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軍終于出現了,姜瓖立即行動起來,召集在京城的主要人員前來議事。
晚上,慈慶宮書房。
這里燈火通明,千總以上的軍官都集中在此。
趙天麟、馮敦厚、瞿式耜、陳明遇亦在場。
人員到齊後,姜瓖道︰「接到最新消息,今日上午,清軍大隊人馬攻將軍石關。將士們,你們建功立業的時候到了。」
清賊終于來了,在場軍官們神情振奮。
郭子濤道︰「大同那邊擋住了清賊攻勢,北直隸這邊,只要我們及時趕到,一定能將清賊擋住。」
張煌言道︰「我們成敗的關鍵,在于是否能將清賊擋在山區,只要我們及時趕到,又更熟悉將軍石關南邊附近地形,勝算很大。」
趙天麟道︰「兵貴神速,還望主公盡快發兵。臣建議,京城有一萬五千留守即可,派兩萬兵馬趕赴將軍石關南邊,另外數千人作為機動兵力。」
北直隸有三十二個關隘,每個關隘派一個百總駐守,共有四千官兵被派去駐守關隘,京城一帶還有近四萬兵馬,另外,京營預備隊已招募了萬余人,第一批招募的員額計劃為五萬人。
在京城和附近的府、縣,每天都有大量人員報名,要不是要求嚴格,早就夠了五萬人。
招募滿五萬人後,要是清軍進入京城附近,則要協助抗敵,清軍被趕跑後,再開始有序地訓練,在訓練途中,會有部分人員不過關而被淘汰。
張發可道︰「主公,請派末將出戰,定能將清賊阻擋在山區!」
姜瓖道︰「好,由張副將帶兵兩萬,趕往將軍石關,今晚做好準備,明日一早出發。」
他又再點將,把大同軍的第三營、第五營,朔州軍的兩個營,以及若干千總,劃歸張發可指揮,總兵力兩萬。
命令發布完畢後,眾將離去,趙天麟、馮敦厚、瞿式耜、陳明遇留下。
瞿式耜道︰「張同敞應當趕到山海關那邊了。」
馮敦厚道︰「目前兵力吃緊,若吳三桂能歸順,情況將會明顯好轉。」
趙天麟道︰「只要打退清軍這次進攻,北直隸各衛所軍田被收回,主公便能穩固起來了。以後無論局勢如何變化,主公皆能從容應對。」
姜瓖看向陳明遇,道︰「若京城還有建奴奸細,始終是隱患。陳統領查得如何?」
陳明遇有些沮喪,道︰「回稟主公,尚未查出奸細的其他同黨!」
他又再表示,會全力以赴。
在姜瓖入睡前,又再接到報告,將軍石關的楊百總,已有效遲滯了清軍,在將軍石關往南道路上,設置了許多障礙,讓清賊前進艱難。
只要守軍按照姜瓖的既定策略來做,必定能有效遲滯清軍,楊百總按計劃執行了,姜瓖甚為寬心。
當天晚上,京城內有吏員忙碌起來,在大量抄寫告示。
————————
夜晚,黑冰台官署某屋子,這里燈火通明。
陳明遇、駱養性兩人在喝著悶酒。
一連數日,清理城內建奴奸細沒有大突破,兩人都有些郁悶。
陳明遇道︰「駱兄,明日京營出征,你覺得城內其他奸細,是否會飛鴿傳書稟報情況?」
駱養性道︰「應當是五五之數。廖福愷被抓,或許其他細作警覺,暫時收斂,暫停飛鴿傳書!」
這時,他想到某些方面,駱養性心情舒暢不少,道︰「若長時間沒有消息傳出,很有可能會有建奴細作飛鴿傳書來京城,這就是我們的機會。」
陳明遇想想也是,讓部下們繼續嚴密監視。
————————
第二天一早,從家中出來的京城居民發現,許多地方張貼了告示。
「建奴入侵了!昨日早上,建奴猛攻將軍石關,姜首輔以抗擊韃子、保衛天下為己任,誓與建奴作戰到底,已派出副將張發可,率領京營將士北上,迎擊清賊,保家衛國!姜首輔是百姓的保護神,韃子來犯,他麾下的京營,一定會迎頭痛擊!」
