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初九下午,姜瓖所部離京城只有百里了。
崇禎也接到消息,吳三桂率領的三萬兵馬,已經到了東邊二百余里的玉田縣。
吳三桂是忠于他的,這讓崇禎稍安。
崇禎派人傳令,讓吳三桂抵達京城之後,拱衛在京城一帶,只要建奴不攻城,不主動攻擊關寧鐵騎,就盡量避免跟建奴交戰。
他希望建奴去打姜瓖,而不是打忠于他的臣子,大明的精銳所剩無幾了,盡量減少損失。
各地趕來勤王的兵馬,也就只有吳三桂而已。
劉澤清、劉良佐、高杰、唐通這些總兵們,暫時還沒有動靜。
一月初十,姜瓖率領大軍繼續向京城進發,京營的斥候迅速報告情況。
「姜瓖葫蘆里賣什麼藥?建奴還在攻牆子嶺關,他不去北邊,反倒跑來京城!」
崇禎自言自語著,姜瓖的宣大軍離京城越來越近,讓他愈發不安,產生了不祥的預感,總覺得有些不對勁。
袁震天還真能戰,清軍猛攻牆子嶺關已有數日,他竟然撐住了,這是奇跡,崇禎有點不相信是真的,難道其中有詐?崇禎想想,覺得有這種可能性,在數月前,周延儒就連續謊報軍情。
真要是這樣,那證明袁震天已投靠姜瓖,讓姜瓖以勤王之名暢通無阻來到京城,那麼,大明徹底完了。
想到這一層,崇禎不寒而栗。
為此,他派人趕往牆子嶺關,了解清楚那邊情況。
姜瓖率軍繼續東進,于當天傍晚抵達京城城外,分別駐扎在京城北部、西部。
宣大軍隊兵臨城下,引起了崇禎和臣子們的憂慮。
天色已黑,京營參將盧德久站在德勝門城牆上,望著前方的宣大軍,他興奮得很,賺大錢和升官的機會到了。
宣大軍隊趕來京城的消息,很快在京城傳開了,城內百姓們歡喜起來,姜瓖來了,肯定不會坐視建奴肆虐北直隸,有望盡快恢復正常的生活。
紫禁城,養心殿。
崇禎來回踱步,焦躁不安。
建奴卻還沒入關,姜瓖的軍隊卻在城外,猶如在頭上懸著一把利劍。
他根本指揮不了宣大軍,唯有嚴令京營,嚴守各城門。
「陛下,該用晚膳了!」
王承恩過來提醒。
「不吃不吃,朕哪有心情吃!」
崇禎茶飯不思,坐立不安。
德勝門外,姜瓖召集眾主要人員開會。
包括有趙天麟、張發可、卓鐘楷(騎兵游擊)、張作棟(大同軍一營游擊)、上官景閱(大同軍三營游擊)、郭子濤(大同軍五營游擊)、兆輝(宣府軍參將)、盧邦南(山西軍副將)、郭山融(山西軍一營游擊)、鄒詔輝(山西軍二營游擊)、盧義(宣府軍一營游擊)、康振清(宣府軍二營游擊)、盧友劍(山西軍一營游擊)、尤政航(山西軍二營游擊)這十四人。
以及張煌言、閻應元這兩名千總。
宣大軍主帥營帳內,只有姜瓖和十六名下屬,將會有絕密之事要宣布。
姜瓖道︰「諸位,成大事之時就要到了,我將會率軍進入京城,直達紫禁城。從明天開始,皇帝和太子,都將由我來掌控。在明初,朱元璋封賞功臣,有公爵侯爵,我姜瓖絕不虧待追隨我的部下,改朝換代後,定會論功行賞。」
除了趙天麟外,其余眾將都震驚了。
他們只知道自己效忠于姜瓖,只听姜瓖指揮,沒想到姜瓖來京城,是要奪取大明江山。
要是按照姜瓖所說的,他就是挾天子以令諸侯的曹操。
眾將震驚過後,內心轉為興奮,只要姜瓖能成功,改朝換代後,他們都是開國功臣了。
在明初洪武三年,朱元璋封賞功臣,有六公爵二十八侯爵。
在場許多武將們,希望將來能夠像二十八侯爵那般封侯。
而有些人則有更高的期待。比如趙天麟、張煌言兩人,皆希望功成名就,希望能被封公爵。
眾人無論期望值高低,都對未來充滿了憧憬。
張煌言嘆息道︰「哎!大明腐爛不堪,若是主公取而代之,天下定會更好!」
