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143章 兩軍相遇

三十日下午,寧遠城。

多爾袞打算暫時駐扎在此,等戰事結束再返回盛京。

沒能讓吳三桂歸順,多爾袞十分遺憾,他覺得,即便如此,多鐸的東路軍勝算還是比較大的。

昨天山海關的突變,不知是剛好踫巧姜瓖派的人趕到這里,還是被姜瓖識破了範文程的計策。

此時此刻,多爾袞對姜瓖充滿了怨恨。

在此之前,他並不狠姜瓖,反而還有些感謝。

在即將吃晚飯時,部下來報告,北京那邊有飛鴿傳書。

終于有消息了!

多爾袞接過小竹筒,倒出小紙箋,打開一看,頓時大喜。

姜瓖被人下毒,真是天助我也!

多爾袞大笑起來,笑得很開心,山海關失利帶來的陰霾一掃而空。

興奮過來,多爾袞冷靜下來,思考著這方面問題。

姜瓖得罪的人很多,有其他人要取他性命,這正常得很,可姜瓖防衛嚴密,要成功對姜瓖下毒,難度不小。

什麼人會有這個本事?會不會是假消息?

多爾袞疑惑起來。

他再看看文字的筆跡,正是潛伏在京城探子中的其中一人。

要傳播假消息,除非是在京城的據點被端了,有探子投靠了姜瓖而向他傳播假消息。

多爾袞再仔細想著,在京城的據點很是隱秘,被找到的可能性不大,就算被找到了,探子變節的可能性也很低。

要對姜瓖投毒,雖然難度大,但也並非完全不可能。

最終,多爾袞相信了這個消息。

他派人向多鐸傳令,將這消息告之,讓他火速南下,趁機奪取北京。

————————

下午,京城慈慶宮書房。

昨天張同敞派人送來的消息,傳到了姜瓖這邊。

「哈哈!張同敞做得好!吳三桂表現不錯!」

趙天麟獻出的這個計策,大家都原本只是想爭取吳三桂,沒想到多爾袞親臨山海關封王,既給予了滿清沉重打擊,又明顯削弱了吳三桂的實力,一舉兩得。

還有,大漢奸範文程又失去一個兒子,還被刺瞎了一只眼楮。

姜瓖很少有這麼開心過了,立即召趙天麟前來。

不久後,趙天麟來到慈慶宮。

姜瓖面帶笑容道︰「可喜可賀,先生的計策大獲成功,成效出乎意料……」

趙天麟得知情況後,同樣興奮起來。

「主公,吳三桂沒錢沒糧沒地盤,以後只能緊緊依靠主公了,山海關可暫時無憂,我們可專心抵抗將軍石關的清軍。這一場仗,我們的勝利之數有七八成了!」

「張同敞做得好啊!是個人才,恭喜主公,獲得此良才!」

趙天麟一連說了許多話,這是站在姜瓖的角度上去考慮的。

姜瓖感慨道︰「趙先生才是大才!」

趙天麟謙虛了一下。

很快,瞿式耜、馮敦厚、閻應元也被召入慈慶宮。

得知山海關之事,三人皆很是高興。

難得如此高興,姜瓖在慈慶宮擺下食桌,奉上美味佳肴,跟核心臣子們大吃起來。

姜瓖命令下去,整個北直隸發布告示,把這個消息傳播出去,讓天下都知道建奴的失敗。

————————

由張發可率領的兩萬京營,一路是皆是急行軍,步卒們跑步前進,糧草輜重在後方。

在招兵之時,姜瓖就對體能要求嚴格,五公里越野跑必須及格,從軍後還時常鍛煉。

正因為這樣,京營官兵們體能很好,只要不是特別負重,能持續跑六至十公里。

張發可率領官兵們火速前進,每跑出七八公里略作歇息再繼續跑步前進,入夜後舉著火把繼續趕路,到了戌時,大軍已到了平原地帶的最邊緣,位于燕山山脈南麓,這里有一條路,通往將軍石關。

