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三節

「長弓手,自由攻擊,不要停。」

祝小龍不甘示弱,立馬還以顏色,長弓手得到命令後,開始對城牆進行壓制。落石和弓箭在空中齊飛,交織出一道慘烈的大網。城牆下,尸首枕籍,鮮血漫漶開來,僅一小會,就將四處填滿。

祝小龍緊抿著嘴,喝道︰「令廖將軍上,二隊兩千人,繼續攻擊,不要停。」

攻城的第一波,永遠是犧牲最大,也是最慘烈的一波,他們用血肉之軀,為友軍爭取更多的時間和空間,以換得他們的接近。

第一波攻城隊以犧牲近半的代價狼狽退下,第二波趁勢攻上,已有十幾部雲梯架在了城牆上,少數士兵沿著雲梯攻上,準備近身肉搏。

西城門是中西軍進攻最猛的地方,李鐵作為北漢實際上的決策者,自然也第一時間趕到了。他一身便衣,負手站在後方一座箭樓上,對身邊的趙無能笑道︰「吳明小兒,向以奇計奪人心魄,現在看來,也不過如此嘛。」

也難怪李鐵有些得意。南漢兵圍京都以來,雖然北人是守方,但這十幾天來,卻是他們佔據主動。趙無能回道︰「太尉成名之時,吳明還是個吃女乃的女圭女圭。遇見你這種名宿,難免束手束腳,在你霹靂手段面前,肯定要吃癟了。」

他雖然身材矮小,但今天戎裝在身,倒也威風凜凜。

這一記馬屁拍得甚是隱晦,李鐵看了趙無能一眼,笑著道︰「趙總督,你就別給老夫灌迷湯了。不管怎麼說,吳明憋了這麼長時間,今天是第一次進攻,規模肯定不小,我倒是很期待呢,這個所謂的南漢戰神,有那些手段沒使出來。」

遠程壓制,沖鋒,架雲梯,近身肉搏……到得現在,攻城戰就如教科書一般,有條不紊的進行著。這些東西,如果是放在其他人身上,倒也正常,但若出現在吳明身上,那就有些奇怪了。

因為這種進攻,實在太過無趣,太過平淡,太過中庸了,不是吳明的風格。

在城外幾里外的指揮台上,吳明面皮緊繃,看著無數士兵潮水般的沖去。心頭在想著同一個問題。

圍而不攻,固然是為了避敵鋒芒,其實還有個重要原因,就是吳明不忍。正如他先前說的那樣,李鐵詭計多端,想用大方向上用奇謀勝之,幾乎不可能。既如此,那就僅剩下強攻一途,而在攻城戰中,強攻就算取得勝利,也將犧牲慘重。

他一生征戰無數,卻是第一次在兵力佔絕對優勢下主持戰役。「勢強用正,勢弱用奇。」這是老生常談的一句話,攻打京都,最保險的方法,就是以堂堂正正之師,擊潰敵人的防守。可一想到可能的傷亡,他卻始終有些猶豫。

盡管他不願意,但唐憂母女失蹤之事,卻令他方寸大亂,再經太後一逼,加之時機確實成熟,攻打京都,就成了勢在必行了。

京都是天下第一雄城,也是曾經的東漢,現在的北漢之都。所以城牆也有些特別,多了個內城。但這不是主要防御,因為內城只是塊遮羞布,其象征意義大于實際意義。一旦外城牆破,內城就成了真正意義上的孤城,攻城部隊只需將城一圍,在補給無望,外無援兵的情況下,以內城那幾里之地,是無論如何也守不住的。

所以京都的主要爭奪,就在于外城。只要外城破了,攻方就可以長驅直入,可京都豈是那麼好下的?不但有幾十萬雄兵,還有全世界最高最厚的城牆。

京都號稱天下第一雄城的稱號,大多只是沖著那世界第一的城牆高度和厚度,以及其政治及經濟意義而來的。而對于軍事家來說,一個城市的真正防御力,不在于城牆厚度和寬度,而在于防御縱深,也就是彈性防御力。

不說以關口群聞名世界的雙山關,單就拱衛京都西部的大阿城,由于歷史原因,修建了無數角樓,兵道、箭塔等,其防御縱深也比京都要厚得多。

太尉是全國兵馬統帥,建立防御縱深的重要性,李鐵自然也懂。所以他在決定撤軍,在京都絕地反擊時,就開始著手京都城的防御。這段時間以來,他驅趕無數京都百姓,在原城牆的基礎上,里里外外修了無數甕城,最多的地方,竟達十幾層之多。這些甕城在防御上或較城牆不及,但勝在量多,構成了立體防御網,可以有效預防因一點城牆告破而導致全城皆破的局面,為守軍組織人反擊,奪回城牆贏得更多的時間。更能將京都城牆的優勢,很好的發揮出來。

