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114章 兵臨京城

所寫「緊急軍情」的紙箋掉落在地面,周皇後拿起來一看,建奴大批兵力雲集牆子嶺關外,猛攻關隘,快要守不住了,情況十萬火急,大明當真是危在旦夕,周皇後神情更顯沉重。

嬪妃們也順便對紙箋過目,個個都心如急焚。

周皇後道︰「陛下,得振作起來,傳召各地總兵入京勤王,特別是山海關的吳三桂,關寧鐵騎頗有戰力,或可抵擋建奴。」

崇禎仍然軟癱癱坐在地面上,神情頹廢。

很快,王承恩來了,得知情況後,勸諫道︰「陛下,無論如何,我們都不能坐以待斃啊!我們得盡全力守護大明江山。」

眾人多次勸諫後,崇禎才勉力振作,緊急召集臣子們到武英殿。

「建奴再次南侵,牆子嶺關快守不住了,大明危在旦夕!」

王承恩先把緊急情況說出。

大殿內,有許多臣子惶恐不安,無論是忠臣還是奸臣,都不希望大明滅亡。

忠臣是出于愛國之心,奸臣是出于自身利益考慮。

像陳演之類的奸臣,在大明獲得了巨大利益,要是滿清攻陷京城,哪怕主動剃發易服投靠滿清,頂多是保住性命,不可能完全恢復原本既得利益。

陳演道︰「陛下,需速速傳令,讓山海關吳三桂率軍來援。」

大家知道姜瓖不忠,除了讓吳三桂救援外,沒人能想出有效辦法。

不過,號令各總兵趕來勤王還是有必要的,說不定有個別總兵能真心為大明,帶兵跟建奴血戰。

「陛下,可繞過姜瓖,直接派人向黃得功、周遇吉傳令,命其速速率軍趕來救援!」

這是兵部尚書張國維的建議。

要是這個建議可行,崇禎就不會那麼絕望了。

姜瓖下轄的各級官兵們,只認姜瓖,不認朝廷,包括黃得功、周遇吉兩個勇將皆是如此,要是按照那個建議去辦,十有八九不會成功。

當初,姜瓖向崇禎要黃、周兩個總兵,想來是早有預謀,從中拉攏、收買兩人,他的陰謀已經得逞了。

成國公朱純臣道︰「陛下,可發聖旨撤銷姜瓖一切職務,由範志完當眾宣讀聖旨,出示尚方寶劍,若誰敢抗旨,用寶劍斬殺之!」

對此,崇禎苦笑了一下。

宣大八九萬人馬已徹底被姜瓖掌控,很難再指望範志完,只要姜瓖不要反崇禎,就已經是謝天謝地了。

臣子們說來說去,除了傳令吳三桂趕來救援、命令北方各地總兵前來勤王外,別無他法。

至于黃得功、周遇吉,哪怕肯听從朝廷調遣的可能性只有一成,絕境中的崇禎也不會放棄,在傳令各地總兵前來勤王中,包括了周、黃二總兵。

————————

大同,大年初三,軍民們仍然沉浸在新年氣氛中。

提督府內,姜瓖正在陪伴著家人,兄長和弟弟亦在這里。

姜讓的長子、長女們,都已經是少年,不久後便到了婚嫁年齡,長子平常以學文為主,偶爾習武,這是姜讓對兒子的要求,姜家有三位軍官了,希望能有後代從文,光宗耀祖。

在重文輕武的時代,這樣的選擇再正常不過。

姜瑄道︰「二哥,好消息應該來了!」

姜瓖點頭道︰「只要不出意外,最遲明日必有消息傳來。」

姜讓道︰「咱們姜家的出頭之日就要到了。」

大同距離牆子嶺關七八百里,要是沿途有驛站換成馬匹,是可以一天之內把消息送到。

果不其然,在剛吃過晚飯後,有消息傳來了。

這是牆子嶺關守將袁震天送來的消息,說今日早上,派出快馬趕往京城稟報軍情。

隨之,讓姜讓、姜瑄過目。

姜瑄哈哈大笑道︰「太好了!以後的天下,必定屬于我們姜家的!」

當天晚上,在大同的各支軍隊都接到了命令,告之建奴再次南侵一事。

其中,那四萬余名要參與行動的兵士,接到的命令是,跟隨姜將軍趕往京城勤王。