大軍抵達這里,意味著成功將清軍堵在了山區,邁出了成功的第一步。

在大軍北上途中,張發可多次接到楊百總派人稟報的消息,因為及時設置陷阱,大幅度遲滯了清軍南下的速度。

在傍晚時,他還接到姜瓖派人傳遞的消息,講明趙天麟的計策,多鐸很有可能會不顧一切也要南下,姜瓖讓他見機行事。

目前情況對我方有利,張發可心中舒暢。

由于是急行軍,糧草輜重還在後方,將士們都吃著干糧,暫時是就地露天歇息。

因為招募了預備隊,運送糧草輜重的後勤兵大多數是預備隊人員,張發可所率領的官兵,九成屬于一線作戰人員。

一月底的天氣,依然還很寒冷。

張方可和隨從們在吃著烤肉。

此時,張煌言邁步向這邊走來。

見張煌言到來,張發可道︰「張千總,過來一起吃!」

在眾多千總中,因為張煌言是唯一一個舉人千總,張發可對張煌言印象比較深。

張煌言坐下,接過羊肉吃起來。

既然來了,先飽餐一頓再說。

吃飽之後,張煌言道︰「張副將,此次迎擊清軍,卑職想向張副將建言。」

張發可道︰「張千總但說無妨!」

去年,張煌言當著軍中許多人的面,紙上談兵,說得頭頭是道,張發可很有興趣,張煌言到底是不是有真材實料。

張煌言道︰「知己知彼,才能百戰不殆。多鐸善戰,我們不可輕敵,若道路被阻擋,有可能尋找偏僻小道繞開我們。雖然楊百總明顯遲滯了清軍行動,不等于我們只需攔在路上便可萬事大吉。」

對于他說的這些話,張發可點頭認同,理是這個理。

張煌言繼續道︰「張副將,卑職有個請求。明日進入官道後,卑職想另外找偏僻小道,帶著部下繞道進入官道北邊,出其不意奇襲清賊!官道兩邊山地應當有村民,卑職可找村民帶路。」

