副其實。姜還是老的辣,吳明終究是女敕了點兒,螳臂當車,實在可笑。」
李鐵卻有些不置可否,他搖了搖頭道︰「吳明曾在京都呆過,京都的甕城,想必也早已知曉。可他仍然放任大批戰士陷身其中,所為為何?「
他雖說著慎重的話,可嘴上卻毫不留情︰「傳令下去,放下主城頭的天橋,讓士兵們包圍進入甕城的敵軍,盡快殲滅敵軍。」
京都的甕城,設計得甚是完美。主城牆和甕城之間,看起來是相通的,但其實不然。甕城牆的高度,比之主城略低兩到三米,和主城牆的鏈接處,則有的凹形的缺口,一旦敵人突破甕城,就算上了城牆,有了這道凹口,也能有效防止敵人從甕城突入主城。在凹口的一側,則設了兩個木制天橋,和城門的吊橋略略有些相似,平時天橋是收起來的,一旦戰事需要,守方則可以放下天橋,士兵就可從天橋上蜂擁而下,將攻上甕城的敵人全部清出去。
南漢軍攻勢太猛,剛才一波攻擊,守在甕城上的北漢士兵損傷大半,剩下的士兵,李鐵也眼睜睜的看著他們被全殲。如此一來,甕城的城牆上,就成了一段空白,屬于攻守雙方都未能控制的地段。李鐵放下閘門後,攻進甕城的幾千士兵固然城了甕中之鱉,但守方想要全殲這股兵力,卻也力有未逮。畢竟,攻方只要遠離城頭,擠在甕城這邊,守方的弓箭就難以企及。
這麼大一批士兵困在里面,斷無生還之理。若是平時,守方只需稍耗點時間,只需用霹靂車等其他手段徐徐圖之,這些攻進來的士兵就如俎上魚肉,還不是任憑拿捏。可現在則不然,畢竟外城還有幾十萬攻城士兵虎視眈眈,隨時有可能再攻進來。
所以李鐵現在只有放下天橋,一則可以盡快消滅陷進甕城的幾千敵軍,二則可以順勢奪回甕城,將京都的第一層防衛拿回來。
隨著李鐵命令一下,一直高懸在空中的天橋放了下來,搭在了甕城的一頭。無數守城士兵吶喊著從城頭沖了上來,重新在甕城上布防。
京都的甕城牆,雖然雄偉較主城不及,但畢竟是依附于主城而建,所以上面的跑道也甚寬。僅一小會,守城士兵就再次奪回甕城的控制權,開始居高臨下,對困在甕城內的士兵進行射擊。
「太師,快想想辦法呀,再不出擊,困在甕城里的幾千士兵就完了。」
一直呆在指揮台後方的軒轅復坐不住了,他上前幾步,沖到吳明身後大聲道。吳明皺了皺眉︰「知道了,可現在敵人出現在甕城的人數並不多,貿然行動,也許達不到預料的效果……」
攻進去的幾千人,可全是廖熊生部下。當然,他這個主將身先士卒,也被困在了里面。廖熊生真是一員虎將,這以身為餌,恐怕除了他還真沒幾個人能做到。他想起臨攻城時,廖熊生信誓旦旦,拍著胸脯向自己保證「那怕拼至最後一人,也要達到太師戰略目的」之類的話來了。拼至最後一人,那肯定是不行的,一旦廖熊生殞命,自己恐怕一輩子都沒法原諒自己。他嘆了口氣,所謂的堅守本心,在這種動輒上千上萬人的會戰中,還能保持幾分?
吳明看了一眼滿是焦急的軒轅復一眼,有些莫名其妙的道︰「陛下,你是對的。」他望著遠方的戰場,現在匯集在甕城上的敵軍越來越多,喊殺聲也激烈了許多,盡管被困甕城,但廖熊生部的幾千人卻煥發出旺盛的斗志。一時間,戰事竟有些膠著。
但吳明清楚,這只是表像,廖熊生就算再英勇,也支撐不了多久,畢竟敵軍佔據地利,人數也越來越多,他們現在那幾千人,也只能算負隅頑抗而已。他向身邊的傳令兵道︰「傳令下去,行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