建奴終于南下了,京城內的居民們更趨緊張,上次建奴南侵,導致京城跟外界的聯系中斷,那些糧商們趁機抬高糧食價格,導致許多人買不起糧食餓肚子。
上次建奴南侵,導致京城長達數月城門關閉,物資緊缺,城內出現了不少餓死人事件,居民在北直隸的其他親戚朋友,有許多人被屠殺、擄走,糧食、牲畜、財物被掠奪一空,百姓對此還心有余悸。
建奴南侵,迅速成為京城百姓熱議話題。
因為有姜瓖坐鎮京城,許多百姓對打敗建奴充滿了信心。
但也有部分人不看好姜瓖,認為上次只是僥幸勝利,這次可就沒那麼容易了。
不管是什麼看法,無論是販夫走卒,還是富商大賈,還是士子們,大多數都希望京營能擋住清軍,誰也不希望自己受到損失。
早上,德勝門,大量的京營官兵從這里而出,趕往將軍石關阻擊清軍。
許多百姓們自發前來,夾道相送。
京營官兵們,通過主干道前往城門,在主干道兩旁,站滿了前來相送的百姓。
京營將士們,雄赳赳氣昂昂出征了,京城百姓對他們寄予厚望。
「京營兄弟們,一定要打跑建奴!」
「京營將士們是好樣的!」
「京營弟兄們,京城就靠你們了!」
「要狠狠教訓韃子!」
………….
百姓們時而大聲喊話,表達了對京營將士的殷切期盼。
在從主干道出城的官兵中,張煌言是其中一員,他看見如此景象,更是心潮澎湃,他所決心效忠的姜瓖,雖然不忠于明室,但的確只有姜瓖才能拯救天下,他的選擇是對的。
百姓們對京營的殷切期盼,同樣是對姜瓖的期待。
城外軍營,同樣有官兵集合,然後出軍營北上。
看著京營官兵們精良的裝備、那雄壯的步伐,預備隊士卒們羨慕極了,他們只是後備人員,只有正式的京營士卒,才有出征殺敵的資格。
————————
山海關以北兩百余里,寧遠城。
三十日,多爾袞帶著殘兵敗卒返回到這里。
多鐸已從將軍石關發動攻勢,而數日來在北京城的細作未傳來任何消息。
多爾袞讓人飛鴿傳書,聯絡北京的細作,了解北京的最新情況。
範文程則沒有出來,一直都待在所住的小屋子里,情緒十分低落。
計策失敗、痛失長子,還被多爾袞怒斥,被葉臣罵,讓他心灰意冷。
————————
將軍石關南下的道路,由鰲拜所率領的清兵們,仍然在清理著道路。
「南蠻子狡猾得緊,一個個都該死!」
鰲拜不斷咒罵著。
在南邊一個上坡上,楊百總站在這里,眺望著北邊,可望見北邊道路上清理路面的清兵們,他露出了笑容,這樣遲滯清軍南下,他可就功勛卓著了。
他暗自慶幸,慶幸清軍來攻他所駐守的將軍石關,要是攻其他關隘,這功勞可就歸其他百總了。
在上坡下道路上,百余士卒們在挖坑和埋放震天雷。
在昨天晚上,楊百總和部下們都在勞作著,布置陷阱、鐵蒺藜,一直到凌晨二更才歇息,晚上所布下的陷阱,足以讓清軍忙很長時間了。
多鐸得知情況後,甚是焦急,不斷催促鰲拜盡快南下。
要是不能在明軍趕到前抵達平原地帶,這仗可就不好打了。
————————
京城某高處,兩名黑冰台人員在這值勤著,在觀察是否有飛起或飛來的信鴿。
他們已再次值勤數日了,始終一無所獲。
「天天在這,無聊死了!」
「我們不求立功,只求有同僚發現信鴿,好讓我們結束這苦差事!」
「哎!不知要到何時!」
…………
兩人在大吐苦水,除了聊天外,他們待在這沒事可干。
快到午時,兩人有驚人的發現。
「快瞧,那是信鴿!」
「有信鴿飛來了!」
兩人看準了信鴿落下的位置,立即下去向附近的上司報告。
在這不遠處,有名黑冰台的百戶值勤,同樣無聊得很。
「百戶大人,發現信鴿了!」
听到這個報告,劉百戶當即來了精神。
立即召集人員,由部下帶路,趕往信鴿落下的宅院。
