劇組,遲余見到了不少業內的前輩。
見到了愛蹦迪的,創業未半而中道去演曹操的于何偉。
于何偉,這是個很傲嬌的名字。
余,何偉!
意思赫然是在說,我何其的偉大/偉岸/帥哥/靚仔!
于何偉演仲甫先生,二人在形象上是不搭邊的,但是顯然節目組更想讓一個演技出色、同樣有觀眾緣的演員,來飾演男一。
「于老師,您好,我是遲余。」
「你好,遲余。」
遲余听到他的聲音,都有些要月兌口而說︰「丞相何故大笑?」
「你是飾演迅哥兒,對吧?」正在做造型的于何偉問道。
「是的,于老師。」
「那我們可能就在見到,史上最帥的迅哥兒了。」于何偉通過鏡子,看了一眼側後方的遲余,笑著說道。
這是真的。
遲余自然回捧一句︰「大概也能看到,史上最秀的仲甫先生。」
「哈哈哈哈!」于何偉一听便樂了。
「于老師,不能動!」
造型老師無奈地說道︰「也別大笑了。」
遲余趕緊離開,然後就見到了張童,當年被李雲龍反串的土匪槍殺並梟首魏和尚。
他在劇中,將飾演守常先生。
有一點點形似之處,不知在造型做好之後,能有多形似。
其他的, 還有飾演蔡元陪的馬少樺,飾演辜鴻鳴的畢延君, 飾演顧維均的何正軍。
趙政委倒是和魏和尚再聚首, 不過看過劇本的遲余知道, 這兩人戲里,是沒有對手戲的。
除了這些前輩之外, 就是一些基本同齡,或者更年輕一些的演員。
畢竟這部劇是《覺醒年代》,而在那個時候, 年輕人,是更活躍的一批人,像梁豈超在《少年華國說》里面寫的那樣︰
今日之責任,不在他人, 而全在我少年。
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富則國富;少年強則國強,少年獨立則國獨立;少年自由則國自由;少年進步則國進步;少年勝于歐洲則國勝于歐洲;少年雄于地球則國雄于地球。
但這時的迅哥兒,已經不是個少年了。
即便, 人們在他名字下邊, 安排過一個句子︰我還是曾經那個中二病的少年,沒有一絲絲改變。
對于並非純少年的迅哥兒,要怎麼演?
跟大部分歷史革命題材的影視作品里的人物一樣, 迅哥兒也是位有著一定的固定形象的歷史人物。
「一個黑影子投進教室來了。首先惹人注目的是他那大約有兩寸長的頭發,粗而且硬, 筆挺的豎立著……」
這是許廣隻在女師大課堂上初見迅哥兒的樣子。
「留著平頭,頭發一根根直立著……顴骨很高,兩眼炯炯有神,方形的臉龐,兩道濃眉, 隸書的一字的黑胡須。」
這是30年代初他在上海的一次演講中, 有人看到的迅哥兒的外貌。
「迅哥兒的骨頭是最硬的,他沒有絲毫的奴顏和媚骨。」
這是, 偉人的評價。
這也形成了部分人, 對于迅哥兒的印象。
短發,且直立, 很硬。
遲余自己的頭發是不行的,于是需要做頭套。
第一天進組,就是要做造型。
因為遲余不是特型演員,所以造型能不能更貼近迅哥兒, 也很重要。
雖說講神似, 但追求形似,是進入到迅哥兒這個角色的第一道門檻。
張永辛導演大概是有些偏愛迅哥兒這個角色的。
他告訴造型師︰「頭發,眉毛,胡子,尤其是頭發,迅哥兒的頭發,要有版畫里的那種感覺,一根根直立,粗且濃密。」
于是造型師開始在遲余頭上大做文章。
先是上頭套,全粘,然後在頭套上修剪頭發。
修剪好頭發後,再做眉毛和胡子,兩道濃眉,然後是隸書的一字的黑胡須。
造型師做好第一版造型之後,已經是下午五點。
反復看了看,又讓張永辛審查。
「還是有些軟了,而且不夠密。」
張永辛直接否掉了這第一版的造型,不過倒是指出︰「胡子和眉毛的感覺倒是對的。然後臉型的話,顴骨這里,稍微增加一些凌厲感。」
「好,那就再做一版。」造型師說道。
這一天已然是過去了。
再做完全的一版,顯然時間上已經不趕趟。