大同軍剩余官兵接到的命令是,留守大同,由李智雀統一指揮。

初四一早,姜家三兄弟,以及妻妾子女們一同吃早餐。

即將出發了,兄弟和妻妾們一同為姜瓖踐行。

姜瓖率軍出征,各總兵都會留守防區。

陳圓圓道︰「夫君是建奴克星,祝夫君旗開得勝,再立功勛!」

趙小滿道︰「祝夫君早日平安歸來!」

何飄玲道︰「夫君此次帶兵出征,定能取得比上次更大勝利!」

三女都對夫君充滿信心,她們都還不知曉這是袁震天謊報軍情。

不僅她們不知道,在宣大軍隊中,除了軍職達到游擊的軍官,其余人皆一概不知情,只知道要再次去打建奴了,為此而高興。

姜讓道︰「二弟第二次率軍東進,定會震驚天下。」

姜瑄道︰「我和大哥都拭目以待!」

最後,姜瓖朗聲道︰「大哥、三弟、嫂嫂、弟妹,還有飄玲、圓圓、小滿,等著我的好消息。」

說罷,姜瓖喝下一杯酒,帶著姜讓、姜瑄一同離開了提督府。

他是要率軍出發,姜讓、姜瑄是要返回朔州。

大同北門,全副武裝的四萬余兵馬集合。

姜瓖站在閱兵台上,放眼望去,兵士們隊列整齊,陣容鼎盛,兵士們盔甲鮮明,蔚為壯觀。

其中,每個營的第一部和第三部,都是既裝備燧發槍,亦配備冷兵器。

那些燧發槍,以類似于近代步槍方式,每支槍配備一條繩子,以便于掛在肩上。

至于冷兵器,以單刀和長矛為主,或是燧發槍配備長矛,或燧發槍配備單刀。

單刀的刀鞘綁在背心,單刀入鞘,要是作戰時敵人沖近,隨時可拔刀作戰。

那些配備長矛的兵士,則是把長矛底部放在地面豎起,右手緊握長身,行軍時再把長矛斜斜扛在肩上。

範志完同樣來到這里,他的出現完全多余,宣大軍官兵視他如無物,姜瓖只是做樣子寒暄一下,之後不再理會。

姜瓖發表熱情洋溢的講話,說剛得知消息,建奴再次猛攻牆子嶺,讓將士們跟隨他趕往京城,抗擊建奴。

戰前激勵士氣,這些都是表面功夫。

上次出戰,大同軍殺死四萬余,目前實力更強大,官兵們都很有信心,都期待更大的勝利。

講話完畢後,姜瓖一聲令下,大軍開拔。

宣大軍隊有序地出發,浩浩蕩蕩向東北方向行進,即使在行軍時,都還保持著整齊的隊形,場面蔚為壯觀。

宣大軍集合、出發,還吸引了不少軍戶、百姓遠遠觀看,看著如此鼎盛的軍隊,都對姜瓖充滿了信心。

範志完望著那有序離去的兵馬,感慨一番後,黯然返回大同城內。

————————

初四,京城百姓們跟往常一樣出來,京城各城門卻沒開門,百姓詢問是何原因?守城士卒說,建奴南侵,隨時都有可能兵臨京城。

滿清再次南侵的消息,很快在京城傳開了。

還沒有過完年,京城百姓就陷入到恐慌之中。

一旦清軍來犯,除了大城池能夠勉強守住外,鄉鎮和小城池都難以幸免。

即使是京城,難保不會被清軍強攻,就算清軍不攻城,京城跟外界的聯絡被切斷,很快就會物資短缺。

在京城各商鋪,過年期間便大幅度漲價,百姓搶購物資儲備。

許多百姓上香祈禱,祈求明軍盡快前來,打退南侵的建奴。

大家都知曉,也就只有姜瓖的軍隊能打退建奴,百姓們向神明祈求姜瓖盡快率軍前來打退建奴。

————————

初四午後,宣大軍隊繼續出發,從官道上前進。

姜瓖位于中前段,胯下黃驃馬,白色鎧甲、紅色披風。

跟隨在他旁邊的,有趙天麟、張發可、戴中天、卓鐘楷、郭子濤、盧邦南等人。

這時候,只見有匹快馬從對面而來,看樣子是傳令兵,馬匹速度很快,想要快速通過宣大軍隊。

「停下來!」

姜瓖說出這三個字,立即有騎兵截擊傳令兵,很快將其截下來,被帶到姜瓖面前。

姜瓖問道︰「你去給誰傳令?」

那士卒道︰「建奴又要破關了,小的奉命兵部之命趕往寧武關,要給周總兵傳令!」