「篤篤篤」
宅院門被敲響,黑冰台之人說,例行檢查。
當屋門被打開時,黑冰台之人沖了進去,見到人立即擒拿,反抗者輕則受傷被擒,重則當場格殺。
「百戶,信鴿在這里!」
劉百戶來到天井處,果然有關著信鴿的籠子,有兩只信鴿在籠子里。
在一個屋子里,百總發現了剛被燒成灰的灰燼,這明顯是紙張燃燒的結果。
這里的人是剛看到了信鴿帶來的紙張內容,隨後將之燒掉,不露痕跡。
隨後,劉百戶押著三名細作前往黑冰台官署。
黑冰台官署,陳明遇、駱養性再次來到監獄,見被關押著的廖福愷,此時的廖福愷,傷痕累累,只剩下半條命了。
陳明遇道︰「廖福愷不是你的真名!不管你真名如何,你身為漢人,甘當建奴細作,可恥!想死,沒那麼容易,你的余生,都會求生不得,求死不能。」
「廖福愷」慘然一笑,道︰「還有什麼手段,盡管使出來!不妨告訴你,我並非漢人,乃是正黃旗女真人,為了方便在此才留發。」
陳明遇道︰「原來如此!不管你身份如何,結局也一樣!」
廖福愷大笑道︰「不管我結局如何,天下遲早是大清的,姜瓖和你們這些爪牙,螳臂當車,不自量力。」
陳明遇重重地回應︰「大錯特錯,姜首輔早晚會揮師出關,直搗建奴老巢,徹底鏟除清賊!」
廖福愷冷笑道︰「哼!等著瞧吧!大清雄師很快會打到京城來!」
這時候,有一人匆匆而入。
「啟稟統領,有弟兄發現了飛來的信鴿,劉百總帶人去信鴿落下之地,那兒是城東南康林街林柳巷的小宅子,果然抓到了三個奸細!」
听到這話,陳明遇和駱養性都大喜。
駱養性及時觀察廖福愷反應,發現廖福愷有很短暫的時間神色大變,但很快恢復原狀。
他冷笑道︰「果然是找對了,那三個就是你的同黨,廖福愷,你們在京城的人徹底完蛋了!」
不久後,那三人被押到監獄這邊。
看到這三名手下,廖福愷有些不鎮定了。
那三名手下見到這個頂頭上司,其中一人顯出驚恐之色。
隨後,三人被分別審問,都嘴硬不招供,黑冰台用刑,終于有一人招供了。
廖福愷正是滿清在關內的總頭目,廖福愷只是其漢名,他是女真族中的葉赫部,本名為葉赫那拉•金無風,父親是葉赫那拉•金台吉。
不僅如此,那人還招供出京城還有兩名同黨,告之同黨住址。
得知這些信息後,陳明遇再次來到金無風這邊,告之那人所招供的內容。
金無風听到結果後,大笑道︰「你們殺了我們幾個,改變不了大清入主中原的結局。你們冥頑不靈,遲早都會下地獄!」
陳明遇不再理會,先派人去抓另外兩名同黨,再親自入宮向姜瓖稟報。
此時,姜瓖正在慈慶宮,趙天麟亦在這里。
姜瓖听後大喜,開心笑道︰「干得好!那個劉百戶有功,賞!你同樣有功!」
趙天麟道︰「主公,臣認為可將計就計,利用那邊的信鴿,向建奴傳遞錯誤情報。」
姜瓖頓感有理,趙天麟還進一步建議,在傳遞的假情報中,說姜瓖被人下毒正在昏迷中,已有快馬傳來將軍石關的消息,但京營群龍無首,各軍官只是各司其職,有一名游擊擅自率軍北上。
「主公,多爾袞接到這消息後,肯定會督促將軍石關的清軍加緊進攻,那邊的清軍統帥,勢必會輕敵。我們通知已出發的張發可,讓他重新布置,我們必定勝算更大。」
听著趙天麟徐徐道來,姜瓖更是興奮。
陳明遇贊嘆道︰「趙先生真是神了!猶如諸葛孔明復生!」
姜瓖道︰「陳統領,按照趙先生所說的話去做。」
陳明遇領命,立即返回官署,下達相應的命令。
那名招供的奸細,被帶回飼養信鴿的宅子,按照要求親筆寫下相應的內容,然後由信鴿傳遞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