于是卸妝,然後下班,各回各家。
整整一天,遲余基本上是在椅子里度過的,大部分時間,什麼都不用做,任人擺布即可。
雖然只是做外部的形似方面的造型, 但是為了找到形似的點,他不得不做一些神似的內容。
就是在做造型的時候, 就要進入到迅哥兒的人物中。
「我現在就是迅哥兒,大概當年的迅哥兒,在剪頭的時候,應該是沒有我這麼老實听話的。」
遲余笑著跟張永辛說道。
張永辛也是笑了︰「迅哥兒是不愛做頭的,從小就不愛理發,而且路人說他,你頭發太長,該理一理,他便會勃然大怒地懟回去,我的頭發跟你有何相關?」
有不少關于迅哥兒頭發或理發的有趣典故。
比如他的一個老鄉說︰「你的頭發長得這麼長,不理一理,真難看。」
迅哥兒當時就反擊道︰「你想讓我花錢理發,然後讓你看得舒服?我偏不理,看你如何。」
就是這麼一個,有些特立獨行的人。
回憶迅哥兒的文章里說︰「迅哥兒不怎麼愛理發,然而自己修胡子。」
甚至,因為不理發,在廈門大學教書時,有一次去兌支票,門衛把他當成扒手,不讓他進門。
就是因為他囚首垢面,尤其是頭發很長。
還有一次去香江,警察看見他干瘦黃臉的樣子像個鴨片鬼,別的旅客不查,卻專門查他,將他的行李翻了個底朝天。
迅哥兒為此受了不小的打擊。
……
遲余也受到了不小的打擊。
回到家,彤彤圍著遲余,嘰嘰喳喳地問道︰「哥哥,劇組好玩嗎?」
「唔,一點不好玩。」遲余甚至覺得有點累。
「真的嗎?」彤彤歪著頭問。
「是真的。」
彤彤便信了。
晚飯後,看著遲余在寫毛筆字,突然皺著眉頭道︰「不好看。」
這給遲余打擊了一下。
他只能解釋道︰「彤彤啊,我這是在學別人的書法,因為哥哥要在電視里,演一個人物,所以要學習他的書法。」
「真的嗎?」彤彤歪著頭問。
「是真的。」
遲余再三保證著,但也沒有解釋說,迅哥兒的書法水平還是很高的。
但是小孩子嘛,彤彤只不過才五歲,自然是不懂書法的。
迅哥兒的書法風格特點,從顏真卿《爭坐位帖》月兌出,上融篆隸、章草意,下摻宋人筆、明清間翰札法,形成了樸質渾厚、外柔內剛、疏朗雅潔、灑月兌靈便的藝術風格。
郭文豹評價說︰「融冶篆隸于一爐,听任心腕之交應,質樸而不拘攣,灑月兌而有法度,遠遂宋唐,直攀魏晉,世人寶之,非因人而貴也。」
而在1920年左右的時間里,他的書法,取法魏晉楷行,兼摻章草、篆隸法,書風向樸質、簡練、含蓄、疏朗轉變。
這一期間的書作面目較多︰
如有的存魏晉小楷筆意;有的顏行中兼摻二王法;
有的筆畫圓渾、書體質樸、章法疏朗;
有的融入篆隸筆意、帶章草體勢;也有的是其前期書風的復出等等。
迅哥兒的存世書法作品還是不少的,有對聯,有書札,有信件,所以臨摹學習起來,倒也方便。
遲余主要臨摹學習的,是顏行中兼摻二王法一類的書法。
而這一類,也是他書法給人的主要印象。
「彤彤,咱們先睡了,我給你講故事,好不好?」這時,小倩很懂事地帶走彤彤。
過了大概半個小時,剛剛十點,小倩又走進書房。
「彤彤睡著了?」遲余頭也沒抬地問道。
「嗯。」
小倩說著,便拿了一本書,到客廳里去看。
遲余一直臨到十一點,這才收拾了東西,客廳里燈已經關了。
他站在門口想了想,便發了個信息,然後輕輕推門出去,來到對門。
門這時開了。
迪麗若白穿著一件小有性感的睡衣,伸出一條胳膊把遲余拉了進去。
遲余剛剛帶上門,她就將腿盤在遲余的腰間。
「唔,你先等一下。」
遲余一手托著若白,一手捏開她的臉︰「瞧你猴急的樣子,我先去洗個澡。」
「快點哦。」
遲余進了洗手間。
再出來時,已經是凌晨五點半。
遲余回自己臥室換了身衣服,然後下樓,在小區里邊慢走一圈,最後坐電梯來到樓頂,繼續是打一套拳,然後跳舞。