「報,南門遭遇敵方激烈抵抗,進展緩慢。」

「東門進展緩慢。」

「北門毫無寸進。」

為了增加守方壓力,現在已顧不得什麼圍三缺一了,自是四面猛攻為佳。傳令兵適時傳來了另三門的最新戰報。

看來,李鐵也下了老本,可就算城牆再高再厚,但防御就是防御,我就不相信了,在兵力佔據絕對優勢的情況下,你還能有什麼好蹦的。

吳明想著,眼楮再次落在了西門外。

城頭上,無數北人士兵立于其上,令旗揮舞,傳令兵在兵道上死命狂奔。已有少量的南人士兵沖上了城頭,雙方開始短兵相接。

城門一帶,進攻尤其激烈。在前方戰事的掩護下,一大群士兵手持盾牌護住頭部,像一圈螞蟻一般,推著一架架碩大的攻城車,緩緩朝城門處逼近,城頭箭流如雨,不時有士兵栽倒在地,但馬上就有人補充上來。

現在遠程武器已失了作用,而火槍的射程終究太短,弓箭就成了攻方唯一的依仗,無數箭手手挽長弓,朝城頭進行仰射。雖然以下攻上有些困難,但現在城頭到處都是敵人,仍不時有士兵中箭,慘叫著從城頭跌落。守方更是不甘示弱,檑木,滾石,沸油等等不要錢的朝下直丟,每次攻擊,都能帶走一條,甚至幾條性命。

下方已鋪了一層尸體,空氣中,更彌漫著糞臭,油香、血腥氣、以及皮肉烤熟那異樣的香味等等,各種氣味中和在一起,中人欲嘔,即使站在幾里外的指揮台上,仍是清晰可聞。

終于,在損失了三輛攻城車的情況下,其中一輛不負眾望,沖到了城門下。城樓上,箭流更急,更多的士兵不停倒下。但馬上有士兵替上,他們齊聲一喝,然後同時用力,只听「轟」的一聲,西城門發出一道地動山搖的巨響。

可城頭防御太強了,眾人齊心協力,正準備再來一波時,一根滾木當頭而下,當場就將一個士兵腦袋砸成兩半,那士兵連慘叫都未發出,人一下撲倒在攻城車上,白花花的**流了一地。滾木余勢不絕,順勢彈起,砸在左邊一個士兵的腰上,那士兵慘呼一聲,人痛得像蝦米一樣蜷縮起來。少了兩人,攻城車少了平衡,這門自然也撞不成了

「沖上去,掩護攻城車。」

這兩千人的主將,正是廖熊生。投靠吳明後,他大病一場,折騰了好幾個月才見好。歸隊後,適逢祝小龍升任車騎將軍。吳明就順勢將廖熊生塞了進去,算是祝小龍左右手。如今見到屬下慘死,廖熊生目眥欲裂,他把單刀餃在口中,身先士卒的順著雲梯爬了上去。

這道雲梯已吞噬了太多性命,上面鮮血淋灕。廖雄生朝上爬時,當頭一個士兵慘叫一聲,被人攔腰砍成兩截。鮮血淋了他一頭一臉,他舉手一撈,正好接住這士兵的上半身尸體。然後在頭頂一擋,一支長箭不偏不倚,正射在這尸體的胸口處。廖熊生怒喝一聲,就這麼舉著半截尸體為盾,幾下就爬到了城頭。

才在牆垛上冒了個頭,就听得厲嘯聲聲,三把長槍從左中右三個方向同時襲來。他左手在堞雉口一按,右手順勢將半邊尸身砸向當面之敵,人已借勢而起,一下沖了近五米高。三把長槍幾乎擦著他腳尖,一下刺在了空處。

此時人已回落,他右腳順勢在其中一個槍頭上一點,人又斜斜飛起,和身朝左側一個敵兵撲去。那士兵見廖熊生如此神勇,也慌了神。手忙腳亂的舉槍橫掃,想將他逼出城牆。廖熊生搶先一步,一把捏住他手腕,順勢一抖,那士兵驚呼一聲,人也騰雲駕霧般的飛起,朝城下落去。

城下響起了一陣歡呼︰「將軍神勇,將軍無敵……」

所謂將熊熊一窩,兵熊熊一個。看見主將帶頭沖上城頭,攻方士氣大震,人人奮勇當先,攻勢一浪高過一浪。

城頭則響起一陣驚呼,有人在驚叫︰「快快快,這人是主將,來幾個人抓住他。」

如果任由廖熊生在城頭折騰,以他的身手,恐怕過不了多久,城牆防御就會出現個大口子。那個聲音才落,已有兩人同時欺來,其中一人喝道︰「下去吧。」

風聲甚厲,廖熊生心頭一凜。這兩人身著明光凱,但雙手空空,一看就是善于擒拿的武者,而且配合默契,若是真被兩人合圍成功,自己決難討好。

這等念頭直如電光石頭一般在心頭一閃,他就決定先發制人,腳下一錯,人向左首那人沖去。那人喝道︰「來得好。」讓過廖熊生遞過來的單刀,右手順勢抓向他脈門,左手則軟綿綿的,朝他胸口拍去。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