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843章 又到了糾結花錢的時候

「中華小當家」改名為小當家餐飲集團,之所以改名主要是將發展中心轉移到國內的需要,畢竟在國內沒有必要強調中餐。

但還是保留了「中華小當家」品牌,作為高端品牌經營,該高端品牌不分國內和國外,采用統一的經營標志。

去年他們在國內開設了1萬家餐飲連鎖店,主要以中低端餐飲為主,因為太貴的話,剛剛稍微富裕的百姓,舍不得消費,市場不會很大。

真正有錢的人,可以去他們的高端品牌店,那里的菜肴絕對能夠滿足他們的需求,最低消費也要上萬元,如果舍得,十幾萬,甚至更高的菜品也給他們整上來。

不過高端品牌店面開設的並不多,只在首都和滬上開了兩家,原因還是沒有足夠勝任的廚師,培養時間又太慢了。

如果他們舍得花錢,倒是可以雇佣通用機器人,基本上一教就會,能夠滿足他們高端店面擴張的需要。

他們在國內和國外的經營還是有很大的不同,國內不僅經營各種中餐連鎖品牌,還經營很多西餐品牌,同時還有各種民族特色品牌。

除此之外,他們還經營西式快餐,這是在海外不會經營的類別,目前國內西式快餐受歡迎程度還是挺高的,利潤率非常可觀。

別看他們開了1萬家餐飲店,其實還處于理順業務的階段,還沒有真正進入高速發展階段,畢竟他們的品牌太多了。

比國外的品牌多很多,品牌數量高達30多個,每個品牌都有自己的獨特經營內容,能夠開如此多的店面,說明經營還是可以的。

由于主要精力放在國內,國外的擴張沒有之前那麼 ,主要以穩定當前經營為主,提升單店的經營收入,而不是繼續盲目擴張。

去年全年,他們的營收為2000億元,比前一年增長了700億元,淨利潤率有所增長,達到了15%,淨利潤額為300億元。

他們目前還沒有開啟經營分享計劃,準備等發展遇到了瓶頸,再推動該計劃,目前還處于快速擴張期,暫時不適合這麼做。

他們不像其他企業那樣搞加盟,不管加盟商的死活,只需要自己先把錢賺到手再說,他們必須要保證每開一家店都能活下去。

經營分享計劃的根本目的,還是增加員工的積極性,為客戶提供更好的服務,在管理遇到困難時,比較有效。

目前別看他們的經營店面數量那麼多,但是管理並沒有太大的問題,不過繼續擴張,肯定精力就不行了,哪怕有智能管理系統,也無法保證服務質量。

到時候推動店面員工和公司分享經營收益,促進第一線員工的工作積極性,將店面收益和員工利益掛鉤。

由于去年利潤非常不錯,加上模式基本上已經確定,比較容易擴張,于是打算今年進行大擴張,準備在國內新開3到4萬家店面。

對于他們這個擴張速度,葉子書並不奇怪,國內市場很大,別說是四五萬家店面了,就是他們擴張到十幾萬家店面,他也不會感到奇怪。

只要找準市場,產品受到市場歡迎,管理和供應鏈都能跟得上,就有快速擴張的能力,這還是他們以自身盈利作為擴張基礎。

以前大家都為了省錢,基本上都是在家吃飯,隨著大家收入的提升,去飯店吃飯的比例會快速增加。

加上萬城基業那麼多商業店面,總得要租出去經營,不可能全部握在自己手里,小當家餐飲集團的快速擴張,對他們是一個利好。

按照市場需求,他還認為他們的擴張有點慢了,今年他又要打算給旗下員工大漲薪,社會消費能力會進一步提高,對餐飲的擴張非常有利。

葉子書想了想,打算對小當家餐飲集團投資1000億元,繼續加快餐飲產業的擴張速度,他們正處于餐飲產業發展的風口上,加快擴張很有必要。

而且這些投資的錢,大部分還是進入他旗下的口袋,房租和裝修費都是交給萬城基業,就算個別店面經營失敗,總體損失也不會很大。

這麼多投資下去,足夠他們將國內店面數量增加到14萬左右,今後他們自己的營收,就足夠滿足快速擴張,不用他繼續給錢。

如果管理不過來,可以雇佣通用機器人當店長,通過通用機器人店長,可以做到對每個店面進行嚴格管理,高層決策也能嚴格執行下去。

萬城基業依然處于瘋狂投資階段,去年15萬億元的投資下去,產生的實際投資效果高達25萬億元。

可以說,全國的房地產市場,他們屬于一枝獨秀,雖然也有其他房地產公司,甚至國有企業也加入房地產領域。

但是之前好地段的土地,基本上都被萬城基業拿到手了,而且現在百姓手里積攢的資金還不足以購買房子這樣的大件。

目前國內的房地產市場交易量並不大,萬城基業手里的房產都是自己的資金開發,可以持續持有,而其他開發商卻不能如此做。

他們的資金大部分都是通過銀行貸款來的,如果長時間賣不出去,光是利息就會壓垮他們,引進的樓花模式,也因為萬城基業的現房政策而夭折。

所以沒有任何一家房地產企業能像萬城基業這麼肆無忌憚地發展,他們必須小心翼翼看市場動向,決定開發多少套房子。

經過這幾年的高強度開發,他們手里已建成或正在建的建築面積非常龐大,接近200億平方米,就算扣除商業樓盤,居住樓盤190億平方米。