太陽沒有升起,天邊只是有了暖色時,遲余走樓梯然後坐電梯回去。
洗了個冷水澡後,到書房誦讀迅哥兒的幾篇文章。
重點是《吶喊》里邊,那幾篇寫在1921年之前的,如《狂人日記》《孔乙己》《阿Q正傳》。
尤其是同《藥》。
看過劇本後,遲余知道,《覺醒年代》里面,關于迅哥兒的出場,編劇是結合了迅哥兒小說里的世界,特意創造的一個場景。
砍人,圍觀,以及人血饅頭。
「哥,我昨天看了你的《魯迅全集》,有點高,我給放到這里了。」不一會兒,小倩也起床了,似乎是剛剛想到,指著書架的一排。
「嗯,好,我看到了。」
遲余點點頭,然後又問︰「早飯想吃什麼?我給你倆去做。」
小倩卻搖頭︰「哥,我去做吧。」
遲余便沒有再堅持,不過還是說了一句︰「給你蘇白姐也做一份。」
「哥,你是在跟若白姐交往嗎?」小倩突然問道。
遲余愣了愣,笑著點點頭︰「別跟彤彤說啊。萬一給她說了出去,不知道要鬧多大的風波。」
「嗯,我知道的。」
似乎是完成了刺探的工作,遲小倩高興地去廚房做早飯。
早飯之後,遲余再次去到《覺醒年代》劇組。
這一天仍舊是做造型,重點還是發型的設計。
這一做,就又是一天過去,而且還沒有做出一版滿意的,能夠讓張永辛導演過目的。
上頭套很麻煩,光是上了頭套,再單獨剪發,都得三四個小時。
一星期過去了,總算是定好了造型。
但是剛剛寫好造型,遲余就得暫時離開劇組三天。
又要錄制《向往的生活》。
好在,他的戲份不多,而且開始要拍的,主要是仲甫先生、守常先生等人。
再加上這部劇,導演、編劇和制作人,肯定是要往精品上去做的,所以拍攝的過程,不會快,只能慢。
「多研究劇本人物,等你回來,差不多就能拍到迅哥兒了。」
張永辛導演叮囑道。
遲余記下了,然後便暫時離開《覺醒年代》,回到了《向往的生活》,頗有些歸田園居的感覺。
小倩和彤彤還在京城家里。
托老趙的關系,現在遲小倩已經在京大旁听一些課了,算是半個學生。
至于彤彤。
因為迪麗若白下一部劇還在準備中,她屬于研究劇本的半休息狀態,所以彤彤就托付給她了。
……
這一期錄制,來的第一波客人赫然是黃博、于何偉與王遜。
這三人,黃雷和黃博、王遜,三人是極挑的成員,可以說是有著深厚的極挑友誼,而于何偉,跟大家關系也都不錯。
是的,很巧,于何偉是這一期的嘉賓。
他來的時候,遲余還有些驚訝︰「于老師,您可真能隱瞞啊。」
「哈哈,那是,我的行蹤,豈是能隨便告訴別人的?」于何偉笑著說道。
「唉,你們兩個也認識啊?」其他人有些意外。
「嗯,我們現在在一個劇組里邊,準備拍一個新戲,有對手戲。」于何偉簡單地說了一句。
因為《覺醒年代》還沒有官宣,所以不便多說。
但是眾人很感興趣,黃博追問道︰「快說說唄,什麼戲,能讓你們這兩個神仙演員都選進去。放心,節目組這一段會掐掉的。」
不用提醒,節目組也會掐掉的。
「就是一部獻禮劇,拍上世紀20年代那會兒的事兒。」
于何偉想了想,這里確實沒有外人,都是業內人,知道規矩,便說道︰「叫做《覺醒年代》,講1921年之前的一段歷史。」
「這種劇,一般都會找特型演員吧?」何炯說道。
黃雷也問︰「你們兩個都演誰啊?」
「你們猜猜。」
于何偉一邊嗑著瓜子,然後換了個位置,坐在遲旁邊,問道︰「我跟遲余,都適合演誰?」
「嘶,這可不好猜。」黃博直皺眉。
黃雷壞笑道︰「何偉你演過劉備,又演過曹操,據說還想演孫權,這都是帝王。普儀的話,年齡又對不上,所有,是不是袁世愷?」
「噗!」
于何偉剛喝一口薄荷水,差點吐了出來。
遲余也是哈哈大笑。
王遜說道︰「還真別說,于何偉演袁世愷的話,除了瘦點,雖然不能說一模一樣,只能說完全一致!」
完了,遲余在腦子里,已經開始構畫他飾演袁世凱的樣子。
汝何秀!