北直隸三十二個關隘通往京城的道路,都屬于官道。

只是這種官道有大有小,其中,以山海關通往京城的官道最大。

「好,張千總勇氣可嘉,我準許了!」

張發可回應著,對張煌言有不小的期待,期待他不是只會紙上談兵的趙括,而是能像韓信、李靖、岳飛這般,既懂兵法韜略,又能打勝仗。

隨即,張煌言站起來,高高興興地回去了。

————————

二月初一,一大早,京城內的每個告示欄,都貼上了新告示,很快就吸引了民眾前來觀看。

吳三桂在山海關殺建奴一萬六千余人,既讓百姓意外,又振奮人心。

「听說吳三桂掌管關寧鐵騎有些年頭了,以前沒看他取得如此大勝利。」

「那怎麼相同,以前由朱家皇帝掌管大明,听說皇帝昏庸,又時常拖欠軍餉,兵爺們豈肯用命!」

「沒錯了,吳三桂肯听從姜首輔,自然又不一樣了!只要殺韃子的人都是英雄!」

「現在啊!吳三桂也是英雄了!」

「嘿!範文程又死了一個兒子,死得好!像這樣的狗漢奸,全家都應該慘死!」

「大同那邊擋住了清賊,山海關又重創清賊!昨日早上出征的京營,也定能重創清賊!」

「反正啊!有姜首輔在,我很放心!」

「就是啊!由姜首輔掌管朝政,比大明皇帝好多了!」

「我相信,姜首輔能遲早能滅建奴!」

…………

民眾們議論紛紛,發表各自的看法。

原本姜瓖搞政變,導致許多人對他憎恨、不滿,而清軍大舉南侵,又期待著姜瓖能擋住建奴,讓對姜瓖不滿的人有所減少,姜瓖威望有所上升。

這個消息,早上是在京城內傳播,繼而是在北直隸、山西的各府、縣、鎮、鄉傳播。

辰時,武英殿,這里舉行朝會。

首先,由小玄子大聲告之昨天的捷報。

眾臣听後無不振奮,殿內洋溢著喜悅的氣氛,許多人紛紛發言,敘說喜悅之情。

姜瓖朗聲道︰「吳三桂與清賊勢不兩立,在山海關殺清賊一萬六千余人,軍功甚大,理應封賞!本官建議,加封吳三桂為忠勤伯!」

張同敞給姜瓖的報告中提及過,當時向吳三桂說過,要是能除掉多爾袞,保舉吳三桂為侯爵,吳三桂沒能殺多爾袞,給他個伯爵已經能交待過去了。

隨即,姜瓖轉身對旁邊的朱慈烺道︰「不知陛下意下如何?」

朱慈烺把姿態放得很低,道︰「姜首輔言之有理,就這麼辦!」

姜瓖再轉身面向眾臣,朗聲道︰「張發可副將率軍出征,本官對他充滿了信心,大家拭目以待,等著前方捷報。」

很快,有快馬從城門而出,趕往山海關,要向吳三桂傳達朝廷的封賞。

————————

清晨,張發可和部下們繼續出發,從官道向將軍石關方向前進。

張發可專門派先頭部隊北上,協助楊百總設置陷阱。

張煌言專門派出部下,一路上留意官道兩側地形,以及查找附近村落,盡量找到能帶路的村民。

這個時期,像將軍石關這類小關隘,地圖上只會標記官道和大概位置,不可能會有關隘南側山區的詳細地形圖。

張煌言要了解地形,只能派部下去偵察。

出發後不久,楊百總派人來報,清軍前鋒離這里只有五十余里了。

不久後,張煌言部下來報,前方五里處,有條羊腸小道通往一個村子,那村子名為柳冬村。

張煌言分別找到游擊郭子濤以及張發可,表示要進村找村民帶路,爭取找到道理,繞道清軍背後。

張發可當場答應了,張煌言帶著部下們另外行動。

————————

羊腸小道上,張煌言和千余部下們前進著。

在他的部下中,刀兵、矛兵同時亦是火銃兵,這方面兵種佔了大部分,另外還有少部分弓弩兵。

許多士卒身上還掛著兩顆震天雷。

兩顆震天雷加起來有十一斤,在加上冷兵器和火銃,還有干糧,身上帶著之物有二十來斤。

幸好京營官兵們有著強健的體魄,負重前進沒問題。

————————

官道上,張發可率領近四萬部下繼續北上。

午後,楊百總和部下們與之匯合。

楊百總道︰「啟稟張副將軍,清賊離咱們只有四五里。清賊人多,清理路面比卑職設置陷阱速度快,若不是張副將及時趕來,清賊便要從官道突破了!」

听到楊百總的匯報,張發可對他的表現深感滿意,夸贊道︰「立功不一定要殺敵,楊百總遲滯敵人速度,為大部隊趕來贏得時間,這就是立大功,我會向姜首輔稟明,姜首輔會論功行賞。」

楊百總大喜,連聲感謝。

隨後,京營官兵們不再設置陷阱,而是嚴陣以待,做好迎擊清軍的準備。

不久後,清軍把設置陷阱的路面清理完畢。

鰲拜所率領的前鋒,在跟明軍相隔二里多的距離相望。

遠處的明軍,架設好了大炮、投石車,還有著大批的火銃兵,在投石車前,還有專門的大坑,那些陷阱在明軍的大炮、投石車射程內,只要清軍敢于靠近清理路面,必定遭遇沉重打擊。

「可惡!」

目睹如此狀況,鰲拜又氣又怒。

一個甲喇章京問道︰「將軍,我們該如何辦?」

鰲拜道︰「除了強攻,別無他法。」

他實在沒辦法,只得親自趕到後邊,向多鐸稟報這個情況。

多鐸听了之後十分不爽,怒斥道︰「鰲拜,都是你無能,讓明狗大隊人馬趕到!要是我們進入平原,就算姜瓖主力趕到,又能奈我何!」

鰲拜低著頭,不敢出聲,郁悶得很。

他自告奮勇擔任先鋒,卻進展緩慢,可算是丟臉丟到家了,有著強烈的恥辱感。

隨後,多鐸難道清軍所在的最南邊,望著對面的明軍,明軍防御陣型嚴密,看上去幾乎無懈可擊。

將軍石關南下京城的官道不算寬敞,要強攻突破明軍防線,難度很大。

如果不能正面強攻,多鐸只能另想辦法,他想到了兩個方案。

其一,是主力退出將軍石關,留下少量兵馬在此牽制明軍,主力退出塞外後再繞道從其它關隘進攻。

多鐸覺得,這個辦法不可取,要是退兵選擇進攻其它關隘,不僅需耗時多日,還很有可能會遇到類似于將軍石關這種抵抗方式。

其二,是尋找能繞過明軍防御線的小道,避開前方明軍進入平原。

多鐸覺得,這個辦法有成功的可能性,于是乎,把圖賴叫了過來。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