如果按照人均居住40平方米計算,足夠4.75億人居住,加上原本就有住房的城鎮居民,城市可以容納的人數已經到了6億多人。

不過以前城鎮居民的居住條件不是很好,人均住房面積很低,能有15平方米就不錯了,城鎮改善型住房需求量還是很大的。

除了建設樓房之外,他們繼續投入巨大的資金在高速公路建設上,今年的投資規模達到了1萬億元,比去年增加了4000億元。

原因還是國內的汽車銷量越來越高,對高速公路的需求量也越來越高,為了適應新的需求,他們決定加快高速公路的建設。

沒有良好的交通設施,後期會嚴重限制汽車產業的發展,很多人買了沒法開,經常堵車,放到家里又沒有停車位,非常折磨人。

就像他想的那樣,想要促進居民的消費,房子必須要大,小房子放不了多少東西,就算想買,想了想還是決定放棄。

同樣的道理,想要讓居民願意買車,就必須要讓他們覺得買車是件舒心的事情,不僅開車出行方便,而且使用成本還不能太高。

出行方便無非就是道路交通條件好,也不用擔心停車位的問題,使用成本低就是能源價格不能太高,最好長期保持穩定。

前者正由萬城基業來做,他們建設的任何物業都配備了足夠的停車位,別說是一個家庭一輛汽車,就是一個家庭兩輛汽車都足夠容納。

他們的居住區車位是按照一套住房2個車位配置的,現在土地價格不是很貴,萬城基業也願意將更多的土地資源花在功能建設上。

而且他們都是成片拿地,規劃起來也更加容易,如果還是按照前世的局面來,想要做到就很難了,畢竟要考慮經營成本問題。

由于之前投入了大量的資金擴大建材業務,以適應城市化建設的需要,現在他們打算停止建材業務擴建。

原因就是他們認為沒有繼續擴大的必要,目前的建材業務規模,足以滿足城市建設的需要,再擴大就意味著浪費。

等到城市化建設接近尾聲,這些產業就會嚴重過剩,到時候很難處理,為此寧願延長城市化建設周期,也不能造成產能過程,這些都是真金白銀。

到時候想要不浪費這些產能,要麼就將產品出口,要麼就將設備出口,問題是,世界市場能否接得下如此龐大的產能是個問題。

我國城市化發展如此快,原因是經濟發展非常好,城市就業數量迅速攀升,其他國家經濟雖然隨著我國經濟發展有所提升,但是速度不可相提並論。

人家的城市化是個很緩慢的過程,別說是消化他們的產能了,就是這些設備賣出去,都存在一定困難。

對于他們的判斷,葉子書是認可的,維持適中的建築產業規模,有利于維持健康的產業形態,大規模城市化建設可能會持續到2000年。

到時候,國內還會有大量的道路建設,例如地鐵、高速磁懸浮、高速公路建設等等,能夠幫助消化一部分產能。

只是這次上繳的資金規模有點龐大,一共有29.82萬億元,除了給小當家餐飲集團投資1000億元之外,手里還有29.72萬億元剩余。

如此龐大的資金,總不可能放在手里面,需要花出去,本來他準備一股腦給萬城基業,現在看來,他們能否消化得完,是值得思考的問題。

沒想到花錢又成了他的煩惱,不是他想要賺這麼多錢,而是旗下企業太會賺錢了,很多企業做的就是壟斷的生意,想不賺錢都難。

本來有這麼多的資金,正好可以投入到超高速磁懸浮交通網絡建設上來,畢竟只是相當耗費資金的。

如果每年建設1萬公里,就需要投入4萬億元,他手里的這些錢,足夠投資,奈何有關部門對此非常謹慎。

一是在沒有看到試驗線建成,對于他們技術的可靠性還無法做出準確的評估,畢竟一旦決定就意味著全國一盤棋,中途就不好更改了。

超級磁懸浮交通網絡和現在的鐵路網絡兼容性不高,如果進行改造會造成巨大的資源浪費,必須慎之又慎。

二是對是否將鐵路建設交給私人企業來做,還沒有一個定論,雖然從蕪湖到合肥這條線是由民營企業投資建造,並不表示全國的線路都交給民營企業承包。

在沒有定論之前,想要大規模建設很難,如果有政府單位投資,如何保證盈利也是一個問題,畢竟他們的資金來自銀行,是需要還利息的。

想到這些問題,葉子書也有點頭疼,以萬城基業的能力,估計最多只能消化20萬億元的資金,經過內部放大效應,這筆資金可以擴增到30萬億元以上。

除了繼續用于他們的城市化建設,還要花費大量的資金用于其他業務的發展,例如他們計劃中的產業聯盟以及他們自己的服務業務。

剩下的9萬多億元,如何花就成了問題,他不可能拿到這些錢去投資海外,外海投資由潮汐投資公司就可以了,沒有必要從國內拿錢到國外投資。

說實話,國外的資產還真沒有多少吸引力,至少對他而言是如此,按照普通商人的想法,自然是錢越多越好。

但是按照他的想法,只要保證他生活開銷以及研究所需,剩下的錢並沒有多麼重要,目前他想的就是發展國內,至于發展國外,他不想操那個心。

在超高速磁懸浮交通網絡建設還沒有定論的情況下,他也沒有必要為此預留資金,必須要盡快為這些錢找到投資項目。

只有這些錢投資出去,才能帶動更多的就業崗位,才能進一步提升國內經濟的發展,讓百姓口袋里的錢更多。

只是現在他也很難找到有大規模投資的項目,他又不是政府,可以完全不計回報,投資總得有點收益,哪怕不高也可以啊!