他雖對背叛大明有些不安,但既然下了決定,就不會對大明再有絲毫留念。
趙天麟道︰「天下沒有不亡之國,大明氣數已盡,是該有人取而代之,這人必定是咱們主公。」
閻應元道︰「末將誓死追隨主公!」
兆輝道︰「在主公發軍餉那時,末將便誓死追隨主公!」
郭子濤道︰「主公賢明,而崇禎皇帝昏庸無比,主公取而代之,乃是天命所歸!」
張發可道︰「末將相信,主公不僅能取代大明,還會滅建奴、李闖、張獻忠,蕩平一切敵人。」
…………
眾將紛紛發言,個個懷著激動的心情。
發言完畢後,兆輝問道︰「只是,要攻入京城,還得頗費一番功夫,還得防止皇帝和太子逃跑。」
張作棟道︰「對啊!若是京營死守,要攻破京城還真的不易。若是建奴破牆子嶺關打進來,我們便兩面受敵了!」
閻應元道︰「大家都知道主公賢明,定不會打無準備之仗,相信主公已有了對策。」
姜瓖道︰「沒錯,若沒萬全之策,我豈會帶弟兄們來京城。清軍猛攻牆子嶺關,乃是假消息。牆子嶺關守將袁震天,已經歸順于我,對皇帝謊報軍情,我們才能名正言順、暢通無阻來到京城。」
那些原本不知情的武將們恍然大悟,心中夸贊主公足智多謀,又或者是主簿趙天麟獻計。
眾將還有疑問,那即便如此,也只有強行攻城才能進入京城。
不過,既然主公說了有萬全之策,大家都相信,主公肯定有辦法奪取京城。
接下來,姜瓖開始分派任務,誰留守京城外,誰負責查看德勝門信號,誰負責跟隨他入城,每人的具體任務,姜瓖都詳細安排好。
分派完畢後,姜瓖道︰「諸位先回去好好歇息,一更起床做好準備!」
心情振奮的武將們,高高興興地回去了。
離一更還有兩個半時辰,姜瓖也要好好歇息,養足精神準備干大事。
寒冷的夜晚,天空雪花飛舞,北直隸的大地一片沉寂,京城內外,人們已經進入了夢鄉。
城內百姓躺在溫暖的被窩里。
城外的宣大軍官兵們睡得正香,一更時分會有人叫醒,做好入城的準備。
駐守城牆的京營士卒們,軍心渙散,在如此寒冷的黑夜,沒多少人願意站崗,三三兩兩的人湊在一起,卷縮起來。
紫禁城,養心殿,崇禎一個人就寢,煩躁的他翻來覆去睡不著,大明危如累卵,他一直都很壓抑、憂慮。
宣大軍帥帳,姜瓖同樣睡不著,他是因為興奮而睡不著,即將可以干大事了,這是人生的重要時刻。
在床上躺了一會後,他重新起來,穿好衣服,把侍從兵叫入。
「來來來,陪我下象棋!」
帳內擺下棋局,兩人在對弈起來。
侍從兵是第一次跟姜瓖下棋,哪里敢贏主將,不過,就算是他有心想讓,但姜瓖棋藝不差,根本不是對手,很快就被將軍了。
姜瓖玩得不過癮,又分別叫了兩個衛兵陪伴下棋,均不是對手。
他分別跟三人下棋,大殺四方。
時間在不知不覺中過去,終于到了一更時分。
宣大軍所有士卒都起床了,廚子們已把飯菜做好,讓官兵們吃上熱氣騰騰的飯菜。
吃飽飯足後,官兵們都拿上武器,穿好鎧甲,做好戰斗準備。
在京城北部、西部,宣大軍營地,這里有無數的火把,照亮了漆黑的夜空,官兵們集合起來,由軍官宣布任務。
听到命令後,那些低級軍官、士卒們到現在才知曉,即將要進入京城。
他們是為姜瓖效命,不管是什麼樣的命令,他們都絕對服從,哪怕是攻打皇宮,同樣毫不猶豫。
在京城城牆值勤的京營士卒們,發現了前方宣大軍的動向,嘖嘖稱奇,有些人仍然蜷縮起來,偷懶懈怠,有些人則湊在一起交談。
德勝門正上方城牆,有數名京營士卒湊在一起聊天。
「姜瓖的人要搞什麼鬼?大半夜的都起來了!」
「全部集合在一起,有軍官在說話,看來是要去干什麼事!」