「仲甫,我演仲甫先生!」于何偉假裝氣急敗壞地站了起來。
「哦,是仲甫先生啊!」
何炯笑了,然後擺了擺手︰「仲甫先生同學請你坐下,下面請遲余同學發言。」
這梗一玩,眾人也是哈哈大笑。
王征宇看著鏡頭里拍到的東西,好遺憾不能用。
不過,他想到了另外的一種可能,決定得空問問。
「來,你們再猜猜,遲余演誰。」
于何偉坐了下來。
遲余覺得,他們肯定是猜不出來的。
「會不會是少年時期的少山先生?畢竟這麼帥的,我就想到了他。」何炯皺著眉頭,盯著遲余看了一會兒,說出了一個猜測。
「不是。」遲余笑著搖頭。
「不可能是少年時期的偉人吧?」
黃雷想了想,又說道︰「如果是他的話,身高倒是適合,但是就比較考驗化妝師了。」
「也不是。」
遲余跟于何偉踫了下杯子,兩人相視一笑,笑容很是奸詐。
「那會是誰呢?」
黃博一臉疑惑,然後問張梓楓︰「民國那會兒,還有什麼名人?」
這話張梓楓,就有點讓她為難了。
不過妹妹還是開口說出了幾個名字,比如胡試、守常先生等人,並沒有提及到迅哥兒。
「這個真猜不到。」王遜直搖頭。
其實上,如果不是于何偉自爆的話,他的角色,大概也是不太好猜出來的。
雖然猜不到,但是民國的名人,也就那麼些個,而且遲余飾演的迅哥兒,又是名人中的名人。
「迅哥兒?」
于是黃雷就給蒙出來了。
「對嘍!就是迅哥兒!」于何偉說道。
眾人覺得很是意外,黃博反復地打量著遲余,好一會兒才說道︰「我怎麼一點兒,都沒有看出」
「就是那個,院子里有兩棵樹,一棵是棗樹,另一棵也是棗樹的迅哥兒?」張梓楓驚訝道。
「是的。」
「就是那個,猛獸總是獨行,牛羊才成群結隊的迅哥兒?」黃雷雖然猜了,便仍然覺得不敢相信。
「是的。」
「就是那個,從來如此就是對的嗎的迅哥兒?」王遜問道。
「對的。」
「就是那個,做了人類想成仙;生在地上要上天的迅哥兒?」何炯最後一個問道。
是的,嗯?
眾人下意識地看向何炯。
這話?
不可能是迅哥兒說的吧?
何炯疑惑︰「看我做什麼?」
「何炯,剛剛這句話,不可能是迅哥兒說的吧?」黃博說道。
「啊,不是嗎?我記得是的吧。」何炯也是以前在網上看到的迅哥兒名言句子,覺得有趣,就記了下來。
眾人這麼一質疑,他就不敢堅持了。
畢竟,迅哥兒先生說過的話,太多了。
而且,好多話都不是迅哥兒說過的,也被人說成是迅哥兒說的,于是網上就有許多表情圖,迅哥兒的圖片,下邊寫著︰這話不是我說的。
「是迅哥兒說的。」
這時,遲余點點頭,說道︰「這句話出自他的雜文集,熱風,隨感錄第五十七,現在的屠殺者,里面有這麼一句。」
「真的?」眾人听他說的有模有樣,將信將疑。
「是真的。」
遲余自從要出演迅哥兒之後,已經看完了整套的魯迅全集,本來便能過目不忘的他,自然是能背下九成的話,尤其是那些有趣的。
這一篇,他自己記住了。
便誦讀道︰「高雅的人說,白話鄙俚淺陋,不值識者一哂之者也……」
有人馬上翻手機。
「滿口酒要一壺乎,兩壺乎,菜要一碟乎,兩碟乎的終日高雅,卻只能在申吟古文時,顯出高古品格……」
有人已經查到了相關文章,然後對著屏幕,听著遲余的背誦,目瞪口呆。
這人,居然直接要背下來嗎?
「做了人類想成仙;生在地上要上天;明明是現代人,吸著現在的空氣,卻偏要勒派朽腐的名教,僵死的語言,侮蔑盡現在,這都是現在的屠殺者。」
「殺了現在,也便殺了將來。——將來是子孫的時代。」
這時,向往的蘑菇屋遼內,因為這麼一句話,全體呆滯。
第一百六十一章 什麼都說過的迅哥兒,全體呆滯(1章求訂閱!求月票打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