接著往下看,看到萬城基業提到了舊城改造的事情,認為有必要在今年對舊城改造項目進行試探性開發。

和他們現在建設干淨漂亮,居住面積非常大的住宅區相比,老城區基本上顯得非常落魄,除了區位優勢外,其他條件都比較差。

但是做起來卻不容易,一旦涉及很多人的利益,就非常麻煩,想要讓老城區的人搬出去,需要投入大量的資金和精力。

以前他們是不願意踫的,反正外面有大片的土地建設,沒有必要踫舊城改造,但是隨著城市外圍土地開發,老城區改造也是必須要面對的問題。

現在有兩種選擇擺在他們的面前,第一種就是貨幣補償,按照老城區居民的居住面積來補償現金,這是政府願意做的事情。

原因很簡單,補償款會通過政府的手發下去,至于補償給居民多少,就不得而知。

第二種就是居住面積置換,如果是按照1:1置換的話,老城區的居民不會同意,畢竟人家的區位優勢很好,土地價值比城市周邊的土地要高。

他們想要采取的是人均40平方米的面積補償,也就是說,不給他們現金,給他們其他地方的房子,這樣他們隨時可以搬到新家。

但是這里面也有個問題,這些居民一般都是距離自己工作的地方比較近,如果住到距離單位比較遠的地方,通勤時間比較長,願不願意還未可知。

反正不可能在原地按照人均40平方米補償,這樣萬城基業不但沒錢賺,反而要搭進去不少錢,賺錢多少無所謂,但不能做虧本買賣。

這兩種方案各有各的好處,第一種方案政府願意,而且萬城基業作為開發商還不用那麼費事,工作都由政府來做。

但是對老城區居民不太友好,可能他們到手的錢,購買偏遠地區的房子,還要搭上一筆錢,問題是,萬城基業目前的房子還沒有開賣。

其他房地產商的房子存量很小,大量的購買需求,會促進房價快速上漲,這是他不願意看到的。

按照他的想法,居民購買房產投入的資金,按照當地收入水平,應該相當于個人10年左右收入總額,這樣是比較合理的。

第二種方案,萬城基業需要投入的精力非常大,政府也不一定願意這麼干,唯一的好處,就是居民不需要額外投入資金。

這里面最容易扯皮的就是有的人老城區的房子面積大,有的人房子面積小,如果按照一樣的補償,肯定有人不願意。

葉子書思考了一會兒,決定還是采取第二種方式,這樣不會讓房價迅速上漲,同時居民也不用額外投入資金購買房子。

區別的地方在于,人均房子面積大的,可以優先選擇在那個地方置換,人均房子面積小的就要往後排,挑別人剩下的。

這樣讓那些老城區人均住房面積大的居民,感覺自己得到了特殊優待,矛盾也就不會那麼大。

而且開發老城區,需要成片開發,要麼都同意,要麼就放棄,對于小地塊開發,萬城基業就沒有必要蹚渾水。

反正對萬城基業來說,是否開發老城區並不是他們的優先項,能成固然好,沒成也沒關系,他們又不是沒業務可做。

寫完自己的意見之後,葉子書繼續往下看,萬城基業的營收其實還可以,只是都繼續投資了,導致連年虧損。

縣城的房子以銷售為主,大城市的房子以出租為主,不過銷售情況並不樂觀,原因是銀行信貸對購房貸款還沒有開放。

萬城基業的房子建設成本是比較高的,縣城房子的建設成本在每平方米2000元,加上資金成本等,房子起步價是6000元每平方米。

問題是,縣城的房子面積還比較大,基本上都在160平方米到200平方米,如果全款購買的話,對縣鄉居民而言壓力很大。

而且就算是銀行願意為購房提供貸款,很多人也是非常謹慎,想要改變以往的觀念,是需要一定時間適應的。

所以他們的收入還是以租金為主,加上物業費,扣除各種稅費,這部分收入一共為1萬億元左右,可出租物業面積為60億平方米。