「難道有什麼陰謀?」
「管他干什麼事,與我們無關!听說給姜瓖效命,最普通士卒月俸也有二兩,在京營干得也沒意思,要是那邊要我,我立即過去那邊。」
…………
參將盧德久上到這里巡視。
約定打開城門的時間,是今天三更,還有不到兩刻鐘。
此時此刻,他的內心十分緊張,即將要干下大事了,今後的前途,就在那關鍵時刻。
「嚷嚷什麼呢!」
盧德久听到了一些話。
某旗總道︰「盧參將,宣大軍不知要干什麼,半夜集合起來!」
盧德久道︰「管他干什麼,你們的任務,是守好這里。」
他望著遠處那無數的火把,那集合起來的宣大軍,心中在期盼著。
德勝門正對面,姜瓖就在這里。
此時此刻,姜瓖望著德勝門,心潮澎湃,過了這一晚,大明的朝政就在他的掌控之中。
卓鐘楷和所有騎兵都集合起來了,一旦城門打開,便率軍立即沖入。
時間在一分一秒地過去,姜瓖在靜靜地等待著。
德勝門城門後,盧德久帶著親兵們在這里。
親兵們心中埋怨盧德久,天寒地凍,原本大家都在被窩里,參將偏偏要來巡視,害得不能睡覺。
守在城門後的京營士卒們,同樣納悶得很,盧德久平常懶得很,怎麼今天大半夜來巡視了?
「啟稟盧參加,三更到了!」
有部下向盧德久稟報。
盧德久帶著親兵走近城門後,命令道︰「把城門打開!」
士卒們一怔,簡直難以置信,感覺是听錯了,怎麼參將會發出這樣的命令?
「嗆啷」一聲,盧德久拔出佩刀,嚴肅道︰「還不打開城門,要是敢抗命,當場處決!」
士卒們都懵了,盧參將這是怎麼了?
有人反應過來了,外面的宣大軍在集合,盧德久要打開城門,顯然是姜瓖的內應。
不過,京營官兵們並不仇視姜瓖,反而有些希望為姜瓖效力,每月領取高軍餉。
他們本身就對大明朝廷談不上忠心,如今,朝廷大勢已去,明眼人都能看出來,大明滅亡只是時間問題,京營官兵們更沒有忠誠度可言。
听到打開城門的命令,士卒們反應過來後,並沒有抗拒之心,老老實實地听命,有數人抬走城門鐵門栓,再拉開城門。
「開門了!那邊開門了!」
德勝門對面,有警衛兵高喊起來。
此時此刻,姜瓖興奮起來,對旁邊的卓鐘楷道︰「帶了騎兵弟兄們,沖入德勝門。」
卓鐘楷領命,騎兵士卒們翻身上馬,向城門沖去。
面對這一幕,城門上方城牆上的京營官兵們驚呆了,他們除了震驚外,並未有其它反應,幾乎沒有人有阻止宣大軍的念頭。
就這樣,由卓鐘楷率領的騎兵們,很快沖入了德勝門。
盧德久就在門後面,迎接宣大軍的到來。
他向為首軍官道︰「京營參將盧德久,歡迎宣大軍的到來。」
卓鐘楷勒馬停下,向他作揖道︰「宣大軍騎兵游擊卓鐘楷,奉命入京城,盧參將,以後便是自己人了。」
他把部下分出部分人下馬,把守城門後各處,以及沿著階梯上到城牆,有把總大聲道︰「從現在開始,京城由姜將軍掌管,若有反抗,就地格殺!」
戰意全無的京營士卒們,根本無人敢于反抗,亦沒有反抗的必要。
「不想死的就放下兵器!」
很快,士卒們都放下手中的武器。
這時候,由張作棟率領的步卒跟上來了,從德勝門進入,隨後佔領城門後附近一帶,確保對城門的有效掌控。
姜瓖目睹著這一切,更是興奮。
入城如此順利,了解原本歷史走向的他並不覺得奇怪。
在原本歷史上的崇禎十七年,李自成奪取山西後,崇禎名李建泰率軍京營出去迎戰闖軍,出城後一路上,不斷有士卒逃跑,最後逃得只剩下數百人。
京營官兵連李闖都甚是畏懼,每人敢玩命抵抗,姜瓖威名比李自成更甚,就更加不敢與宣大軍為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