姜瓖冷冷道︰「我乃堂堂宣大提督,周總兵歸我管,拿過來給我!」

話音落下,正當那士卒還遲疑著時,警衛隊已經有人對其搜身,很快把兵部命令的信函搜出,再給姜瓖。

姜瓖打開一看,是兵部命令周遇吉率軍馳援京師,從另外路線進軍,不必向姜瓖稟報和請示,去到京師後接受朝廷之命。

在紙箋左下方,有兵部的蓋章。

姜瓖冷笑道︰「哼!竟敢撇開我向周遇吉傳令,也太不把握姜瓖放在眼里了!」

隨即,他把那張紙撕碎。

那傳令兵驚呆了,姜提督居然不把朝廷放在眼里。

姜瓖道︰「建奴膽敢南侵,我姜瓖自會殺他個片甲不留,我姜瓖帶兵就是要去殺建奴!你可以回去了!」

他是故意說這些話,讓那士兵返回後向兵部提供假情報,讓崇禎不對他率軍來京城起疑,力爭順利抵達京城外,以免節外生枝。

那傳令兵灰溜溜返回,他打算回去後如實稟報。

這不過是小小插曲,宣大軍隊繼續出發。

不久後,姜瓖又踫到了傳令兵,那是給範志完傳令的,讓其出示尚方寶劍,當眾撤銷姜瓖一切職務,讓範志完直接掌管宣大軍隊。

姜瓖冷笑一下,崇禎要對他動手了,只可惜他羽翼已豐,崇禎無可奈何,明朝滅亡的命運無法改變。

要是沒有姜瓖,崇禎用不了多久就會像歷史上那般在煤山煤山歪脖子樹上吊,有姜瓖的存在,雖然不會改變大明滅亡的命運,但起碼崇禎一家人不用慘死。

他同樣把那公文令撕碎,讓傳令兵返回。

京城周邊的駐軍,陸續接到朝廷讓其帶兵馳援京師的命令。

結果是,不少總兵對于奄奄一息的明王朝,一副事不關己態度,按兵不動。

在山海關的吳三桂接到命令後,表示會帶兵趕到,他下轄兵馬有五萬,還得有人留守,能帶的頂多只有三萬。

初四和初五,崇禎都有接到牆子嶺關守將袁震天的報告,說清軍正猛攻關隘,他率軍死守,與關隘共存亡。

崇禎得知後有小小的安慰,總算有忠于他的武將,只要牆子嶺關能守住,他要給袁震天升官。

在此之前,袁震天並無過人的才能,亦無戰功,現在卻表現得這麼好,崇禎覺得,或許是以前看走了眼,這人是人才,得好好重用。

早朝御門听政,崇禎當眾表揚袁震天,表示在大戰之後,將會破格提拔他為總兵。

朝廷得此良將,眾臣紛紛道喜。

大同到京城約七百里,姜瓖帶著部下快速前進,每天行軍一百二十里,計劃要六天時間趕到京城。

初六上午,兵部官署。

傳令兵回來了,稟報情況。

「啟稟大人,小的趕去傳令,離大同沒多遠時被姜提督強行截下,把小的所帶信函搜出查看,看後當中撕毀!」

兵部的人得知這件事後,著實被驚呆了。

反了!反了!姜瓖視朝廷如無物!

傳令兵又道︰「姜瓖還說,建奴膽敢南侵,他會把建奴殺得片甲不留!」

姜瓖實在很狂妄,但又不可否認,他有狂妄的本錢。

姜瓖能殺建奴,卻又不忠于朝廷,兵部官員們對此是又愛又恨,又很佩服。

兵部尚書張國維,匆匆入宮向皇帝稟報消息。

「反賊!姜瓖乃是反賊!」

崇禎怒罵著。

不過,要是姜瓖能夠打建奴,對他來說是好事,最好是雙方拼得兩敗俱傷,不要像上次那樣,被姜瓖壓制清軍一邊倒的勝利。

對于姜瓖帶兵前來,崇禎沒有多少不安,他會命令京營嚴守城池,讓姜瓖在外面跟建奴打個你死我活。

此後一連幾天,袁震天每天都派人送來戰況很激烈的消息,卻能一直堅守牆子嶺關。

對于這方面,崇禎很是矛盾,要是建奴破不了牆子嶺關,姜瓖兵臨京城,威脅實在很大。他反倒有些希望建奴能破關,然後跟姜瓖血拼。

要不然,沒有力量能制衡姜瓖。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