平均每平方米的租金加上物業費,在15元左右,這里面還包括各種商業物業,居民住宅平均租金更低。

好在他們簽署的租約都比較短,最長的也只有3年,一般都是簽署1年的合約,目前的租金顯然是不合理的。

而且這些房子今後會有相當一部分會銷售出去,不適合簽署長租約,之所以這麼低,主要還是想給剛剛進城的人一個落腳點。

沒想到租金還挺不錯,大量人口涌入城市,導致城市房屋資金上漲了很多,這還是萬城基業壓制的結果,如果完全按照市場操作,租金會更高。

剩下的是旗下服務業收入,加在一起也有1萬億元,不過和投入相比,就不值一提了,至于和建築有關的產業,屬于自產自銷居多,在年報里面也只是提了一下而已。

看完萬城基業的年報,葉子書還是決定將今年的投入增加到25萬億元,一是舊城改造的資金成本較高,要多留點資金。

二是讓他們繼續加強非地產業務發展,他也不給萬城基業劃線了,凡是合法的經營項目,只要他們想做都可以。

三是為旗下員工做好安排,過不了幾年,這些從事建築行業的工人,就有可能會面臨大面積失業,城市化完成得差不多,就沒有那麼多建設工作崗位了。

將來會面臨回老家的命運,但是老家有沒有工作適合他們還不一定,種地肯定是賺不到什麼錢的。

這也是他讓萬城基業發展那麼多業務的重要原因,到時候可以安排這些員工轉崗,在城市能夠扎根下來。

他們的產業發展聯盟,也是出于這個目的,說到底,還是葉子書無法對這些員工做到用完就拋棄,還是希望能夠給他們一個可以預期的未來。

剩下的4萬多億元,他準備用于人工智能+通用機器人的創業計劃,投入到目前他旗下產業很難惠及的邊遠地區,促進這些地區的經濟發展。

說實話,他也不清楚這個需要花費多少錢,因為他也不知道人工智能3.0在經濟發展方面的能力到底有多強。

甚至他連人工智能3.0會投資什麼產業,都不是很清楚,完全讓人工智能3.0自己玩,通用機器人配合人工智能來實現。

這也算是一個有趣的嘗試,至于會不會虧本,他不是很在意,反正就算是虧本了,資金還是用在這片土地上,總能起到一點效果。

這次花錢帶來的困擾,讓其發現,自己賺的錢還是太多了,旗下產業優質資產,不用預留那麼多的資金。

于是打算進一步提升旗下員工的薪酬,本來打算將平均月薪提升到1萬元,現在他打算提升到1.2萬元。

目前旗下總營收為132.65萬億元,這個數字不等于GDP,因為里面有很多重復計算數據,原因就是他們很多業務是內部循環的。

GDP數據在80萬億元左右,青龍科技公司和玄武科技公司內部循環比較嚴重,麒麟工業集團內部循環也比較嚴重。

而且隨著產業體系越復雜,營收和GDP數據差距會越大,這是旗下總營收膨脹那麼厲害的重要原因之一。

旗下產業國內員工總人數也突破了2億大關,但是平均產值其實呈現逐漸下降趨勢,原因就是涉及的低價值業務越來越多。

這是沒辦法的事情,資金需要不斷投資,而高價值產業終歸有限,而且他旗下產業還不需要長時間研發,無法消耗那麼龐大的資金。

加上他本就希望為社會提供更多的就業,對涉及不容易淘汰的服務性業務是支持的,導致用工人數越來越多。

不過他旗下人均產值還會遠高于其他企業,這也是他快速提升員工薪酬的底氣所在,如果不是考慮到社會整體情況,他都準備將員工的平均月薪提到1.5萬元。

然後看了下由他父親照看的兩家企業,發展得都還不錯,他們還是按照淨利潤的50%分紅,錢還是他父親拿著,他沒有要的打算。

畢竟這點錢對他作用不大,甚至連怎麼用,他也懶得管,只要用在正途上就行,哪怕是捐出去也行。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